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氟化脂肪环结构环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333339发布日期:2021-03-19 12:12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氟化脂肪环结构环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集成电路元器件集成度不断提高,特征尺寸不断缩小,特别是线宽减小至亚微米尺寸,相应的信号延迟和信号间串扰已经成为限制集成电路整体性能的瓶颈问题,电阻电容延迟是金属互连线可靠性面临的最大挑战。传统工艺中以铝作为金属互连线和以sio2作为互连金属介电层带来的电阻电容互连延迟,已经大于信号本身传输的门延迟。通过采用低介电常数材料可以降低金属线之间的寄生电容效应,低介电常数互连介质材料成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互连结构的基础,寻找介电常数值较低的互连金属介电层材料成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工艺的发展方向。

环氧树脂是指分子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环氧基团的树脂,由于其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耐溶剂性、物理力学和电绝缘性能、与各种材料的良好粘接性能、化学稳定性好而广泛的作为胶黏剂、涂层、树脂基复合材料使用,广泛应用于电子封装领域,但其吸水率和介电常数并不理想,介电常数值为3~4,而且通常的环氧树脂为双酚a型环氧树脂,由于uv辐射固化活性低,而难于满足快速的微电子封装领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环氧树脂介电常数高等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氟化脂肪环结构环氧树脂,其特征在于,原料包括以下按重量份数计算的组分:

优选地,所述的丙烯酸酯类单体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异冰片酯和甲基丙烯酸环己酯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的脂环族环氧丙烯酸脂化合物的分子式为:

式中,r为h或ch3,n为1~6的自然数。

优选地,所述的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过氧化二苯甲酰或两者的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的溶剂为酯类、芳香族烃类和酮类有机溶剂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环氧树脂的原料包括以下按重量份数计算的组分:

其中,所述丙烯酸酯类单体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按质量比2:1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溶剂为乙酸乙酯;

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二苯甲酰。

优选地,所述环氧树脂的原料包括以下按重量份数计算的组分:

其中,所述丙烯酸酯类单体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按质量比5:5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的溶剂为乙酸乙酯和丁酮按体积比1:1的混合物;

所述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氟化脂肪环结构环氧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丙烯酸酯类单体、氟化丙烯酸酯、脂环族环氧丙烯酸酯化合物、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混合后滴加到溶剂中,然后升温至70~80℃,得到混合物;

步骤2):将引发剂滴加到混合物中,搅拌下反应,升温继续反应,即得氟化脂肪环结构环氧树脂。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滴加的速度为0.1-0.5ml/s的速度。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滴加的速度为0.05-0.1ml/s的速度;所述引发剂滴加到混合物中搅拌下反应3~5h,然后升温至85~90℃,继续反应1~2h。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更低介电常数、可uv固化、易于规模化生产的氟化脂肪环结构环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其将通过化学改性技术引入制备含受阻酚的氟化丙烯酸酯,进而通过乳液共聚制备技术成功制备了氟化脂肪环结构环氧树脂,使其具有更低介电常数,并可实现快速uv固化。该氟化脂肪环结构环氧树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树脂一起搭配使用,具体根据工艺要求调解材料性能。

将上述所得的氟化脂肪环结构环氧树脂,进行制样,其长、宽、厚分别10mm、10mm、0.6mm;采用德国concept80宽频介电阻抗谱仪,在室温25℃的条件下进行检测,1ghz下其介电常数为2.3~2.7。

本发明提供的氟化脂肪环结构环氧树脂,在365nm的uv-led光源照射下可实现快速固化。本发明所得的氟化脂肪环结构环氧树脂涂膜后经365nmuv-led灯照射预涂氟化脂肪环结构环氧树脂的载玻片的表面,按照指触法(用手指按压固化一段时间的氟化脂肪环结构环氧树脂的表面,以不粘手作为完全固化的标准,用氟化脂肪环结构环氧树脂完全固化时所用的最短时间来表征),经检测,本发明的氟化脂肪环结构环氧树脂的固化时间为10-30s。

进一步,由于聚合时加入了氟化丙烯酸酯、脂环族环氧丙烯酸脂化合物,导致氟化脂肪环结构环氧树脂具有较低的介电常数。其原因有二:所制的氟化脂肪环结构环氧树脂含有数量较多的低极性的脂环结构,其具有较低的摩尔极化率;二是脂肪环结构同时也是个大位阻基团,减少了单位体积内的极化分子数,从而降低了其介电常数。再有c-f键的键能大,诱导极化率低于c-h键,聚合物中引入c-f键能降低聚合物链的堆砌程度,从而降低聚合物的介电常数。

本发明的一种氟化脂肪环结构环氧树脂的制备方法,其制备路线短、反应温和,不需要压力反应设备,因此具有制备过程简单、操作方便、反应条件温和,适于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作详细说明如下。

本发明各实施例所用的原料中除特殊表明的厂家及型号外,其他原料均为市售,规格均为化学纯。

本发明所用的各种设备的型号及生产厂家的信息如下:

德国concept80宽频介电阻抗谱仪,德国novocontrolgmbh公司。

实施例1

一种氟化脂肪环结构环氧树脂,按重量份数计算,其组成及含量如下:

其中,所述丙烯酸酯类单体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按质量比2:1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脂环族环氧丙烯酸酯化合物为江苏泰特尔化工有限公司提供;

所述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由南京蓝白化工有限公司提供;

所述溶剂为乙酸乙酯;

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二苯甲酰。

上述氟化脂肪环结构环氧树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将溶剂加入到装有搅拌浆、冷凝管、滴液漏斗、温度计的500ml的四口烧瓶中,将氟化丙烯酸酯、丙烯酸酯类单体、脂环族环氧丙烯酸酯化合物、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混合单体以0.1ml/s的速度滴加到四口烧瓶中,升温至80℃,将引发剂以0.05ml/s的速度加入到四口烧瓶中,搅拌下反应3h,然后升温至90℃,搅拌下反应1h,即得氟化脂肪环结构环氧树脂。

将上述所得的氟化脂肪环结构环氧树脂涂膜后经365nmuv-led灯照射预涂氟化脂肪环结构环氧树脂的载玻片的表面,按照指触法(用手指按压固化一段时间的氟化脂肪环结构环氧树脂的表面,以不粘手作为完全固化的标准,用氟化脂肪环结构环氧树脂完全固化时所用的最短时间来表征),经检测,本发明的氟化脂肪环结构环氧树脂的固化时间为10s。

将上述所得的氟化脂肪环结构环氧树脂,进行制样,其长、宽、厚分别10mm、10mm、0.6mm;采用德国concept80宽频介电阻抗谱仪,在室温25℃的条件下进行检测,1ghz下其介电常数为2.3。

由此表明,实施例1所得的氟化脂肪环结构环氧树脂具有uv固化特性,具有较低的介电常数。

实施例2

一种氟化脂肪环结构环氧树脂,按重量份数计算,其组成及含量如下:

其中,所述丙烯酸酯类单体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按质量比5:5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脂环族环氧丙烯酸酯化合物为江苏泰特尔化工有限公司提供;

所述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由南京蓝白化工有限公司提供;

所述的溶剂为乙酸乙酯和丁酮按体积比1:1的混合物;

所述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

上述氟化脂肪环结构环氧树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将溶剂加入到装有搅拌浆、冷凝管、滴液漏斗、温度计的500ml的四口烧瓶中,将氟化丙烯酸酯、丙烯酸酯类单体、脂环族环氧丙烯酸酯化合物、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混合单体以0.05ml/s的速度滴加到四口烧瓶中,升温至75℃,将引发剂以0.05ml/s的速度加入到四口烧瓶中,搅拌下反应3h,然后升温至90℃,搅拌下反应2h,即得氟化脂肪环结构环氧树脂。

将上述所得的氟化脂肪环结构环氧树脂涂膜后经365nmuv-led灯照射预涂氟化脂肪环结构环氧树脂的载玻片的表面,按照指触法(用手指按压固化一段时间的氟化脂肪环结构环氧树脂的表面,以不粘手作为完全固化的标准,用氟化脂肪环结构环氧树脂完全固化时所用的最短时间来表征),经检测,本发明的氟化脂肪环结构环氧树脂的固化时间为19s。

将上述所得的氟化脂肪环结构环氧树脂,进行制样,其长、宽、厚分别10mm、10mm、0.6mm;采用德国concept80宽频介电阻抗谱仪,在室温25℃的条件下进行检测,1ghz下其介电常数为2.6。

由此表明,实施例2所得的氟化脂肪环结构环氧树脂具有uv固化特性,具有较低的介电常数。

实施例3

一种氟化脂肪环结构环氧树脂,按重量份数计算,其组成及含量如下:

其中,所述丙烯酸酯类单体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按质量比5:5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脂环族环氧丙烯酸酯化合物为江苏泰特尔化工有限公司提供;

所述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由南京蓝白化工有限公司提供;

所述的溶剂为乙酸乙酯和丁酮按体积比1:1的混合物;

所述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

上述氟化脂肪环结构环氧树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将溶剂加入到装有搅拌浆、冷凝管、滴液漏斗、温度计的1000ml的四口烧瓶中,将氟化丙烯酸酯、丙烯酸酯类单体、脂环族环氧丙烯酸酯化合物、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混合单体以0.5ml/s的速度滴加到四口烧瓶中,升温至70℃,将引发剂以0.1ml/s的速度加入到四口烧瓶中,搅拌下反应5h,然后升温至85℃,搅拌下反应2h,即得氟化脂肪环结构环氧树脂。

实施例3所得的氟化脂肪环结构环氧树脂具有uv固化特性,具有较低的介电常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