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压接合型压敏粘合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13769发布日期:2019-01-05 09:30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加压接合型压敏粘合构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加压接合型粘合构件,尤其是相对于包含诸如聚丙烯等低极性塑料作为主要成分的被粘物同时实现优异的位置调整功能及位置调整后的强粘接的加压接合型粘合构件。



背景技术:

惯例上,已知有加压接合型粘合构件(例如专利文献1~3等)。该加压接合型粘合构件是在粘合剂层的表面上局部地设置有非粘合性(non-adhesive)或微粘合性(slightlyadhesive)(以下,将“非粘合性”及“微粘合性”共同地称为“低粘合性(low-adhesive)”)的凸部的粘合构件。当在不加压的情况下将粘合构件载置于被粘物的表面上时,低粘合性的凸部抵接至被粘物的表面,并且粘合剂层很难接触被粘物的表面。因而,能够使粘合构件于被粘物的表面上移动,由此能够进行粘合构件的位置调整。在位置调整后,当加压粘合构件时,低粘合性的凸部埋没在粘合剂层中,粘合剂层接触被粘物而表现粘合力。结果,能够使粘合构件粘合至被粘物的预期位置。

本申请的申请人已经提出一种如下的加压接合型粘合构件:尤其是当被粘物为金属时,提供相对于被粘物的在位置调整后加压接合时的充分高的粘合力。当上述凸部与被粘合面(不锈钢板的表面)接触时,该加压接合型粘合构件特征地显示对不锈钢板的摩擦力为不大于0.4n/cm2,并且对不锈钢板的剪切粘合力为不小于45n/cm2。然而,这种加压接合型粘合构件不容易以充分高的粘合力粘合至由以聚丙烯为代表的低极性塑料制成的被粘物。

[文献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a-01-118584

专利文献2:jp-a-2010-215900

专利文献3:jp-a-2001-279200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已经鉴于如上情况而做出,并且旨在提供一种加压接合型粘合构件,其具有相对于表面主要由以聚丙烯为代表的低极性塑料构成的被粘物的优异的位置调整功能,并且在位置调整后能够以充分高的粘合力粘合至被粘物。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人为了尝试解决上述课题而已经进行积极研究,并且发现了:加压接合型粘合构件具有粘合剂层和形成于其一个表面上的多个凸部,其中,当凸部与聚丙烯板接触并且粘合剂层不与聚丙烯板接触时,该粘合构件具有对聚丙烯板的摩擦力为不大于0.6n/cm2,并且对聚丙烯板的剪切粘合力为不小于50n/cm2,这样的加压接合型粘合构件能够提供具有对包含以聚丙烯为代表的低极性塑料作为主要成分的被粘物的优异的位置调整功能且在位置调整后能够以充分高的粘合力粘合至被粘物的加压接合型粘合构件,这导致本发明的完成。因此,本发明提供如下。

[1]一种加压接合型粘合构件,其包括粘合剂层和形成于所述粘合剂层的一个表面上的多个凸部,其中,

当所述凸部与聚丙烯板接触并且所述粘合剂层不与所述聚丙烯板接触时,所述粘合构件显示对所述聚丙烯板的摩擦力为不大于0.6n/cm2,并且对所述聚丙烯板的剪切粘合力为不小于50n/cm2

[2]如上述[1]的加压接合型粘合构件,其中所述凸部包含(甲基)丙烯酸类共聚物颗粒和增粘剂。

[3]如上述[2]的加压接合型粘合构件,其中所述增粘剂包含松香系增粘剂。

[4]如上述[2]或[3]的加压接合型粘合构件,其中所述增粘剂在常温下为固体。

[5]如上述[4]的加压接合型粘合构件,其中所述增粘剂的软化温度为不小于40℃。

[6]如上述[2]至[5]任一项的加压接合型粘合构件,其中所述(甲基)丙烯酸类共聚物颗粒为核-壳型(甲基)丙烯酸类共聚物颗粒,所述核-壳型(甲基)丙烯酸类共聚物颗粒包括核和具有比所述核大的弹性模量的壳。

[7]如上述[6]的加压接合型粘合构件,其中所述核为(甲基)丙烯酸类共聚物,所述(甲基)丙烯酸类共聚物包含其中烷基为c6-10烷基的丙烯酸烷基酯作为主要单体单元。

[8]如上述[1]至[7]任一项的加压接合型粘合构件,其中所述粘合剂层的厚度相对于所述凸部的高度的比例(粘合剂层的厚度/凸部的高度)为不小于1.0。

[9]如上述[1]至[8]任一项的加压接合型粘合构件,其中所述凸部距离所述粘合剂层的表面的突出高度为不小于1μm且不大于100μm。

[10]如上述[1]至[9]任一项的加压接合型粘合构件,其中所述凸部的弹性模量为不小于5mpa。

[11]如上述[1]至[10]任一项的加压接合型粘合构件,其中所述凸部的弹性模量大于所述粘合剂层的弹性模量。

[12]一种加压接合型粘合构件的制造方法,所述加压接合型粘合构件包括粘合剂层和形成于所述粘合剂层的一个表面上的多个凸部,其中,

当所述凸部与聚丙烯板接触并且所述粘合剂层不与聚丙烯板接触时,所述粘合构件显示对聚丙烯板的摩擦力为不大于0.6n/cm2,并且对聚丙烯板的剪切粘合力为不小于50n/cm2,所述方法包括:通过将包含(甲基)丙烯酸类共聚物乳液和在常温下为固体的增粘剂的液体施涂至所述粘合剂层的一个表面并且将其在60-150℃下干燥,在所述粘合剂层的一个表面上形成包含(甲基)丙烯酸类共聚物颗粒和增粘剂的凸部。

[13]如上述[12]的方法,其中所述增粘剂包含松香系增粘剂。

[14]如上述[12]的方法,其中所述增粘剂的软化温度为不小于40℃。

[15]如上述[12]至[14]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甲基)丙烯酸类共聚物乳液为包含核-壳型(甲基)丙烯酸类共聚物颗粒的乳液,所述核-壳型(甲基)丙烯酸类共聚物颗粒包括核和具有比所述核大的弹性模量的壳。

[16]如上述[15]的方法,其中所述核为(甲基)丙烯酸类共聚物,所述(甲基)丙烯酸类共聚物包含其中烷基为c6-10烷基的丙烯酸烷基酯作为主要单体单元。

本说明书中,“(甲基)丙烯酸类”意指“丙烯酸类”及“甲基丙烯酸类”二者。一般而言,其中分散质及分散介质均为液体的分散液体称为“乳液”,并且其中分散质为固体且分散介质为液体的分散液体称为“分散液(dispersion)”。本发明中的“(甲基)丙烯酸类共聚物乳液”是指其中使通过两种以上的(甲基)丙烯酸类单体的乳液聚合生产的(甲基)丙烯酸类共聚物颗粒(固体)直接分散在用于乳液聚合的水系分散介质中的分散液。同样地,“核-壳型共聚物乳液”是指其中使核-壳型共聚物颗粒(固体)分散在用于生产作为(甲基)丙烯酸类共聚物颗粒的核-壳型共聚物颗粒的乳液聚合的水系分散介质中的分散液。另外,“cx-y”意指碳数为不小于x且不大于y(x及y为数值)。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实现如下的加压接合型粘合构件,其具有相对于表面主要由以聚丙烯为代表的低极性塑料构成的被粘物的优异的位置调整功能且在位置调整后能够以充分高的粘合力粘合至被粘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案的加压接合型粘合构件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加压接合型粘合构件的在将该构件施加至被粘物的操作期间的变化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3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案的加压接合型粘合构件的平面图。

图4为凸部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5为核-壳型(甲基)丙烯酸类共聚物颗粒的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具有隔离膜的加压接合型粘合构件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7为解释加压接合型粘合构件对聚丙烯板的摩擦力的测量方法的图。

图8为解释加压接合型粘合构件对聚丙烯板的剪切粘合力的测量方法的图。

图9为解释粘合剂层和凸部的弹性模量的测量方法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通过参考其优选的实施方案,更具体地进行解释。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案的加压接合型粘合构件的示意性透视图,并且图3为其平面图。

本发明的加压接合型粘合构件(以下,有时亦简称为“粘合构件”)如由一个实施方案的加压接合型粘合构件1所示的,其主要特征在于:具有粘合剂层11和形成于该粘合剂层11的一个表面11a上的多个凸部12,并且当该凸部12与聚丙烯板(以下,亦简称为“pp板”)接触并且该粘合剂层11不与该pp板接触时,该粘合构件1显示对pp板的摩擦力为不大于0.6n/cm2,并且对pp板的剪切粘合力为不小于50n/cm2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对pp板的摩擦力及对pp板的剪切粘合力是通过下述试验(1.摩擦力测定试验、2.剪切粘合力测定试验)测量的值。

如从下述试验方法清楚可知的,对pp板的摩擦力是将pp板视作被粘物,并且测定当在被粘物上调整加压接合型粘合构件的位置时作用于在被粘物上移动的加压接合型粘合构件的摩擦力。如从下述试验方法清楚可知的,对pp板的剪切粘合力是将pp板视作被粘物,并且通过剪切粘合力来评价在将加压接合型粘合构件加压接合至被粘物时被粘物与加压接合型粘合构件之间的粘合力。

图2为加压接合型粘合构件1和被粘物3的示意性截面图,解释了图1的加压接合型粘合构件1的在将该构件施加至被粘物3的操作期间的变化。本发明的加压接合型粘合构件1具有形成于粘合剂层11的一个表面上的多个凸部12。因此,当加压接合型粘合构件1载置于被粘物3上(没有压力的状态)时,如图2(a)所示,凸部12抵接被粘物3,并且由于粘合剂层11实质上不接触被粘物3,故而能够使加压接合型粘合构件1容易地在被粘物3上移动。当以微弱的压力将载置于被粘物3上的加压接合型粘合构件1加压时,如图2(b)所示,凸部12部分地埋没在粘合剂层11中。因而,在凸部12从粘合剂层11的表面露出的同时,被粘物3接触粘合剂层11的一部分(图2(b)中,并未示出粘合剂层11与被粘物3之间的接触区域)。结果,加压接合型粘合构件1以低粘合力粘合至被粘物3。因此,在通过以微弱的压力将加压接合型粘合构件1加压而使其暂时固定至被粘物3之后(在加压接合型粘合构件以低粘合力贴附之后),能够容易地从被粘物3剥离加压接合型粘合构件1。剥离之后,凸部12露出,并且能够相对容易地使加压接合型粘合构件1在被粘物3的表面上移动。图2(c)示出当通过对载置于被粘物3的表面上的加压接合型粘合构件1施加充分的压力而使加压接合型粘合构件1粘合至被粘物3时的状态。如图2(c)所示,由于施加至加压接合型粘合构件1的充分的压力,几乎全部的凸部12埋没在粘合剂层11内,并且加压接合型粘合构件1以充分的粘合力粘合至被粘物3。

在本发明中,被粘物3具有主要由以聚丙烯为代表的低极性塑料构成的表面。低极性塑料的实例包括聚丙烯、聚乙烯、聚苯乙烯、abs(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树脂)等。“主要由低极性塑料构成的表面”意指低极性塑料相对于被粘物的整个表面的构成比率在50-100wt%的范围内。

在本发明的加压接合型粘合构件1中,当对聚丙烯板的摩擦力超过0.6n/cm2时,无法使加压接合型粘合构件1容易地在被粘物3上移动,并且位置调整功能降低。对聚丙烯板的摩擦力优选为不大于0.5n/cm2,更优选为不大于0.45n/cm2,进一步优选为不大于0.40n/cm2。另一方面,当对聚丙烯板的剪切粘合力小于50n/cm2时,以充分高的粘合力粘合至被粘物3变得困难。对聚丙烯板的剪切粘合力优选为不小于60n/cm2,更优选为不小于70n/cm2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加压接合型粘合构件1典型地在与其上形成有粘合剂层11的凸部12的一个表面11a为相反侧的一个表面11b上具有支承体10。支承体10增加整个加压接合型粘合构件1的刚性,并且促进在被粘物上的位置调整作业。支承体10并无特别限定。具体实例包括:由选自由聚酯(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等)、尼龙、saran(商品名)、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聚四氟乙烯及离子聚合物树脂组成的组的一种或多种树脂形成的树脂膜(包含单层膜及多层膜),金属箔,和树脂膜与金属箔的层叠膜等。支承体10的厚度并无特别限定,并且优选为约10-1000μm。

图1的加压接合型粘合构件1进一步在与支承体10的接触粘合剂层11的相反侧的一个表面上具有粘合剂层13。这种粘合剂层13例如用于贴附外装或内装用建筑材料,例如用以建筑物的外部或内部装饰的装饰片材(有设计的片材)、壁纸、地板材料、地毯、天花板材料、基板(baseboard)、地垫(cushionfloor)、榻榻米(strawmat)、和窗框等。当存在这种粘合剂层13时,在加压接合型粘合构件1的保管或输送期间,可在粘合剂层13上铺设经脱模处理的保护膜(未图示)。

本发明的加压接合型粘合构件可为如下构件:无粘合剂层13并且与其上形成有粘合剂层11的凸部12的一个表面11a为相反侧的一个表面11b上仅具有支承体10。当该构件具有这种构成时,通过印刷或涂布支承体10的与粘合剂层11为相反侧的表面或将有设计的膜贴附至该表面上等,可以对支承体10的表面进行设计,由此能够将加压接合型粘合构件1原样用作外装或内装用建筑材料(装饰层叠板、壁纸、地板材料、地毯、天花板材料、基板、地垫、榻榻米、窗框等)。

当将剥离处理施加至支承体10的与粘合剂层11相邻的一侧(即,支承体10为剥离衬垫)时,与其上形成有粘合剂层11的凸部12的一个表面11a为相反侧的一个表面11b可以用作贴附外装或内装用建筑材料(装饰层叠板、壁纸、地板材料、地毯、天花板材料、基板、地垫、榻榻米、窗框等)的粘合面。

[凸部]

在本发明的加压接合型粘合构件1中,形成于粘合剂层11的一个表面11a上的多个凸部12需要不具有粘性(tackiness)或具有低粘性直至将加压接合型粘合构件1加压粘合至被粘物3,从而将加压接合型粘合构件1对pp板的摩擦力设为0.6n/cm2以下。然而,当将加压接合型粘合构件1加压粘合至被粘物3时,凸部12并非完全埋没在粘合剂层11内,并且不仅粘合剂层11而且凸部12也形成与被粘物3的粘合面。因此,为了提高加压接合型粘合构件1对被粘物3的粘合力,当将加压接合型粘合构件1压抵至被粘物3时,凸部12期望地表现出相对高的粘性。

这种凸部12的实例包括:包含(甲基)丙烯酸类共聚物颗粒和增粘剂且通过将(甲基)丙烯酸类共聚物乳液和常温下为固体的增粘剂的混合物液体涂布至粘合剂层11的一个表面且干燥而获得的凸部。图4示出该凸部的截面,并且在凸部12中,源自(甲基)丙烯酸类共聚物乳液的(甲基)丙烯酸类共聚物颗粒20作为其中增粘剂(未示出)溶解或局部地附着至该颗粒的聚集体而存在。当(甲基)丙烯酸类共聚物乳液与常温下为液状的增粘剂混合时,在将粘合构件1压抵至被粘物3之前,凸部12趋向于具有相对高的粘性,并且粘合构件1相对于被粘物3的位置调整功能有时候降低。认为可归因于:存在于(甲基)丙烯酸类共聚物颗粒的聚集体的外表面上的增粘剂的比例增大。

关于将上述的(甲基)丙烯酸类共聚物乳液和常温下为固体的增粘剂的混合物的液体涂布至粘合剂层11的一个表面11a,例如,可使用利用分配器(dispenser)滴加上述液体的方法,通过雕刻有形成图案的凹版辊将上述液体转录至粘合剂层11的一个表面的方法,例如丝网印刷、胶版印刷和柔性印刷等其他普通印刷技术等。

增粘剂只要常温下为固体,则无特别限定。其实例包括萜烯系增粘剂、萜烯酚系增粘剂、松香系增粘剂、苯乙烯系增粘剂(例如,苯乙烯树脂、聚(α-甲基苯乙烯)等)等,优选为松香系增粘剂。松香系增粘剂的实例包括未改性松香(天然松香)如脂松香、木松香、妥尔油松香(talloilrosin)等,通过歧化和聚合等改性而获得的改性松香(歧化松香和聚合松香、以及其他经化学改性的松香等);和各种松香衍生物等。松香衍生物的实例包括:松香酯类,如通过用醇类使未改性松香酯化而获得的松香酯,和通过用醇类使如氢化松香、歧化松香、或聚合松香等改性松香酯化而获得的改性松香酯等;通过用不饱和脂肪酸使未改性松香或改性松香(氢化松香、歧化松香、聚合松香等)改性而获得的不饱和脂肪酸改性松香类;通过用不饱和脂肪酸使松香酯类改性而获得的不饱和脂肪酸改性松香酯类;对未改性松香、改性松香(氢化松香、歧化松香、聚合松香等)、不饱和脂肪酸改性松香类或不饱和脂肪酸改性松香酯类中的羧基进行还原处理而获得的松香醇类;和例如未改性松香、改性松香、各种松香衍生物等松香类(尤其是松香酯类)的金属盐;等。另外,作为松香衍生物,也可使用通过用酸催化剂将苯酚加成至松香类(未改性松香、改性松香、各种松香衍生物等)并且使其进行热聚合等而获得的松香苯酚树脂等。用于获得上述松香酯类的醇类的实例包括例如乙二醇、二甘醇、丙二醇、新戊二醇等二元醇;例如甘油、三羟甲基乙烷、三羟甲基丙烷等三元醇;例如季戊四醇、双甘油等四元醇;例如二季戊四醇等六元醇等。

从对被粘物(低极性塑料)的粘合性方面看,优选软化温度不小于40℃的增粘剂,更优选软化温度不小于50℃的增粘剂,又更优选软化温度不小于60℃的增粘剂,特别优选软化温度不小于80℃的增粘剂,最优选软化温度不小于95℃的增粘剂。从低温下的粘合性方面看,优选软化温度不大于200℃的增粘剂,更优选软化温度不大于160℃的增粘剂。如本文中使用的软化温度是指依据jisk2207环球式(ringandball)软化点(温度)试验法且使用恒定载荷挤出式毛细管流变计(岛津流动实验仪cft-500d)而测定的环球式软化温度ts,并且是在模具:1mm×1mm,载荷:4.9n,升音速度:5℃/min的条件下测定的值。

(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ao)也可优选用作增粘剂。这种(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ao)优选为含有不小于50wt%、更优选80wt%-100wt%的tg(玻璃化转变温度)为不小于15℃的(甲基)丙烯酸酯(a)作为单体单元的聚合物。可使用一种或多种的(甲基)丙烯酸酯(a)。含有小于50wt%的(甲基)丙烯酸酯(a)作为单体单元的聚合物由于其无法充分地提高对低极性塑料的粘合性而是不优选的。

作为(甲基)丙烯酸酯的tg,采用polymerhandbookfourthedition(高分子手册第四版)所记载的数值。从对低极性塑料的粘合性方面看,tg不小于15℃的(甲基)丙烯酸酯(a)优选的tg为不小于30℃,更优选不小于50℃。tg优选为不大于300℃,更优选为不大于250℃。

(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ao)中的tg不小于15℃的(甲基)丙烯酸酯(a)的单体单元的含量优选为整个低聚物的不小于80wt%,更优选为80wt%-100wt%。

tg不小于15℃的(甲基)丙烯酸酯(a)更优选为均聚物的溶解度参数(sp值)为不大于21.5(mpa1/2)的(甲基)丙烯酸酯(a1)。可使用一种或多种的(甲基)丙烯酸酯(a1)。(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ao)更优选为含有不小于50wt%、进一步优选不小于80wt%、特别优选80wt%-100wt%的(甲基)丙烯酸酯(a1)作为单体单元的聚合物。

此处的溶解度参数(sp值)通过r.t.fedors,polymerengineeringandscience(高分子工程和科学),14,147(1974)所记载的方法而算出。从对低极性塑料的粘合性方面看,(甲基)丙烯酸酯(a1)的溶解度参数(sp值)优选为不大于21.3(mpa1/2),进一步优选为不大于21.0(mpa1/2)。当溶解度参数过小时,与(甲基)丙烯酸类共聚物颗粒的相溶性变低。因而,溶解度参数为不小于18.0(mpa1/2),进一步优选为不小于18.5(mpa1/2)。

从对低极性塑料的粘合性方面看,(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ao)更优选的重均分子量为2000-10000。当重均分子量小于1000时,提高对低极性塑料的粘合性的效果变得不良。另一方面,当重均分子量超过30000时,(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趋向于显示层分离,并且在一些情况下不利地影响粘合性能和外观。

重均分子量可通过gpc法基于聚苯乙烯而测定。具体而言,将“tskgelgmh-h(20)”两根色谱柱连接至由tosohcorporation制造的“hplc8020”,并且在四氢呋喃溶剂中在流量0.5ml/min的条件下进行测定。

(甲基)丙烯酸酯(a1)的具体实例包括:丙烯酸叔丁酯(tg:43℃、sp值:19.2(mpa1/2))、丙烯酸3,3,5-三甲基环己酯(tg:15℃、sp值:19.1(mpa1/2))、丙烯酸异冰片酯(tg:94℃、sp值:19.7(mpa1/2))、甲基丙烯酸甲酯(tg:105℃、sp值:20.3(mpa1/2))、甲基丙烯酸乙酯(tg:65℃、sp值:19.9(mpa1/2))、甲基丙烯酸环己酯(tg:83℃、sp值:20.1(mpa1/2))、甲基丙烯酸异丁酯(tg:53℃、sp值:19.0(mpa1/2))、和甲基丙烯酸叔丁酯(tg:118℃、sp值:18.6(mpa1/2))等。

(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ao)可含有tg小于15℃的(甲基)丙烯酸酯作为单体单元。tg小于15℃的(甲基)丙烯酸酯优选的tg为不小于-55℃。

本发明中,可使用一种或多种增粘剂。

构成凸部12的(甲基)丙烯酸类共聚物颗粒(即,源自(甲基)丙烯酸类共聚物乳液的(甲基)丙烯酸类共聚物颗粒)优选为至少含有(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作为单体单元的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优选为其中烷基为直链状、支链状或环状的碳原子数1–14的烷基(c1-14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即,“(甲基)丙烯酸c1-14烷基酯”)。(甲基)丙烯酸c1-14烷基酯的实例包括,但不特别限定于:(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仲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戊酯、(甲基)丙烯酸异戊酯、(甲基)丙烯酸己酯、(甲基)丙烯酸庚酯、(甲基)丙烯酸辛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壬酯、(甲基)丙烯酸异壬酯、(甲基)丙烯酸癸酯、(甲基)丙烯酸异癸酯、(甲基)丙烯酸十一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三烷基酯、和(甲基)丙烯酸十四烷基酯。其中,优选具有直链状或支链状的碳原子数1–12的烷基(c1-12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即,“(甲基)丙烯酸c1-12烷基酯”),更优选具有直链状或支链状的碳原子数1–10的烷基(c1-10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即,“(甲基)丙烯酸c1-10烷基酯”)。可使用一种或多种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

作为(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以外的单体单元,(甲基)丙烯酸类共聚物颗粒可含有:含羧基单体,例如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丙烯酸羧乙酯、丙烯酸羧戊酯、衣康酸、马来酸、富马酸、和巴豆酸等;和/或含羟基单体,例如(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丁酯、(甲基)丙烯酸羟己酯、(甲基)丙烯酸羟辛酯、(甲基)丙烯酸羟癸酯、(甲基)丙烯酸羟月桂酯、甲基丙烯酸(4-羟甲基环己基)甲酯等。作为含羧基单体,优选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作为含羟基单体,优选丙烯酸羟乙酯和丙烯酸羟丁酯。可各自使用一种或多种的含羧基单体和含羟基单体。

(甲基)丙烯酸类共聚物颗粒优选为含有(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和含羧基单体作为单体单元的共聚物。

(甲基)丙烯酸类共聚物颗粒优选为图5所示的具有核21和具有比核21大的弹性模量的壳22的核-壳型(甲基)丙烯酸类共聚物颗粒20。当壳22的弹性模量大于核21的弹性模量时,凸部12的低摩擦性提高,粘合构件1对被粘物3的摩擦力变得更小,并且粘合构件1的位置调整功能更加提高。

在核-壳型(甲基)丙烯酸类共聚物颗粒20中,优选的是,核21由含有丙烯酸烷基酯和含羧基单体作为主要单体单元的共聚物(a1)构成,并且壳22由含有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和含羧基单体作为主要单体单元的共聚物(a2)构成。

共聚物(a1)中的丙烯酸烷基酯优选为其中烷基为碳原子数6–10的烷基(c6-10烷基)的丙烯酸烷基酯(即,“丙烯酸c6-10烷基酯”),更优选为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异壬酯、或丙烯酸己酯。含羧基单体优选为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更优选为丙烯酸。另外,共聚物(a1)在所有单体单元中优选含有60-100wt%、更优选70-99.9wt%、进一步优选80-99wt%、特别优选80-98wt%的丙烯酸烷基酯。作为具有优选组成的共聚物(a1)的具体实例,例如,可提及丙烯酸烷基酯(80-98wt%)/含羧基单体(2-20wt%)的共聚物。

共聚物(a2)中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优选为其中烷基为碳原子数1-18的烷基(c1-18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即,“甲基丙烯酸c1-18烷基酯”),更优选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或甲基丙烯酸环己酯。含羧基单体优选为丙烯酸。共聚物(a2)在所有单体单元中优选含有60-100wt%、更优选70-99.9wt%、进一步优选80-99wt%、特别优选80-98wt%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作为具有优选组成的共聚物(a2)的具体实例,例如,可提及甲基丙烯酸烷基酯(80-99wt%)/含羧基单体(1-20wt%)的共聚物。

在核-壳型(甲基)丙烯酸类共聚物颗粒20中,作为核21与壳22的构成重量比(核/壳)的核壳比优选为10-90/90-10、更优选10-80/90-20。当核壳比超过这种优选范围并且核的比例较高(壳的比例较少)时,位置调整功能倾向于降低。当核的比例较少(壳的比例较高)时,加压粘合性倾向于降低。

在本发明中,凸部12中的(甲基)丙烯酸类共聚物颗粒与增粘剂的含量比以重量比计((甲基)丙烯酸类共聚物颗粒:增粘剂)优选为100:5-50、更优选100:5-30。

在本发明中,作为构成凸部12的(甲基)丙烯酸类共聚物颗粒的来源的(甲基)丙烯酸类共聚物乳液可通过常规方法—乳液聚合而获得。即,可通过如下方法而获得:将作为上述(甲基)丙烯酸类共聚物颗粒的单体单元的单体、及乳化剂(表面活性剂)、自由基聚合引发剂,视需要的链转移剂等适当配混,并且例如借由如一次性加入法(共同聚合法(collectivelypolymerizingmethod))、单体滴加法、或单体乳液滴加法等公知的乳液聚合法进行乳液聚合。在单体滴加法中,适当选择连续滴加或分批滴加(divisionaldropping)。可适当组合公知的乳液聚合法。适当选择反应条件等。聚合温度例如优选为约40-95℃,聚合时间优选为约30分钟-24小时。

当获得核-壳型(甲基)丙烯酸类共聚物颗粒时,进行多步骤乳液聚合,其包括用以形成作为核-壳型(甲基)丙烯酸类共聚物颗粒的核的共聚物的乳液聚合,和在制成的作为核的共聚物的存在下进行的用以制成作为壳的共聚物的乳液聚合。各乳液聚合可依据常规方法进行,并且可采用上述方法和条件。

作为上述乳化剂,使用乳液聚合中通常使用的各种非反应性表面活性剂。非反应性表面活性剂的实例包括阴离子系非反应性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系非反应性表面活性剂。阴离子系非反应性表面活性剂的具体实例包括:例如油酸钠等高级脂肪酸盐类;例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等烷基芳基磺酸盐类;例如月桂基硫酸钠、月桂基硫酸铵等烷基硫酸盐类;例如聚氧乙烯月桂醚硫酸钠等聚氧乙烯烷基醚硫酸盐类;例如聚氧乙烯壬基苯基醚硫酸钠等聚氧乙烯烷基芳基醚硫酸盐类;例如单辛基磺基琥珀酸钠、二辛基磺基琥珀酸钠、聚氧乙烯月桂基磺基琥珀酸钠等烷基磺基琥珀酸盐类及其衍生物;聚氧乙烯二苯乙烯化苯基醚硫酸盐类等。非离子系非反应性表面活性剂的具体实例包括:例如聚氧乙烯月桂基醚、聚氧乙烯硬脂基醚等聚氧乙烯烷基醚类;例如聚氧乙烯辛基苯基醚、聚氧乙烯壬基苯基醚等聚氧乙烯烷基苯基醚类;例如脱水山梨糖醇单月桂酸酯、脱水山梨糖醇单硬脂酸酯、脱水山梨糖醇三油酸酯等脱水山梨糖醇高级脂肪酸酯类;例如聚氧乙烯脱水山梨糖醇单月桂酸酯等聚氧乙烯脱水山梨糖醇高级脂肪酸酯类;例如聚氧乙烯单月桂酸酯、聚氧乙烯单硬脂酸酯等聚氧乙烯高级脂肪酸酯类;例如油酸单甘油酯、硬脂酸单甘油酯等甘油高级脂肪酸酯类;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聚氧乙烯二苯乙烯化苯基醚等。

除了上述非反应性表面活性剂以外,作为表面活性剂,可使用具有涉及烯键式不饱和双键的自由基聚合性官能团的反应性表面活性剂。反应性表面活性剂的实例包括自由基聚合性表面活性剂,例如其中将如丙烯基和烯丙醚基等自由基聚合性官能团(自由基反应性基团)导入上述阴离子系非反应性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系非反应性表面活性剂中的阴离子系反应性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系反应性表面活性剂等。从水分散液的稳定性和粘合剂层的耐久性方面看,优选使用自由基聚合性表面活性剂。

阴离子系反应性表面活性剂的具体实例包括:烷基醚类(市售品的实例包括由dksco.ltd.制造的aqualonkh-05、kh-10、kh-20,由asahidenkaco.,ltd.制造的adekareasoapsr-10n、sr-20n,由kaocorporation制造的latemulpd-104等);磺基琥珀酸酯类(市售品的实例包括由kaocorporation制造的latemuls-120、s-120a、s-180p、s-180a,由sanyochemicalindustries,ltd.制造的eleminoljs-20等);烷基苯基醚类或烷基苯基酯类(市售品的实例包括由dksco.ltd.制造的aqualonh-2855a、h-3855b、h-3855c、h-3856、hs-05、hs-10、hs-20、hs-30、bc-05、bc-10、bc-20,由asahidenkaco.,ltd.制造的adekareasoapsdx-222、sdx-223、sdx-232、sdx-233、sdx-259、se-10n、se-20n);(甲基)丙烯酸酯硫酸酯类(市售品的实例包括由nipponnyukazaico.,ltd.制造的antoxms-60、ms-2n,由sanyochemicalindustries,ltd.制造的eleminolrs-30等);磷酸酯类(市售品的实例包括由dksco.ltd.制造的h-3330pl,由asahidenkaco.,ltd.制造的adekareasoappp-70等)。非离子系反应性表面活性剂的实例包括:烷基醚类(市售品的实例包括由asahidenkaco.,ltd.制造的adekareasoaper-10、er-20、er-30、er-40,由kaocorporation制造的latemulpd-420、pd-430、pd-450等);烷基苯基醚类或烷基苯基酯类(市售品的实例包括由dksco.ltd.制造的aqualonrn-10、rn-20、rn-30、rn-50、由asahidenkaco.,ltd.制造的adekareasoapne-10、ne-20、ne-30、ne-40等);(甲基)丙烯酸酯硫酸酯类(市售品的实例包括由nipponnyukazaico.,ltd.制造的rma-564、rma-568、rma-1114等)。

在本发明中,可使用一种或多种的乳化剂(表面活性剂)。

上述自由基聚合引发剂并无特别限制,并且使用乳液聚合中通常使用的公知的自由基聚合引发剂。其实例包括:例如2,2'-偶氮二异丁腈、2,2'-偶氮双(2-甲基丙脒)二硫酸盐、2,2'-偶氮双(2-甲基丙脒)二盐酸盐、2,2'-偶氮双(2-脒基丙烷)二盐酸盐、2,2'-偶氮双[2-(2-咪唑啉-2-基)丙烷]二盐酸盐等偶氮系引发剂;例如过硫酸钾、过硫酸铵等过硫酸盐系引发剂;例如过氧化苯甲酰、氢过氧化叔丁基、过氧化氢等过氧化物系引发剂;例如苯基取代的乙烷等取代的乙烷系引发剂;和例如芳香族羰基化合物等羰基系引发剂;等。这些聚合引发剂适当地单独或组合使用。当进行乳液聚合时,聚合引发剂在需要时与还原剂组合而形成氧化还原型引发剂。结果,有利于促进乳液聚合速度、或低温下的乳液聚合。这种还原剂的实例包括:例如抗坏血酸、异抗坏血酸、酒石酸、柠檬酸、葡萄糖、如甲醛次硫酸盐等金属盐等的还原性有机化合物;例如硫代硫酸钠、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偏亚硫酸氢钠等还原性无机化合物;氯化亚铁、雕白粉(rongalit)、二氧化硫脲等。

本发明中用以获得(甲基)丙烯酸类共聚物乳液的乳液聚合中的单体乳液的组成优选为基于每100重量份单体,含有0.1-10重量份(优选1-5重量份)的表面活性剂和30-80重量份(优选40-70重量份)的水的组成。如本文中使用的,当乳液聚合为单体乳液滴加法时,“表面活性剂”和“水”的量各自为待滴加的单体乳液和聚合反应容器中装入的合计量。

本发明中的(甲基)丙烯酸类共聚物乳液可含有例如环氧化物系交联剂和硅烷偶联剂等添加剂,以提高(甲基)丙烯酸类共聚物颗粒的内聚力。

在本发明中,(甲基)丙烯酸类共聚物颗粒的粒径,如通过激光衍射散射法而测定的体积基准的中值直径(d50)优选为不小于100nm,更优选不小于120nm。当中值直径(d50)为不小于100nm时,能够同时实现位置调整功能和加压粘合性。从通过使(甲基)丙烯酸类共聚物乳液干燥而获得的(甲基)丙烯酸类共聚物颗粒的内聚性方面看,中值直径(d50)优选为不大于300nm,更优选为不大于200nm。

(甲基)丙烯酸类共聚物颗粒的重均分子量(mw)优选为大于1.0×104,更优选不小于5.0×104。它优选为不大于1.0×107,更优选为不大于5.0×106。当重均分子量(mw)为不大于1.0×104时,趋向于难以获得具有充分高的弹性模量的凸部12。当重均分子量(mw)超过1.0×107时,弹性模量变高,凸部在加压期间趋向于难以变形,趋向于难以获得充分的粘合性。

重均分子量可通过借助gpc法基于聚苯乙烯换算乙酸乙酯中可溶的物质来测定。具体而言,“tskgelgmh-h(20)”的两根色谱柱连接至由tosohcorporation制造的“hplc8020”,并且在四氢呋喃溶剂中在流量0.5ml/min的条件下进行测定。

在本发明的粘合构件1中,凸部12距离粘合剂层11的表面(一个表面)11a的突出高度,从粘合构件1的位置调整功能的稳定性方面看,优选为不小于1μm,更优选不小于10μm,特别优选不小于20μm,并且从粘合构件1的粘合性和粘合力方面看,不大于100μm,更优选为不大于80μm。

凸部12的弹性模量优选为不小于5mpa,更优选为不小于10mpa以上,进一步优选不小于20mpa。即,为了使凸部12发挥位置调整功能,应该在其与被粘物3接触时不变形,因此,优选具有不小于5mpa的弹性模量。当弹性模量过高时,即便于加压状态下凸部本身也不变形,并且粘合力的发挥变得困难。因此,凸部12的弹性模量优选为不大于100mpa,更优选为不大于90mpa。凸部12的弹性模量通过下述方法测定。

在图1、图3所示的粘合构件1中,多个凸部12条纹状地设置于粘合剂层11的表面(一个表面)上,但并无特别限定。多个凸部12可以以一致的图案形成于粘合剂层11的整个表面(一个表面)上,并且可为点状、格子状、或网状等。“格子状”与“网状”的不同在于:“格子状”具有其中开孔部(不存在凸部的部分)的平面形状为正方形或长方形的凸部的图案,并且“网状”具有其中开孔部(不存在凸部的部分)的平面形状为除了正方形及长方形以外的形状的凸部的图案。当凸部为网状时,开孔部(不存在凸部的部分)的形状可完全相同,或者对于每一个开孔部都不同,以完全相同为优选的。从连续地制造片状的粘合带的生产性方面看,优选条纹状图案。

当多个凸部12具有条纹状的图案时,各个线部(凸部)的宽度优选为0.1-5mm,更优选0.2-2mm。相邻的线部(凸部)间的间隙部的宽度(图3中的d)优选为0.1-5mm,更优选0.2-2mm。多个线部(凸部)优选具有相同宽度。

当多个凸部12具有点状图案时,各个点(凸部)的平面形状可为例如三角形、四边形(例如正方形、长方形、菱形、梯形等)、圆形(例如真圆、接近真圆的圆、椭圆等)、卵形、正多边形(正方形等)、星形等各种形状,并且点的排列形式并无特别限定,优选正方矩阵、之字形图案等。各个点(凸部12)的平面面积优选为0.007-20mm2,更优选0.2-1.8mm2。点(凸部)的平面面积对于所有点(凸部)可相同,或者对于每一点(凸部)可不同。优选地,所有点(凸部)具有相同面积。相邻的点(凸部)间的间距(中心点间的距离)优选为0.1-5mm,更优选0.2-2mm。

各个凸部12的平面面积和宽度等是指当从粘合剂层11的表面上方垂直地观察粘合剂层11的表面时凸部12的最大面积和凸部12的最大宽度。另外,凸部12的与被粘物3接触的尖端可为平坦面,或非平坦面。

从粘合构件1的粘合性和低摩擦性(即,在被粘物上的易移动性)的方面看,粘合剂层11的表面上的凸部12的占有率([凸部12的总面积/粘合剂层的表面的总面积]×100(%))优选为30-95%,更优选40-90%。

[粘合剂层]

在本发明的加压接合型粘合构件中,其中凸部12形成于其一个表面上的粘合剂层11为含有压敏粘合剂作为主要成分的压敏粘合剂层。压敏粘合剂(以下,简称为“粘合剂”)并无特别限定,根据构成粘合剂的基础聚合物的种类,可提及橡胶系粘合剂、丙烯酸类粘合剂、聚酰胺系粘合剂、有机硅系粘合剂、聚酯系粘合剂、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系粘合剂、和氨基甲酸酯系粘合剂等。可从这些公知的粘合剂中适当选择。其中,丙烯酸类粘合剂的例如耐热性、耐候性等各种性能优异,并且通过选择构成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体单元的种类等,能够表现所需的性质。因而,可优选使用它们。

丙烯酸类粘合剂通常由丙烯酸类聚合物形成,所述丙烯酸类聚合物由作为主要单体单元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构成。(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实例包括例如(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仲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戊酯、(甲基)丙烯酸己酯、(甲基)丙烯酸庚酯、(甲基)丙烯酸辛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壬酯、(甲基)丙烯酸异壬酯、(甲基)丙烯酸癸酯、(甲基)丙烯酸异癸酯、(甲基)丙烯酸十一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三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四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五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九烷基酯、(甲基)丙烯酸二十烷基酯等(甲基)丙烯酸c1-20烷基酯(优选(甲基)丙烯酸c2-12烷基酯,进一步优选(甲基)丙烯酸c1-8烷基酯)等。可选择并使用一种或多种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

为了提高内聚力、耐热性、交联性等,视需要,丙烯酸类聚合物可含有可与(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共聚的其他单体单元。这种单体单元的实例包括:例如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丙烯酸羧乙酯、丙烯酸羧戊酯、衣康酸、马来酸、富马酸、巴豆酸等含羧基单体;例如(甲基)丙烯酸羟丁酯、(甲基)丙烯酸羟己酯、(甲基)丙烯酸羟辛酯、(甲基)丙烯酸羟癸酯、(甲基)丙烯酸羟月桂酯、甲基丙烯酸(4-羟甲基环己基)甲酯等含羟基单体;例如苯乙烯磺酸、烯丙基磺酸、2-(甲基)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甲基)丙烯酰胺基丙磺酸、(甲基)丙烯酸磺丙酯、(甲基)丙烯酰氧基萘磺酸等含磺酸基单体;例如2-羟乙基丙烯酰基磷酸酯等含磷酸基单体;例如(甲基)丙烯酰胺、n,n-二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丁基(甲基)丙烯酰胺、n-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羟甲基丙烷(甲基)丙烯酰胺等(n-取代)酰胺系单体;例如(甲基)丙烯酸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叔丁基氨基乙酯等(甲基)丙烯酸氨基烷基酯系单体;(甲基)丙烯酸烷氧基烷基酯系单体;例如n-环己基马来酰亚胺、n-异丙基马来酰亚胺、n-月桂基马来酰亚胺、n-苯基马来酰亚胺等马来酰亚胺系单体;例如n-甲基衣康酰亚胺、n-乙基衣康酰亚胺、n-丁基衣康酰亚胺、n-辛基衣康酰亚胺、n-2-乙基己基衣康酰亚胺、n-环己基衣康酰亚胺、n-月桂基衣康酰亚胺等衣康酰亚胺系单体;例如n-(甲基)丙烯酰氧基亚甲基琥珀酰亚胺、n-(甲基)丙烯酰基-6-氧基六亚甲基琥珀酰亚胺、n-(甲基)丙烯酰基-8-氧基八亚甲基琥珀酰亚胺等琥珀酰亚胺系单体;例如乙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n-乙烯基吡咯啶酮、甲基乙烯基吡咯啶酮、乙烯基吡啶、乙烯基哌啶酮、乙烯基嘧啶、乙烯基哌嗪、乙烯基吡嗪、乙烯基吡咯、乙烯基咪唑、乙烯基噁唑、乙烯基吗啉、n-乙烯基羧酰胺类、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n-乙烯基己内酰胺等乙烯基系单体;例如丙烯腈、甲基丙烯腈等氰基丙烯酸酯系单体;例如(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等含环氧基的丙烯酸类单体;例如聚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甲氧基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甲氧基聚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等二醇系丙烯酸酯单体;例如(甲基)丙烯酸四氢糠酯、氟(甲基)丙烯酸酯、硅酮(甲基)丙烯酸酯等具有杂环、卤素原子、或硅原子等的丙烯酸酯系单体;例如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环氧丙烯酸酯、聚酯丙烯酸酯、氨基甲酸酯系丙烯酸酯、二乙烯苯、丁基二(甲基)丙烯酸酯、己基二(甲基)丙烯酸酯等多官能单体;例如异戊二烯、二丁二烯、异丁烯等烯烃系单体;和例如乙烯基醚等乙烯基醚系单体;等等。可使用一种或多种的这些单体单元。

丙烯酸类共聚物可通过借助公知适当的方法将上述(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与视需要的其他单体进行聚合而制造。丙烯酸类共聚物的分子量等并无特别限制,例如可使用重均分子量为100000–2000000、优选150000–1000000、进一步优选300000–1000000的丙烯酸类共聚物。

粘合剂可为如下亲水性粘合剂:使用具有如羧基等酸性基团的聚合物作为基础聚合物,并且具有通过添加中和剂使基础聚合物中的酸性基团全部或部分地中和而赋予的亲水性。亲水性粘合剂通常造成被粘物上的较少的粘合剂残留物,并且即便在产生粘合剂残留物时,也能够通过利用纯水洗涤而简单地去除。具有酸性基团的聚合物可通过在基础聚合物的制备期间使如上述含羧基单体等具有酸性基团的单体共聚而获得。中和剂的实例包括:例如伯胺(例如,单乙胺、单乙醇胺等)、仲胺(例如,二乙胺、二乙醇胺等)、叔胺(例如,三乙胺、三乙醇胺、n,n,n'-三甲基乙二胺、n-甲基二乙醇胺、n,n-二乙基羟基胺等)等的具有碱性的有机氨基化合物等。

粘合剂可视需要含有交联剂。作为交联剂,可使用例如环氧系交联剂、异氰酸酯系交联剂、三聚氰胺系交联剂、过氧化物系交联剂、金属醇盐系交联剂、金属螯合物系交联剂、金属盐系交联剂、碳二亚胺系交联剂、噁唑啉系交联剂、氮杂环丙烷系交联剂、胺系交联剂等交联剂,并且可优选使用环氧系交联剂、异氰酸酯系交联剂等。这些可单独使用,或者其两种以上可组合使用。

环氧系交联剂的实例包括n,n,n’,n’-四缩水甘油基-间苯二甲胺、二缩水甘油基苯胺、1,3-双(n,n-二缩水甘油基氨基甲基)环己烷、1,6-己二醇二缩水甘油醚、新戊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山梨醇聚缩水甘油醚、甘油聚缩水甘油醚、季戊四醇聚缩水甘油醚、聚甘油聚缩水甘油醚、脱水山梨糖醇聚缩水甘油醚、三羟甲基丙烷聚缩水甘油醚、己二酸二缩水甘油酯、邻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三缩水甘油基-三(2-羟乙基)异氰脲酸酯、间苯二酚二缩水甘油醚、双酚s二缩水甘油醚、分子内含有2个以上的环氧基的环氧树脂等。

异氰酸酯系交联剂的实例包括:例如1,2-亚乙基二异氰酸酯、1,4-亚丁基二异氰酸酯、1,6-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等低级脂肪族多异氰酸酯类;例如亚环戊基二异氰酸酯、亚环己基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氢化甲苯二异氰酸酯、氢化二甲苯二异氰酸酯等脂肪族多异氰酸酯类;和例如2,4-甲苯二异氰酸酯、2,6-甲苯二异氰酸酯、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等芳香族多异氰酸酯类等。

粘合剂层11可含有添加剂例如塑化剂、稳定剂、填料、润滑剂、着色剂、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化剂、着色剂等。

在本发明中,粘合剂层11的弹性模量优选低于凸部12的弹性模量。如上所述,本发明中的粘合构件1具有如下构成:在加压时凸部12埋没入粘合剂层11内,且粘合剂层11与被粘物3接触而表现出高的粘合力。当粘合剂层11的弹性模量低于凸部12的弹性模量时,凸部12通过加压迅速地埋没入粘合剂层11内,粘合剂层11的与被粘物3的接触面积增大,并且能够确实地获得高粘合力。

虽然粘合剂层11的厚度并无特别限制,但是优选为10-1000μm,更优选50-500μm,特别优选70-250μm。当粘合剂层的厚度在上述优选的范围内时,位置调整后的粘合构件能够在维持凸部12的位置调整功能的同时通过加压接合以充分的粘合力粘合至被粘物。粘合剂层11的厚度相对于凸部12的高度的比例(粘合剂层的厚度/凸部的高度)优选为不小于1.0。当粘合剂层11的厚度相对于凸部12的高度的比例(粘合剂层的厚度/凸部的高度)小于1.0时,即便在粘合剂层11通过加压变形时,凸部12的尖端也会保持从粘合剂层11的表面突出,并且也会无法获得对被粘物3的充分高的粘合力。粘合剂层11的厚度相对于凸部12的高度的比例(粘合剂层的厚度/凸部的高度)更优选为不小于1.5,特别优选不小于2.0。

设置于支承体10的与接触粘合剂层11的一侧为相反侧的一个表面上的粘合剂层13为压敏粘合剂层,并且将例如橡胶系粘合剂、丙烯酸类粘合剂、聚酰胺系粘合剂、有机硅系粘合剂、聚酯系粘合剂、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系粘合剂、或氨基甲酸酯系粘合剂等公知的压敏粘合剂根据贴附于该层的贴附物(patch)的材质是适宜的,施加至粘合剂层13。粘合剂层13的厚度也根据贴附于该层的贴附物的材质而适当确定。一般而言,在10-200μm的范围内选择。

[隔离膜]

如图6所示,本发明的加压接合型粘合构件通常具有用以保护粘合剂层11的具有多个凸部12的表面的隔离膜2直到使用。

使用压缩弹性模量为1mpa以下的隔离膜2。即,隔离膜2赋予有不小于特定水平的缓冲性。隔离膜2具有对应于压缩弹性模量为不大于1mpa的缓冲性。因而,即使当隔离膜2与粘合构件1一并卷绕并且以卷状物保管,因卷紧产生的压力施加至粘合构件1时,也通过隔离膜2而减缓对形成于粘合剂层11的表面上的凸部12的应力集中。因此,能够防止凸部12溃缩或其埋没入粘合剂层11内,而使凸部12的突出高度显著降低。

本发明的加压接合型粘合构件的形状包括例如带状、片状、板状、标签状、和这些以外的任意其他加工形状等各种形状。

本发明中的物性和特性的测定方法如下所示。

1.粘合构件1对聚丙烯板的摩擦力(图7)

参照图7,说明粘合构件对聚丙烯板的摩擦力的测定方法。

将通过将粘合构件1切断成平面形状为2cm×2cm的正方形而获得的测量样品1a以使其上形成有凸部的表面与pp板3a相接触的方式放置于pp板3a上。

然后,将pet基材(宽度2cm×长度10cm、厚度:38μm)15的一端以其终端部与样品1a的终端部一致的方式、经由粘合剂层13固定在测量样品1a的背面侧上。

以将会对样品1a整体大致同样地施加载荷的方式,将50g砝码4放置pet基材15上,握持pet基材15的另一端并且将pet基材15沿水平方向以300mm/min的速度拉拔,并且测定此时所施加的应力(n/cm2),并且用作摩擦力。

当待测定的粘合构件1为一个表面粘合剂层型(背面为基材)时,经由另行制备的双面粘合带,将pet基材15固定在测量样品1a的背面上。

2.粘合构件1对聚丙烯板的剪切粘合力(图8)

参照图8,说明粘合构件的剪切粘合力的测定方法。

粘合构件1的剪切粘合力通过依据jisk6850的方法而测定。

将通过将粘合构件1切断成平面形状为2cm×2cm的正方形而获得的测量样品1a夹持在2片pp板3a和3b(宽度3cm×长度5cm×厚度2mm)之间,并且用2kg辊5的一次往复运动的载荷加压。

将其于室温(23℃)下放置1日后,将2片pp板沿水平方向(左右方向)以拉伸速度50mm/min拉拔,并且测定此时所施加的应力(n/cm2)。

3.粘合剂层11和凸部12的弹性模量(图9)

参照图9,说明粘合剂层11和凸部12的弹性模量的测定方法。

这里的弹性模量为通过使用由hysitron制造的纳米压痕仪“triboscope”的纳米压痕试验而获得的复数弹性模量。纳米压痕试验为用于由压头的载荷p与压入深度h之间的关系测定试验样品的弹性性能的试验,所述关系从如下过程中获得:将玻氏压头(berkovichindenter)(三角锥状的金刚石制压头)通过施加载荷p直至达到预定最大载荷pmax而逐渐推入试验样品的过程(以下称为加载过程)、保持最大载荷pmax以给定时间的过程(以下称为保持过程)、和保持后逐渐卸载直至载荷p变成0并取出压头的过程(以下称为卸载过程)。压入深度h意指压头的尖端与初始状态下的试验材料表面(压入压头之前的试验材料表面)之间的距离,并且相当于压头距离压头与试验材料表面初始接触的位置的位移量。

凸部12和粘合剂层11的弹性模量可以基于通过上述纳米压痕试验获得的压头的载荷p与压入深度h之间的关系从以下式(1)算出。

er=1/β·s/2·(π/a)1/2…(1)

在上述式(1)中,er为弹性模量,β为由压头形状确定的常数,并且β=1.034用于玻氏压头。s为接触刚性模量(contactrigiditymodulus),π为圆周率,a为压头与试验材料表面的接触投影面积。

粘合剂层的弹性模量可以通过使压头与试验材料(粘合带)的粘合剂层的表面接触而测定。凸部的弹性模量通过例如下述来测定:通过使用安装有金刚石刀片的超薄切片机,于-100℃以下的环境中,从粘合剂层中仅切出粘合带上的凸部单独以去除粘合剂层的影响,将其固定于给定的试样台(sus制),并且使压头接触该凸部的表面。

(接触刚性模量)

上述接触刚性模量s基于通过上述纳米压痕试验获得的压头的载荷p与压入深度h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在卸载过程中获得的关系而算出。在更具体的说明中,接触刚性模量s通过在压头的位置达到最大压入深度hmax(当施加最大载荷pmax时的压入深度)之后并且在保持过程之后,在转换到卸载过程后即刻的卸载曲线的斜率而定义。换言之,接触刚性模量s意指在点(hmax,pmax)处切线l相对于卸载曲线的梯度(dp/dh)。

(接触投影面积)

上述接触投影面积a意指当压头的位置达到最大压入深度hmax时,通过将压头与试验材料表面之间的接触部分的面积沿压头的压入方向投影所得的面积。当该接触部分的深度(接触深度)为hc时,在玻氏压头的情况下,接触投影面积a能够通过以下式(2)估算。

a=24.56·hc2…(2)

上述接触深度hc使用最大压入深度hmax、最大载荷pmax及接触刚性模量s并且由以下式(3)示出。

hc=hmax-0.75·pmax/s…(3)

本发明中的纳米压痕试验中,弹性模量的测量和分析使用由hysitron制造的测量-分析软件triboscanver.8.0.0.4来进行。

(测定条件)

加载·卸载过程中的压入速度200μn/sec

保持时间15秒

最大压入深度(转换到卸载过程时的压入深度)0.9-5μm

[实施例]

以下,通过示出实施例和比较例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1.核壳型共聚物颗粒的制造

(单体乳液(a)的制备)

在容器中装入丙烯酸2-乙基己酯(2-eha)(950重量份)、丙烯酸(aa)(50重量份)、作为聚氧乙烯烷基醚硫酸钠系的阴离子系非反应性表面活性剂的latemule-118b(由kaocorporation制造)(15重量份)、和离子交换水(970重量份),并且使用均质混合器(由tokushukikakogyoco.,ltd.制造)在氮气氛围下以6000rpm搅拌混合物5分钟,从而得到单体乳液(a)。

(单体乳液(b)的制备)

在容器中装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950重量份)、丙烯酸(aa)(50重量份)、latemule-118b(由kaocorporation制造)(15重量份)、和离子交换水(970重量份)的混合物,并且使用均质混合器(由tokushukikakogyoco.,ltd.制造)在氮气氛围下以6000rpm搅拌混合物5分钟,从而得到单体乳液(b)。

(聚合)

在安装有冷却管、氮气导入管、温度计、滴加设备、及搅拌叶片的反应容器中装入latemule-118b(由kaocorporation制造)(1.6重量份)和离子交换水(342.2重量份),边搅拌边用氮气充分地置换,并且将反应混合物加热至60℃。在确认变成恒定在60℃之后,添加水溶性偶氮聚合引发剂va-057(由wakopurechemicalindustries,ltd.制造)(0.323重量份),并且10分钟后,经2.5小时滴加单体乳液(a)(520重量份),从而得到要作为核层的共聚物。然后,进一步添加va-057(0.323重量份),并且10分钟后,经45分钟滴加单体乳液(b),从而形成要作为壳层的共聚物,由此获得核壳型共聚物乳液。核壳型共聚物颗粒的重均分子量为2.0×105,平均粒径(d50)为0.16μm。

2.凸部形成用液体的制备

基于上述1.中制造的核壳型共聚物乳液每100重量份,添加作为增粘剂的聚合松香酯(“e-865-nt”,由arakawachemicalindustries,ltd.制造)(20重量份)。将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30分钟,从而得到凸部形成用液体。

3.加压接合型粘合构件的制备

准备双面粘合带(由nittodenkocorporation制造的“tw-y01”,在无纺布基材的两面上形成有丙烯酸类粘合剂层的带,带整体的厚度为170μm,一个表面上的粘合剂层的厚度为70μm,另一个表面上的粘合剂层的厚度为70μm)。

通过使用由musashiengineering,inc.制造的measuringmastermpp-1,在喷出速度:0.00060ml/s、实际喷出时间:0.16s的条件下,在该双面粘合带的一个表面上的粘合剂层(厚度70μm)的表面上喷出上述2.中制备的凸部形成用液体,从而以2mm间隔形成宽度为0.3mm、突出高度为25μm的条纹状凸部图案。所用的针为软针20g。在温度100℃下干燥3分钟得到在粘合剂层的一个表面上具有条纹状凸部的加压接合型粘合构件。

<实施例2-5>

除了将增粘剂变更为表1所记载的那些以外,以与实施例1中同样的方式制备加压接合型粘合构件。

<实施例6>

除了在核壳型共聚物颗粒的制造中,使用烷基烯丙基磺基琥珀酸钠盐系的阴离子系反应性表面活性剂eleminoljs-20(由sanyochemicalindustries,ltd.制造)代替聚氧乙烯烷基醚硫酸钠系的阴离子系非反应性表面活性剂latemule-118b以外,以与实施例1中同样的方式制备加压接合型粘合构件。核壳型共聚物颗粒的重均分子量为8.0×105,平均粒径(d50)为0.12μm。

<实施例7>

除了将增粘剂变更为表1所记载的那种以外,以与实施例6中同样的方式制备加压接合型粘合构件。

<实施例8>

除了将增粘剂的添加量变更为10重量份以外,以与实施例7中同样的方式制备加压接合型粘合构件。

<比较例1>

将实施例1所制造的核壳型共聚物乳液原样用作凸部形成用液体,至于其他的,以与实施例1中同样的方式,制备加压接合型粘合构件。

<比较例2>

除了将增粘剂变更为表2所记载的那种以外,以与实施例1中同样的方式制备加压接合型粘合构件。

<比较例3>

将实施例6所制造的核壳型共聚物乳液原样用作凸部形成用液体,至于其他的,以与实施例1中同样的方式,制备加压接合型粘合构件。

<比较例4>

向实施例6所制造的核壳型共聚物乳液添加表2所记载的增粘剂从而得到凸部形成用液体,至于其他的,以与实施例1中同样的方式,制备加压接合型粘合构件。

实施例2-8、以及比较例2和4中使用的所有增粘剂均为由arakawachemicalindustries,ltd.制造的市售品。

实施例和比较例的加压接合型粘合构件的物性和特性的测量结果示于表1和表2中。

在表1和表2中,“95/5”和“80/20”显示重量比,并且增粘剂的添加量中的“phr”显示相对于核-壳型共聚物乳液中的核-壳型共聚物颗粒每100重量份的增粘剂的量(重量份)。

[表1]

[表2]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加压接合型粘合构件具有相对于表面主要由以聚丙烯为代表的低极性塑料构成的被粘物的优异的位置调整功能,并且在位置调整后能够以充分高的粘合力粘合至被粘物。因此,能够有效地且高精度地进行在被粘物的表面上的定位及粘合。例如,它可通过对加压接合型粘合构件的背面实施设计而用作外装或内装用建筑材料,或者,当实施外装或内装用建筑材料(装饰层叠板、壁纸、地板材料、地毯、天花板材料、基板、地垫、榻榻米、窗框等)时,可将其背面用作用以贴附外装或内装用材料的粘合面。

附图标记说明

1加压接合型粘合构件

10支承体

11粘合剂层

11a、11b粘合剂层的一个表面

12凸部

13粘合剂层

本申请以在日本提交的专利申请no.2016-103630为基础,其内容完整引入本文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