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距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33570阅读:5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轮距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距调整装置,尤其是一种通过调整火车轮距快速适应不同轨距的轨道的轮距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改革开放以来,交通运输对国民经济迅速地发展起到了非常显著的作用,而在交通运输中,铁路运输由于成本较低、快速、安全等特点,已成为最普遍的运输方式。很多与我国接壤的友好邻国在与我国进行能源、材料、商品的贸易的时候都是采用铁路运输的方式,但一些国家的轮轨标准与我国不同,造成了运输的瓶颈。
举例来说中国铁路的轨距是标准轨距1435毫米,而一些相邻国家的规矩却是宽轨,其轨距为1520毫米。现在普遍采用的列车转向架都是不可调整轮距的,如图1所示,为普通列车轮轴结构的示意图,由于具有这样的结构,当列车运输要经过这些相邻国家的时候,就不得不进行一定的调整。这种调整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将货物从标准轨的列车上卸载,再装到宽轨的列车上;另一种情况是将货物车厢吊起,将标准规的转向架更换为宽轨的转向架,再将货物车厢与宽轨的转向架结合。这两种方式都要占用大量面积的土地,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假设中国某入口每年需入境石油1400万吨,木材600万方,由于现有的调整方式的效率低下,入境的石油和木材无法及时入境,造成了货物的积压。除此之外,调整的成本还十分高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固定式列车转向架在不同轨距进行调整的效率低、成本高昂等缺陷,提出了一种轮距调整装置,能够迅速有效的改变轮距,以适应不同轨距的铁路线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轮距调整装置,包括车轮本体(1)和车轴(2),其特征在于,在车轴(2)的端部外表面固定套设有轴套(6),在轴套(6)外表面套设有用于轴向移动的轮套(3),轮套(3)固定套设在车轮本体(1)的内圈表面,在轴套(6)和轮套(3)之间设有定位部件。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可以在轮套(3)的内表面设置内螺纹(9),在轴套(6)的外表面设置与内螺纹(9)相配合的外螺纹(8),并且通过定位螺栓进行固定。
还可以利用限位销(5)作为定位部件,其中限位销(5)设于在轮套(3)径向的通孔(4)内,在轴套(6)的外表面设有与限位销(5)相配合的数个限位孔(7)。限位孔的个数可作为车轮本体(1)相对于车轴(2)的轴向调整级数。
为了防止车轴(2)在调整时发生转动,在所述轴套(6)上开设通过所述数个限位孔(7)且平行于轴线的定向槽(10),该定向槽的深度小于限位孔(7)的深度。为了限位销(5)与限位孔(7)良好接触,可以在限位孔底面贴设垫片(11)。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既能够迅速地调整轮距,以适应不同轨距的铁路线路,减少了由于轨距改变而造成的人力物力的浪费,又具有结构简易、易于实现的优点,方便推广使用。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为普通列车轮轴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轮距调整装置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轮距调整装置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在轴套上增加滑动槽的轴线剖面示意图。
图5为从图4的箭头方向俯视的示意图。
图6为限位销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轮距调整装置在位置A时的局部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轮距调整装置在位置B时的局部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轮距调整装置的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对现有的列车轮轴结构进行改进,增加了可以轴向相对移动的装置,从而实现了快速有效的调整轮距的功能。
实施例一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轮距调整装置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轮距调整装置包括车轮本体(1)和车轴(2),在车轴(2)的端部外表面固定套设有轴套(6),在轴套(6)外表面套设有用于轴向移动的轮套(3),轮套(3)固定套设在车轮本体(1)的内圈表面,在轴套(6)和轮套(3)之间设有定位部件。在本实施例中,定位部件采用限位销(5),限位销(5)设于在轮套(3)径向的通孔(4)内,在轴套(6)的外表面设有与限位销(5)相配合的数个限位孔(7)。其中,轮套(3)与车轮本体(1)和轴套(6)与车轴(2)可采用胀紧的方式进行固定,而在轮套(3)与轴套(6)之间保证能够滑动配合。
限位孔(7)的个数与调整级数有关,即能够调节的轮距的档位,在图2中有两个限位孔,在普通轨道时,限位销(5)插入内侧的限位孔,而当转换到宽轨时,则拔出限位销(5),并将轮套(3)相对于轴套(6)往外拔出,使通孔(4)对准靠外侧的限位孔,再将限位销(5)插入限位孔中,从而实现了从适用普通轨道的轮距到适用宽轨的轮距的调整操作。
限位孔(7)的设置可以沿轴套圆周均匀设置,相对于限位孔(7),需要在轮套(3)上开设相应的通孔,这种均匀设置的方式能够增加轴套与轮套之间的连接强度,防止过大的扭矩导致限位销被剪断。
实施例二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轮距调整装置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与上一实施例相比,本实施例沿着轴向在轮套(3)上设置多个通孔(4),其中通孔(4)与限位孔(7)相配合。除此之外,轴套(6)与轮套(3)在相对轴向移动时可能会发生转动,由于车轮本体的重量相当大,调整回合适的位置需要耗费较多的人力物力,因此本实施例在所述轴套(6)上开设通过所述数个限位孔(7)且平行于轴线的定向槽(10),该定向槽的深度小于限位孔(7)的深度,参见图4和图5,其中图4为在轴套上增加滑动槽的轴线剖面示意图,图5从图4的箭头方向俯视的示意图。为了与这种增加了滑动槽的限位孔相配合,限位销也需要进行一定的改进,如图6所示,为限位销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相对大的椭圆中指示的限位销的直径与通孔(4)和限位孔(7)的直径相配合,并且配合面采用螺纹配合,而相对小的椭圆中指示的限位销的底部可采用直径略小的圆柱形或宽度略小的立方体形,其直径或宽度要小于等于限位孔底部的直径,而滑动槽的宽度要略大于限位销底部的直径或者宽度,以保证限位销可以在滑动槽上无阻碍的滑动。
如图7、8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轮距调整装置在位置A和位置B时的局部示意图,当车轮本体在位置A时,在车轴一端用两限位销插入靠近端部的两个限位孔中,以使车轮本体固定,这时车轮之间的距离比较大,适合较宽的轨道;当需要将车轮本体调整到位置B时,先将两个限位销拔出一部分,使限位销底部略微高于滑动槽,然后将车轮本体向内移动,限位销的底部能够沿着滑动槽滑动,而不发生旋转错位,从而将车轮本体移动到位置B,两个通孔与内侧的两个限位孔对齐,再将两个限位销插入限位孔进行固定。
实施例三如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轮距调整装置的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采用螺纹配合的方式对轮距进行调整,在轮套(3)的内表面设有内螺纹(9),在轴套(6)的外表面设有与内螺纹(9)相配合的外螺纹(8)。在调整轮距时,可以通过旋转车轮本体(1)来使车轮本体(1)相对于车轴(2)在轴向移动,当移动到合适位置时,可以通过定位螺栓进行定位,保证车轮不会松动。
轮距调整装置在车轴的两端可以调整相同的距离,也可以根据要求调整不同的距离,轴套和轮套的长度以及厚度都可以根据强度和刚度测试选择合适的数值,从而使本实用新型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1.一种轮距调整装置,包括车轮本体(1)和车轴(2),其特征在于,在车轴(2)的端部外表面固定套设有轴套(6),在轴套(6)外表面套设有用于轴向移动的轮套(3),轮套(3)固定套设在车轮本体(1)的内圈表面,在轴套(6)和轮套(3)之间设有定位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距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轮套(3)的内表面设有内螺纹(9),在轴套(6)的外表面设有与内螺纹(9)相配合的外螺纹(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距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件为限位销(5),限位销(5)设于在轮套(3)径向的通孔(4)内,在轴套(6)的外表面设有与限位销(5)相配合的数个限位孔(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距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轴套(6)上开设有通过所述数个限位孔(7)且平行于轴线的定向槽(10),该定向槽的深度小于限位孔(7)的深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轮距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4)沿轮套(3)的周向均匀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或5所述的轮距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孔(7)底面贴设有垫片(1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距调整装置,包括车轮本体(1)和车轴(2),其特征在于,在车轴(2)的端部外表面固定套设有轴套(6),在轴套(6)外表面套设有用于轴向移动的轮套(3),轮套(3)固定套设在车轮本体(1)的内圈表面,在轴套(6)和轮套(3)之间设有定位部件。本实用新型既能够迅速地调整轮距,以适应不同轨距的铁路线路,减少了由于轨距改变而造成的人力物力的浪费,又具有结构简易、易于实现的优点,方便推广使用。
文档编号B60B35/10GK2918112SQ20062011288
公开日2007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28日
发明者吕增瑞 申请人:吕增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