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表面缝隙用防裂弹性胶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06234阅读:9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建筑物表面缝隙用防裂弹性胶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物表面缝隙用防裂弹性胶带。
背景技术
建筑工程上最棘手的问题,莫过于建筑物表面的缝隙,此种缝隙包括龟裂(crack)或接缝;尤其是,近年来的建筑物朝向高层化趋势,而为了减轻大楼的负载,其墙面大都采用轻质的石膏板或水泥板等薄板,配合模组化骨架施工,以达到方便组装及降低大楼的重力负苛。
然而,利用水泥板等薄板施工而成为墙面时,其最大问题在于,各水泥板之间或水泥板与梁柱、楼板之间会有接缝,而为了适应热胀冷缩的情况,该接缝的间距(d)一般约在1~2mm左右,于是另需以填缝剂填补于接缝中或是在接缝处黏贴饰带,使建筑物表面平整美观。目前习用的填缝剂或饰带,其在实际使用时,仍存在如下不可避免的问题1.PU填缝材质如


图1所示,在建筑物表面水泥板(A)的接缝间(d),灌注PU填缝材质(11)补平;但这种填补方法,在刚完工时,或许没有任何问题,但因水泥板(A)在施工时,会吸收泥浆等水份,所以内部较潮湿膨胀,随着时间一久,水泥板(A)内部水份渐渐散发,于是水泥板(A)内部会产生稍许收缩,致使对接缝间距(d)产生拉张作用,迫使PU填缝材质(11)呈现下凹约1mm以上的凹陷状(12),于是原先涂布在PU填缝材质(11)上方的涂料(图中未示),亦会随之下陷,而在接缝处形成龟裂(crack)现象,为其最大缺点。
2.水性弹性树脂如图2所示,在建筑物表面的接缝间(d),填补水性弹性树脂(13);而水性弹性树脂(13)的“干缩率”大,因此要填平接缝(d),至少需要施工四次以上,不仅施工非常耗费时间,且其与PU填缝材(11)相同,都会使涂料在接缝处表面产生凹陷龟裂的缺点。
3.石膏土如图3所示,使用石膏土(14)当其干涸后会直接龟裂,亦使表层涂料随之龟裂剥落。
4.弹性纤维网如图4所示,在接缝(d)表面以一弹性纤维网(15)披覆,然后再利用披土等涂料(16)饰平;而弹性纤维网(15)有很多纤维孔隙,因此当涂布涂料后会渗入纤维孔内,使表面披土石膏化。所以,当水泥板(A)产生拉张作用时,弹性纤维网(15)会从两侧处(B),或中间处(C)撕裂,迫使整个表面的涂料(16)剥落。
5.无弹性纸带如图5所示,在接缝处(d)表面以一无弹性纸带(17)披覆,然后表面再用披土等涂料(16)饰平;而此种方式,当产生拉张作用时,亦会从无弹性纸带(17)两侧处(B)或中间(C)撕裂。
6.目前尚有业者直接使用刚性AB胶填补缝隙(图中未示),而刚性AB胶的内应力极强,并大于水泥板内部应力,致使水泥板内部应力无法由缝隙处释出,迫使在水泥板表面形成新的裂痕,此为其最大缺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物表面缝隙用防裂弹性胶带,其特征是由第一、二弹性薄层、一挠性平面薄层、二刚性纤维薄层组成;所述第一、二弹性薄层,是由PU材质或其等效材质构成的韧性可拉伸薄片体;所述挠性平面薄层,是由金属或耐蚀塑胶材质构成的片状体,其宽度须小于第一、二弹性薄层,且其是复合定位在第一、二弹性薄层的中央,并与第一、二弹性薄层组合成一长条状平面薄片体的形态;所述二刚性纤维薄层,是结合固定于第一、二弹性薄层之间,且凸伸在其两侧一预定长度。
为进一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可采取如下技术措施前述的建筑物表面缝隙用防裂弹性胶带,其中第一、二弹性薄层的宽度为40至60公厘。
前述的建筑物表面缝隙用防裂弹性胶带,其中挠性平面薄层是以抽真空密着方式复合在第一、二弹性薄层的中央。
图2是用习用水性弹性树脂填补的建筑物表面示意图。
图3是用习用石膏土填补的建筑物表面示意图。
图4是用习用弹性纤维网施工的示意图。
图5是用习用无弹性纸带施工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施工时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8A是图8所示部位的放大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施工时的分解剖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施工后的状态参考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收卷时的示意图。
一挠性平面薄层(4),是由金属或耐蚀塑胶材质构成的片状体,其宽度(w1)须小于第一、二弹性薄层(2)、(3),且其复合定位在第一、二弹性薄层(2)、(3)的中央,并与第一、二弹性薄层组合成一长条状平面薄片体的形态;二刚性纤维薄层(5),是结合固定于第一、二弹性薄层(2)、(3)之间,且凸伸在其两侧一预定长度。
借助上述技术手段构成的防裂弹性胶带(FG),其使用情形如图8~
图10所示,其步骤包括(a)首先,将建筑物表面缝隙(D)的两侧予以整平,并于缝隙(D)内及缝隙两侧的表缘面涂覆弹性披土(S)。
(b)依缝隙(D)的长度截取一段防裂弹性胶带(FG)披覆于缝隙(D)表缘面,借由弹性披土(S)本身的黏性,将防裂弹性胶带(FG)定位,且弹性披土(S)会渗入刚性纤维薄层(5)内,达到刚性固定的目的。
(c)弹性披土(S)干涸后,即可在水泥板(A)表层施予补土、油漆或水泥漆等涂料(P)。
本实用新型防裂弹性胶带(FG)用于缝隙(D)表层,其所获得的功效如下1.请参阅
图10并配合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防裂弹性胶带(FG)是利用两侧的刚性纤维薄层(5)固着在水泥板(A)的表层,因此不会松动或移动,如果没有刚性纤维薄层(5)的结构特征,则防裂弹性胶带(FG)没有固定点,在两水泥板(A)向外拉张时,会使其脱落。而前述的刚性纤维薄层(5)可由无纺布或其等效材质构成。
2.涂布在缝隙(D)或螺丝(C)上的弹性披土(S)使用一段时间后,即会产生干缩现象,而此种凹陷的收缩力,常使得涂布在表层的涂料(P)受到波及,而形成凹陷的裂痕,即使其表层贴附有一般的弹性胶带,也因该弹性胶带没有抗凹陷的能力,亦会被弹性披土(S)所拉引,致使表层的涂料(P)在凹陷处产生龟裂。反观本实用新型的挠性平面薄层(4),具有抗凹陷的特性,当弹性披土(S)因收缩而凹陷时,涂布在防裂弹性胶带(FG)表层的涂料(P),丝毫不受影响,可保证涂料不在缝隙(D)或螺丝(C)处产生龟裂或剥落,长久保持平整美观。
3.如图7、8所示,本实用新型挠性平面薄层(4)是借由抽真空密着的方式,使其复合在第一、二弹性薄层(2)、(3)的中央,犹如三明治一般。因此,该挠性平面薄层(4)并非与第一、二弹性薄层(2)、(3)黏着固定,而仅是由中间抽真空使两侧的(w2)部位吸着密贴。所以,当两水泥板(A)向外拉张时,因第一、二弹性薄层(2)、(3)都具有弹性,且不会受到挠性平面薄层(4)的阻扰,而可平均拉伸,如图8A所示。
兹以一片宽(W)60mm的防裂弹性胶带(FG)进行说明,该防裂弹性胶带(FG)的两侧,如
图10所示,利用刚性纤维层(5)固着在水泥板(A)上,所以当两片水泥板(A)拉张时,这二个位置都不会收缩,故其表面的涂料(P)不会剥落。至于该中间部分约60mm的宽度(W)为弹性伸缩区,故当缝隙(D)拉大1mm时,其平均分布在第一、二弹性薄层(2)、(3)单位面积上的,仅有1/60mm的拉伸,因此1/60mm的拉伸对于第一、二弹性薄层(2)、(3)的内应力,虽然会产生微小变化,但表层肉眼是看不出来,所以,涂布在表面的涂料(P)不会产生剥落或裂痕。
4.再者,如
图11及
图1 2所示,本实用新型借助中央的挠性平面薄层(4)本身材质的特性,而具有可弯摺呈预定角度或形状的功能,故对于建筑物的墙角(WL),无论是阳角(E2)或阴角(E2)处的凹陷部位,都能弯摺成L形将其补平,然后上涂料(P),使墙角平整美观。
5.如
图1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尚未使用而收卷的示意图,其具有收存方便,而施工时仅须拉直截取所需长度,即可披覆在建筑物表层,确具方便性。本实用新型与习用填缝材质或胶纸带等比较,具有如下功效及差异性。

由以上分析得知,本实用新型不仅施工方便,且其结构特征可达到预期功效,以防止表面龟裂现象产生,确具可供产业利用价值。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建筑物表面缝隙用防裂弹性胶带,其特征是由第一、二弹性薄层、一挠性平面薄层、二刚性纤维薄层组成;所述第一、二弹性薄层,是由PU材质或其等效材质构成的韧性可拉伸薄片体;所述挠性平面薄层,是由金属或耐蚀塑胶材质构成的片状体,其宽度须小于第一、二弹性薄层,且其是复合定位在第一、二弹性薄层的中央,并与第一、二弹性薄层组合成一长条状平面薄片体的形态;所述二刚性纤维薄层,是结合固定于第一、二弹性薄层之间,且凸伸在其两侧一预定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表面缝隙用防裂弹性胶带,其特征是所述第一、二弹性薄层的宽度为40至60公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表面缝隙用防裂弹性胶带,其特征是所述挠性平面薄层是以抽真空密着方式复合在第一、二弹性薄层的中央。
专利摘要一种建筑物表面缝隙用防裂弹性胶带,是由第一、二弹性薄层、一挠性平面薄层、二刚性纤维薄层组成;第一、二弹性薄层,是由PU材质或其等效材质构成的韧性可拉伸薄片体;挠性平面薄层,是由金属或耐蚀塑胶材质构成的片状体,其宽度须小于第一、二弹性薄层,且其是复合定位在第一、二弹性薄层的中央,并与第一、二弹性薄层组合成一长条状平面薄片体的形态;二刚性纤维薄层,是结合固定于第一、二弹性薄层之间,且凸伸在其两侧一预定长度。本实用新型具有施工便捷,不会凹陷龟裂,使表面长久保护美观,且具有极佳环境适应性的功效。
文档编号C09J7/02GK2496869SQ01231790
公开日2002年6月26日 申请日期2001年7月23日 优先权日2001年7月23日
发明者沈汉聪 申请人:沈汉聪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