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诱导寡孢节丛孢产生捕食器官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487290发布日期:2021-03-30 21:11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一种诱导寡孢节丛孢产生捕食器官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生物化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诱导寡孢节丛孢产生捕食器官的方法。



背景技术:

植物寄生线虫是引发全球植物病害的主要原因,每年会对全球经济造成极大的损失,在我国,病原线虫引起的病害已成为农业生产中仅次于真菌病害的第二大类病害,严重威胁我国粮食作物安全。长期以来,防治线虫的方法有植物检疫、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应用较为广泛的是化学农药,但由于杀线虫化学农药高毒性、高残留,严重影响到农产品安全。因此,生防防治引发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食线虫微生物是指一类能够侵染、捕捉和毒杀线虫的微生物类群,是自然界中线虫种群控制的重要因子,也是生物防治植物寄生线虫的重要研究材料。其中捕食线虫真菌(nematode-trappingfungi)是一类规模庞大、种类繁多的真菌,其种类涉及子囊菌、担子菌、结合菌和半知菌等,分布广泛,对调控生态系统中线虫种群平衡起重要作用,它可以分为四类,即:产生特殊的菌丝结构捕获并杀死线虫的捕食线虫真菌;通过寄生性孢子寄生在线虫卵上,然后利用萌发管从线虫卵中吸收生长所需营养物质的内寄生真菌;通过定殖在线虫卵上的菌丝来杀灭线虫的机会真菌;以及通过分泌毒素来麻痹或杀死线虫的产毒真菌。捕食线虫真菌利用营养菌丝特化形成的捕食器官,如收缩环、非收缩环、粘球、粘性分枝、粘性网等完成对植物寄生线虫的捕捉和侵染过程。目前,捕食线虫真菌作为一种有效的生物防治资源已经广泛应用于植物寄生线虫的生物防治。与传统化学农药相比,微生物制剂具有安全、无污染、无残留的优点,同时也存在防效不高的问题。了解捕食线虫真菌的侵染机制,开发新的生防菌剂、扩大生防应用范围,提高生防效果,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寡孢节丛孢(arthrobotrysoligospora)是捕食线虫真菌的模式种,通过产生捕食器官——三维菌网捕捉并杀死线虫。捕食线虫真菌的捕食器官是其侵染植物寄生线虫的必要条件之一,产生的捕食器官越多,真菌对线虫的捕食效率越高。因此通过提高寡孢节丛孢捕食器官的数量,能够有效提高杀线虫效率。寡孢节丛孢产生三维菌网受多种因素影响,产生三维菌网效果不稳定,捕器数量不多往往会影响到其生防效果。

因而提供一种能够有效诱导寡孢节丛孢(a.oligospora)产生捕食器的方法依旧是目前迫切需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诱导寡孢节丛孢产生捕食器官的方法,本发明发现丁基-beta-d-吡喃葡萄糖苷能够有效诱导寡孢节丛孢产生大量捕食器官,为诱导寡孢节丛孢产生捕食器官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诱导寡孢节丛孢产生捕食器官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寡孢节丛孢孢子的制备;

寡孢节丛孢孢子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寡孢节丛孢菌块接种到cma固体培养基上,20-30℃培养10-24天,待产生大量的孢子,将孢子用无菌水洗下,用六层无菌擦镜纸过滤,收集滤液。

进一步地,将制备得到的孢子加入wa培养基中,20-30℃培养36-48h,加入丁基-beta-d-吡喃葡萄糖苷,20-30℃继续培养。

进一步地,培养基中丁基-beta-d-吡喃葡萄糖苷的终浓度为2-4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势:

本发明采用丁基-beta-d-吡喃葡萄糖苷能够有效诱导寡孢节丛孢产生捕食器官。采用本发明方法可使寡孢节丛孢产生大量的捕食器官。本发明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利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所述丁基-beta-d-吡喃葡萄糖苷诱导寡孢节丛孢产生捕食器官的图片。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示例性的,旨在对本发明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和/或它们的组合。

为了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下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

一种诱导寡孢节丛孢产生捕食器官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寡孢节丛孢孢子的制备:将寡孢节丛孢菌块接种到cma固体培养基上,28℃培养10-24天,待产生大量的孢子,将孢子用无菌水洗下,用六层无菌擦镜纸过滤,收集滤液。

将制备得到的孢子加入wa培养基中,28℃培养36h-48h,加入丁基-beta-d-吡喃葡萄糖苷,使其终浓度为2mm,28℃继续培养,显微镜下观察得到的捕食器官如图1所示。

实施例2

一种诱导寡孢节丛孢产生捕食器官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寡孢节丛孢孢子的制备:将寡孢节丛孢菌块接种到cma固体培养基上,28℃培养14天,待产生大量的孢子,将孢子用无菌水洗下,用六层无菌擦镜纸过滤,收集滤液。

将制备得到的孢子加入wa培养基中,28℃培养36h-48h,加入丁基-beta-d-吡喃葡萄糖苷,使其终浓度为4mm,28℃继续培养。

实施例3

一种诱导寡孢节丛孢产生捕食器官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寡孢节丛孢孢子的制备:将寡孢节丛孢菌块接种到cma固体培养基上,28℃培养17天,待产生大量的孢子,将孢子用无菌水洗下,用六层无菌擦镜纸过滤,收集滤液。

将制备得到的孢子加入wa培养基中,28℃培养36h-48h,加入丁基-beta-d-吡喃葡萄糖苷,使其终浓度为6mm,28℃继续培养。

实施例4

一种诱导寡孢节丛孢产生捕食器官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寡孢节丛孢孢子的制备:将寡孢节丛孢菌块接种到cma固体培养基上,28℃培养17天,待产生大量的孢子,将孢子用无菌水洗下,用六层无菌擦镜纸过滤,收集滤液。

将制备得到的孢子加入wa培养基中,28℃培养36h-48h,加入丁基-beta-d-吡喃葡萄糖苷,使其终浓度为8mm,28℃继续培养。

实施例5

一种诱导寡孢节丛孢产生捕食器官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寡孢节丛孢孢子的制备:将寡孢节丛孢菌块接种到cma固体培养基上,28℃培养17天,待产生大量的孢子,将孢子用无菌水洗下,用六层无菌擦镜纸过滤,收集滤液。

将制备得到的孢子加入wa培养基中,28℃培养36h-48h,加入丁基-beta-d-吡喃葡萄糖苷,使其终浓度为16mm,28℃继续培养。

实施例6

一种诱导寡孢节丛孢产生捕食器官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寡孢节丛孢孢子的制备:将寡孢节丛孢菌块接种到cma固体培养基上,28℃培养17天,待产生大量的孢子,将孢子用无菌水洗下,用六层无菌擦镜纸过滤,收集滤液。

将制备得到的孢子加入wa培养基中,28℃培养36h-48h,加入丁基-beta-d-吡喃葡萄糖苷,使其终浓度为20mm,28℃继续培养。

实施例7

一种诱导寡孢节丛孢产生捕食器官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寡孢节丛孢孢子的制备:将寡孢节丛孢菌块接种到cma固体培养基上,28℃培养17天,待产生大量的孢子,将孢子用无菌水洗下,用六层无菌擦镜纸过滤,收集滤液。

将制备得到的孢子加入wa培养基中,28℃培养36h-48h,加入丁基-beta-d-吡喃葡萄糖苷,使其终浓度为40mm,28℃继续培养。

表1是诱导物浓度以及捕食器官数目

表1

本发明采用丁基-beta-d-吡喃葡萄糖苷能够有效诱导寡孢节丛孢产生捕食器官,采用本发明方法可使寡孢节丛孢产生大量的捕食器官。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