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圈引出部位漆包线的去漆方法

文档序号:3777749阅读:8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线圈引出部位漆包线的去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漆包线的去漆方法,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线圈引出部位漆包线的去漆方法。
背景技术
线圈是指由一个或多个绕组及线圈架、包扎层等所构成的组件,各种类型的电磁系统都少不了线圈,它是继电器的“心脏”,其工作的可靠性直接影响了继电器的可靠性。继电器线圈的引出方式为将引出漆包线的漆层去除后,再与φ0.2mm的纯镍线焊接。现有的继电器线圈引出漆包线的去漆方法一直采用金相砂纸手工砂除漆膜,由于继电器线圈的漆包线线径小,大部分为φ0.025mm~φ0.08mm之间,在砂线头漆层的同时,不但砂去漆层,同时也砂到漆包线内部的铜线,砂到的部位铜线直径变细,并且由于砂皮粗糙,砂到的部位铜线表面凹凸不平,极易产生裂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以化学试剂去除漆层的线圈引出部位漆包线的去漆方法,采用氢氧化钠皂化去漆法。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线圈引出部位漆包线的去漆方法是将漆包线绕制在骨架上后,用聚四氟乙烯生料带固定引出的两根漆包线,用专用弹簧夹固定线圈,将预去漆的漆包线缠绕在专用弹簧夹底部,将盛有浓度大于96%以上氢氧化钠的去漆锅(表面涂覆10um~30um厚镍层的铸铁锅)放置电炉上加热至融化并保持,尔后将夹持好的线圈浸入融化后的氢氧化钠中,5-20秒后取出,将线圈去漆后的部位立即放入90℃-100℃开水中,溶解清除掉去漆部位的残留氢氧化钠,后放入自来水中冲洗5-15数分钟,以彻底清洗干净残留的氢氧化钠,后放入烘箱中烘干,去漆后的漆包线与镍线焊接,再放入线圈夹具中将夹具与焊线后的线圈一起放入酒精中进行浸泡清洗,后放入烘箱中烘干,对两根镍线弯曲摆放,用聚四氟乙烯薄膜包扎固定,完成整个线圈去漆过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解决了传统漆包线去漆内部铜线损伤,线圈断线问题,满足了继电器线圈工作高可靠性的要求。解决了生产扩量的瓶颈,线圈产量由原来的月产3万只左右提高到月产7万只。


(无)五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线圈引出部位漆包线的去漆方法的具体实施步骤为将漆包线绕制在骨架上,用聚四氟乙烯生料带固定引出的两根漆包线;将线圈套入专用弹簧夹的圆圈内,向上收紧专用弹簧夹的铜丝,使线圈在专用弹簧夹内不能摆动,将预去漆的两根漆包线缠绕在专用弹簧夹的下端;将浓度不低于96%的氢氧化钠(适量)放入去漆锅(表面涂覆20um厚镍层的铸铁锅)中,然后将去漆锅放置电炉上加热至融化(300℃)并保持,将线圈穿入专用去漆夹具,形成一排,放入去漆锅的氢氧化钠溶液中10秒后取出,完成去除引出漆包线表面漆层的要求;
将线圈去漆后的部位立即放入开水中,以溶解清除掉去漆部位的残留氢氧化钠,后放入自来水中冲洗数分钟,以彻底清洗干净残留氢氧化钠。最后放入烘箱中烘干。
将去漆后的漆包线与镍线焊接,再放入线圈摆放夹具中,将夹具与焊线后的线圈一起放入酒精中进行浸泡清洗,后放入烘箱中烘干;将两根镍线弯曲摆放,用聚四氟乙烯薄膜包扎固定,完成整个线圈去漆的生产过程。
由于去漆工艺是采用高温的氢氧化钠液化溶剂,对人体皮肤烧灼严重,若采用传统边绕线边去漆的生产模式,操作者一不小心就会产生危险,为此,采用工序分散的原则,对去漆工序安排固定地方,指定专人操作,并有排风、控温等安全装置,以解决操作安全性问题。
权利要求
1.一种线圈引出部位漆包线的去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将线圈引出部位浸入氢氧化钠去漆锅中去除漆层,其步骤包括a.将线圈套入专用弹簧夹的圆圈内,向上收紧专用弹簧夹的铜丝,使线圈在专用弹簧夹内不能摆动,将预留的需要去漆的两根漆包线缠绕在专用弹簧夹的下端;b.将浓度不低于96%的氢氧化钠放入表面涂覆有镍层的去漆锅中,然后将去漆锅放置电炉上加热至融化并保持,将线圈穿入专用去漆夹具,形成一排,放入去漆锅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待漆溶解后取出,完成去除引出漆包线表面漆层的要求;c.将线圈去漆后的部位立即放入开水中,以融化去漆部位的残留氢氧化钠,后放入自来水中冲洗数分钟,以彻底清洗干净残留氢氧化钠。最后放入烘箱中烘干。d.将去漆后的漆包线与镍线焊接,再放入线圈摆放夹具中,将夹具与焊线后的线圈一起放入酒精中进行浸泡清洗,后放入烘箱中烘干;e.将两根镍线弯曲摆放,用聚四氟乙烯薄膜包扎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圈引出部位漆包线的去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去漆锅为铸铁锅,并在表面涂有厚度为10-30um的镍层。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圈引出部位的漆包线去漆方法,即氢氧化钠皂化去漆法,其步骤是将需去漆的线圈固定在专用弹簧夹具上,引出部位放入盛有氢氧化钠去漆锅中溶解,尔后放入开水中,再放入自来水中冲洗,最后放入烘箱中烘干,焊接包扎。本发明克服了传统手工砂除漆膜,砂到内部铜线的弊端,消除了漆包线去漆后内部铜线损伤,线圈断线问题等影响继电器线圈工作可靠性的因素。满足了当前继电器线圈工作高可靠性的要求。
文档编号C09D9/00GK101047061SQ20061005099
公开日2007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28日
发明者赵艳兰 申请人: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