一种防污染生物样品操作离心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76916发布日期:2019-03-22 20:35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污染生物样品操作离心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快速,简单且防污染生物样品操作的离心管。



背景技术:

在医学检验领域常用的离心管均是连体、翻盖的,因此当大量样品一起进行操作时,需要来回打开、合上管盖,且处理过程中也必有漩涡震荡,从而使管盖上会或多或少沾有样品,这样就会导致开盖时,易造成样品带出,管内有害物质(如病原体, 致癌致畸化学品,放射性同位素等)污染环境及操作者,以及样品丢失,还可能将操作环境中(如手套上残留的)核酸酶带入管内,造成样品中核酸的降解,影响样品分析的结果,特别是样品含量极低的情况 (如极微量的临床样品或司法鉴定样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污染生物样品操作离心管,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污染生物样品离心管,其特征在于:离心管上装有螺旋式管盖,避免了实验时手套与样品的直接接触。

如上所述的一种防污染生物样品离心管,其中,所述螺旋式管盖内部装有塑料内栓。

如上所述的一种防污染生物样品离心管,其中,所述塑料内栓为封口式可以完全嵌入管口,进一步加强了管口的密封性。

如上所述的一种防污染生物样品离心管,其中,所述塑料内栓高约6mm。

如上所述的一种防污染生物样品离心管,其中,所述离心管容量为1.5ml。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螺旋管盖而非翻盖式,避免了实验时手套与成品的直接接触,减少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造成的影响;在管盖内部装置封口式塑料内栓,避免了因密封性不好样品溢到盖口部分,甚至溢出管外,可防止环境污染,保护操作人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污染生物样品操作离心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封口式塑料内栓结构示意图。

图中:1-螺旋式管盖 2- 塑料内栓 3-离心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释。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技术实现的措施、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所示,一种防污染生物样品操作离心管,其主体结构包括:

离心管3,口部内壁具有第一螺纹;

螺旋式管盖1,下部外壁具有第二螺纹,第二螺纹和第一螺纹相配合;

封口式塑料内栓2,完全嵌入在螺旋式管盖1的管口。

使用时,通过螺旋式管盖1打开或关闭离心管,进行试验操作,由于螺旋式管盖内部具有封口式塑料内栓2,完全嵌入在管口,进一步加强了管口的密封性,避免了样品在漩涡震荡操作后,因密封性不好,而使样品溢到盖口部分,甚至溢出管外。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离心管3为医学检验领域常用的1.5ml 离心管;封口式塑料内栓2高为6mm。

使用本实用新型,避免了因漩涡震荡而使管盖上沾有的样品带出,使管内有害物质污染环境及操作者,避免样品丢失,或将操作环境中的核酸酶带入管内,造成样品中核酸的降解,影响样品分析的结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