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钛白粉的磷、硅、铝的包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462681发布日期:2020-12-29 12:43阅读:412来源:国知局
一种钛白粉的磷、硅、铝的包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钛白粉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钛白粉的磷、硅、铝的包膜方法。



背景技术:

钛白粉的磷、硅、铝的包膜即钛白粉的磷、硅、铝的表面处理,就是在钛白粉颗粒表面包上一层特殊的膜,使钛白粉颗粒本身与外面介质隔开,无机包膜在钛白粉浆液中添加无机处理剂,并使其金属离子以氧化物或氢氧化物的形式沉积在钛白粉颗粒的表面,以降低光化学活性,提高耐候性。有机包膜在钛白粉浆液中加入有机处理剂,以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二种形式吸附在钛白粉颗粒表面,改变钛白粉的表面性质,以改进钛白粉在不同介质中的分散性。

现有的钛白粉的包膜多在包膜罐中进行,物料采用常规的方式添加,在搅拌中添加物料很容易造成包膜不均匀,另外包膜效果及包膜进度无法直观确定,只能靠经验进行,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钛白粉的磷、硅、铝的包膜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钛白粉的磷、硅、铝的包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安装包膜装置,该包膜装置包括包膜罐、搅拌组件、加料组件、检测组件和排料组件,然后将钛白粉提前加入至包膜罐内,通过搅拌电机带动搅拌轴转动从而带动搅拌叶对钛白粉进行搅拌;

向加料斗内加入包膜剂,使得包膜剂进入至旋转斗并经过旋转斗进入至物料通道内;

搅拌轴不停转动,同时旋转斗不停转动,包膜剂不间断的从旋转斗进入至物料通道内并经过物料通道进入至包膜罐内,包膜剂与搅拌中的钛白粉均匀混合;

拔出挡板,推动拉杆使得取样槽上端面与包膜罐底部相平齐,伴随着物料的搅拌,物料逐渐进入至取样槽内;

拉动推杆使得穿孔一和穿孔二对准检测区,发光灯发出的光通过穿孔一和穿孔二被光感应传感器接收,从而根据光线的变化判断钛白粉的包膜是否完成。

优选的所述包膜罐为立体罐状,包膜罐内设置搅拌组件,搅拌组件上部设置加料组件,包膜罐上部设置加料组件,加料组件与搅拌组件相连接,包膜罐底部设置检测组件和排料组件,排料组件设置于检测组件一侧。

优选的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搅拌电机、搅拌轴、搅拌叶,搅拌电机设置于包膜罐上部,搅拌电机底部与搅拌轴相固定连接,搅拌轴两侧固定搅拌叶,搅拌轴与搅拌叶相固定连接;搅拌电机垂直固定于包膜罐正上部,搅拌电机底部与搅拌轴相连接,搅拌轴包括搅拌轴体和物料通道,搅拌轴体为圆杆状,搅拌轴体内开设物料通道,物料通道为中空状,物料通道从搅拌轴体的上部延伸至搅拌轴体的下部;搅拌叶包括搅拌叶一和搅拌叶二,搅拌叶一和搅拌叶二对称固定于搅拌轴底部侧壁上,搅拌叶一和搅拌叶二均为矩形板状结构;搅拌叶一内设置搅拌叶腔一,搅拌叶腔沿搅拌叶一内壁开设,搅拌叶腔一与物料通道底部一侧相连通,搅拌叶一侧壁贯通开设搅拌叶孔一,搅拌叶孔一与搅拌叶腔一相连通,搅拌叶孔一为圆孔状,搅拌叶孔一数量为若干个且均匀分布于搅拌叶一上;搅拌叶二内设置搅拌叶腔二,搅拌叶腔二沿搅拌叶二内壁开设,搅拌叶二与物料通道底部另一侧相连通,搅拌叶二侧壁贯通开设搅拌叶孔二,搅拌叶孔二与搅拌叶腔二相连通,搅拌叶孔二为圆孔状,搅拌叶孔二数量为若干个且均匀分布于搅拌叶二上。

优选的所述加料组件包括加料筒、加料斗和旋转斗,加料筒固定于电机与包膜罐上部之间,加料筒为中空状结构,加料筒上部和下部均呈开口状,电机底部通过上固定板与加料筒上部相固定连接,加料筒底部通过下固定板与加料筒上部相固定连接;加料斗设置于加料筒上部一侧,加料斗底部与加料筒上部侧壁相连通;加料斗上部开口设置料斗盖;料斗盖一侧通过螺栓与加料斗相固定连接;加料筒与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之间形成料筒室,旋料斗将料筒室分为上料筒室和下料筒室;旋转斗包括转斗板、旋转槽和入料口,转斗板截面呈“∨”状,搅拌轴体上靠近物料通道上部处开设入料口,转斗板底部与转斗板相连通,转斗板底壁与搅拌轴体相固定连接,入料口设置于转斗板底壁上部;转斗板上端匹配设置于旋转槽内,旋转槽设置于加料筒侧壁内,旋转槽为倾斜状,旋转槽环绕加料筒内侧壁一周;

优选的所述检测组件包括主套板、副套板、取样组件和检测区,主套板上部与包膜罐底部相连通,主套板底部一侧设置副套板,主套板和副套板之间设置检测区,取样组件可在主套板、副套板之间移动,取样组件经过检测区进行检测;

优选的所述主套板为圆柱状其中间位置开设主中心孔,主中心孔为圆孔状,

优选的所述主套板上设置挡板,挡板穿过主套板对主中心孔进行封堵。

优选的所述副套板为圆柱状,副套板通过螺栓与主套板相固定连接,副套板中部开设副中心孔,副中心孔与主中心孔相对应设置。

优选的所述取样组件包括取样槽、拉杆、内封板、弹簧和外封板,取样槽为矩形槽,取样槽位于主中心孔和副中心孔内,取样槽底部中间位置与拉杆一端相固定连接,拉杆外壁固定内封板,内封板为圆形板,副套板底部与外封板相固定连接,弹簧设置于内封板和外封板之间,弹簧一端与外封板相固定连接,弹簧另一端与内封板侧壁相固定连接;取样槽两侧靠下部位置处设置穿孔一和穿孔二,穿孔一和穿孔二相对应设置,穿孔一内固定塑料膜一,穿孔二内固定塑料膜二。

优选的所述检测区为设置于主套板、副套板之间的间隙,检测区一侧设置发光灯,检测区另一侧设置光感应传感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可以实现钛白粉与包膜剂的均匀混合,同时能及时判断包膜程度,包膜罐内的搅拌组件用于将钛白粉和包膜剂进行搅拌,加料组件用于在搅拌中通过搅拌组件将物料加入至包膜罐内提高了搅拌的均匀性,检测组件用于检测钛白粉的包膜效果,排料组件用于将钛白粉从包膜罐排出。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c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d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仅用来说明本发明,并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所述的一种钛白粉的磷、硅、铝的包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安装包膜装置,包膜装置包括包膜罐1、搅拌组件2、加料组件3、检测组件4和排料组件5,包膜罐1为立体罐状,包膜罐1内设置搅拌组件2,搅拌组件2上部设置加料组件3,包膜罐1上部设置加料组件3,加料组件3与搅拌组件3相连接,包膜罐1底部设置检测组件4和排料组件5,排料组件5设置于检测组件4一侧。包膜罐1内的搅拌组件2用于将钛白粉和包膜剂进行搅拌,加料组件3用于在搅拌中通过搅拌组件2将物料加入至包膜罐1内提高了搅拌的均匀性,检测组件4用于检测钛白粉的包膜效果,排料组件5用于将钛白粉从包膜罐1排出。

搅拌组件2包括搅拌电机21、搅拌轴22、搅拌叶23,搅拌电机21设置于包膜罐1上部,搅拌电机21底部与搅拌轴22相固定连接,搅拌轴22两侧固定搅拌叶23,搅拌轴22与搅拌叶23相固定连接。

搅拌电机21垂直固定于包膜罐1正上部,搅拌电机21底部与搅拌轴22相连接,

搅拌轴22包括搅拌轴体221和物料通道222,搅拌轴体221为圆杆状,搅拌轴体221内开设物料通道222,物料通道222为中空状,物料通道222从搅拌轴体221的上部延伸至搅拌轴体221的下部;搅拌轴体221用于作为搅拌主体,物料通道222用于物料进入至搅拌轴体221内,并且物料最终通过物料通道222进入至包膜罐1内,

搅拌叶23包括搅拌叶一231和搅拌叶二232,搅拌叶一231和搅拌叶二232对称固定于搅拌轴22底部侧壁上,搅拌叶一231和搅拌叶二232均为矩形板状结构。

搅拌叶一231内设置搅拌叶腔一2311,搅拌叶腔2311沿搅拌叶一231内壁开设,搅拌叶腔一2311与物料通道222底部一侧相连通,搅拌叶一231侧壁贯通开设搅拌叶孔一2312,搅拌叶孔一2312与搅拌叶腔一2311相连通,搅拌叶孔一2312为圆孔状,搅拌叶孔一2312数量为若干个且均匀分布于搅拌叶一231上。

搅拌叶二232内设置搅拌叶腔二2321,搅拌叶腔二2321沿搅拌叶二232内壁开设,搅拌叶二232与物料通道222底部另一侧相连通,搅拌叶二232侧壁贯通开设搅拌叶孔二2321,搅拌叶孔二2321与搅拌叶腔二2321相连通,搅拌叶孔二2321为圆孔状,搅拌叶孔二2321数量为若干个且均匀分布于搅拌叶二232上,搅拌叶一231和搅拌叶二232一方面用于搅拌物料另一方面搅拌叶一231和搅拌叶二232可以作为通道便于物料通道222从搅拌叶一231和搅拌叶二232进入至包膜罐1内,物料添加的过程可以伴随着搅拌叶一231和搅拌叶二232的搅拌过程进行,而且物料可以深入的直接融合于搅拌过程使得物料搅拌更加均匀。

加料组件3包括加料筒31、加料斗32和旋转斗33,加料筒31固定于电机21与包膜罐1上部之间,加料筒31为中空状结构,加料筒31上部和下部均呈开口状,电机21底部通过上固定板211与加料筒31上部相固定连接,加料筒31底部通过下固定板212与加料筒31上部相固定连接。加料斗32用于物料的添加,旋转斗33可以跟随着搅拌轴22转动,同时物料可以顺着搅拌轴22进入至包膜罐内;

上固定板211上开设入气孔2111;气孔2111用于往加料筒31内鼓气避免堵塞现象发生,搅拌轴体221穿过下固定板212进入至包膜罐1内。

加料斗32设置于加料筒31上部一侧,加料斗32底部与加料筒31上部侧壁相连通;

加料斗32上部开口设置料斗盖321;料斗盖321一侧通过螺栓与加料斗32相固定连接。

加料筒31与上固定板211和下固定板212之间形成料筒室310,旋料斗33将料筒室310分为上料筒室3101和下料筒室3102;

旋转斗33包括转斗板331、旋转槽332和入料口333,转斗板331截面呈“∨”状,搅拌轴体221上靠近物料通道222上部处开设入料口333,转斗板331底部与转斗板331相连通,

转斗板331底壁与搅拌轴体221相固定连接,入料口333设置于转斗板331底壁上部;转斗板331上端匹配设置于旋转槽332内,旋转槽332设置于加料筒31侧壁内,旋转槽332为倾斜状,旋转槽332环绕加料筒31内侧壁一周;

检测组件4包括主套板41、副套板42、取样组件43和检测区44,主套板41上部与包膜罐1底部相连通,主套板41底部一侧设置副套板42,主套板41和副套板42之间设置检测区44,取样组件43可在主套板41、副套板42之间移动,取样组件43经过检测区44进行检测;

主套板41为圆柱状其中间位置开设主中心孔411,主中心孔411为圆孔状,

主套板41上设置挡板412,挡板412穿过主套板41对主中心孔411进行封堵。

副套板42为圆柱状,副套板42通过螺栓与主套板41相固定连接,副套板42中部开设副中心孔421,副中心孔421与主中心孔411相对应设置。

取样组件43包括取样槽431、拉杆432、内封板433、弹簧434和外封板435,取样槽431为矩形槽,取样槽431位于主中心孔411和副中心孔421内,取样槽431底部中间位置与拉杆432一端相固定连接,拉杆432外壁固定内封板433,内封板433为圆形板,副套板42底部与外封板435相固定连接,弹簧434设置于内封板433和外封板435之间,弹簧434一端与外封板435相固定连接,弹簧434另一端与内封板433侧壁相固定连接。

取样槽431两侧靠下部位置处设置穿孔一4311和穿孔二4312,穿孔一4311和穿孔二4312相对应设置,穿孔一4311内固定塑料膜一43111,穿孔二4312内固定塑料膜二43121,当取样槽431底端靠近下部时,穿孔一4311和穿孔二4312位于检测区44处。

检测区44为设置于主套板41、副套板42之间的间隙,检测区44一侧设置发光灯441,检测区44另一侧设置光感应传感器442,使用时发光灯441穿过穿孔一4311和穿孔二4312并穿过取样槽431内的待检测试样然后被光感应传感器442接受。

排料组件5包括排料管51和鼓气管52,排料管51垂直设置于包膜罐1下部,排料管51一侧设置鼓风管52,鼓风管52倾斜设置,鼓风管52上设置阀门;在排料管51堵塞时鼓气管52通过往排料管51鼓风冲洗将排料管51打通。

将钛白粉提前加入至包膜罐1内,通过搅拌电机21带动搅拌轴22转动从而带动搅拌叶23对钛白粉进行搅拌;

向加料斗32内加入包膜剂,使得包膜剂进入至旋转斗33并经过旋转斗33进入至物料通道222内;

搅拌轴22不停转动,同时旋转斗33不停转动,包膜剂不间断的从旋转斗33进入至物料通道222内并经过物料通道222进入至包膜罐1内,包膜剂与搅拌中的钛白粉均匀混合;

拔出挡板412,推动拉杆432使得取样槽431上端面与包膜罐1底部相平齐,伴随着物料的搅拌,物料逐渐进入至取样槽431内;

拉动推杆432使得穿孔一4311和穿孔二4312对准检测区44,发光灯441发出的光通过穿孔一4311和穿孔二4312被光感应传感器442接收,因为钛白粉包膜后其光反射程度有变化,从而根据光线的变化判断钛白粉的包膜程度及包膜是否完成.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