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视镜折叠器结构以及具有该结构的手动及电动外后视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14269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后视镜折叠器结构以及具有该结构的手动及电动外后视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外后视镜折叠器结构,另外要发明还涉及具有该结构的手动 及电动外后视镜。
背景技术
当前外后视镜折叠方式主要有两种,电动折叠和手动折叠,所对应的装置就是电 动折叠器和手动折叠器,二者所采用折叠器支架不相同(如图1及图2所示),但是车辆在 开发时一般都要包括高配车型及低配车型,出于成本的考虑,低配车型往往使用的是手动 外后视镜,高配车型则使用的是电动外后视镜,相应地其分别手动折叠器及电动折叠器,因 此设计过程就包括了两种不同的模具以配合两种不同的折叠器支架,增加了模具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电动外后视镜折叠器安装支架及 手动外后视镜折叠器安装支架需要不同模具的缺点,提供一种后视镜折叠器结构,该结构 可以同时满足手动折叠器与电动折叠器的安装。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后视镜折叠器结构,包括折叠器支架、芯 柱、弹簧,所述芯柱包括圆杆及与之一体形成的法兰端,所述折叠器支架设置有上部开口大 于下部开口的台阶孔,所述台阶孔的下部开口处向上延伸形成有中间环柱及边环柱,所述 台阶孔的下部开口处设置有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一端固定在边环柱的内壁上,另一端 固定在中间环柱的外侧壁上,所述中间环柱内孔直径大于或等于芯柱圆杆的最大直径,所 述弹簧设置在中间环柱及边环柱之间,并且所述弹簧套接中间环柱的外侧壁上,所述弹簧 的下端抵靠在支撑结构上,所述芯柱圆杆穿过中间环柱内孔,所述芯柱法兰端的上部与支 撑结构的下部相适配。根据本发明的后视镜折叠器结构,通过改变折叠器安装支架的结构,使本发明的 后视镜折叠器支架能够同时满足电动外后视镜折叠器与手动外后视镜折叠器的装配要求, 节省了模具成本。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后视镜折叠器结构的手 动外后视镜,技术方案如下—种手动外后视镜,包括壳体、安装基座、 手动折叠器、芯柱连接支座,所述手动折 叠器包括折叠器支架、芯柱、弹簧、卡环,所述手动折叠器通过折叠器支架固定到壳体上,所 述芯柱包括圆杆及与之一体形成的法兰端,所述芯柱的法兰端与芯柱连接支座的上端通过 互补结构连接,相对不会发生位移,所述芯柱连接支座的下端固定到安装基座上,所述折叠 器支架设置有上部开口大于下部开口的台阶孔,所述台阶孔的下部开口处向上延伸形成有 中间环柱及边环柱,所述台阶孔的下部开口处设置有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一端固定在 边环柱的内壁上,另一端固定在中间环柱的外侧壁上,所述中间环柱内孔直径大于或等于 芯柱圆杆的最大直径,所述弹簧设置在中间环柱及边环柱之间,并且所述弹簧套接中间环柱的外侧壁上,所述芯柱圆杆上端设置有限制卡环向上运动的凸起,所述弹簧的上端通过 卡环堵住,所述弹簧的下端抵靠在支撑结构上,从而将弹簧预先压缩,所述芯柱圆杆穿过中 间环柱内孔,所述芯柱法兰端的上部与支撑结构的下部相适配,所述安装基座、壳体均开有 孔,并且所述安装基座开的孔、壳体上开的孔、中间环柱内孔同轴心设置。根据本发明的手动外后视镜,将手动折叠器拆下后,可装入电动折叠器,因此可以 节省模具成本。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再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后视镜折叠器结构的电 动外后视镜,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动外后视镜,包括壳体、安装基座、电动折叠器、芯柱连接支座,所述电动折 叠器包括电机、折叠器支架、芯柱、弹簧,所述电动折叠器通过折叠器支架固定到壳体上,所 述芯柱包括圆杆及与之一体形成的法兰端,所述芯柱的法兰端与芯柱连接支座的上端通过 互补结构连接,相对不会发生位移,所述芯柱连接支座的下端固定到安装基座上,其特征在 于,所述折叠器支架设置有上部开口大于下部开口的台阶孔,所述台阶孔的下部开口处向 上延伸形成有中间环柱及边环柱,所述台阶孔的下部开口处设置有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 构一端固定在边环柱的内壁上,另一端固定在中间环柱的外侧壁上,所述中间环柱内孔直 径大于或等于芯柱圆杆的最大直径,所述弹簧设置在中间环柱及边环柱之间,并且所述弹 簧套接中间环柱的外侧壁上,所述弹簧的端与电机外壳抵靠,所述弹簧的下端抵靠在支撑 结构上,从而将弹簧预先压缩,所述芯柱圆杆穿过中间环柱内孔,所述芯柱法兰端的上部与 支撑结构的下部相适配,所述安装基座、壳体均开有孔,并且所述安装基座开的孔、壳体上 开的孔、中间环柱内孔同轴心设置。根据本发明的电动外后视镜,将电动折叠器拆下后,可装入手动折叠器,因此可以 节省模具成本。


图1是现有技术中手动折叠器安装支架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中电动折叠器安装支架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折叠器安装支架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沿B-B方向的剖视图;图5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芯柱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具有本发明的后视镜折叠器结构的手动或电动外后视镜外部视图;图7是图6沿A-A方向的电动外后视镜的剖视图;图8是图6沿A-A方向的手动外后视镜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3至图8所示,根 据本发明的后视镜折叠器结构包括折叠器支架1、芯柱2、弹 簧3,所述芯柱2包括圆杆21及与之一体形成的法兰端22,所述折叠器支架1设置有上部 开口大于下部开口的台阶孔11,所述台阶孔的下部开口处111向上形成有中间环柱12、边 环柱13,所述台阶孔的下部开口处111还设置有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一端固定在边环柱13的内壁上,另一端固定在中间环柱12的外侧壁上,所述中间环柱12内孔直径大于或 等于芯柱圆杆21的最大直径,所述弹簧3设置在中间环柱12及边环柱13之间,并且所述 弹簧3套接中间环柱12的外侧壁上,所述弹簧3的下端抵靠在支撑结构上,所述芯柱圆杆 21穿过中间环柱12内孔,所述芯柱法兰端22的上部与支撑结构的下部相适配。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支撑结构为6个沿周向均布的支撑杆14,每个支撑 杆14的一端固定在边环柱13的内壁上,另一端固定在中间环柱12的外侧壁上,所述6个 支撑杆14的上表面抵接弹簧3,所述6个支撑杆14的下表面与所述芯柱的法兰端22上表 面相适配,以保证芯柱的与中间环柱内孔的同轴度。当然,支撑结构还可以有其它形式的, 如将支撑杆换成支撑圆环板。根据本发明的电动折叠器包括电机4、置于电机4中的弹簧3、芯柱2、折叠器支架
1、弹簧3、芯柱2、折叠器支架1构成本发明的外后视镜折叠器结构。弹簧3设置在电机4 内部,电机包括左部41及右部42,左部41及右部42在上端连接(连接处很小),这样左部 41及右部42之间会有间隙,此间隙的宽度大于边环柱13的壁厚,电机的右部42具有下部 开口的孔,弹簧3置于孔中。装配电动折叠器时,电机右部的孔使中间环柱插入到电机右部 当中,电机左部则容纳在台阶孔中,这样弹簧套接在中间环柱的外侧壁上,整个电机都被容 纳在台阶孔中,然后,芯柱从折叠器安装支架的下部装入,穿过中间环柱内孔以及弹簧,装 配完成时,弹簧的上部与电机外壳抵靠,弹簧下部与支撑杆相抵靠,从而将弹簧预先压缩。根据本发明的手动折叠器包括弹簧3、芯柱2、折叠器支架1、卡环8。弹簧3、芯柱
2、折叠器支架1构成本发明的外后视镜折叠器结构。装配手动折叠器时,芯柱从折叠器安 装支架1的下部装入,穿过中间环柱12内孔以及弹簧3,装配完成后,弹簧3的上部通过一 卡环8堵住,芯柱圆杆21上设置有限制卡环8向上运动的凸起211,弹簧下部与支撑杆相抵 靠,从而将弹簧预先压缩。因此,利用本发明的后视镜折叠器结构,通过重新设计的折叠器安装支架,能够同 时满足电动外后视镜折叠器与手动外后视镜折叠器的装配,节省了模具成本,缩短了研发 周期。图8所示为利用了本发明的后视镜折叠器结构的一种手动外后视镜,其包括弹簧
3、芯柱2、折叠器支架1、壳体5、安装基座6、芯柱连接支座7、卡环8,由弹簧3、芯柱2、折叠 器支架1、卡环8组成的手动折叠器通过折叠器支架1固定到壳体5上,所述芯柱2包括圆 杆21及与之一体形成的法兰端22,所述芯柱的法兰端22与芯柱连接支座7的上端通过互 补结构连接,相对不会发生位移,所述芯柱连接支座7的下端固定到安装基座6上,所述芯 柱圆杆21上端设置有限制卡环向上运动的凸起211,所述弹簧3的上端通过卡环8堵住,所 述弹簧3的下端抵靠在支撑杆14上,从而将弹簧预先压缩,所述芯柱圆杆21穿过中间环柱 12内孔,所述芯柱法兰端22的上部与支撑杆14的下部相适配,所述安装基座6、壳体5均 开有孔,并且所述安装基座6开的孔、壳体5上开的孔、中间环柱12内孔同轴心设置。因此 手动转动外后视镜壳体可以使壳体绕上述的轴线转动,实现外后视镜水平方向上角度的调 节,外后视镜竖直方向的调节则是靠调节镜片本身的角度来实现。弹簧3由于上、下两端都 被抵顶着,因此壳体转动时,弹簧会发生扭曲,这样使得转动壳体回复时,有助力 的作用。根据本发明的手动外后视镜,将手动折叠器拆下后,可装入电动折叠器,因此手动 外后视镜与电动外后视镜可以共用一套模具,可以节省模具成本,缩短研发周期。
图7所示为利用了本发明的后视镜折叠器结构的一种电动外后视镜,其包括电机 4、弹簧3、芯柱2、折叠器支架1、壳体5、安装基座6、芯柱连接支座7,由电机4、折叠器支架 1、芯柱2、弹簧3组成的电动折叠器通过折叠器支架1固定到壳体5上,所述芯柱2包括圆 杆21及与之一体形成的法兰端22,所述芯柱的法兰端22与芯柱连接支座7的上端通过互 补结构连接,相对不会发生位移,所述芯柱连接支座7的下端固定到安装基座6上,所述弹 簧3的上端与电机4外壳抵靠,所述弹簧3的下端抵靠在支撑杆14上,从而将弹簧预先压 缩,所述芯柱圆杆21穿过中间环柱12内孔,所述芯柱法兰端22的上部与支撑杆14的下部 相适配,所述安装基座6、壳体5均开有孔,并且所述安装基座6开的孔、壳体5上开的孔、中 间环柱12内孔同轴心设置。与手动外后镜不同的是,壳体绕上述轴线转动靠的是电机,而 非人力,通常在车内设置有能启动电机的开关,电机带动壳体转动从而实现水平方向的调 节。根据本发明的电动外后视镜,将电 动折叠器拆下后,可装入手动折叠器,因此手动 外后视镜与电动外后视镜可以共用一套模具,可以节省模具成本,缩短研发周期。
权利要求
一种后视镜折叠器结构,包括折叠器支架、芯柱、弹簧,所述芯柱包括圆杆及与之一体形成的法兰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器支架设置有上部开口大于下部开口的台阶孔,所述台阶孔的下部开口处向上延伸形成有中间环柱及边环柱,所述台阶孔的下部开口处设置有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一端固定在边环柱的内壁上,另一端固定在中间环柱的外侧壁上,所述中间环柱内孔直径大于或等于芯柱圆杆的最大直径,所述弹簧设置在中间环柱及边环柱之间,并且所述弹簧套接中间环柱的外侧壁上,所述弹簧的下端抵靠在支撑结构上,所述芯柱圆杆穿过中间环柱内孔,所述芯柱法兰端的上部与支撑结构的下部相适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视镜折叠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为沿周向均布 的6个支撑杆,每个支撑杆的一端固定在边环柱的内壁上,另一端固定在中间环柱的外侧 壁上。
3.一种手动外后视镜,包括壳体、安装基座、手动折叠器、芯柱连接支座,所述手动折 叠器包括折叠器支架、芯柱、弹簧、卡环,所述手动折叠器通过折叠器支架固定到壳体上,所 述芯柱包括圆杆及与之一体形成的法兰端,所述芯柱的法兰端与芯柱连接支座的上端通过 互补结构连接,相对不会发生位移,所述芯柱连接支座的下端固定到安装基座上,其特征在 于,所述折叠器支架设置有上部开口大于下部开口的台阶孔,所述台阶孔的下部开口处向 上延伸形成有中间环柱及边环柱,所述台阶孔的下部开口处设置有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 构一端固定在边环柱的内壁上,另一端固定在中间环柱的外侧壁上,所述中间环柱内孔直 径大于或等于芯柱圆杆的最大直径,所述弹簧设置在中间环柱及边环柱之间,并且所述弹 簧套接中间环柱的外侧壁上,所述芯柱圆杆上端设置有限制卡环向上运动的凸起,所述弹 簧的上端通过卡环堵住,所述弹簧的下端抵靠在支撑结构上,从而将弹簧预先压缩,所述芯 柱圆杆穿过中间环柱内孔,所述芯柱法兰端的上部与支撑结构的下部相适配,所述安装基 座、壳体均开有孔,并且所述安装基座开的孔、壳体上开的孔、中间环柱内孔同轴心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动外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为沿周向均布的6个 支撑杆,每个支撑杆的一端固定在边环柱的内壁上,另一端固定在中间环柱的外侧壁上。
5.一种电动外后视镜,包括壳体、安装基座、电动折叠器、芯柱连接支座,所述电动折 叠器包括电机、折叠器支架、芯柱、弹簧,所述电动折叠器通过折叠器支架固定到壳体上,所 述芯柱包括圆杆及与之一体形成的法兰端,所述芯柱的法兰端与芯柱连接支座的上端通过 互补结构连接,相对不会发生位移,所述芯柱连接支座的下端固定到安装基座上,其特征在 于,所述折叠器支架设置有上部开口大于下部开口的台阶孔,所述台阶孔的下部开口处向 上延伸形成有中间环柱及边环柱,所述台阶孔的下部开口处设置有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 构一端固定在边环柱的内壁上,另一端固定在中间环柱的外侧壁上,所述中间环柱内孔直 径大于或等于芯柱圆杆的最大直径,所述弹簧设置在中间环柱及边环柱之间,并且所述弹 簧套接中间环柱的外侧壁上,所述弹簧的端与电机外壳抵靠,所述弹簧的下端抵靠在支撑 结构上,从而将弹簧预先压缩,所述芯柱圆杆穿过中间环柱内孔,所述芯柱法兰端的上部与 支撑结构的下部相适配,所述安装基座、壳体均开有孔,并且所述安装基座开的孔、壳体上 开的孔、中间环柱内孔同轴心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外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为沿周向均布的6个 支撑杆,每个支撑杆的一端固定在边环柱的内壁上,另一端固定在中间环柱的外侧壁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后视镜折叠器结构,包括折叠器支架、芯柱、弹簧,芯柱包括圆杆及与之一体形成的法兰端,折叠器支架设置有上部开口大于下部开口的台阶孔,台阶孔的下部开口处向上延伸形成有中间环柱及边环柱,台阶孔的下部开口处设置有支撑结构,支撑结构一端固定在边环柱的内壁上,另一端固定在中间环柱的外侧壁上,所述中间环柱内孔直径大于或等于芯柱圆杆的最大直径,弹簧设置在中间环柱及边环柱之间,弹簧的下端抵靠在支撑结构上,芯柱圆杆穿过中间环柱内孔,芯柱法兰端的上部与支撑结构的下部相适配。本发明的外后视镜折叠器结构,改变了折叠器安装支架的结构,使其同时满足电动外后视镜与手动外后视镜的装配,节省了模具成本。
文档编号B60R1/074GK101987598SQ200910109210
公开日2011年3月23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30日
发明者吴宝成, 杨焘 申请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