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铬体系交联型调剖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48291发布日期:2020-01-21 18:56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开采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铬体系交联型调剖剂。
背景技术
::随着三次开采的不断发展,以及油井开采极限的逐步延长,出水量增大是阻碍石油继续开采的主要问题。目前最普遍的方法是使用调剖剂,以最大限度的增加油井的使用寿命及开采年限。调剖剂是在一定温度和ph下,聚合物与适当的交联剂反应形成三维空间网状的立体结构,其中以铬离子形成的聚合物形成的立体结构较为稳定,因此应用也较为广泛。但此类产品也存在着一些缺点,例如前期处理时间较长、溶胶时间不可控。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铬体系交联型调剖剂。本发明的一种铬体系交联型调剖剂,是由下列物质按质量份数混合而成:聚丙烯酰胺5~8份、促溶剂0.2~0.6份、稳定剂0.5~1.5份、交联剂0.5~1.0份和水90~98份。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促溶剂为丙酮。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稳定剂为铝溶胶,其粒径为12~20nm。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交联剂的制备方法如下:将石油树脂溶于丙酮中,120℃~150℃恒温搅拌至均匀,得到壁材分散体系,其中石油树脂与丙酮的质量比为1:75~90;将壁材分散体系中加入醋酸铬和助剂,得到芯壁体系,其中壁材分散体系、芯材、助剂的质量比为20~50:2:0.1~0.2;将芯壁体系与水混合均质后,120℃~150℃恒温2~4小时,最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交联剂。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助剂由助剂ⅰ和助剂ⅱ组成,助剂ⅰ与助剂ⅱ的质量比为1~3:1其中助剂ⅰ为二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助剂ⅱ为丙酮。本发明的一种铬体系交联型调剖剂,铬离子形成的结构稳定,应用范围更广;其添加了促溶剂,加快了产品各组分之间的溶解速度,极大的减少了产品配置过程的配置时间,提高了现场工作的工作效率,同时也能有效降低现场工作的差错率;注入井下剖面改善效果好;同时能够利用温度控制呈胶时间,产品针对性强。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发明的一种铬体系交联型调剖剂,是由下列物质按质量份数混合而成:聚丙烯酰胺5份、丙酮0.2份、铝溶胶0.5份(粒径为12~20nm)、交联剂0.5份和水90份。所述的交联剂的制备方法如下:将石油树脂溶于丙酮中,120℃恒温搅拌至均匀,得到壁材分散体系,其中石油树脂与丙酮的质量比为1:75;将壁材分散体系中加入醋酸铬和助剂,得到芯壁体系,其中壁材分散体系、芯材、助剂的质量比为20:2:0.1;将芯壁体系与水混合均质后,120℃恒温2小时,最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交联剂。其中,助剂由助剂ⅰ和助剂ⅱ组成,助剂ⅰ与助剂ⅱ的质量比为1:1其中助剂ⅰ为二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助剂ⅱ为丙酮。实施例2本发明的一种铬体系交联型调剖剂,是由下列物质按质量份数混合而成:聚丙烯酰胺8份、丙酮0.6份、铝溶胶1.5份(粒径为12~20nm)、交联剂1.0份和水98份。所述的交联剂的制备方法如下:将石油树脂溶于丙酮中,150℃恒温搅拌至均匀,得到壁材分散体系,其中石油树脂与丙酮的质量比为1:90;将壁材分散体系中加入醋酸铬和助剂,得到芯壁体系,其中壁材分散体系、芯材、助剂的质量比为50:2:0.2;将芯壁体系与水混合均质后,150℃恒温4小时,最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交联剂。其中,助剂由助剂ⅰ和助剂ⅱ组成,助剂ⅰ与助剂ⅱ的质量比为3:1其中助剂ⅰ为二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助剂ⅱ为丙酮。实施例3本发明的一种铬体系交联型调剖剂,是由下列物质按质量份数混合而成:聚丙烯酰胺6份、丙酮0.4份、铝溶胶1.0份(粒径为12~20nm)、交联剂0.8份和水95份。所述的交联剂的制备方法如下:将石油树脂溶于丙酮中,135℃恒温搅拌至均匀,得到壁材分散体系,其中石油树脂与丙酮的质量比为1:85;将壁材分散体系中加入醋酸铬和助剂,得到芯壁体系,其中壁材分散体系、芯材、助剂的质量比为40:2:0.15;将芯壁体系与水混合均质后,135℃恒温3小时,最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交联剂。其中,助剂由助剂ⅰ和助剂ⅱ组成,助剂ⅰ与助剂ⅱ的质量比为2:1其中助剂ⅰ为二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助剂ⅱ为丙酮。对比例1使用时,现配现用,只需将聚丙烯酰胺、促溶剂、稳定剂、交联剂和水按比例混合均匀即可。利用上述实施例1~实施例3的方法制备的调剖剂的溶解时间对比如表1所示,其中空白为实施例1中不添加促溶剂。由表1可知,利用实施例1~实施例3的比例制得的调剖剂,其溶解时间在30min左右,而不添加促溶剂的空白对比,则需要多一倍的时间,因此添加促溶剂能够提升溶解时间。表1利用各实施例的比例制备的调剖剂的溶解时间对比对比例2用不同目数的石英砂分别填制低渗透率和高渗透率的一维填砂模型,以1.0ml/min的注水速率分别测定两根填砂管模型的渗透率,筛选出具有一定渗透率级差的两根(一组)填砂管,重复上述实验,最终筛选出渗透率级差分别为2、4、7、10的三组填砂管模型。将两根(一组)填砂管并联,测出堵前分流量;再以1.0ml/min的速度注入0.5pv凝胶颗粒,放入烘箱加热至100℃,然后进行后续水驱,测定各个填砂管的堵后分流量,计算其剖面改善率。3组不同渗透率级差填砂管的剖面改善率如表2所示。结果表明,注入0.5pv调剖剂后,剖面改善效果良好,在渗透率级差分别为2、4、7、10使,剖面改善率分别达到。同时表明渗透率级差越大,剖面改善率越高,剖面改善效果越显著。表2不同级差的填砂管组合的剖面改善情况对比例3利用对比例2中的组合3的石英砂填充填砂管,同时利用对比例2中与其相应的试验条件,在不同温度下,比较呈胶时间,呈胶时间的对比如表3所示。由表3可以看出,随着温度的升高,呈胶时间逐渐减少,这主要是由于随着时间的升高,壁材溶解快,使引发剂能够迅速与铬离子与交联物质相结合,进而能够达到温控封堵时间的目的。表3不同温度下呈胶时间对比50℃80℃100℃120℃150℃180℃200℃230℃250℃呈胶时间min766555403028272725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