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叶黑藻种群扩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01355发布日期:2020-03-17 15:33阅读:491来源:国知局
一种轮叶黑藻种群扩培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培养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轮叶黑藻种群扩培装置。



背景技术:

轮叶黑藻是水生态构建常用的植物,其不仅能够作为水生态藻类构建的良好材料,也具有良好的观赏价值。现有的轮叶黑藻种苗扩培设备通过配制无菌营养基避免细菌污染,但无法杜绝培养过程中极有可能发生的二次污染,细菌污染将导致培养液变质,从而严重影响种苗的生长。

鉴于此特提出本申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叶黑藻种群扩培装置,其能够有效隔绝营养液与细菌的接触,防止细菌造成的不良影响,并能在密闭环境下实现营养液的更新置换,防止扩培过程中种苗和营养液与细菌进行二次接触,从而提升种苗扩培效果。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轮叶黑藻种群扩培装置,包括密闭箱体,密闭箱体内设置有扩培池,扩培池上方设置有用于提放扩培池的提放筒,提放筒的底端通过多根连接杆与扩培池连接,提放筒的顶端穿过所述密闭箱体且与密闭箱体的顶壁滑动配合,提放筒的顶端安装有抓持部,所述扩培池的底部设置有排出管,排出管的顶端位于扩培池中部,排出管的底端穿过密闭箱体并与密闭箱体固定连接,排出管顶端的侧壁上安装有限位片,所述扩培池内侧底面开设有与限位片对应且相配合的限位凹槽,当所述扩培池处于提升状态时,所述限位片卡入所述限位凹槽内,所述扩培池上安装有培养液输入管,培养液输入管穿出所述密闭箱体,密闭箱体上安装有二氧化碳输入管。

优选地,所述提放筒内套设有与提放筒的内壁转动配合的转轴,转轴的底端伸入所述扩培池内并安装有搅拌叶片,转轴的顶端通过齿轮机构与搅拌电机传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密闭箱体的内底面与所述扩培池的外底面之间安装有多个led灯板,所述连接杆上安装有led灯链。

优选地,所述提放筒的侧壁上、所述排出管的侧壁上设置有软质密封防滑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轮叶黑藻种群扩培装置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将扩培池设置于密闭箱体内,避免通入扩培池内的已灭菌培养液产生二次细菌污染,并有效避免轮叶黑藻种苗在扩培过程中被外来细菌污染;

(2)通过设置排出管以及二氧化碳输入管,平衡密闭箱体内与外界的压差,并通过向密闭箱体内输入二氧化碳,一方面使密闭箱体内的气压大于外界气压,从而使排出管形成气封,防止密闭箱体内产生负压,并由排出管吸入外界空气,从而使外界细菌随外界空气进入密闭箱体内;另一方面为轮叶黑藻种苗提供二氧化碳,有效加速其生长,缩短扩培周期;

(3)通过设置提放筒的底端通过多根连接杆与扩培池连接并与密闭箱体顶壁滑动配合、设置抓持部位于密闭箱体外并与提放筒连接,在密闭箱体外通过提放抓持部实现扩培池的提起和放下,无需打开密闭箱体引入外来细菌,避免二次细菌污染,且提起和放下的操作能够使扩培池内的种苗与培养液进行混合,防止种苗堆积,使其平铺于扩培池内,并且通过在扩培池的底壁设置排出管,且排出管的顶端位于扩培池的中部,使扩培池能够在提起的过程中底壁逐渐靠近排出管的顶端,进一步通过在排出管顶端的侧壁上安装限位片、在扩培池内侧底面开设对应且相配合的限位凹槽,使扩培池提起一定高度后限位片卡入限位凹槽内,一方面对扩培池进行限位,防止排出管与扩培池分离导致扩培池泄漏,另一方面使排出管的顶端与扩培池的底端处于同一平面,使扩培池内的培养液自排出管流出,通过在扩培池上安装培养液输入管,实现扩培池内培养液的更新置换;

(4)通过在提放筒的底端设置多根连接杆,并使提放筒通过多根连接杆与扩培池连接,提升提放筒与扩培池的连接稳定性,并为转轴与搅拌叶片留出设置空间,继而通过在提放筒内套设转动配合的转轴,使转轴伸入扩培池内,并在转轴底端安装搅拌叶片,且使转轴的顶端与搅拌电机传动连接,实现对扩培池内培养液与种苗的搅拌,进一步保持混合均匀,防止种苗堆积,当通过提放装置提放扩培池时,由于转轴与提放装置的位置相对固定,所以转轴不会对扩培池的提放产生阻碍;

(5)通过在密闭箱体的内底面与扩培池的外底面之间安装led灯板,提供轮叶黑藻种苗生长所需的光源,并通过在多根连接杆上安装led灯链,进一步增强培养液内半透明环境的光照效果,从而有效提升轮叶黑藻种苗的生长速度;

(6)通过在提放筒的侧壁上、排出管的侧壁上设置软质密封防滑层,防止密闭箱体泄漏,并为提放筒与密闭箱体顶壁的滑动配合提供阻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轮叶黑藻种群扩培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轮叶黑藻种群扩培装置处于提升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中标记:10-密闭箱体;11-led灯板;20-扩培池;21-限位凹槽;30-提放筒;31-抓持部;40-连接杆;41-led灯链;50-搅拌电机;51-转轴;52-搅拌叶片;60-排出管;61-限位片;70-培养液配制罐;71-灭菌装置;72-培养液输入管;80-二氧化碳供气罐;81-二氧化碳输入管;90-控温装置;91-温度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

请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轮叶黑藻种群扩培装置,其包括密闭箱体10,其开设有箱门(图未示),用于放置和取出轮叶黑藻种苗,其内设置有扩培池20,扩培池20的顶端开口,其用于盛放培养液与轮叶黑藻种苗,并为种苗生长扩培提供环境和空间,扩培池20的池高低于密闭箱体10的内部高度,为扩培池20能够在密闭箱体10内实现升降运动提供空间。通过将扩培池20设置于密闭箱体10内,能够有效避免通入扩培池20内的已灭菌培养液产生二次细菌污染,并有效避免轮叶黑藻种苗在扩培过程中被外来细菌污染。

需要说明的是,密闭箱体10为透明箱体,方便观察轮叶黑藻种苗的生长情况。

扩培池20的上方设置有提放筒30,其用于提放扩培池20使其升降,密闭箱体10的顶端开设有与提放筒30相配合的开孔,提放筒30的顶端自开孔穿出并与开孔形成滑动配合,提放筒30的顶端与抓持部31连接,通过提放抓持部31能够实现提放筒30的升降,提放筒30的底端通过多根连接杆40与扩培池20连接,具体地,多根连接杆40的一端与提放筒30的底端连接,另一端可与扩培池20的池底连接,或者与扩培池20的池壁连接,本实施例中多根连接杆40均与扩培池20的池底连接,通过提放抓持部31能够带动扩培池20在密闭箱体10内升降,密闭箱体10的底壁开设有与排出管60相配合的安装孔,扩培池20的底壁的对应处开设有与排出管60相配合的开孔,排出管60安装于密闭箱体10的安装孔内,其顶端自扩培池20底端的开孔伸入池内并位于扩培池20的中部,其顶端的侧壁上安装有限位片61,扩培池20的内侧底面上开设有与限位片61对应且相配合的限位凹槽21,当扩培池20被提放筒30提升时,扩培池20底壁的安装孔与排出管60形成滑动配合,扩培池20的底壁逐渐靠近排出管60的顶端,直至限位片61卡入限位凹槽21内,此时扩培池20的内侧底面与排出管60的顶端处于同一平面,扩培池20内的培养液能够自排出管60流出,从而实现在密闭箱体10密封的情况下对扩培池20内的培养液进行置换,无需打开密闭箱体10引入外来细菌,避免二次细菌污染,且提起和放下的操作能够使扩培池20内的种苗与培养液进行混合,防止种苗堆积,使其平铺于扩培池20内。

需要说明的是,提放筒30的侧壁上、排出管60的侧壁上均设置有软质密封防滑层,用于防止密闭箱体10泄漏,并为提放筒30与密闭箱体10顶壁的开孔的滑动配合提供阻尼。

扩培池20上安装有培养液输入管72,培养液输入管72的一端位于扩培池20内,另一端穿出密闭箱体10并与培养液配制罐70连通,培养液输入管72上设置有灭菌装置71,用于实现培养液的灭菌操作,使输入扩培池20内的培养液为无菌培养液,密闭箱体10上安装有二氧化碳输入管81,二氧化碳输入管81与二氧化碳供气罐80连通,为密闭箱体10内供应二氧化碳,通过设置培养液输入管72、排出管60以及提放筒30,实现了在不开启密闭箱体10的前提下对扩培池20内培养液进行更新和置换,通过设置排出管60和二氧化碳输入管81,平衡密闭箱体10内与外界的压差,并通过向密闭箱体10内输入二氧化碳,一方面使密闭箱体10内的气压大于外界气压,从而使排出管60形成气封,防止密闭箱体10内产生负压,并由排出管60吸入外界空气,从而导致外界细菌随外界空气进入密闭箱体10内,另一方面为轮叶黑藻种苗提供二氧化碳,有效加速其生长,缩短扩培周期。

提放筒30内套设有与其内壁转动配合的转轴51,其底端伸入扩培池20内并安装有搅拌叶片52,本实施例中,其顶端伸入抓持部31内,抓持部31内设置有搅拌电机50,搅拌电机50通过齿轮机构与转轴51传动连接,从而带动转轴51转动,继而带动搅拌叶片52对扩培池20实施搅拌,进一步保持混合均匀,防止种苗堆积,当通过提放筒30提放扩培池20时,由于转轴51与提放筒30的位置相对固定,所以转轴51不会对扩培池20的提放产生阻碍。

密闭箱体10的内底面与扩培池20的外底面之间安装有多个led灯板11,提供轮叶黑藻种苗生长所需的光源,且多根连接杆40上均安装有led灯链41,进一步增强培养液内半透明环境的光照效果,从而有效提升轮叶黑藻种苗的生长速度。

密闭箱体10内安装有控温装置90,用于控制密闭箱体10内的温度,使温度维持在轮叶黑藻生长的最适温度,密闭箱体10上还安装有温度计91,用于配合控温装置90,观察密闭箱体10内的实时温度。

需要说明的是,该轮叶黑藻种群扩培装置还包括电源,其用于驱动搅拌电机50、为led灯供电,为控温装置90供电。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和实用新型构思进行的改造和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