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豆豉发酵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70881发布日期:2019-09-13 21:55阅读:506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豆豉发酵室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豆豉发酵室。



背景技术:

豆豉是中国传统特色发酵豆制品调味料;豆豉以黑豆或黄豆为主要原料,利用毛霉、曲霉或者细菌蛋白酶的作用,分解大豆蛋白质,达到一定程度时,加盐、加酒、干燥等方法,抑制酶的活力,延缓发酵过程而制成;豆豉的制作步骤如下:筛选→洗涤→浸泡→沥干(TY-II)→蒸煮→冷却→接种→制曲→洗豆豉→浸FeSO4→拌盐→发酵→晾干→成品(干豆豉);目前加工豆豉的方式大都是在若干罐中发酵,然后再进行晾晒,这样的发酵方式一次性发酵的豆豉量不高,直接在罐中进行晾晒或转移到其他地方晾晒也使得晾晒不均匀、转移不便,且消耗较大的人力和物力导致豆豉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豆豉发酵室,解决目前加工豆豉的方式大都是在若干罐中发酵,然后再进行晾晒,这样的发酵方式一次性发酵的豆豉量不高,直接在罐中进行晾晒或转移到其他地方晾晒也使得晾晒不均匀、转移不便,且消耗较大的人力和物力导致豆豉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豆豉发酵室,包括建筑本体和设置在建筑本体内的发酵池;所述建筑本体包括有保温墙体和位于保温墙体顶部的透明玻璃屋顶;所述透明玻璃屋顶表面上设置有保温薄膜;所述保温薄膜一侧连接有收卷装置;所述收卷装置通过支撑装置架设在透明玻璃屋顶上;所述保温墙体一侧壁面上设置有通风窗;所述保温墙体另一侧壁面底部设置有通气口;所述发酵池底上方设置有用于通风降温的曝气板;所述曝气板与池底之间形成隔层;所述隔层内铺设有曝气管路;所述曝气管路的进气口一端伸出发酵池壁面且连接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的入风口正对所述通气口;所述保温墙体上内侧壁还设置有温度检测器;

进一步的,所述透明玻璃屋顶的顶端至少设置有两个收卷装置;所述支撑装置为通过扣件固定在透明玻璃屋顶顶部的支撑板;所述收卷装置包括有通过轴承件固定在支撑板上的转轴和驱动转轴转动的电机;

进一步的,所述保温薄膜一端固定在转轴上且另一端连接有重力杆;所述重力杆表面上设置有若干段磁性部;所述支撑板两侧边缘上设置有若干段与磁性部磁性相异的磁条;

进一步的,所述重力杆上固定连接有拉绳;所述拉绳自然垂放在保温墙体外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发酵池侧壁表面上粘附有瓷砖层;所述曝气板上表面紧靠瓷砖层下端边缘;

进一步的,所述曝气管路包括有一根主气管和若干根支管;所述支管均匀排列在主气管的两侧且与主管相通;所述主气管一端连接至鼓风机的出风口;所述主气管的另一端封堵;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曝气管路的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出气孔;所述曝气板上均匀设置有曝气孔;所述出气孔的直径大于所述曝气孔的直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是如下之一:

1、在发酵池内进行豆豉的发酵,能够一次性发酵较多的豆豉,提高产量;

2、保温墙体保证建筑本体内部的温度,使发酵维持在适宜的温度,在保温墙体上方设置的透明玻璃屋顶,用以在发酵结束后,直接将豆豉留在发酵池内进行晾晒,使得晾晒均匀,同时避免转移豆豉去晾晒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食品污染;

3、在透明玻璃屋顶表面上设置的保温薄膜,可调节室内的光照强度和温度,通过收卷装置可根据需要在透明玻璃房顶上收放,可根据需要进行保温薄膜铺设面积的调节;

4、在发酵池底上设置曝气板,通过鼓风机向曝气管路内通入空气,空气经隔层的扩散作用再由曝气板上的气孔喷射进入发酵池内,可根据需要对池体内通入空气,进行透气降温,有利于发酵和晾晒过程的顺利进行;

5、在保温墙体上设置的通风窗,可调节室内的温度和空气质量;

6、在保温墙体上设置的通气口与鼓风机入风口相对,利于鼓风机从室外抽空气;

7、温度检测器检测室内的温度,便于操作工人适时调节各个设备装置的工作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部分结构侧视图。

图3为发酵池结构示意图。

图4为曝气管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如图1和3所示,一种多功能豆豉发酵室,包括建筑本体1和设置在建筑本体1内的发酵池2;所述建筑本体1包括有保温墙体3和位于保温墙体3顶部的透明玻璃屋顶4;所述透明玻璃屋顶4表面上设置有保温薄膜5;所述保温薄膜5一侧连接有收卷装置6;所述收卷装置6通过支撑装置7架设在透明玻璃屋顶4上;所述保温墙体3的一侧壁面上设置有通风窗8;所述保温墙体3另一侧壁面底部设置有通气口9;所述发酵池2底上方设置有用于通风降温的曝气板10;所述曝气板10与池底之间形成隔层11;所述隔层11内铺设有曝气管路12;所述曝气管路12的进气口一端伸出发酵池2壁面且连接有鼓风机13;所述鼓风机13的入风口正对所述通气口9;所述保温墙体3上内侧壁还设置有温度检测器14;在发酵池2内进行豆豉的发酵,能够一次性发酵较多的豆豉,提高产量;保温墙体3保证建筑本体1内部的温度,使发酵维持在适宜的温度,在保温墙体3上方设置的透明玻璃屋顶4,用以在发酵结束后,直接将豆豉留在发酵池2内进行晾晒,使得晾晒均匀,同时避免转移豆豉去晾晒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食品污染;在透明玻璃屋顶4表面上设置的保温薄膜5,可调节室内的光照强度和温度,通过收卷装置6可根据需要在透明玻璃房顶4上收放,可根据需要进行保温薄膜5铺设面积的调节;在发酵池1底上设置曝气板10,通过鼓风机13向曝气管路12内通入空气,空气经隔层11的扩散作用再由曝气板10上的气孔喷射进入发酵池2内,可根据需要对发酵池2内通入空气,进行透气降温,有利于发酵和晾晒过程的顺利进行;在保温墙体3上设置的通风窗8,可调节室内的温度和空气质量;在保温墙体3上设置的通气口9与鼓风机13入风口相对,利于鼓风机13从室外抽空气;温度检测器14检测室内的温度,便于操作工人适时调节各个设备装置的工作状态。

实施例2:如图1和2所示,所述透明玻璃屋顶4的顶端至少设置有两个收卷装置6;所述支撑装置7为通过扣件固定在透明玻璃屋顶4顶部的支撑板15;所述收卷装置6包括有通过轴承件16固定在支撑板15上的转轴17和驱动转轴17转动的电机18;转轴17受电机18驱动在支撑板15上方转动,将连接在转轴17上的保温薄膜5卷起,反转电机18或者不启动电机18时,可将保温薄膜5放下进行铺设。

实施例3:如图1和2所示,所述保温薄膜5一端固定在转轴17上且另一端连接有重力杆19;所述重力杆19表面上设置有若干段磁性部;所述支撑板15两侧边缘上设置有若干段与磁性部磁性相异的磁条151;重力杆19由于重力作用,对保温薄膜5产生一个向下的拉力,使得保温薄膜5能够平整的铺设在透明玻璃房顶4上;同时,通过重力杆19上磁性部与支撑板15两侧边缘磁条151的吸附作用,将收上透明玻璃房顶4顶端的重力杆19固定住,避免重力杆19再次下滑,同时吸附作用下,又能够便于分离重力杆19和支撑板15。

实施例4:如图1所示,所述重力杆19上固定连接有拉绳20;所述拉绳20自然垂放在保温墙体3外两侧;重力杆19上连接的拉绳20,垂放在保温墙体3外两侧,在需要放下保温薄膜5时可拉下拉绳20,将重力杆19放下,实现对保温薄膜5的铺设。

实施例5:如图3所示,所述发酵池2侧壁表面上粘附有瓷砖层21;所述曝气板10上表面紧靠瓷砖层21下端边缘;发酵池2侧壁上的瓷砖层21,便于清洁发酵池2内侧壁,保证豆豉发酵过程中的清洁卫生;曝气板10上表面紧靠瓷砖层21下端边缘,使曝气板10对铺设在曝气板10上的豆豉进行曝气。

实施例6:3和4所示,所述曝气管路12包括有一根主气管121和若干根支管122;所述支管122均匀排列在主气管121的两侧且与主气管121相通;所述主气管121一端连接至鼓风机13的出风口;所述主气管121的另一端封堵;主气管121和支气管122将空气均匀分散到发酵池2的池底的各个方向上,便于均匀向发酵池2内通气。

实施例7:如图3和4所示,所述曝气管路12的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出气孔123;所述曝气板上均匀设置有曝气孔101;所述出气孔123的直径大于所述曝气孔的直径;出气孔123的直径大于曝气孔101的直径,便于空气先在隔层11内扩散,再通过小孔径的曝气孔101挤压,从而呈现射流,喷入发酵池2内,提高通气效果,便于均匀降温。

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