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强效脱漆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196194阅读:218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脱漆剂及其制备方法,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强效脱漆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脱漆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各种油漆(涂料)的漆膜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受到各种腐蚀介质的侵蚀及机械损伤破坏,出现老化、龟裂、起皮及脱落等现象,致使漆膜失去保护装饰作用,如果要重新涂装,则需要去除旧的漆膜。常用的脱漆方法有机械或手工去除法、脱漆剂去除法、燃烧法、强氧化剂去除法等。但这些方法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容易对基体表面造成机械损伤,特别是对一些几何形状比较复杂的部件更难处理。而采用性能优良的脱漆剂既可以简单地脱去物件表面的油漆涂层。但是现有脱漆剂在脱漆时会对油漆附着的金属造成伤害。

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0.11.10公开了一件公开号为cn101880491a,名称为“一种脱漆剂的制备工艺”的发明,该发明涉及一种脱漆剂,特别是一种脱漆剂的制备工艺,它包括如下步骤:1)按脱漆剂配方的重量份称取原料;2)将上述石蜡切成粉末状加温10~35℃溶解于上述二氯甲烷中;3)将上述醋酸纤维素与上述乙醇混合均匀,静置15分钟,再加入上述丙酮、吡啶搅拌均匀;4)再把上述甲酸、磷酸、氨水加入到步骤2)中的二氯甲烷中,搅拌均匀;5)把上述步骤3)、4)的溶液混合均匀即得脱漆剂。它能同时退除钢件、铝件、铜件上的各种油漆层和塑粉层,退除速度快,脱漆效果好、成本低。

上述脱漆剂就存在脱漆时会对油漆附着的金属造成伤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脱漆剂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强效脱漆剂,该强效脱漆剂在能够强效脱除油漆的同时,不会对油漆附着的金属造成伤害。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其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强效脱漆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原料:

甲基吡咯烷酮30-50份

二氯甲烷20-40份

乙酸乙酯15-25份

羟乙基纤维素10-20份

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1-5份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3-15份

增稠剂6-8份。

一种强效脱漆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a、于一配料容器内按照配方要求准确量取甲基吡咯烷酮、二氯甲烷、乙酸乙酯、羟乙基纤维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b、搅拌充分混合均匀,备用;

c、加入准确称取的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充分搅拌混合均匀;

d、加入增稠剂,搅拌混合1-2h;出料、过滤、包装得产品。

本发明带来的有益技术效果:

本发明根据目前脱漆剂存在的弊病,在保证脱漆剂渗透性佳、溶解能力强的同时,对基材无腐蚀,是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强效脱漆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甲基吡咯烷酮30份

二氯甲烷20份

乙酸乙酯15份

羟乙基纤维素10份

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1份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3份

增稠剂6份。

实施例2

甲基吡咯烷酮50份

二氯甲烷40份

乙酸乙酯25份

羟乙基纤维素20份

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5份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5份

增稠剂8份。

实施例3

甲基吡咯烷酮40份

二氯甲烷30份

乙酸乙酯20份

羟乙基纤维素15份

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3份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9份

增稠剂7份。

实施例4

甲基吡咯烷酮32份

二氯甲烷21份

乙酸乙酯21份

羟乙基纤维素19份

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2份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0份

增稠剂6.5份。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强效脱漆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脱漆剂技术领域。该脱漆剂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原料:甲基吡咯烷酮30‑50份、二氯甲烷20‑40份、乙酸乙酯15‑25份、羟乙基纤维素10‑20份、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1‑5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3‑15份、增稠剂6‑8份。本发明根据目前脱漆剂存在的弊病,在保证脱漆剂渗透性佳、溶解能力强的同时,对基材无腐蚀,是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强效脱漆剂。

技术研发人员:廖凌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廖凌峰
技术研发日:2017.10.20
技术公布日:2017.12.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