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集成材拼板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94701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强度集成材拼板胶,属于胶粘剂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木工用集成材工业用胶粘剂,主要是用EVA乳液复配出来的水性异氰酸酯胶粘剂,随着我国城市建筑和装饰装修行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人们对集成材胶水应用上的要求也不断的细化,强度要求更高。现在国内市场上的胶粘剂,拼针业类及0.7密度以下的阔叶木树种的技术水平基本接近(可通过LY/T1601-2002标准),例如松木、杉木、白桦木等中软硬度木材,阔叶类(硬木)例如水曲柳、榉木等材质。

在高档实木家具领域(如红木、紫檀、花梨木)特硬木材质,市场上的集成材拼板胶水通不过上述标准,通常此类客户都使用聚氨酯溶剂型胶黏剂来进行拼接,此类产品不环保、价格高(市场价格在30-40元/KG),在操作过程中会出现不易涂刷、产能低下(拼板需加压12小时)等现象,且上胶量多、胶体流挂严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集成材拼板胶,它解决了目前特硬木材使用聚氨酯溶剂型胶黏剂来进行拼接,此类产品不环保、价格高,在操作过程中会出现不易涂刷、产能低下等现象,且上胶量多、胶体流挂严重的问题。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高强度集成材拼板胶,它由以下组分按照质量百分比配制而成:氯乙烯乳液25~35%,羧基丁苯乳液10~20%,EVA乳液3~8%,重钙15~25%,消泡剂0.1~0.3%,PVOH水溶液20~30%。分散剂0.1~0.3%,成膜助剂3~5%,润湿剂0.3~0.5%,杀菌剂0.1~0.3%。

作为优选实例,所述PVOH水溶液是按质量百分比由80%水和20%PVA加入到双层玻璃反应釜里加热溶解后冷却制备而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针对高档硬质红木类家具板材的拼接,本发明易涂刷、适应期长、固化速度快,施工方便高效,而且成本低,环保。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一种高强度集成材拼板胶,它由以下组分按照质量百分比配制而成:氯乙烯乳液25~35%,羧基丁苯乳液10~20%,EVA乳液3~8%,重钙15~25%,消泡剂0.1~0.3%,PVOH水溶液20~30%。分散剂0.1~0.3%,成膜助剂3~5%,润湿剂0.3~0.5%,杀菌剂0.1~0.3%。

PVOH水溶液是按质量百分比由80%水和20%PVA加入到双层玻璃反应釜里加热溶解后冷却制备而成。

制备方法:

(1)PVOH水溶液的制作,将80%水和20%PVA按质量百分比加入到双层玻璃反应釜里加热溶解后冷却备用。

(2)然后将氯乙烯乳液、EVA乳液、羧基丁苯乳液和PVOH水溶液投入到大功率搅拌机里,搅拌均匀后加入重钙、分散剂、润湿剂、成膜助剂、消泡剂、杀菌剂分散搅拌均匀,制得≥55%固含量的水基胶粘剂。

其中,双层玻璃反应釜,采用RAT-10D型双层防暴玻璃反应釜;大功率搅拌机,采用JB500D型大功率搅拌机。

实施例1

一种高强度集成材拼板胶,它由以下组分按照质量百分比配制而成:氯乙烯乳液30%,羧基丁苯乳液15%,EVA乳液5%,重钙20%,消泡剂0.2%,PVOH水溶液25%。分散剂0.2%,成膜助剂4%,润湿剂0.4%,杀菌剂0.2%。

通过上述制备方法制作拼板胶。

实施例2

一种高强度集成材拼板胶,它由以下组分按照质量百分比配制而成:氯乙烯乳液25.6%,羧基丁苯乳液10%,EVA乳液3%,重钙25%,消泡剂0.3%,PVOH水溶液30%。分散剂0.3%,成膜助剂5%,润湿剂0.5%,杀菌剂0.3%。

通过上述制备方法制作拼板胶。

实施例3

一种高强度集成材拼板胶,它由以下组分按照质量百分比配制而成:氯乙烯乳液33.4%,羧基丁苯乳液20%,EVA乳液8%,重钙15%,消泡剂0.1%,PVOH水溶液20%。分散剂0.1%,成膜助剂3%,润湿剂0.3%,杀菌剂0.1%。

通过上述制备方法制作拼板胶。

花梨木测试工艺:

(1)材质:花梨木,含水率8-12%,试件尺寸30mm*25mm*10mm,试片从3个不同的木块上截取,每组3个试件。

(2)工艺:将水基拼板胶和MDI固化剂按比例搅拌均匀(水基胶10份、MDI固化剂1.5份),涂敷在刨光后的材质胶接面上,每平方米的上胶量约150克,陈放时间不超过30秒,将2块试片按同纤维方向层积成试件,压力1.0-1.5MPA,25度冷压至2小时卸压,削除胶接面周边多余的胶黏剂,如此制作12个试件,放置同等温度下养生48h。

(3)检测方法:按照LY/T1601—2002标准的Ⅰ型Ⅱ类胶粘剂进行常态和热水浸渍实验。

(4)检测结果:符合LY/T1601—2002标准Ⅰ型Ⅱ类胶粘剂的测试标准。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