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玉米煤纹病的方法_2

文档序号:9258057阅读:来源:国知局
件下灭菌30min。该方法的具体应用为:先在玉米田中选取一株处于拔节期的玉米,做上标记,为玉米A,用针管向玉米A的茎部注射质量浓度为3mg/L的上述培养得到的玉米疫苗生物菌lmL,待茎部出现淡红色,观察6天,直至消失;待颜色消失后,再向茎部注射质量浓度为6mg/L玉米疫苗生物菌lmL,待茎部出现淡黄色,观察10天,直至消失;待颜色消失后,向茎部注射质量浓度为9mg/L玉米疫苗生物菌lmL,观察15天,无颜色出现,即可。将玉米疫苗生物菌喷洒到花粉中,通过花粉传播,检测发现,防治率达到99 %以上。
实例2
[0013]—种防治玉米煤纹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培养一种玉米疫苗生物菌PJQN — G6,该生物菌属于鲍氏志贺氏菌,主要特性为革兰氏染色阳性,细胞形状为长杆菌,3 μπι,周生鞭毛,一般无荚膜,形成芽孢,芽胞囊不明显膨大,在平板上产生色素,能液化明胶、胨化牛奶、还原硝酸盐、水解淀粉。选用生物菌PJQN — G6,接种到GB或CPA培养液,进行液体发酵生产,其发酵生产的条件为:ρΗ生长范围6,培养温度的范围为30°C,搅拌速度为350r/min,发酵液含菌量2X1011个/mL。培养GB培养液用30g酵母蛋白胨,20mL无水乙醇,2gZnS04.8H20,3gAl2S04.8H20,蒸馏水 1.5L,pH 7.5,在 130°C条件下灭菌 15min ;培养 CPA用15g酵母蛋白胨,1g葡萄糖,20g明胶,2L蒸馏水,pH 7.5,在115°C条件下灭菌30min。该方法的具体应用为:先在玉米田中选取一株处于拔节期的玉米,做上标记,为玉米A,用针管向玉米A的茎部注射质量浓度为3mg/L的上述培养得到的玉米疫苗生物菌3mL,待茎部出现淡红色,观察6天,直至消失;待颜色消失后,再向茎部注射质量浓度为6mg/L玉米疫苗生物菌3mL,待茎部出现淡黄色,观察10天,直至消失;待颜色消失后,向茎部注射质量浓度为9mg/L玉米疫苗生物菌3mL,观察15天,茎部出现淡紫色,向茎部注射质量浓度为12mg/L玉米疫苗生物菌3mL,观察30天,直至无颜色出现。将玉米疫苗生物菌喷洒到花粉中,通过花粉传播,经检测发现,防治率达到99.1 %以上。
实例3
[0014]—种防治玉米煤纹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培养一种玉米疫苗生物菌PJQN — G6,该生物菌属于鲍氏志贺氏菌,主要特性为革兰氏染色阳性,细胞形状为长杆菌,0.5 μπι,周生鞭毛,一般无荚膜,形成芽孢,芽胞囊不明显膨大,在平板上产生色素,能液化明胶、胨化牛奶、还原硝酸盐、水解淀粉。选用生物菌PJQN — G6,接种到GB或CPA培养液,进行液体发酵生产,其发酵生产的条件为:ρΗ生长范围6,培养温度的范围为35°C,搅拌速度为250r/min,发酵液含菌3X1011个/mL。培养GB培养液用30g酵母蛋白胨,20mL无水乙醇,2gZnS04.8H20,3gAl2S04.8H20,蒸馏水 1.5L,pH 7.5,在 130°C条件下灭菌 25min ;培养 CPA用15g酵母蛋白胨,1g葡萄糖,20g明胶,2L蒸馏水,pH 7.5,在115°C条件下灭菌30min。该方法的具体应用为:先在玉米田中选取一株处于拔节期的玉米,做上标记,为玉米A,用针管向玉米A的茎部注射质量浓度为3mg/L的上述培养得到的玉米疫苗生物菌2mL,待茎部出现淡红色,观察6天,直至消失;待颜色消失后,再向茎部注射质量浓度为6mg/L玉米疫苗生物菌2mL,待茎部出现淡黄色,观察10天,直至消失;待颜色消失后,向茎部注射质量浓度为9mg/L玉米疫苗生物菌2mL,观察15天,无颜色出现,即可。将玉米疫苗生物菌喷洒到花粉中,通过花粉传播,经检测发现,防治率达到99.6 %以上。
【主权项】
1.一种防治玉米煤纹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培养一种玉米疫苗生物菌PJQN — G6,该生物菌属于鲍氏志贺氏菌,主要特性为革兰氏染色阳性,细胞形状为长杆菌,0.3?0.8X 1.5?4 μ m,周生鞭毛,一般无荚膜,形成芽孢,芽胞囊不明显膨大,在平板上产生色素,能液化明胶、胨化牛奶、还原硝酸盐、水解淀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防治玉米煤纹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选用生物菌PJQN — G6,接种到GB或CPA培养液,进行液体发酵生产,其发酵生产的条件为:pH生长范围6?7,培养温度的范围为30?39°C,搅拌速度为200?350r/min,发酵液含菌量彡 I X 111 个 /mLo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防治玉米煤纹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GB或CPA培养液配制方法为:(1)GB:30g 酵母蛋白胨,20mL 无水乙醇,2gZnS04.8H20,3gAl2S04.8H20,蒸馏水 1.5L,pH 7.5,130°C条件下灭菌 15 ?25min ; (2)CPA:15g酵母蛋白胨,1g葡萄糖,20g明胶,2L蒸馏水,pH 7.5,115°C条件下灭菌25 ?30mino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防治玉米煤纹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应用方法为: (1)在玉米田中选取一株处于拔节期的玉米,做上标记,为玉米A,用针管向玉米A的茎部注射质量浓度为3mg/L的上述培养得到的玉米疫苗生物菌I?3mL,待茎部出现淡红色,观察4?6天,直至消失; (2)待颜色消失后,再向茎部注射质量浓度为6mg/L玉米疫苗生物菌I?3mL,待茎部出现淡黄色,观察8?10天,直至消失; (3)待颜色消失后,向茎部注射质量浓度为9mg/L玉米疫苗生物菌I?3mL,观察10?15天,若无颜色出现,即可;若茎部还出现淡紫色,即再向茎部注射质量浓度为12mg/L玉米疫苗生物菌I?3mL,观察15?30天,直至无颜色出现。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玉米螟的方法,属于农业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选用生物菌PJQN—G6,接种到GB或CPA培养液,进行发酵产生植物疫苗生物菌,该植物疫苗生物菌具由防治玉米螟的性能,接着将植物疫苗生物菌以从小到大的剂量注射到玉米拔节期的茎部,使玉米慢慢适应该生物疫苗,形成具有抗玉米螟的基因。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防治玉米螟的效果好,防治率达到99﹪以上;不会污染环境,操作简单,不会影响玉米生长。
【IPC分类】A01G7/06, C12R1/01, A01P3/00, A01N63/00, C12N1/20
【公开号】CN104974961
【申请号】CN201510399147
【发明人】黄勇, 薛红娟
【申请人】常州大学
【公开日】2015年10月14日
【申请日】2015年7月8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