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uv-led固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1896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一种uv-led固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油墨固化【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UV-LED固化设备,包括外壳(10)和LED灯组(11),外壳(10)内上部设有水泵(2)、风机(3)和热交换器(4),外壳(10)内下部设有电气系统,LED灯组(11)由多个UV-LED灯(1)构成,LED灯组(11)通过两根水管(12)分别连接水泵(2)的进水口和出水口,LED灯组(11)与水泵(2)之间形成水流回路,水流回路流经热交换器(4),热交换器(4)内设有风机(3),水泵(2)、风机(3)、LED灯组(11)分别通过线路连接电气系统;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采用风冷与水冷相结合的巧妙散热技术,避免了传统的UV-LED固化设备因散热技术不成熟而导致的LED使用寿命较短、系统性能不稳定等问题,且结构小巧,功能齐全,易于不同客户产线使用。
【专利说明】—种UV-LED固化设备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油墨固化【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UV-LED固化设备。
[【背景技术】]
[0002]UV-LED是一种绿色环保的新型高科技产业,主要应用于UV胶水、油墨固化等行业;LED的优势在于无污染、使用寿命长、能耗低,随着LED技术的日趋成熟,UV-LED将很快可以替代传统的UV汞灯和卤素灯。目前,市面上的UV-LED设备厂商的产品良莠不齐,国内的UV-LED设备辐射强度在4W/cm2以内,国外有做到8W/cm2的,但是价格极其昂贵;且,大部分的固化设备散热是风冷散热技术,其散热效果非常一般,虽然也有部分的水冷设备,然而需要另外搭载一个体积较大的水箱。
[0003]因此,针对目前的UV-LED固化设备,虽然基本模块已经成型并投入市场使用,也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然而仍然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0004]a、辐射强度较低,无法提升客户生产效率以及实现深度固化;
[0005]b、散热技术不成熟,导致LED的实际使用寿命较短,系统性能不稳定;
[0006]C、设备占地空间过大,不适合一些特殊行业产线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的不足而提供一种UV-LED固化设备,采用风冷与水冷相结合的巧妙散热技术,避免了传统的UV-LED固化设备因散热技术不成熟而导致的LED使用寿命较短、系统性能不稳定等问题,且结构小巧,功能齐全,易于不同客户产线使用。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UV-LED固化设备,包括外壳(10)和LED灯组(11),所述外壳(10)内上部设有水泵(2)、风机(3)和热交换器(4),所述外壳(10)内下部设有电气系统,所述LED灯组(11)由多个UV-LED灯(I)构成,所述LED灯组(11)通过两根水管(12)分别连接水泵⑵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LED灯组(11)与水泵⑵之间形成水流回路,所述水流回路流经热交换器(4),所述热交换器(4)内设有风机(3),所述水泵(2)、风机
(3)、LED灯组(11)分别通过线路连接电气系统。
[0009]所述外壳(10)的外侧面上设有触控屏(6),所述电气系统通过线路连接触控屏
(6)上的按键控制区。
[0010]所述水流回路的管道上安装有流量计(5),所述流量计(5)设置在外壳(10)内上部,所述流量计(5)线路连接电气系统。
[0011]所述外壳(10)内设有温度检测仪,所述温度检测仪线路连接电气系统。
[0012]所述外壳(10)内下部安装有蜂鸣报警器(7),所述蜂鸣报警器(7)通过线路分别连接流量计(5)和温度检测仪。
[0013]所述外壳(10)内下部设有220V AC接口(8)。
[0014]所述外壳(10)内下部还设有I/O端口(9)。
[0015]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0016](I)采用风冷与水冷相结合的巧妙散热技术,避免了传统的UV-LED固化设备因散热技术不成熟而导致的LED使用寿命较短、系统性能不稳定等问题;
[0017](2)辐射强度极高,能够达到全球领先水准,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及实现深度固化;
[0018](3)结构小巧,占地空间小,易于不同客户产线使用,且能够适合特殊行业产线使用;
[0019](4)水冷控制部分与电气控制部分相结合,大大的缩小了控制部分的体积,外观十分精致;
[0020](5)具有多重保护措施,如流量监控、温度检测以及故障报警输出,且都能在设备的触控屏中体现出来,从而确保设备使用寿命和安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LED灯组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是本实用新型内部水泵及热交换器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5]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外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1、UV-LED灯2、水泵3、风机4、热交换器5、流量计6、触控屏7、蜂鸣报警器8、220V AC 接口 9、I/O 端口 10、外壳 11、LED 灯组 12、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以下进一步说明:
[0028]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外壳(10)和LED灯组(11),外壳(10)内上部设有水泵(2)、风机(3)和热交换器(4),外壳(10)内下部设有电气系统,LED灯组(11)由多个UV-LED灯(I)构成,LED灯组(11)通过两根水管(12)分别连接水泵(2)的进水口和出水口,LED灯组(11)与水泵(2)之间形成水流回路,水流回路流经热交换器(4),热交换器(4)内设有风机(3),水泵(2)、风机(3)、LED灯组(11)分别通过线路连接电气系统。
[0029]本实用新型中,外壳(10)的外侧面上设有触控屏(6),电气系统通过线路连接触控屏(6)上的按键控制区;水流回路的管道上安装有流量计(5),流量计(5)设置在外壳
(10)内上部,流量计(5)线路连接电气系统,外壳(10)内设有温度检测仪,温度检测仪线路连接电气系统,外壳(10)内下部安装有蜂鸣报警器(7),该蜂鸣报警器(7)通过线路分别连接流量计(5)和温度检测仪;外壳(10)内下部设有220V AC接口⑶以及I/O端口(9)。
[0030]本实用新型采用进口高强度UV-LED,成倍提高了设备的辐射强度;其独创风冷和水冷紧密结合的散热技术,首先利用水的比热容比较大(4.2J/kg*°C)对LED热源进行快速冷却并传导出热量,在流经热交换器时用风冷对水进行冷却,将热量扩散到空气中,再用冷却后的水去对热源散热,以此循环工作,确保设备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其水冷控制部分与电气控制部分相结合,大大地缩小了控制部分的体积,外观十分精致,并做了多重保护措施,比如流量监控、温度检测和故障报警输出,以确保设备使用安全,且这些都在设备的触控屏中能够体现出来,其中,LED灯和控制系统间通过两根水管和电线连接。
[0031]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当接入220V AC时,闭合电源开关,水泵和风机开始工作,同时流量计对水流回路的流量进行监测,当流量达到预设值时,方可以通过触控屏启动UV-LED灯;启动UV-LED灯后水流回路会将UV-LED灯产生的热量带出,热水流进热交换器后,会流经其内部的管道,在流动过程中热量将会传递至生长在热交换器管道上的散热翅片上,风机会对热交换器的散热翅片进行冷却,并将热量散至空气中;在设备使用的同时触控屏会对UV-LED灯进行温度检测以及水流量监控等,当有温度超高或者水管折弯等现象时,屏幕会出现对应的报警画面,掐断UV-LED灯的同时蜂鸣报警器会发出强烈的报警蜂鸣声。同时,本设备还支持外部信号输入和触发,从而可以和不同客户产线配套使用。
[0032]本实用新型并不受上述实施方式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UV-LED固化设备,包括外壳(10)和LED灯组(1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内上部设有水泵(2)、风机(3)和热交换器(4),所述外壳(10)内下部设有电气系统,所述LED灯组(11)由多个UV-LED灯(I)构成,所述LED灯组(11)通过两根水管(12)分别连接水泵(2)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LED灯组(11)与水泵(2)之间形成水流回路,所述水流回路流经热交换器(4),所述热交换器(4)内设有风机(3),所述水泵(2)、风机(3)、LED灯组(11)分别通过线路连接电气系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UV-LED固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的外侧面上设有触控屏(6),所述电气系统通过线路连接触控屏(6)上的按键控制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UV-LED固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流回路的管道上安装有流量计(5),所述流量计(5)设置在外壳(10)内上部,所述流量计(5)线路连接电气系统。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UV-LED固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内设有温度检测仪,所述温度检测仪线路连接电气系统。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UV-LED固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内下部安装有蜂鸣报警器(7),所述蜂鸣报警器(7)通过线路分别连接流量计(5)和温度检测仪。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UV-LED固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内下部设有220VAC接口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UV-LED固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内下部还设有I/O 端口(9)。
【文档编号】B05D3/06GK204018176SQ201420433080
【公开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1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1日
【发明者】姜杰, 孙建国, 李树华 申请人:上海悦威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