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et光扩散离型膜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245444阅读:来源:国知局
PP 10 份;
有机硅光扩散剂4份;可以选用球形的有机硅光扩散剂,其粒径最好在1-2 μ m,比如可以选用日本信越的有机硅扩散剂X-52-7056A ;
纳米二氧化娃6份;
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4份; α-氰基丙烯酸乙酯13份;
丙烯酸-2,3-环氧丙酯18份;
甲基丙烯酸十八醇酯1.5份;
聚乙二醇4000 15份; 乙醇15份;
去离子水25份;
天然乳胶8份;
消泡剂S12 0.4份;
增稠剂甲基羟乙基纤维素0.4份。
[0019]所述薄膜层制备方法具体如下:按照重量配比称取所需原料,然后在氮气保护下,将称取的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α -氰基丙烯酸乙酯、丙烯酸-2,3-环氧丙酯、甲基丙烯酸十八醇酯、聚乙二醇、乙醇、去离子水进行搅拌均匀,然后再加入纳米二氧化硅和有机硅光扩散剂,室温搅拌70min,接着加入PET和PP,然后加热至70°C,搅拌3h,然后温度降低45°C,加入天然乳胶、消泡剂和增稠剂,继续搅拌50min,随后放入烘箱中160°C干燥5h,然后在190°C下通过双螺杆挤出机造粒,最后进行成型、收卷即可制得所需的复合型塑料薄膜。
[0020]实施例3
一种PET光扩散离型膜,包括薄膜层,所述薄膜层按重量份配比包括如下组分:
PET (分子量为30000的粒径为120目的PET颗粒)100份;
PP 12 份;
有机硅光扩散剂5份;可以选用球形的有机硅光扩散剂,其粒径最好在1-2 μ m,比如可以选用日本信越的有机硅扩散剂X-52-7056A ;
纳米二氧化娃7份;
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5份; α-氰基丙烯酸乙酯16份;
丙烯酸-2,3-环氧丙酯20份;
甲基丙烯酸十八醇酯2份;
聚乙二醇4000 20份;
乙醇20份;
去离子水30份;
天然乳胶10份;
消泡剂S12 0.5份;
增稠剂甲基羟乙基纤维素0.5份。
[0021]所述薄膜层制备方法具体如下:按照重量配比称取所需原料,然后在氮气保护下,将称取的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α -氰基丙烯酸乙酯、丙烯酸-2,3-环氧丙酯、甲基丙烯酸十八醇酯、聚乙二醇、乙醇、去离子水进行搅拌均匀,然后再加入纳米二氧化硅和有机硅光扩散剂,室温搅拌80min,接着加入PET和PP,然后加热至80°C,搅拌4h,然后温度降低50°C,加入天然乳胶、消泡剂和增稠剂,继续搅拌60min,随后放入烘箱中160°C干燥5h,然后在200°C下通过双螺杆挤出机造粒,最后进行成型、收卷即可制得所需的复合型塑料薄膜。
[0022]上述实施例中,光扩散剂的使用量非常重要,影响着光扩散离型膜的光扩散效果,当光扩散剂添加量相对较低时,光线通过光扩散膜受到光扩散剂颗粒散射的概率随光扩散剂含量的增加而增大,雾度也随之提高;当光扩散剂的添加量增大到一定值以后,光线通过时会被光扩散剂颗粒多次散射,光线已被均匀分布到各个角度,雾度达到极值不再增加。透光率则随光扩散剂的添加量增加一直呈现下降趋势,这是因为随着光扩散剂颗粒浓度增加,越来越多的光线经多次散射后方向发生改变的角度增大而成为反射光,同时光扩散剂本
身对光有一定的吸收,在这两方面的作用下透光率逐渐降低。因此,在本发明的添加量下,光扩散效果最好,其透光率可以达到86%、雾度达到91%。
[0023]另外,光扩散剂,其粒径的大小也影响着光扩散效果,当颗粒粒径较小时有大量后向散射,并且散射光在各角度上的光强分布比较均匀,此时雾度参数始终接近100%,扩散效率与透光参数重合;当颗粒粒径较大时,散射光多为前向散射,使透光参数始终接近100%,扩散效率与雾度参数重合。当粒径在1-2 μ m时,两个参数不会重合,并且,扩散效率大于90%。
[0024]本发明的离型膜,其薄膜层,采用PET、PP作为复合成分,同时加入光扩散剂和纳米二氧化硅,制得的离型膜,其剥离强度、力学性能优越,同时还具有很好地光扩散性能,相较于常规的离型膜而言,其应用范围更为广泛。
[0025]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是让熟悉该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出的等同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PET光扩散离型膜,其特征在于:包括薄膜层,所述薄膜层按重量份配比包括如下组分:PET 100 份;PP 8-12 份; 有机硅光扩散剂3-5份; 纳米二氧化娃5-7份; 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5份; α-氰基丙烯酸乙酯10-16份; 丙烯酸-2,3-环氧丙酯15-20份; 甲基丙烯酸十八醇酯1-2份; 聚乙二醇10-20份; 乙醇10-20份; 去离子水20-30份; 天然乳胶5-10份; 消泡剂0.3-0.5份; 增稠剂0.3-0.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ET光扩散离型膜,其特征在于:所述PET为分子量为20000-30000的粒径为100-120目的PET颗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ET光扩散离型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二醇为分子量为4000的聚乙二醇。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ET光扩散离型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泡剂为消泡剂S1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ET光扩散离型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稠剂为甲基羟乙基纤维素。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ET光扩散离型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层制备方法具体如下:按照重量配比称取所需原料,然后在氮气保护下,将称取的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α_氰基丙烯酸乙酯、丙烯酸-2,3-环氧丙酯、甲基丙烯酸十八醇酯、聚乙二醇、乙醇、去离子水进行搅拌均匀,然后再加入纳米二氧化硅和有机硅光扩散剂,室温搅拌60-80min,接着加入PET和PP,然后加热至60-80°C,搅拌2-4h,然后温度降低40-50°C,加入天然乳胶、消泡剂和增稠剂,继续搅拌40-60min,随后放入烘箱中160°C干燥5h,然后在180_200°C下通过双螺杆挤出机造粒,最后进行成型、收卷即可制得所需的复合型塑料薄膜。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给了一种PET光扩散离型膜,薄膜层按重量份配比包括如下组分:PET 100份;PP 8-12份;有机硅光扩散剂 3-5份;纳米二氧化硅 5-7份;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3-5份;α-氰基丙烯酸乙酯 10-16份;丙烯酸-2,3-环氧丙酯15-20份;甲基丙烯酸十八醇酯 1-2份;聚乙二醇 10-20份;乙醇 10-20份;去离子水 20-30份;天然乳胶 5-10份;消泡剂 0.3-0.5份;增稠剂0.3-0.5份。本发明的离型膜,加入光扩散剂和纳米二氧化硅,其剥离强度、力学性能优越,同时还具有很好地光扩散性能,相较于常规的离型膜而言,其应用范围更为广泛。
【IPC分类】C08K5/54, C08L71/08, C08K13/02, C08K5/101, C08L23/12, C08K5/544, C08L7/02, C08K3/36, C08L67/02, C08K5/29, C08K5/151
【公开号】CN104962043
【申请号】CN201510283126
【发明人】於险峰
【申请人】吉翔宝(太仓)离型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0月7日
【申请日】2015年5月29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