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倍比匹配辐条的自行车轮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12979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以倍比匹配辐条的自行车轮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与一种自行车后车轮的轮组辐条编织方式有关,特别是一种能够平均承受张力负载,而增进使用寿命的以倍比匹配辐条的自行车轮圈。



图1、2所示,以现今自行车的后车轮1的连结方式为例,其主要是在轮轴11上的花鼓12与轮圈13之间,以数辐条14予以连接,使该花鼓12可带动该轮圈13转动,以达到后车轮1转动的效果,上述的后车轮1的连结方式虽能传动该后车轮1转动,其实际使用上仍有下列缺点亟待改进即,现今辐条14编织连结该花鼓12的左、右侧辐缘121、122与轮圈13的方式,是采交错连结方式配置而成,其中,连接该花鼓12左侧的辐条14是为左侧辐条141,连接该花鼓12右侧的辐条14是为右侧辐条142,而该等左侧辐条141与该等右侧辐条142的数量相等,且该等左侧辐条141的与轮圈13轮径中心面131的夹角θ1大于该等右侧辐条142与轮圈13的轮径中心面131的夹角θ2,因此,当作用力施予该花鼓12侧边的传动齿15而带动轮圈13转动时,会因为该左、右侧辐条141、142与轮圈13的轮径中心面131的夹角θ1、θ2不相等,而造成该左、右侧辐条141、142所承受的张力不匀,导致后车轮1整体的结构强度与使用寿命相对降低。
于是,依据上述实用新型目的的一种以倍比匹配辐条的自行车轮圈,主要是借由至少三组辐条组连结该花鼓与轮圈,使花鼓与轮圈可同步转动,而每一辐条组是以三根辐条为一组,其中位于两侧的辐条系几近平行从轮圈连结到花鼓的第一侧辐缘,该等辐条在该侧辐缘上会形成交错配置是为交错侧辐缘;而每组位于中间的辐条则从轮圈连结到花鼓的第二侧辐缘,该等辐条在该侧辐缘上会形成等间距放射配置是为放射侧辐条;且每组的交错侧辐条与放射侧辐条在轮圈的轮径中心面上的投影会等间距几近平行。
关于本实用新型以倍比匹配辐条的自行车轮圈其可获致的功效兹综合归纳如后1、本实用新型交错侧辐条31、51是采交错连结方式配置而成,该放射侧辐条32、52是以放射配置方式接设于该轮圈23、43与第二侧辐缘222、422上,因此可相对突显出自行车外观上的特异之处,不但能够吸引消费者注目,且整体外观显得简单、干净而备具产业利用价值。
2、由于本实用新型连结于该花鼓22、42上的交错侧辐条31、51数量为放射侧辐条32、52数量的二倍,又,该等交错侧辐条31、51与轮圈23、43的轮径中心面231、431的夹角θ3、θ5小于该等放射侧辐条32、52与轮圈23、43的轮径中心面231、431的夹角θ4、θ6(θ3<θ4,θ5<θ6),所以可借由该交错侧辐条31、51的数量分散该侧所承受的总张力,而相对增强后车轮2、4的整体结构强度。
3、本实用新型除了该交错侧辐条31、51的数量较多,借以分散张力负载之外,尚可相对缩小该交错侧辐条31、51与轮圈23、43轮径中心面431的夹角(θ3、θ5),使得该等交错侧辐条31、51的轴向负载加总量减小,而趋近等于该放射侧辐条32、52的轴向负载加总量,并使每一辐条所承受的张力趋近一致,而使得后车轮2的结构强度更坚固,让骑乘者于骑乘上更为顺畅。
较佳实施例之详细说明如图3、4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以倍比匹配辐条的自行车轮圈,主要是在自行车后车轮2的轮轴21上的花鼓22与轮圈23之间,以至少三组辐条组3予以连接,使该花鼓22可带动该轮圈23转动,以达到后车轮2转动之效果。
上述各该辐条组3的间距是大于每组内各该辐条间的间距,而每一辐条组3是以三根辐条为一组,其中位于两侧的辐条系几近平行从轮圈23连结到花鼓22的第一侧辐缘221,且该等辐条在该侧辐缘221上会形成交错配置是为交错侧辐条31;而每组位于中间的辐条则从轮圈23连结到花鼓22的第二侧辐缘222,该等辐条在该侧辐缘222上会形成等间距放射配置是为放射侧辐条32;且每组的交错侧辐条31与放射侧辐条32在轮圈23的轮径中心面231上的投影会等间距几近平行。
如图3、4、5所示,本实施例是以六组辐条组3为例,每相邻辐条组3邻接的交错侧辐条31是以相互交错方式配置于该轮圈23与花鼓22的第一侧辐缘221上,而该等辐条组3的放射侧辐条32则以放射配置方式接设于该轮圈23与花鼓22的第二侧辐缘222,借此,能够相对突显出自行车外观上的特异之处,而具备首创新颖的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构造、特征及位置的说明,至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如图4、5所示,连结该花鼓22上的交错侧辐条31的数量为放射侧辐条32数量的二倍,且该等交错侧辐条31与轮圈23的轮径中心面231的夹角θ3小于该等放射侧辐条32与轮圈23之轮径中心面231的夹角θ4(θ3<θ4),因此,当骑乘者施予作用力来传动花鼓22侧边的传动齿24借以带动轮圈23转动时,该等交错侧辐条31与该轮圈23的轮径中心面231的夹角θ3较小之故,若以该放射侧辐条32同等数量的交错侧辐条31连结该轮圈23,则会使得第一交错侧辐条31所受的张力大于每一放射侧辐条32所受的张力,而产生张力不均的情况,然而,本实用新型是以二倍数量的交错侧辐条31来带动该轮圈23转动,所以该等交错侧辐条31会平均承受张力负载,而可避免该交错侧辐条31所受张力负荷过大造成轮圈23偏载的情况,换言之,该后车轮2的整体结构强度与使用寿命就会相对提高。
此外,本实用新型中该交错侧辐条31的数量较多,借以分散张力负载外,还可相对缩小该交错侧辐条31与轮圈23的轮径中心面231的夹角θ3,使得该等交错侧辐条51的轴向负载加总量减小,而趋近等于该放射侧辐条52的辐向负载加总量,则该后车轮2的结构强度相对就更坚固,让骑乘者于骑乘上更为顺畅。
如图6、7、8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以倍比匹配辐条的自行车轮圈,主要是在自行车后车轮4的轮轴41上的花鼓42与轮圈43之间,以至少三组辐条组5予以连接,使该花鼓42可带动该轮圈43转动,以达到后车轮4转动之效果。
本实施例中是以八组辐条组5连结该花鼓42与轮圈43,而每一辐条组5的配置方式概略与第一较佳实施例相同,即各该辐条组5的间距是大于每组内各该辐条间的间距,而每一辐条组5是以三根辐条为一组,其中位于两侧的辐条系几近平行从轮圈43连结到花鼓42的第一侧辐缘421,且该等辐条在该侧辐缘421上会形成交错配置,是为交错侧辐条41;而每组位于中间的辐条则从轮圈43连结到花鼓42的第二侧辐缘422,该等辐条在该侧辐缘422上会形成等间距放射配置,是为放射侧辐条42;且每组的交错侧辐条41与放射侧辐条42在轮圈43的轮径中心面431上的投影会等间距几近平行,而该等交错侧辐条41与该轮圈43的轮径中心面431的夹角θ5皆小于该等放射侧辐条42与该轮圈43的轮径中心面431的夹角θ6。
上述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构造、特征及位置的说明,至于其结构原理,如图7、8所示,当骑乘者施予作用力来传动花鼓42侧边的传动齿54借以带动轮圈43转动时,因该夹角θ5小于夹角θ6,所以该等交错侧辐条51所承受的张力会高于该等放射侧辐条52所承受的张力,因此本实用新型是增加交错侧辐条51的数量来分散所承受的张力,使得每一交错侧辐条51的承受张力约略等于该一放射侧辐条52所承受的张力,而且该等交错侧辐条51的总负载量也会逐渐趋近等于该等放射侧辐条52的辐向总负载量,借此,即可提升该后车轮4的整体结构强度,而相对增加后车轮4的使用寿命。
此外,由于每相邻辐条组5邻接的交错侧辐条51是相互交错方式配置于该轮圈43与花鼓42的第一侧辐缘421上,而该放射侧辐条52是以放射配置方式接设于该轮圈43与该花鼓42的第二侧辐缘422上,又,以该等交错侧辐条51与该等放射侧辐条52的数量、夹角(θ5、θ6)做调整,可使得每一支辐条所承受的张力几近相等,而达到辐条连结花鼓42与轮圈43的最佳支撑结构,进而使后车轮4的整体结构强度更佳化。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除了可运用在后车轮2、4之外,亦可用于具有碟煞装置的前车轮,因一般碟煞装置都是设置在花鼓的一侧边,所以碟煞装置制动轮圈停止转动的作用点不在轮圈的轮径中心面上,所以连接花鼓两侧的辐条就会与轮圈的轮径中心线构成大小不同的夹角,使得两侧辐条所承受的张力亦会不均,由此可知,借由上述的结构原理运用在前车轮上,可使前车轮的整体结构强度达到最佳化。
权利要求1.一种以倍比匹配辐条的自行车轮圈,主要是在花鼓两侧辐缘接设数辐条连结于轮圈上,使花鼓与轮圈可同步转动,其特征在于至少三组辐条组,每一辐条组是以三根辐条为一组,其中位于两侧的辐条系几近平行从轮圈连结到花鼓的第一侧辐缘,该等辐条在该侧辐缘上会形成交错配置是为交错侧辐条;而每组位于中间的辐条则从轮圈连结到花鼓的第二侧辐缘,该等辐条在该侧辐缘上会形成等间距放射配置是为放射侧辐条;且每组的交错侧辐条与放射侧辐条在轮圈的轮径中心面上的投影会等间距几近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倍比匹配辐条的自行车轮圈,其特征在于该等交错侧辐条与该轮圈的轮径中心面的夹角小于该等放射侧辐条与该轮圈的轮径中心面的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倍比匹配辐条的自行车轮圈,其特征在于各该辐条组的间距大于每组内各该辐条间的间距。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以倍比匹配辐条的自行车轮圈,主要是借由至少三组辐条组连结该花鼓与轮圈,使花鼓与轮圈可同步转动。每一辐条组是以三根辐条为一组,其中位于两侧的辐条系几近平行从轮圈连结到花鼓的第一侧辐缘,该等辐条在该侧辐缘上会形成交错配置是为交错侧辐条;而每组位于中间的辐条则从轮圈连结到花鼓的第二侧辐缘,该等辐条在该侧辐缘上会形成等间距放射配置是为放射侧辐条;且每组的交错侧辐条与放射侧辐条在轮圈的轮径中心面上的投影会等间距几近平行。
文档编号B60B1/04GK2488721SQ0124488
公开日2002年5月1日 申请日期2001年7月18日 优先权日2001年7月18日
发明者陈聪龙 申请人:捷安特(中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