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卷状双面胶与片状铝箔贴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24899发布日期:2019-10-19 03:55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卷状双面胶与片状铝箔贴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3C产品中卷状双面胶与片状铝箔转贴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卷状双面胶与片状铝箔贴合装置。



背景技术:

在3C电子产品生产中,片状铝箔大量使用,经常将片料贴合在双面胶上面形成成品,传统为将双面胶加工成片状双面胶,手工撕除双面胶表面离型膜,然后将片状铝箔手工放置在片状双面胶上进行贴合,贴合后采用手动辊滚压除气泡,其缺陷在于:其一,人工撕膜、转贴以及滚压,工序复杂,生产节拍不合理,费时费力,生产效率低,不适应大规模连续化生产;其二,人工作业,依赖员工个人技能,存在人为因素误差:如料片放置位置精度、滚压效果,影响产品质量,生产人员长时间重复此动作,很容易出现身体以及精神疲劳,容易出现粗大误差;其三,人工摆放,为了完成同等产量,需要更多生产厂房的工位,占用面积大,固定成本高,需要很多的劳动力,劳动力成本高;其四,人工撕膜,大量片状离型膜不容易重复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或多个,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卷状双面胶与片状铝箔贴合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该装置包括矩形框架结构的机架,机架设有主板,主板前端设有前伸板,主板中间设有两个第一通孔,两个第一通孔外缘垂直安装有四个圆柱,圆柱上端连接水平设置的转贴板,机架后侧中间设有底座,

机械手固定在底座上,机械手的移动端安装有吸动治具,机械手和转贴板之间设有弹夹组件,弹夹组件上能够均匀输送铝箔片,

第一放料部固定在前伸板前端下表面,第一放料部上放置有卷状双面胶,卷状双面胶上表面设有一层离型膜,第一收料部固定在前伸板中间上表面,

导正部件包括导正支架,导正支架前端安装有倾斜向下设置的导向部,导向部上设有压料部,导正支架中间安装有撕膜部,离型膜经撕膜部剥离向后上方倾斜且由第一收料部收卷,

转贴板中间设有矩形结构的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上安装有光学玻璃,转贴板前端设有第一吸固部且后端设有第二吸固部,第一吸固部前端以及第二吸固部后端均设有滚轮导向部,

两个CCD检测组件分别固定在第一通孔内,CCD检测组件能够穿过光学玻璃进行检测,

滚压组件包括三角架,三角架的下直角边固定在转贴板后端两侧面,三角架的斜面上安装斜板,斜板上固定有滑台气缸,滑台气缸前端安装Y形接头,Y形接头内安装滚压轴,滚压轴挤压铝箔片和卷状双面胶之间的气泡,

主板后端依次安装有拉料部以及剥离机,拉料部位于滚压组件后端,剥离机上安装有滚轮导向部,剥离机后端设有接料部且下端设有第二收料部。

该一种卷状双面胶与片状铝箔贴合装置采用卷状双面胶,卷状双面胶经导正部件运行,撕膜部机械撕膜,第一收料部连续收卷离型膜,然后运行至转贴板上表面并固定,CCD检测组件检测卷状双面胶的运行,弹夹组件连续供应铝箔片,机械手在弹夹组件和转贴板上往复移动,吸动治具吸附铝箔片至卷状双面胶上表面贴合,滚压组件进行机械滚压除气泡,拉料部拉料,剥离机将成品从料卷上剥离,成品进入接料部,废膜由第二收料部回收利用,其有益效果是:其一,将片料转贴片料,转化机械手自动上片料,卷状双面胶机械撕离型膜、吸动治具机械贴合、滚压组件自动滚压,实现了连续化生产,速度快,生产效率高,适应大规模连续化生产;其二,剥离精度高,能够快速作业,卷状离型膜以及卷状废膜,能够重复利用,而且方便回收,不占用大量空间;其三,弹夹组件供料,铝箔片位置精度高,料片上升直线度高,不会倾斜,以及气胀轴收放卷料,速度容易控制,生产节拍合理;其四,CCD检测组件方便检测卷状双面胶的位置,能够实时测量不良位置,方便控制不良;其五,气缸气动挤压,挤压均匀,气泡少,产品质量容易控制,其六,机械化转贴,生产速度快,无人为因素误差,产品转贴料带精度高,良品率高,厂房面积小,生产效率高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导向部包括两个侧板,侧板通过转动板连接后侧的导正支架,侧板内设有三个滚动光轴,每个光轴上中心对称安装有两个限位套,料卷在限位套内移动,侧板内还设有中间板,中间板上固定有第一导套,第一导套内轴套有导柱,导柱的两端固定于侧板,

压料部包括压料轴,压料轴两端通过夹紧轴座固定在侧板上表面后侧,压料轴上轴套有两个固定套,固定套上螺纹安装有两个压片,压片后端倾斜向上折弯,导正支架前端内也设置有一个光轴,压片后端位于光轴上方,

导正支架后端安装有进料板,进料板上设于长圆孔,长圆孔另一侧设有刻度标,宽度限位部包括轴承,直螺纹手柄将轴承固定在长圆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撕膜部包括撕膜转轴,撕膜转轴两端通过耳板固定在导正支架后端两侧,撕膜转轴一端安装有转动把手,撕膜转轴另一端通过弹簧连接下侧调整螺纹轴,

撕膜转轴中间安装有剥离板,剥离板包括水平折板,水平折板位于进料板上方,离型膜经水平折板剥离向后上方倾斜由第一收料部收卷。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转贴板前端下表面内凹形成有第一通气腔且后端下表面内凹形成有第二通气腔,

第一通气腔以及第二通气腔上壁连通吸气孔,第一通气腔以及第二通气腔下表面密封有密封板,密封板上设有进气孔,进气孔连通气动回路,

第一通气腔、前端的吸气孔以及前端的密封板构成第一吸固部,第二通气腔、后端的吸气孔以及后端的密封板构成第二吸固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转贴板两侧均设有矩形结构的凹槽,

每个滚轮导向部包括至少两个V形滚轮,V形滚轮通过螺杆轴固定在凹槽内,V形滚轮的V形槽中间和转贴板上表面相平齐。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拉料部包括相互平行的两个墙板,墙板下侧安装有基准轴且上侧安装有浮动压辊,浮动压辊通过同步带传动系连接驱动电机,

浮动压辊两端安装有带座轴承,带座轴承固定有两个直线滑块,每个直线滑块上滑动连接一个直线滑轨,直线滑轨固定于墙板内侧,

带座轴承上端中间安装有一个调节螺栓,调节螺栓通过横板固定在墙板上表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放料部包括第一气胀轴,第一气胀轴后端直联第一磁粉离合器,第一气胀轴连续输送卷状双面胶,

第一收料部包括第二气胀轴,第二气胀轴后端直联第二磁粉离合器,第二磁粉离合器后端连接第一收卷电机,第二气胀轴收卷离型膜,

第二收料部包括第三气胀轴,第三气胀轴后端直联第三磁粉离合器,第三磁粉离合器后端连接第二收卷电机,第三气胀轴连续收卷废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CCD检测组件包括相机以及镜头,镜头安装于相机上侧,镜头位于第一通孔下方,相机固定于安装座前侧面,安装座后侧面安装有锁紧滑块,锁紧滑块滑动连接于线性导轨,线性滑轨固定于连接板前侧面下端,连接板上端穿过第一通孔且后侧面上端固定于相机底座,相机底座固定于第一通孔后边缘。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吸动治具包括水平板,水平板安装于机械手的移动端,水平板两端安装有两个支撑立板,

支撑立板上安装有矩形结构的上吸板,上吸板上安装有矩形排列设置的吸嘴,吸嘴下端为倒锥形,

上吸板四角安装有四个套筒,下吸板安装有若干圆柱头螺柱,圆柱头螺柱和套筒滑动连接,套筒外套设有弹簧缓冲件,吸嘴穿过下吸板的穿孔进入下吸板下方。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弹夹组件包括丝杆电机,丝杆电机固定在两个第一通孔后边缘中间,

丝杆电机的丝杆端轴套于螺母,螺母固定在下连接板,下连接板的一侧固定有感应片,下传感器固定在转贴板下侧,导杆上端固定于上连接板且下端固定于下连接板,

转贴板上表面固定有四个第二导套,第二导套和导杆相配合,

移动盘固定在上连接板上,移动盘上设有两个定位销,定位销和铝箔片的定位孔相配合,

上连接板两端还设有两个限位靠栅,

转贴板两侧还设有对射光传感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一种卷状双面胶与片状铝箔贴合装置的三维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一种卷状双面胶与片状铝箔贴合装置去除机架的三维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一种卷状双面胶与片状铝箔贴合装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转贴板的三维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转贴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转贴板的剖视示意图;

图7为图3所示导正部件的三维示意图;

图8为图3所示CCD检测组件的三维示意图;

图9为图3所示滚压组件的三维示意图;

图10为图3所示弹夹组件的三维示意图;

图11为图10所示弹夹组件的主视示意图;

图12为图3所示拉料部的三维示意图;

图13为图2所示吸动治具的三维示意图;

图14为图13所示吸动治具的俯视示意图;

图15为图13所示吸动治具的A—A剖视示意图;

卷状双面胶01,离型膜02,铝箔片03,机械手04,

拉料部05,驱动电机050,墙板051,基准轴052,浮动压辊053,带座轴承054,直线滑块055,直线滑轨056,调节螺栓057,横板058,同步带传动系059,剥离机06,第二收料部07,接料部08,

机架1,主板10,第一通孔101,前伸板11,圆柱12,转贴板13,第二通孔131,光学玻璃132,第一吸固部133,第二吸固部134,第一通气腔135,第二通气腔136,吸气孔137,密封板138,凹槽139,底座14,密封外罩15,

第一放料部2,第一气胀轴21,第一磁粉离合器22,

导正部件3,导正支架30,导向部31,侧板311,转动板312,光轴313,限位套314,中间板315,第一导套316,导柱317,压料部32,压料轴321,夹紧轴座322,固定套323,压片324,进料板33,宽度限位部34,轴承341,撕膜部35,撕膜转轴351,耳板352,转动把手353,弹簧354,调整螺纹轴355,剥离板356,水平折板357,

第一收料部4,第二气胀轴41,第二磁粉离合器42,第一收卷电机43,

滚轮导向部5,V形滚轮51,螺杆轴52,

CCD检测组件6,相机61,镜头62,安装座63,锁紧滑块64,线性导轨65,连接板66,相机底座67,

滚压组件7,三角架71,三角形板711,斜板712,滑台气缸72,Y形接头73,滚压轴74,

吸动治具8,水平板81,支撑立板82,上吸板83,吸嘴84,套筒85,下吸板86,圆柱头螺柱87,

弹夹组件9,丝杆电机901,螺母902,下连接板903,感应片904,下传感器905,导杆906,上连接板907,第二导套908,移动盘909,定位销910,限位靠栅911,对射光传感器9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图1至图15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卷状双面胶与片状铝箔贴合装置。如图所示,该矩形框架结构的机架1,机架1设有主板10,主板10前端设有前伸板11,主板10中间设有两个第一通孔101,两个第一通孔101外缘垂直安装有四个圆柱12,圆柱12上端连接水平设置的转贴板13,机架1后侧中间设有底座14,

机械手04固定在底座14上,机械手04的移动端安装有吸动治具8,机械手04和转贴板13之间设有弹夹组件9,弹夹组件9上能够均匀输送铝箔片03,

第一放料部2固定在前伸板11前端下表面,第一放料部2上放置有卷状双面胶01,卷状双面胶01上表面设有一层离型膜02,第一收料部4固定在前伸板11中间上表面,

导正部件3包括导正支架30,导正支架30前端安装有倾斜向下设置的导向部31,导向部31上设有压料部32,导正支架30中间安装有撕膜部35,离型膜02经撕膜部35剥离向后上方倾斜且由第一收料部4收卷,

转贴板13中间设有矩形结构的第二通孔131,第二通孔131上安装有光学玻璃132,转贴板13前端设有第一吸固部133且后端设有第二吸固部134,第一吸固部133前端以及第二吸固部134后端均设有滚轮导向部5,

两个CCD检测组件6分别固定在第一通孔101内,CCD检测组件6能够穿过光学玻璃132进行检测,

滚压组件7包括三角架71,三角架71的下直角边固定在转贴板13后端两侧面,三角架71的斜面上安装斜板712,斜板712上固定有滑台气缸72,滑台气缸72前端安装Y形接头73,Y形接头73内安装滚压轴74,滚压轴74挤压铝箔片03和卷状双面胶01之间的气泡,

主板10后端依次安装有拉料部05以及剥离机06,拉料部05位于滚压组件7后端,剥离机06上安装有滚轮导向部5,剥离机06后端设有接料部08且下端设有第二收料部07。

该一种卷状双面胶与片状铝箔贴合装置采用卷状双面胶01,卷状双面胶01经导正部件3运行,撕膜部35机械撕膜,第一收料部4连续收卷离型膜,然后运行至转贴板13上表面并固定,CCD检测组件6检测卷状双面胶01的运行,弹夹组件9连续供应铝箔片03,机械手04在弹夹组件9和转贴板13上往复移动,吸动治具8吸附铝箔片03至卷状双面胶01上表面贴合,滚压组件7进行机械滚压除气泡,拉料部05拉料,剥离机06将成品从料卷上剥离,成品进入接料部08,废膜由第二收料部07回收利用,其有益效果是:其一,将片料转贴片料,转化机械手04自动上片料,卷状双面胶01机械撕离型膜02、吸动治具8机械贴合、滚压组件7自动滚压,实现了连续化生产,速度快,生产效率高,适应大规模连续化生产;其二,剥离精度高,能够快速作业,卷状离型膜02以及卷状废膜,能够重复利用,而且方便回收,不占用大量空间;其三,弹夹组件9供料,铝箔片位置精度高,料片上升直线度高,不会倾斜,以及气胀轴收放卷料,速度容易控制,生产节拍合理;其四,CCD检测组件6方便检测卷状双面胶01的位置,能够实时测量不良位置,方便控制不良;其五,气缸气动挤压,挤压均匀,气泡少,产品质量容易控制,其六,机械化转贴速度快,无人为因素误差,产品转贴料带精度高,良品率高,厂房面积小,生产效率高的效果。

优选的,导向部31包括两个侧板311,侧板311通过转动板312连接后侧的导正支架30,侧板311内设有三个滚动光轴313,每个光轴313上中心对称安装有两个限位套314,料卷在限位套314内移动,侧板311内还设有中间板315,中间板315上固定有第一导套316,第一导套316内轴套有导柱317,导柱317的两端固定于侧板311,

压料部32包括压料轴321,压料轴321两端通过夹紧轴座322固定在侧板311上表面后侧,压料轴321上轴套有两个固定套323,固定套323上螺纹安装有两个压片324,压片324后端倾斜向上折弯,导正支架30前端内也设置有一个光轴313,压片324后端位于光轴313上方,

导正支架30后端安装有进料板33,进料板33上设于长圆孔,长圆孔另一侧设有刻度标,宽度限位部34包括轴承341,直螺纹手柄将轴承341固定在长圆孔。该导向部31导向精度高。

优选的,撕膜部35包括撕膜转轴351,撕膜转轴351两端通过耳板352固定在导正支架30后端两侧,撕膜转轴351一端安装有转动把手353,撕膜转轴351另一端通过弹簧354连接下侧调整螺纹轴355,

撕膜转轴351中间安装有剥离板356,剥离板356包括水平折板357,水平折板357位于进料板33上方,离型膜02经水平折板357剥离向后上方倾斜由第一收料部4收卷。该撕膜部35撕膜效果柔和,不容易中停。

优选的,转贴板13前端下表面内凹形成有第一通气腔135且后端下表面内凹形成有第二通气腔136,

第一通气腔135以及第二通气腔136上壁连通吸气孔137,第一通气腔135以及第二通气腔136下表面密封有密封板138,密封板138上设有进气孔,进气孔连通气动回路,

第一通气腔135、前端的吸气孔137以及前端的密封板138构成第一吸固部133,第二通气腔136、后端的吸气孔137以及后端的密封板138构成第二吸固部134。该设置的转贴板13吸附效果好。

优选的,转贴板13两侧均设有矩形结构的凹槽139,

每个滚轮导向部5包括至少两个V形滚轮51,V形滚轮51通过螺杆轴52固定在凹槽139内,V形滚轮51的V形槽511中间和转贴板13上表面相平齐。该设置的转贴板13导向效果好,直线度高。

优选的,三角架71包括两个直角三角形板711,三角形板711下端的直角边固定在转贴板13后端的两侧面,三角形板711斜边上安装有斜板712。

优选的,拉料部05包括相互平行的两个墙板051,墙板051下侧安装有基准轴052且上侧安装有浮动压辊053,浮动压辊053通过同步带传动系059连接驱动电机050,

浮动压辊053两端安装有带座轴承054,带座轴承054固定有两个直线滑块055,每个直线滑块055上滑动连接一个直线滑轨056,直线滑轨056固定于墙板051内侧,

带座轴承054上端中间安装有一个调节螺栓057,调节螺栓057通过横板058固定在墙板051上表面。其有益效果是:该拉料部05拉料效果柔和,不容易中停,生产速度高。

优选的,第一放料部2包括第一气胀轴21,第一气胀轴21后端直联第一磁粉离合器22,第一气胀轴21连续输送卷状双面胶01,

第一收料部4包括第二气胀轴41,第二气胀轴41后端直联第二磁粉离合器42,第二磁粉离合器42后端连接第一收卷电机43,第二气胀轴41收卷离型膜02,

第二收料部07包括第三气胀轴071,第三气胀轴071后端直联第三磁粉离合器,第三磁粉离合器后端连接第二收卷电机,第三气胀轴071连续收卷废膜。

优选的,CCD检测组件6包括相机61以及镜头62,镜头62安装于相机61上侧,镜头62位于第一通孔101下方,相机61固定于安装座63前侧面,安装座63后侧面安装有锁紧滑块64,锁紧滑块64滑动连接于线性导轨65,线性滑轨65固定于连接板66前侧面下端,连接板66上端穿过第一通孔101且后侧面上端固定于相机底座67,相机底座67固定于第一通孔101后边缘。该设置的CCD检测组件6检测精度高,容易及时反馈数据,修正生产,防止大量不良产品产生。

优选的,吸动治具8包括水平板81,水平板81安装于机械手04的移动端,水平板81两端安装有两个支撑立板82,

支撑立板82上安装有矩形结构的上吸板83,上吸板83上安装有矩形排列设置的吸嘴84,吸嘴84下端为倒锥形,

上吸板83四角安装有四个套筒85,下吸板86安装有若干圆柱头螺柱87,圆柱头螺柱87和套筒85滑动连接,套筒85外套设有弹簧缓冲件,

吸嘴84穿过下吸板86的穿孔进入下吸板86下方。其有益效果是:该设置的吸动治具8具有吸动精准,贴料柔和,缓冲件保护产品以及吸嘴84。

优选的,弹夹组件9包括丝杆电机901,丝杆电机901固定在两个第一通孔101后边缘中间,

丝杠电机901的丝杆端轴套于螺母902,螺母902固定在下连接板903,下连接板903的一侧固定有感应片904,下传感器905固定在转贴板13下侧,导杆906上端固定于上连接板907且下端固定于下连接板903,

转贴板13上表面固定有四个第二导套908,第二导套908和导杆906相配合,

移动盘909固定在上连接板907上,移动盘909上设有两个定位销910,定位销910和铝箔片03的定位孔相配合,

上连接板907两端还设有两个限位靠栅911,

转贴板13两侧还设有对射光传感器912。弹夹组件9采用料片连续贴合放置在移动盘909中,由于料片和移动盘909轮廓相似,且定位销910进行定位,限位靠栅911左右限位,第二导套908和导杆906直线导向,下传感器905、对射光传感器912上下控制位置升降,料片上升直线度高,不会倾斜,容易控制料片输送。

优选的,机架1上表面安装有密封外罩15,密封外罩15采用亚克力门板。亚克力门板具有透明效果,方便观察内部的生产状况,且能够密封内部生产,实现清洁生产。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