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车轮旋转吸气节能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13817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机动车车轮旋转吸气节能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车轮旋转吸气,提高燃油燃烧率、可操作性的系统。
背景技术
现在,机动车已广泛成为人们的交通及运输工具。随着机动车数量的迅速增加、 能源的减少和道路交通状况的复杂,如何提高机动车的工作效率、减少能耗、提高 燃油的燃烧率,同时提高机动车的可操作性成为人们越来越重视的问题,并且有一 些具体的措施。如本申请人现有专利《机动车车轮旋转吸气节能装置》(中国专利 号200720086210.2),车轮毂的钢圈支撑架上有吸气孔,吸气孔通过气管与储气缸、 空气分离器、控制活塞、氮气储气缸、氧气储气缸连通,氮气储气缸和汽油发动机 连通,氧气储气缸与和汽油发动机、驾驰室进气装置连通,钢圈支撑架上装与开关 活塞相连的内、外制动圈。车轮旋转时,两吸气孔交替吸气,吸入的气体通过空气 分离器分离,分离的氮气送至汽油发动机,提供机动车前进更大的动力;氧气送至 汽油发动机,提高燃油的燃烧率,送至驾驰室进气装置,使驾驰室空气新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状,旨在提供一种能提高燃油的燃烧率,同时提高 机动车可操作性的机动车车轮旋转吸气节能系统。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方式为,机动车车轮旋转吸气节能系统,车轮毂的钢圈支撑 架上有左吸气孔、右吸气孔,左、右吸气孔通过气管和空气储气缸连通,
系统的氮氧供应部分中的空气储气缸通过气管、压力调节阀与空气分离器连 通,空气分离器通过压力调节阀分别与氧气储气缸、氮气储气缸连通,氧气储气缸、 氮气储气缸和发动机连通,
系统的高压空气刹车制动部分中的空气储气缸通过气管、压力调节阀与制动储 气缸连接,刹车主缸活塞为制动储气缸的一部分,刹车主缸活塞与刹车连动轴一端 连接,刹车连动轴的另一端与刹车踏板连接,可绕联动固定轴转动的刹车连动轴上 装液压弹簧,联动固定轴固定在车身上,制动储气缸内的刹车气缸压力阀通过气管、 制动气缸阀与制动气缸连通,制动气缸外壁的制动内圈与制动外圈不接触,制动外 圈与推动轴一端接触,推动轴另一端的开关活塞分别与左、右吸气孔连接,开关活
4塞端头装有液压弹簧,
系统的车轮差速转向调节部分中的空气储气缸通过气管、压力调节阀与车轮差 速转向调节储气缸连通,车轮差速转向调节储气缸通过气管、车轮差速转向调节储 气缸前的气管分流控制阀与后气管连接控制阀连接,与后气管连接的气管连接控制 阀与前轮制动气缸和悬挂系统上的空气弹簧连接,
前气管分流控制阀的侧进气嘴、中间进气嘴固定在气管尾端,左、中、右排气 嘴固定在进气分流活塞上,并分别与分流管道连通,分流管道在进气分流活塞内,
转向主轴上固定有转向主动齿轮,转向主动齿轮通过转向连动带与安装在转向 连动轴上的转向连动齿轮连接,转向连动轴固定在气管分流控制阀上,转向连动齿 轮与进气分流活塞的一端连接,
后气管连接控制阀的侧进气道、中间进气道固定在气管连接控制阀上,侧进气 道与前气管分流控制阀中的侧进气嘴所在气道的导出气管连通,中间进气道与前气 管分流控制阀中的中间进气嘴所在气道的导出气管连通,后气管连接控制阀中的连 接排气活塞由两侧的气压弹簧、液压弹簧固定,
后气管连接控制阀内的左、右连接嘴固定在连接排气活塞内,左、右连接嘴连 有伸縮气道,气压弹簧、弹簧进气管分别与机动车两侧前轮进气管连通,
伸缩气道通过其上的气管和机动车车轮前轴上的气管分别与上、下进气管连 通,上进气管通过空气弹簧上的一单向气体流向阀与空气弹簧连通,空气弹簧的另 一单向气体流向阀直通大气,下进气管通过单向气体流向阀与制动气缸连通。
车轮旋转时,本发明的两吸气孔交替吸气,吸入的部分空气通过空气分离器分 离,分离的氮气送至汽油发动机,提供机动车前进更大的动力;氧气送至汽油发动 机,提高燃油的燃烧率,同时,吸入的部分空气通过制动储气缸的制动作用,部分 空气通过差速转向调节储缸、气管分流控制阀、气管连接控制阀的控制,提高机动 车的可操作性。本发明在机动车加速时,能减少机动车前进的阻力;刹车时,则加 大了机动车前进的阻力,有利刹车;直线行驰时调节左右两侧车轮路面原因产生差
速,保证机动车在高速行驰时的安全;转向时,调节内外转向轮产生的差速与悬挂 系统的空气弹簧使机动车更快更平稳地转向。


图l是本发明结构俯视图, 图2是本发明结构侧视图,图3是机动车加速、刹车减速时本发明工作原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前气管分流控制阀结构俯视图, 图5是前气管分流控制阀结构侧视图, 图6是后气管连接控制阀结构俯视图, 图7是后气管连接控制阀结构侧视图, 图8是左、右吸气孔设置示意图, 图9是减速差速机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参照图8,车轮毂3的钢圈支撑架4上有左吸气孔30、右吸气孔31,左、右 吸气孔通过气管5和压力控制阀6送入空气储气缸7中。
吸气节能系统由氮氧供应部分、高压空气刹车制动部分和车轮差速转向调节部 分三个部分组成,下面参照附图详细叙述各部分的工作原理。
参照图l、 2,氮氧供应部分中的空气储气缸7通过气管5、压力调节陶8与空 气分离器9连通,空气分离器9通过压力调节阀8分别与氧气储气缸10、氮气储气 缸11连通,氧气储气缸、氮气储气缸和发动机12连通。机动车1有汽车车前灯57。
从空气储气缸7输出的部分压力空气,通过气管5流经压力调节阀8进入空气 分离器9,空气分离器9将空气分离成为高纯度的氧气和氮气,通过压力调节阀8 分别进入氧气储气缸10、氮气储气缸11储存,当发动机工作需要时,储存气体通 过气管5分别进入发动机12,为发动机12提供混合气燃烧所需要的高压、高浓度 的氧气。同时在机动车l加速时,为发动机12加速提供高压、高浓度的氮气。
参照图l、 2、 3、 8,高压空气刹车制动部分中的空气储气缸7通过气管5、压 力调节阀8与制动储气缸13连接,刹车主缸活塞20为制动储气缸13的一部分。 刹车主缸活塞20与刹车连动轴18 —端连接,刹车连动轴18的另一端与刹车踏板 17连接,刹车连动轴上装有液压弹簧21,联动固定轴19固定在车身上,刹车连动 轴18可绕联动固定轴19转动。制动储气缸13内的刹车气缸压力阀22通过气管5、 制动气缸阀25与制动气缸23连通,制动气缸23外壁的制动内圈26与制动外圈27 不接触。制动外圈27接触推动轴28—端,推动轴28另一端的开关活塞29分别与 左、右吸气孔连接,开关活塞29端头装液压弹簧21。
从空气储气缸7输出的部分压力空气,通过气管5流经压力调节阀8、单向气 体流向阀24进入制动储气缸13储存。机动车l加速时,驾驶员踩下油门,刹车踏板17不受向下的压力,即刹车踏 板17对刹车连动轴18无压力,液压弹簧21对刹车连动轴18无弹力。刹车连动轴 对制动储气缸13的刹车主缸活塞20无压力,刹车主缸活塞对制动储气缸中的高压 空气无推力,制动储气缸中的空气压力不足使刹车气缸压力阀22打开,制动气缸 23中空气压力不足以使制动气缸23气缸壁的制动内圈26与制动外圈27接触,并 产生压力,制动外圈27虽与推动轴28接触,但对其并无压力作用,推动轴28、液 压弹簧21对开关活塞29无作用力,则开关活塞处于左吸气孔30处,关闭左吸气 孔,打开右吸气孔31。而右吸气孔的开口方向与车轮2的旋转方向相反,则在吸气 过程中对机动车前进产生的阻力小,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机动车l刹车时,驾驶员踩下刹车踏板17,刹车踏板17受向左的压力,刹车 连动轴18绕联动固定轴19转动,刹车连动轴18运动,带动液压弹簧21拉伸,通 过刹车连动轴对刹车主缸活塞20产生推力,制动储气缸13中的气缸的体积减小, 高压空气的压力加大,其空气压力足以使刹车气缸压力阀22打开。制动储气缸中 的高压空气通过气管5、制动气缸阀25进入制动气缸23。由于单向气体流向阀24 的作用使制动储气缸13中的空气不会通过气管5回流到空气储气缸7、进入气管5 中的高压空气不会回流入进气管56中。由于刹车主缸活塞20运动的作用,制动储 气缸13上的向外排气的单向气体流向阀24关闭。制动气缸23的汽缸壁为制动内 圈26,制动内圈受制动气缸23中高压空气作用均匀张开,制动内圈26与制动外圈 27接触,并推动制动外圈27均匀张开。制动外圈27推动推动轴28向外运动,推 动轴推开开关活塞29由左吸气孔30运动到右吸气孔31,左吸气孔30打开,右吸 气孔31关闭,液压弹簧21压缩。由于左吸气孔的开口方向与车轮2的运动方向相 同,在吸气过程中对机动车前进产生的阻力大,则可加大机动车的减速阻力。同时 有大量的空气进入空气储气缸7内,为系统中的氮、氧供应部分提供大量的氮气、 氧气,为下次机动车的启动,提供动力储备。
驾驶员松开刹车踏板17,刹车主缸活塞20受处于刹车连动轴18上的液压弹 簧21的拉力作用反向运动,制动储气缸13中的气缸的体积增大,使制动气缸23 中的高压空气通过气管5、气缸压力阀22回流进入制动储气缸13。制动内圈26、 制动外圈27由于弹力作用会恢复原来大小,制动内圈26与制动外圈27无接触, 制动外圈与推动轴28接触,但对其并无压力作用。开关活塞29受液压弹簧21的 弹力作用由右吸气孔31运动到左吸气孔30,左吸气孔30关闭,右吸气孔31打开,同时制动储气缸13上的向外排气的单向气体流向阀24打开。
制动内圈26、制动外圈27受到压力空气作用时会均匀张开。刹车主缸活塞20 为制动储气缸13的一部分,制动储气缸13的气缸体积随刹车主缸活塞20的运动 变化。制动储气缸13上的向外排气的单向气体流向阀24的开关通过刹车主缸活塞 20的位置控制,其作用是使制动储气缸的空气压力保持一定。由于单向气体流向阀 24的作用,使制动储气缸13中的空气不会通过气管5回流到空气储气缸7、进入 气管5中的高压空气不会回流入进气管56中。通常时,刹车气缸压力阀22打开制 动气缸23通向制动储气缸13的通道。只有当气体的压力一定时,才将制动储气缸 13通向制动气缸23方向的通道打开。制动内圈26不随车轮旋转,制动外圈27随 车轮旋转。制动时,制动内圈26与制动外圈27接触、摩擦制动,同时由于左吸气 孔30的开口方向与车轮2的运动方向相同,则在吸气过程中对机动车前进产生的 阻力大,加速机动车的减速。
参照图1、 2、 3、 4、 5、 6、 7、 9,车轮差速转向调节部分中的空气储气缸7 通过气管5、压力调节阔8与车轮差速转向调节储气缸14连通,车轮差速转向调节 储气缸通过气管5、车轮差速转向调节储气缸前的气管分流控制阀15与后气管连接 控制阀16连接,与后气管连接的气管连接控制阀与前轮制动气缸23和悬挂系统上 的空气弹簧55连接。
空气储气缸7输出的部分压力空气,通过气管5经压力调节阀8进入车轮差速 转向调节储气缸14储存。当机动车左右两侧车前轮因路面原因或转向原因产生差 速时,后气管连接控制阀16连通,高压空气由车轮差速转向调节储气缸14导出, 并通过前气管分流控制阀15选择该机动车行驰状态下的相应气体的分流管道的开 关,将适合该状态下的分流管道打开,不适合该状态下的分流管道关闭,分流好的 高压气体通过后气管连接控制阀16的选择,进入相应侧的制动气缸25、空气弹簧 55。进入的高压气体在机动车直线行驰时,调节左右两侧车轮路面原因产生差速, 保证机动车在高速行驰时的安全。在机动车转向时,调节内外转向轮产生的差速与 悬挂系统中的空气弹簧使机动车更快更平稳地转向。
参照图4、 5,前气管分流控制阀15的侧进气嘴32、中间进气嘴33固定在气 管5尾端,分流管道35固定在进气分流活塞34内,左、中、右排气嘴37、 38、 36 固定在进气分流活塞34上,并分别与分流管道35连通。
汽车直线行驰时,进气分流活塞34处于平衡位置,高压气体从车轮差速转向调节储缸14进入侧进气嘴32、中间进气嘴33。由于进气分流活塞34的作用,侧 进气嘴32关闭,中间进气嘴33打开,通过进气分流活塞34中的分流管道35将气 体由中排气嘴38导出,并通过气管5导出前气管分流控制阀15。
机动车转向时,驾驶员转动机动车转向主轴42 —端的转向盘,机动车的转向 主轴转动,固定在转向主轴42上的转向主动齿轮43转动,转向主动齿轮通过转向 连动带41,带动转向连动轴39上的转向连动齿轮40转动,转向连动齿轮40转动, 带动进气分流活塞34运动。由于进气分流活塞34的位置变化,则进气分流活塞34 中的分流管道35将中间进气嘴33断开,侧进气嘴32连通,高压气体通过侧进气 嘴32流过进气分流活塞34中的分流管道35,并通过相应的排气嘴、气管导出。转 向完成后,驾驶员反向转动转向盘至平衡位置,转向主轴带动转向主动齿轮反向转 动,转向主动齿轮通过转向连动带41带动转向连动齿轮反向转动,进气分流活塞 运动回平衡位置,中间进气嘴33连通,侧进气嘴32断开。
机动车转向可能为左,也可能为右,转向方向不同时,转向主轴42、转向主 动齿轮43、转向连动齿轮40的转向方向不同,进气分流活塞34的运动方向也不同, 因此,在进气分流活塞34中对应侧进气嘴32的分流管道35为左右两条。机动车 左转时,转向盘、转向连动齿轮40逆时针转动,进气分流活塞34开启左排气嘴37 的分流管道35,右排气嘴36、中排气嘴38与分流管道断开。进入前气管分流控制 阀15的高压气体,通过侧进气嘴32、分流管道35、左排气嘴37从进气分流活塞 34、前气管分流控制阀15导出。机动车向右转时,转向盘、转向连动齿轮40顺时 针转动,进气分流活塞34开启右排气嘴36的分流管道,左、中排气嘴37、 38与 分流管道35断开。进入前气管分流控制阀15的高压气体,通过侧进气嘴32、分流 管道35、右排气嘴36从进气分流活塞34、前气管分流控制阀15导出。
参照图6、 7,后气管连接控制阀16的侧进气道44、中间进气道45固定在气 管连接控制阀16上,侧进气道44与前气管分流控制阀15中的侧进气嘴32所在气 道导出气管5连通,中间进气道45与前气管分流控制阅15中的中间进气嘴33所 在气道导出气管5连通,后气管连接控制阀16中的连接排气活塞51由两侧的气压 弹簧49、液压弹簧21固定。
后气管连接控制阀16内的左、右连接嘴47、 46固定在连接排气活塞51内, 左、右连接嘴47、 46连有伸縮气道48,气压弹簧49、弹簧进气管50分别与机动 车两侧前轮进气管连通。伸缩气道48可伸缩,且保持气密性。参照图3、 6、 7、 9,伸缩气道48通过其上的气管和车轮前轴52上的气管分 别与上、下进气管53、 56连通,上进气管53通过空气弹簧55上的一单向气体流 向阀24与空气弹簧55连通,空气弹簧55的另一单向气体流向阀直通大气,下进 气管56通过单向气体流向阀与制动气缸23连通。
从伸縮气道48导出的高压气体经车轮前轴52上的气管5分别进入上、下进气 管53、 56。进入上进气管53的气体通过单向气体流向阀24进入空气弹簧55,使 空气弹簧55的弹力增加,同时通过空气弹簧55上的另一单向气体流向阀24向外 排气,保持空气弹簧55中的最大气体压力。进入下进气管56的气体通过单向气体 流向阀24、制动汽缸阀25,进入制动气缸23使此侧车轮减速。液压弹簧54的作 用是保持并增加机动车悬挂系统的弹力。
机动车直线行驰时,两侧前轮转速相同,两侧前轮吸入的气体的压力相同,进 入两侧弹簧进气管50的气体压力相同,气压弹簧49的弹力相同,液压弹簧21无 弹力,连接排气活塞51处于平衡位置,左、右连接嘴47、 46不导通,侧进气道44、 中间进气道45关闭。
机动车直线行驰时,右连接嘴46所在右侧前轮转速快,右侧前轮的吸入气体 压力大,通过弹簧进气管50进入右连接嘴46所在侧气压弹簧49的气体压力大, 右连接嘴46所在侧气压弹簧49的气体压力大、弹力大,气压弹簧49推动连接排 气活塞51运动,液压弹簧21产生弹力,使中间进气道45与右连接嘴46连通,侧 进气道44与左连接嘴47连通,气管分流控制阀15中的进气分流活塞34处于平衡 位置,高压气体从车轮差速转向调节储缸14由气管5导出进入侧、中间进气嘴32、 33。又由于机动车直线行驰,进气分流活塞34的作用,侧进气嘴32关闭,中间进 气嘴33打开。高压空气和从车轮差速调节储缸14经气管分流控制阀15中间进气 嘴33、中排气嘴38、气管连接控制阀16中的进气道45、右连接嘴46,进入右连 接嘴46所在侧前轮的制动气缸23中,对右侧转速快的前轮进行刹车减速,保持机 动车两侧前轮的转速相同。当侧前轮转速相同后,通过弹簧进气管50进入两侧气 压弹簧49的气体压力相同,两侧气压弹簧弹力相同,连接排气活塞51在液压弹簧 21弹力作用下运动到平衡位置。左连接嘴47、右连接嘴46不导通。
机动车转向时,驾驶员转动机动车转向主轴42 —端的转向盘,机动车的转向 主轴42、转向主动齿轮43转动,转向主动齿轮43通过转向连动带41带动转向连 动齿轮40转动,转向连动齿轮40带动进气分流活塞34运动,与进气分流活塞34
10内的分流管道35连接的中间进气嘴33关闭,侧进气嘴32打开。
高压气体从车轮差速转向调节储缸14经气管分流控制阀15中的侧进气嘴32、 右排气嘴36或左排气嘴37,进入气管连接控制阀16中的侧进气道44。机动车向 左连接嘴47方向转向时,机动车为左转,由于机动车前轮的差速作用,右连接嘴 46所在右侧前轮转速快,右侧前轮的吸入气体压力大,通过弹簧进气管50进入右 连接嘴46所在侧的气压弹簧49气体压力大、弹力大,气压弹簧49推动连接排气 活塞51运动,液压弹簧21产生弹力,使中间进气道45与右连接嘴46连通,侧进 气道44与左连接嘴47连通。因为机动车此时左转向,气管分流控制阀15中的中 间进气嘴33关闭,侧进气嘴32打开,高压气体从车轮差速转向调节储缸14经气 管分流控制阀15中的气体通过侧进气嘴32、左排气嘴37进入气管连接控制阀16 中的侧进气道44、左连接嘴47进入左连接嘴所在左侧前轮的制动气缸23与空气弹 簧55中,对左侧前轮进行刹车减速,使两侧车轮达到更佳的差速度,使机动车转 向更加快速。同时进入上进气管53的气体通过单向气体流向阀24进入空气弹簧55, 使左侧空气弹簧55的弹力增加。加大了左侧前轮的空气弹簧弹力,使机动车减小 了因转向的向心力所产生的车身倾斜,增加了机动车的转向平稳性。转向完成,机 动车中前轮的差速器不起作用,两侧的车轮转速相同,通过弹簧进气管50进入两 侧气压弹簧49的气体压力相同,两侧气压弹簧弹力相同,连接排气活塞51在液压 弹簧21弹力作用下运动到平衡位置。左连接嘴47、右连接嘴46不导通。
当车轮旋转吸气系统的吸气孔因空气中的固体杂质发生堵塞时,由于车轮继续 旋转,使压力控制阀6在车轮吸气孔侧的压力大大小于空气储气缸7侧的压力,压 力控制阀6受高压空气的作用,使空气储气缸7中的高压空气由压力控制阀6流向 车轮左、右吸气孔30、 31,使吸气孔流通。当吸气孔恢复吸气,压力控制阀在车轮 吸气孔侧的压力恢复,此时压力控制阀只使空气由车轮吸气孔流向空气储气缸7。
权利要求
1、机动车车轮旋转吸气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车轮毂的钢圈支撑架上有左吸气孔、右吸气孔,左、右吸气孔通过气管和空气储气缸连通,系统的氮氧供应部分中的空气储气缸通过气管、压力调节阀与空气分离器连通,空气分离器通过压力调节阀分别与氧气储气缸、氮气储气缸连通,氧气储气缸、氮气储气缸和发动机连通,系统的高压空气刹车制动部分中的空气储气缸通过气管、压力调节阀与制动储气缸连接,刹车主缸活塞为制动储气缸的一部分,刹车主缸活塞与刹车连动轴一端连接,刹车连动轴的另一端与刹车踏板连接,可绕联动固定轴转动的刹车连动轴上装液压弹簧,联动固定轴固定在车身上,制动储气缸内的刹车气缸压力阀通过气管、制动气缸阀与制动气缸连通,制动气缸外壁的制动内圈与制动外圈不接触,制动外圈与推动轴一端接触,推动轴另一端的开关活塞分别与左、右吸气孔连接,开关活塞端头装有液压弹簧,系统的车轮差速转向调节部分中的空气储气缸通过气管、压力调节阀与车轮差速转向调节储气缸连通,车轮差速转向调节储气缸通过气管、车轮差速转向调节储气缸前的气管分流控制阀与后气管连接控制阀连接,与后气管连接的气管连接控制阀与前轮制动气缸和悬挂系统上的空气弹簧连接,前气管分流控制阀的侧进气嘴、中间进气嘴固定在气管尾端,左、中、右排气嘴固定在进气分流活塞上,并分别与分流管道连通,分流管道在进气分流活塞内,转向主轴上固定有转向主动齿轮,转向主动齿轮通过转向连动带与安装在转向连动轴上的转向连动齿轮连接,转向连动轴固定在气管分流控制阀上,转向连动齿轮与进气分流活塞的一端连接,后气管连接控制阀的侧进气道、中间进气道固定在气管连接控制阀上,侧进气道与前气管分流控制阀中的侧进气嘴所在气道的导出气管连通,中间进气道与前气管分流控制阀中的中间进气嘴所在气道的导出气管连通,后气管连接控制阀中的连接排气活塞由两侧的气压弹簧、液压弹簧固定,后气管连接控制阀内的左、右连接嘴固定在连接排气活塞内,左、右连接嘴连有伸缩气道,气压弹簧、弹簧进气管分别与机动车两侧前轮进气管连通,伸缩气道通过其上的气管和机动车车轮前轴上的气管分别与上、下进气管连通,上进气管通过空气弹簧上的一单向气体流向阀与空气弹簧连通,空气弹簧的另一单向气体流向阀直通大气,下进气管通过单向气体流向阀与制动气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车轮旋转吸气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进气分 流活塞(34)中对应侧进气嘴(32)的排气嘴管道为左右两条。
全文摘要
机动车车轮旋转吸气节能系统,涉及一种利用车轮旋转吸气,提高燃油燃烧率、可操作性的系统。车轮毂的钢圈支撑架上有左右吸气孔,左右吸气孔通过气管和空气储气缸连通。吸气节能系统由氮氧供应部分、高压空气刹车制动部分和车轮差速转向调节部分组成。氮氧供应部分由氧气、氮气储气缸、空气分离器等组成。高压空气刹车制动部分由刹车主缸活塞、与联动固定轴连接的液压弹簧、制动气缸、靠近推动轴的制动圈等组成。车轮差速转向调节部分由车轮差速转向调节储缸、气管分流控制阀、气管连接控制阀等组成。车轮旋转时,本系统为前进提供更大的动力,提高可操作性;加速时,减少阻力;刹车时,加大阻力,有利刹车;直线行驰时调节差速,转向更快更平稳。
文档编号B60T1/12GK101462537SQ200910060519
公开日2009年6月24日 申请日期2009年1月15日 优先权日2009年1月15日
发明者笑 毕 申请人:笑 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