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医疗器械表面的阻燃复合材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06952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医疗器械表面的阻燃复合材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医疗器械表面的阻燃复合材料。
【背景技术】
[0002]医疗器械行业涉及到医药、机械、电子、塑料等多个行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资金密集的高技术产业。而高新技术医疗设备的基本特征是数字化和计算机化,是多学科、跨领域的现代高技术的结晶,其产品技术含量高,利润高,因而是各科技大国,国际大型公司相互竞争的制高点,介入门槛较高。即使是在行业整体毛利率较低、投入也不高的子行业也会不断有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出现,并从中孕育出一些具有较强盈利能力的企业。因此行业总体趋势是高投入、高收益。
[0003]医学影像设备是医院医疗设备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医院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不仅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重要保障,同时为临床科学研究提供重要平台。影像设备作为一个综合平台,对医院的发展起着重要推动作用。
[0004]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和部分医院设备的更新换代,最近几年,我国医疗影像诊断设备的市场需求急剧增长,客观上推动了我国医疗影像诊断设备行业的发展,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一些企业不断地成长壮大,形成了一定的竞争力,国内自主生产的医学影像诊断设备的市场占有率有所提高。伴随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家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及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医疗器械行业更是突飞猛进的发展。
[0005]有机涂层广泛应用于治疗技术中的医用导管、导丝等。导管最外层的涂层大部分采用的是聚乙烯材质,现有技术中的涂层附着力较差,一般要低涂粘结层来提高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力,涂层在使用时要先预涂聚苯硫醚、聚酰胺酰亚胺或无机粘结成份作为底漆以提高涂层附着力。这样,有机涂层体系复杂、涂装工艺繁琐,增加了涂层厚度,使介入导管、导丝难以适应精细化的发展方向,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聚四氟乙烯涂层在医疗器械领域领域的使用。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医疗器械表面的阻燃复合材料,耐热变形能力好,材料受热时的尺寸稳定性越好,热变形越小;提供表面润滑性能,良好的阻燃效果使阻燃性达到V-0(UL-94-1.6mm);涂层具有超强的抗腐蚀性,可广泛应用于生物医用材料领域。
[0007]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医疗器械表面的阻燃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原料各组分按照重量分组成如下:
聚四氟乙烯18-20份、聚酰胺树脂8-12份、消泡剂0.6-0.8份、有机硅流平剂1_3份、润湿剂0.6-0.8份、抗氧化剂1.2-1.5份、十溴二苯乙烷0.8-1份、氧化聚乙烯蜡2_4份、三聚氰氨尿酸盐1.3-1.5份、环己烷-1,2- 二甲酸二异壬基酯1.5-1.8份。
[0008]上述的消泡剂为溴化钠、硬脂酸钙和四丁基溴化磷按照重量比1:1:2组成的混合物。
[0009]上述的润湿剂为水杨酸和3-氯-1-丙醇按照重量比2:1组成的混合物。
[0010]上述的抗氧剂为亚磷酸一苯二异辛酯、亚磷酸三(2,4_ 二叔丁基苯基)酯或4,4/ -甲撑双(2,6_ 二叔丁基苯酚)。
[001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产品的耐热变形能力好,材料受热时的尺寸稳定性越好,热变形越小;
2、提供表面润滑性能,良好的阻燃效果使阻燃性达到V-0(UL-94-l.6mm);
3、涂层具有超强的抗腐蚀性,能防止生物环境对材料的腐蚀、降解、磨损和性质退化,可广泛应用于生物医用材料领域。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实施例1
一种用于医疗器械表面的阻燃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原料各组分按照重量分组成如下:
聚四氟乙烯18份、聚酰胺树脂8份、溴化钠、硬脂酸钙和四丁基溴化磷按照重量比1:1:2组成的消泡剂0.6份、有机硅流平剂I份、水杨酸和3-氯-1-丙醇按照重量比2:1组成的润湿剂0.6份、亚磷酸一苯二异辛酯1.2份、十溴二苯乙烷0.8份、氧化聚乙烯蜡2份、三聚氰氨尿酸盐1.3份、环己烷-1,2- 二甲酸二异壬基酯1.5份。
[0013]实施例2
一种用于医疗器械表面的阻燃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原料各组分按照重量分组成如下:
聚四氟乙烯19份、聚酰胺树脂10份、溴化钠、硬脂酸钙和四丁基溴化磷按照重量比1:1:2组成的消泡剂0.7份、有机硅流平剂2份、水杨酸和3-氯-1-丙醇按照重量比2:1组成的润湿剂0.7份、亚磷酸三(2,4- 二叔丁基苯基)酯1.3份、十溴二苯乙烷0.9份、氧化聚乙烯蜡3份、三聚氰氨尿酸盐1.4份、环己烷-1,2- 二甲酸二异壬基酯1.6份。
[0014]实施例3
一种用于医疗器械表面的阻燃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原料各组分按照重量分组成如下:
聚四氟乙烯20份、聚酰胺树脂12份、溴化钠、硬脂酸钙和四丁基溴化磷按照重量比1:1:2组成的消泡剂0.8份、有机硅流平剂3份、水杨酸和3-氯-1-丙醇按照重量比2:1组成的润湿剂0.8份、4,4'-甲撑双(2,6_ 二叔丁基苯酚)1.2-1.5份、十溴二苯乙烷I份、氧化聚乙烯蜡4份、三聚氰氨尿酸盐1.5份、环己烷-1,2- 二甲酸二异壬基酯1.8份。
【主权项】
1.一种用于医疗器械表面的阻燃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原料各组分按照重量分组成如下: 聚四氟乙烯18-20份、聚酰胺树脂8-12份、消泡剂0.6-0.8份、有机硅流平剂1_3份、润湿剂0.6-0.8份、抗氧化剂1.2-1.5份、十溴二苯乙烷0.8-1份、氧化聚乙烯蜡2_4份、三聚氰氨尿酸盐1.3-1.5份、环己烷-1,2- 二甲酸二异壬基酯1.5-1.8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医疗器械表面的阻燃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消泡剂为溴化钠、硬脂酸钙和四丁基溴化磷按照重量比1:1:2组成的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医疗器械表面的阻燃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润湿剂为水杨酸和3-氯-1-丙醇按照重量比2:1组成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医疗器械表面的阻燃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氧剂为亚磷酸一苯二异辛酯、亚磷酸三(2,4- 二叔丁基苯基)酯或4,4'-甲撑双(2,6-二叔丁基苯酚)。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医疗器械表面的阻燃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原料各组分按照重量分组成如下:聚四氟乙烯18-20份、聚酰胺树脂8-12份、消泡剂0.6-0.8份、有机硅流平剂1-3份、润湿剂0.6-0.8份、抗氧化剂1.2-1.5份、十溴二苯乙烷0.8-1份、氧化聚乙烯蜡2-4份、三聚氰氨尿酸盐1.3-1.5份、环己烷-1,2-二甲酸二异壬基酯1.5-1.8份。耐热变形能力好,材料受热时的尺寸稳定性越好,热变形越小;提供表面润滑性能,良好的阻燃效果使阻燃性达到V-0(UL-94-1.6mm);涂层具有超强的抗腐蚀性,能防止生物环境对材料的腐蚀、降解、磨损和性质退化,可广泛应用于生物医用材料领域。
【IPC分类】C09D5-18, C09D127-18, C09D5-08, C09D177-00, C09D7-12
【公开号】CN104725946
【申请号】CN201310715171
【发明人】刘泽华
【申请人】刘泽华
【公开日】2015年6月24日
【申请日】2013年12月2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