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路沥青路面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743859阅读:来源:国知局
所述ABS树脂的相对分子量为102000?180000g/mol,包括重量百分比含量为10?55%的丁二稀,重量百分比含量为15?32%的丙稀腈,重量百分比含量为30?70%的苯乙烯,所述的AS树脂II的重均分子量为4?10W,AN含量为25?45%。
[0030]所述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层4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硅酸盐水泥425kg/m3,水185kg/m3,HLC型高效减水剂26kg/m3,粒径1.2?3.8mm的砂680kg/m3,粒径5?20mm的石子860kg/m3,粉煤灰146kg/m3,钢纤维15kg/m3,钢纤维长度30mm,直径0.5mm。
[0031]所述含氟类添加剂的分子量为1000-10000,可以为液体或固体形态存在。
[0032]无机纳米粒子为纳米二氧化硅、纳米蒙脱土按质量比1:1混合所得。
[0033]所述耐化学品改性剂为全氟烷基的丙烯酸系添加剂。
[0034]所述导热填料为氧化镁、氢氧化铝、氮化硼、氮化铝按质量比2:1:3:1混合所得,所述导热填料的粒径在0.5um?2.0um,纯度大于98% ο
[0035]所述光稳定剂为水杨酸酯、二苯甲酮、三嗪类、苯并三唑类的UV吸收剂以及受阻胺类自由基捕捉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0036]所述的其他助剂选自硅烷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受阻酚类抗氧剂、亚磷酸酯类抗氧剂、乙撑双硬脂酸酰胺、季戊四醇硬脂酸酯、硬脂酸镁、硬脂酸钙中的多种混合物。
[0037]本具体实施在路基两侧设置了防冻防水护道,增强了所述路基稳定性、防水性和防冻性,防冻防水材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耐候性和韧性,不易开裂,采用了钢纤维混凝土复合材料,显著改善了混凝土的抗拉、抗弯、抗冲击及抗疲劳的性能,并有较好延性,保证了路面的质量,通过合理的配比,对沥青进行了改性,所得沥青具有较低的感温性,较好的高、低温性能,耐老化、使用寿命长,抗剥离等优点,各项力学性能参数相比未改性沥青或SBS改性沥青均匀大幅提高;采用本发明的改性沥青的道路寿命要比采用普通改性沥青的道路寿命提高40 % -50 %。
[0038]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公路沥青路面,其特征在于,包括粉细沙路基层(I),粉细沙路基(I)上铺设有整平层(5),整平层(5)上铺设有碎石基层(6),碎石基层(6)上设有高效防火胶层(7)连接有隔热层(3),隔热层(3)上铺设有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层(4),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层(4)上铺设有沥青面层(8),沥青面层(8)上涂抹有防滑层(9),粉细沙路基(I)两侧设有防冻防水护道⑵; 所述沥青面层(8)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煤焦沥青为50?55份、杜仲胶为24?29份、苯乙烯共聚物为15?17份、硬脂酸二乙醇酰胺为3?5份、苯甲酸酐为6?12份、碳酸铝为5?9份、稀土氧化物0.1?3份、含氟类添加剂0.5?5份、硫横0.2?1.5份; 所述防冻防水护道(2)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PC树脂35?85份、ABS树脂21?61份、无机纳米粒子3?7份、AS树脂113?11份、耐热剂10?15份,导热填料25?55份、红外反射二氧化钛0.6?5.8份、光稳定剂0.2?1.0份、其他助剂0.5?2.5份; 所述PC树脂的相对分子量为18000?31000g/mol,所述ABS树脂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组成的接枝共聚物,所述ABS树脂的相对分子量为102000?180000g/mol,包括重量百分比含量为10?55%的丁二稀,重量百分比含量为15?32%的丙稀腈,重量百分比含量为30?70%的苯乙烯,所述的AS树脂II的重均分子量为4?10W,AN含量为25?4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沥青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层(4)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娃酸盐水泥425kg/m3,水185kg/m3,HLC型高效减水剂26kg/m3,粒径1.2?3.8!111]1的砂6801^/1113,粒径5?201]1的石子8601^/1113,粉煤灰1461^/1113,钢纤维151^/m3,钢纤维长度30mm,直径0.5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沥青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氟类添加剂的分子量为1000-10000,可以为液体或固体形态存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沥青路面,其特征在于,无机纳米粒子为纳米二氧化硅、纳米蒙脱土按质量比1:1混合所得。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沥青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耐化学品改性剂为全氟烷基的丙烯酸系添加剂。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沥青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填料为氧化镁、氢氧化铝、氮化硼、氮化铝按质量比2:1:3:1混合所得,所述导热填料的粒径在0.5um?2.0um,纯度大于9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沥青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稳定剂为水杨酸酯、二苯甲酮、三嗪类、苯并三唑类的UV吸收剂以及受阻胺类自由基捕捉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沥青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其他助剂选自硅烷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受阻酚类抗氧剂、亚磷酸酯类抗氧剂、乙撑双硬脂酸酰胺、季戊四醇硬脂酸酯、硬脂酸镁、硬脂酸钙中的多种混合物。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公路沥青路面,包括粉细沙路基层,粉细沙路基上铺设有整平层,整平层上铺设有碎石基层,碎石基层上设有高效防火胶层连接有隔热层,隔热层上铺设有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层,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层上铺设有沥青面层,沥青面层上涂抹有防滑层,粉细沙路基两侧设有防冻防水护道。本发明在路基两侧设置了防冻防水护道,增强了路基稳定性、防水性和防冻性;采用了钢纤维混凝土复合材料,显著改善了混凝土的抗拉、抗弯、抗冲击及抗疲劳的性能,并有较好延性,保证了路面的质量,通过合理的配比,对沥青进行了改性,所得沥青具有较低的感温性,较好的高、低温性能,耐老化、使用寿命长,抗剥离等优点。
【IPC分类】C08K3/22, C08K5/1539, C08L95/00, C08K3/36, E01C7/32, C08K3/28, C08K3/26, C08L7/00, C08K3/34, C08K13/02, C08K3/38, C08K5/20, C08K3/06, C08K5/13, C08L25/08
【公开号】CN105504843
【申请号】CN201610039693
【发明人】刘福明, 王瑜, 胡文华, 尚小亮, 刘超群, 孙红燕, 张立明
【申请人】南昌工程学院
【公开日】2016年4月20日
【申请日】2016年1月12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