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18841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辆座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座椅靠背和设置在该座椅靠背上部的头枕的车辆座椅,所 述座椅靠背具有填充材料及支撑该填充材料的座椅靠背框。
背景技术
车辆,特别是汽车中,作为发生后部碰撞时预防乘员的颈部伤害(例如,颈椎 挫伤)的对策,如图12A所示,在车辆座椅的座椅靠背40的上部设有头枕41。然而, 仅靠头枕41作为预防颈部伤害的对策并不充分。因此,通过仅在施加规定值以上的负荷时向后方延伸的连接部件,来连接了座 椅靠背框和座垫用的S弹簧(弯曲为S字状的弹簧)的方案已被提出(参照日本专利公开 公报特开平7-291005号,以下称为专利文献)。所述专利文献所公开的车辆座椅,如图12B所示,当因后部碰撞的反作用而来 自乘员M的负荷作用在S弹簧上时,因连接部件向后方延伸,乘员M的背部深深陷入座 椅靠背40上,乘员的头部由头枕41托住。图12C表示座椅靠背40的横向剖面。如该图所示,座椅靠背40具有填充材料 43和支撑填充材料43的固定框42。固定框42具有沿座椅靠背40的侧面部延伸的侧框 部42a,通常,该侧框部42a的前端部42b支撑填充材料43的背面,该填充材料43从乘 员M的背部承受朝向后方的负荷。另外,图12C中的附图标记44为覆盖填充材料43表 面的表皮材料(内饰)。当车辆发生后部碰撞时,因其反作用,从乘员M的背部给填充材料43施加向后 的较大负荷。于是,填充材料被压溃,乘员M的背部移动而陷入座椅靠背40。图12C 中,乘员M通常的背部曲线为M-1,发生后部碰撞而乘员向后方移动时的背部曲线为 M-2。如此,车辆发生后部碰撞时,乘员M的背部一边压溃填充材料43,一边向后方 移动。然而,实际上,填充材料43的背面与左右的侧框部42a的前端部42b相抵接,侧 框部42a的前端部42b阻碍填充材料43的变形(向后方的挠曲变形),限制乘员M向后 方移动的距离。因此,当发生后部碰撞时,乘员M的背部曲线M-2不能充分向后方移 动,头枕41有可能无法适当地托住乘员的头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座椅,促进发生后部碰撞 时的填充材料的变形,从而由头枕能够切实地托住乘员的头部。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座椅,其包括座椅靠背,具有填充材料和支撑该填充材 料的座椅靠背框;以及头枕,设置在所述座椅靠背的上部,其中,所述座椅靠背框具 有固定框;可动框,支撑在所述固定框上,相对于该固定框能进行前后移动;以及作 用装置,对所述可动框施加朝向前方的作用力,并且,当接受到规定值以上的负荷时,允许所述可动框向后方移动,其中,所述固定框具有支撑所述头枕的上框架部、以及在 所述上框架部的左右两侧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一对侧框部;所述可动框具有位于所述一对 侧框部之间的承背部、以及设置在所述承背部的左右两侧上的一对侧支撑部,该侧支撑 部相对于所述侧框部向前方延伸;当所述填充材料从乘员的背部受到朝向后方的负荷 时,所述一对侧支撑部的前端部承接该填充材料的背面。根据本发明,能够促进发生后部碰撞时的填充材料的变形,从而头枕能够切实 地托住乘员的头部。故此,能够有效地防止乘员的颈部被伤害。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座椅的内部骨架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座椅靠背框的立体图。图3是座椅靠背框的固定框和可动框的分解立体图。图4A是从外侧观察制动鼓(brake-drum)的安装部分的立体图,图4B是从内侧
观察该安装部分的立体图。图5是表示从制动鼓的安装部分卸除联杆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图6是制动鼓的安装部分的分解立体图。图7A是可动框向前方移动时的座椅靠背的横向剖视图,图7B是发生后部碰撞 而可动框向后方移动时的座椅靠背的横向剖视图。图8A是表示可动框向前方移动时的状态的侧视图,图8B是表示发生后部碰撞 而可动框向后方移动时的状态的侧视图。图9A和图9B是用于说明省略了前后位置的调整装置的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所 涉及的可动框的动作的侧视图,图9A表示可动框在于前方时的状态,图9B表示可动框 在于后方时的状态。图IOA是概略地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固定框的侧框部和可动框的侧支撑部 的位置关系的示意图,图IOB是概略地表示本发明其它实施方式中的固定框的侧框部和 可动框的侧支撑部的位置关系的示意图。图IlA是本发明另外实施方式所采用的联杆的侧视图,图IlB是本发明别的实 施方式所采用的联杆的侧视图。图12A是表示乘员在车辆座椅上就座时的状态的侧视图,图12B是表示发生后 部碰撞而乘员的背部陷入座椅靠背时的状态的侧视图,图12C是表示发生后部碰撞时座 椅靠背的填充材料变形的情况的横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车辆座椅1的内部 骨架结构的立体图。座椅1包括作为座垫的骨架部件的座垫框2和作为座椅靠背的骨架 部件的座椅靠背框3。座垫框2的下部,安装有使座垫上下移动的升降装置4和使座垫前后移动的滑动 装置5。座椅靠背框3包括正视呈倒U字形的固定框7。该固定框7具有上框架部7a和从上框架部7a的左右两端部向下方延伸的左右一对的侧框部7b。固定框7的左右一对的侧框部7b之间支撑有可动框10,该可动框10可进行前后 移动。可动框10,按照乘员(参照图12A、图12B的附图标记M)的腰部高度设置在固 定框7的靠下方的高度位置上。左右一对的侧框部7b的下部分别设有上支架7d,座垫用的座垫框2的后部设有 左右一对的下支架2a。各上支架7d通过在宽度方向上延伸的斜倚轴12能转动地支撑在 下支架2a上,从而能以斜倚轴12为中心进行转动。由此,座椅靠背可相对于座垫在前 后方向上倾斜移动(斜倚,reclining)。座垫框2上,张紧架设有多条(图例为4条)S弹簧13,在其上面侧设置图中未 表示的座垫衬垫(cushion pad)。座椅靠背框3的固定框7上,在座椅1的宽度方向上张紧架设有S弹簧14。图 例中,固定框7的上部设有1条S弹簧14,其下方设有可动框10。S弹簧14和可动框10的前面侧,设置有图7A等所示的填充材料30。填充材料 30支撑在座椅靠背框3的固定框7上。另外,填充材料30的外表面被表皮材料31 (内
饰)覆盖。固定框7的上部(上框架部7a)设有杆向导支架15。杆向导支架15上安装有用 于将头枕(参照图12A、图12B的附图标记41)的杆支撑成可进行上下移动的杆向导。可动框10,如图2和图3中详细表示,具有正视呈横长的长方形状的承背部 11,和设置在承背部11的左右两侧上的一对侧支撑部16、16。承背部11侧视呈向前侧凸出的圆弧状(例如参照图8A、图8B)。此外,承背 部11的上下端缘形成有加强凸缘11a、lib,并且,承背部11的左右端部附近形成有加强 凸缘11c。左右的侧支撑部16的下部设有让斜倚轴12插入的轴支撑部16a。由此,将各侧 支撑部16支撑成能以斜倚轴12为中心在前后方向上进行转动。此外,位于轴支撑部16a 上方的侧支撑部16的后边部上,分别通过焊接等方式接合承背部11的左右两端部。在车辆没有发生碰撞事故的通常情况下,左右的侧支撑部16相对于固定框7的 侧框部7b向前方延伸。即,如图7A所示,各侧支撑部16的前端部16c位于侧框部7b 的前端部7g的前方。侧支撑部16的前端部16c与填充材料30的背面相抵接(或靠近)。由此,当 就座于座椅1的乘员的背部给填充材料30施加朝向后方的负荷时,侧支撑部16的前端部 16c支撑该负荷。填充材料30的内壁面上的位于侧支撑部16的前端部16c周边的部位, 形成有向外面侧凹陷的凹部30a,因该凹部30a形成的凹陷距离,前端部16c周边的填充 材料30的壁厚相应地变薄。如图2所示,可动框10的承背部11从拉伸螺旋弹簧(作用装置)18接受朝向前 方的作用力。即,承背部11的左右端部附近(由加强凸缘Ilc加强的部分),设有卡止 拉伸螺旋弹簧18的一端的卡止部lld,侧框部7b上设有卡止拉伸螺旋弹簧18的另一端的 卡止部7e。因两端部卡止于所述各卡止部lid、7e上的拉伸螺旋弹簧18的作用力,可动 框10接受以斜倚轴12为中心朝向前方转动的作用力。拉伸螺旋弹簧18的作用力被设定为,伴随车辆的后部碰撞,从乘员的背部接受到规定值以上的负荷时,允许可动框10向后方移动的程度。虽然在图例中,左右各设有 2条(共计4条)拉伸螺旋弹簧18,但也可通过增减条数,调整作用力。如图4A、图4B、图5、图6中详细表示,从乘员看位于右侧的侧框部7b的外侧 面上配置有通过铆接销21来安装的制动鼓20。该制动鼓20采用公知的结构(参照日本 专利公开公报实开平7-19562号),该制动鼓20具有输入轴22 ;和伴随着输入轴22进 行转动操作而转动的输出轴23。该制动鼓20将输入到输入轴22的转动操作力传递给输 出轴23,但是,将来自输出轴23的转动力不传递给输入轴22。另外,输入轴22上安装 有图中未表示的操作手柄。制动鼓20的输出轴23上安装有部件24、25 (图6)。部件25压力接合在输出 轴23上,可与输出轴23 —体转动,以下将部件25称为小齿轮板(pinion plate)。小齿轮 板上形成有孔25a,该孔25a中嵌合后面叙述的限位销26,该限位销26用于限制可动框 10的前后移动。另外,图4A中表示可动框10,但在图4B、图5、图6中省略了(没表 示)可动框10。侧框部7b的内侧面和侧支撑部16的外侧面之间,安装有联杆27。该联杆27的 前部通过支撑销28能转动地支撑在侧支撑部16上。S卩,联杆27的前部以支撑销28为 中心可以转动。联杆27上形成有长孔27a,限位销26能滑动地插入于该长孔27a中。前限制件包括所述联杆27、支撑销28和限位销26,该前限制件限制可动框10 向前方移动规定量以上。即,可动框10,虽因拉伸螺旋弹簧18的作用力被推向前方,但 如果限位销26与联杆27的长孔27a的后端部相抵接(例如参照图8A),可动框10就不 能继续向前方移动。如此,通过让限位销26与长孔27a的后端部相抵接,可限制可动框 10向前方的移动。利用安装在制动鼓20上的操作手柄,可以调节可动框10的前后位置。S卩,如果 利用操作手柄来转动制动鼓20的输入轴22,输出轴23和小齿轮板25就随之进行转动, 并且,固定在小齿轮板25上的限位销26进行圆弧状的移动。由此,限位销26的前后位 置发生变化,联杆27的后端部(让限位销26插入的部分)的前后位置也随之发生变化, 故联杆27—边转动一边在前后方向上移动。如此,让联杆27在前后方向上移动,从而 调整可动框10的前后位置。另外,图8A表示可动框10的前后位置被设定在可调节的范 围中的位于中间附近时的状态。当车辆发生后部碰撞事故时,因其反作用,从乘员的背部给填充材料30施加朝 向后方的负荷,该负荷经由填充材料30传递给可动框10上,从而可动框10克服拉伸螺 旋弹簧18的作用力向后方移动。为了对此时的可动框10的移动进行限制,在固定框7 的侧框部7b上与该侧框部7b—体设置有后限制件29 (参照图7A、图7B)。S卩,伴随车 辆的后部碰撞,可动框10向后方移动时,通过让可动框10的侧支撑部16与后限制件29 相抵接,防止可动框10向后方移动规定量以上。下面,对具有上述结构的座椅靠背框3的本实施方式的车辆座椅1的作用进行说 明。如果车辆发生后部碰撞事故,并且,因其反作用,来自乘员的负荷作用到可动框10 的承背部11上时,则可动框10克服拉伸螺旋弹簧(作用装置)18的作用力向后方移动 (参照图8B)。此时,如图7B所示,由于可动框10左右的侧支撑部16的前端部16c也 向后方移动,其后,侧支撑部的前端部16c承接填充材料30的背面,故(与以往的车辆座椅不同,)填充材料30不被侧支撑部16的前端部16c阻碍,可顺畅地向后方变形(挠 曲变形)。由此,发生后部碰撞时受到朝向后方的力量的乘员的背部,一边压溃填充材料 30,一边大幅度向后方移动,例如从图7A的M-I曲线移动到图7B的M_3曲线。如此,由于乘员的背部向后方移动,大幅度陷入座垫上,因此,例如图12B所 示,乘员的头部被头枕41切实地托住,有效地防止对乘员颈部的伤害。而且,通常(即,车辆没发生后部碰撞时),由于本实施方式的车辆座椅1中存 在可动框10的承背部11,所以可以增强支撑乘员背部的部分的刚性感,并且,由于本实 施方式的车辆座椅1中存在左右的侧支撑部16,所以可以适当地约束乘员的上半身以防 止向左右大幅度摆动。此外,所述实施方式中,位于侧支撑部16的前端部16c周边的填充材料30的内 壁面上,形成有用于减小填充材料30的壁厚的凹部30a。由此,侧支撑部16的前端部 16c周边的填充材料30更易挠曲,故侧支撑部16的前端部16c向后方移动时的填充材料 30的追随性变为良好。此外,所述实施方式中,固定框7上设有后限制件29,以便防止当发生后部碰 撞时可动框10向后方移动规定量以上。S卩,可动框10从图7A所示的通常位置向图7B 所示的位置进行朝向后方的移动时,可动框10的左右两端(侧支撑部16)与后限制件29 相抵接,从而限制可动框10继续移动。由此,可以防止乘员过度向后方移动,良好地确 保乘员的安全。另外,在后部碰撞时的冲击能量很大的情况下,乘员的背部虽要超过后限制件 29所限制的位置向后方移动,但此时,可动框10的承背部11接受来自乘员的负荷而发生 变形,从而有效地吸收冲击能量。如此,利用承背部11的变形而有效地吸收冲击能量, 因此,即使发生一定程度上较大的后部碰撞事故也可适当地确保乘员的安全。此外,所述实施方式中,可动框10的承背部11呈向前侧凸出的圆弧状。这样, 由于承背部11和乘员的背部相靠近,因此发生后部碰撞时可以迅速向可动框10传递来自 乘员的负荷。而且,由于可以将来自乘员的负荷集中在一点上,因此能使可动框10向后 方移动或变形时的动作稳定。此外,所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对可动框10施加相对于固定框7朝向前方的作用 力的作用装置,设有拉伸螺旋弹簧18。采用该结构,通过变更拉伸螺旋弹簧18的弹簧常 数或条数,能简单地调整可动框10向后方移动时的抵抗力。此外,所述实施方式中,利用包括联杆27、支撑销28和限位销26的前限制件 来限制可动框10向前方移动规定量以上(参照图8A)。由此,可以准确地确定可动框10 的最前位置,将可动框10稳定地保持在该位置上。此外,所述实施方式中,联杆27的前部通过支撑销28能转动地支撑在可动框10 的侧支撑部16上,并且,设置在固定框7的侧框7b上的限位销26插入于联杆27的长孔 27a中。采用该结构,通过让限位销26与长孔27a的后端部相抵接,限制可动框10向前 方的移动。此外,可动框10伴随后部碰撞而向后方移动时,限位销26在长孔27a的引 导下移动,使得可动框10顺畅地向后方移动。此外,所述实施方式中,固定框7的侧框部7b上设有制动鼓20,该制动鼓20的 小齿轮板25上固定有限位销26。采用该结构,当使制动鼓20的输入轴22进行转动操作时,输出轴23和小齿轮板25发生转动,限位销26随之在前后方向上移动。由此,联杆 27追随限位销26而在前后方向上移动,调整可动框10的前后位置。此外,所述实施方式中,座椅靠背框3的上支架7d通过斜倚轴12能转动地支撑 在座垫框2的下支架2a上,并且,可动框10的侧支撑部16 (轴支撑部16a)也通过斜倚 轴12能转动地支撑在固定框7的侧框部7b上。采用该结构,合理利用以往的车辆座椅 已具备的斜倚轴12,就能够将可动框10支撑成可进行前后移动。此外,所述实施方式中,由于可动框10设置在与乘员的腰部相对应的高度位置 上,因此可动框10还起支撑乘员的腰部的功能。由此,可将作为预防乘员的颈部伤害的 对策而设置的能进行前后移动的可动框10,兼用作支撑乘员的腰部的腰部支撑板,从而 可以削减部件数,实现降低成本和减轻重量。另外,所述实施方式所采用的联杆27是在板材上切开长孔27a来制成的,但如 图IlA所示,作为本发明另外实施方式的车辆座椅所具备的联杆,也可采用对由弹性体 构成的板材或棒材进行加工,使之弯曲成环状,从而形成具有长孔27a的联杆27。作为 本发明别的实施方式的车辆座椅所具备的联杆,也可采用另一种联杆,即,在图IlA所 示的联杆的基础上,如图IlB所示,在联杆27的长度方向中间部设置了缩小长孔27a的 宽度的节部27b,使得长孔27a以所述节部27b为界分割成前侧可动范围F和后侧可动范 围R的联杆27。采用该结构,将联杆27的前侧可动范围F明确设为对于可动框10通常的前后位 置的调节范围。即,当限位销26位于前侧可动范围F内时,在从长孔27a的后端部到节 部27b的范围内,使可动框10在前后方向上移动,从而可以调节可动框10的前后位置。 特别是,若将可动框10用作腰部支撑板时应用该结构,则可适当地设定支撑乘员腰部的 位置(腰部支撑位置)的调整范围。此外,当发生后部碰撞时,可动框10因来自乘员的负荷而进一步向后方移动, 并且,在限位销26越过节部27b进入后侧可动范围R后,由于来自乘员的负荷降低,所 以可动框10因拉伸螺旋弹簧18的作用力而向前方返回。此时,由于限位销26再次越过 节部27b,可动框10向前方返回的动作受到制动,故能防止伴随可动框10返回而对乘员 施加过大的作用力。所述实施方式中,可以利用制动鼓20调整可动框10的前后位置,但也可采用省 略了调整可动框10的前后位置的装置(制动鼓)的结构。图9A和图9B表示省略了制动鼓20的具体例子(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车辆座 椅)。图中所示的例子,在侧框部7b上安装有支撑销128,联杆127的后部通过该支撑 销128能转动地支撑在侧框部7b上。此外,侧支撑部16上安装有限位销126,该限位销 126能滑动地插入于联杆127的长孔127a中。采用这样的结构,如图9A所示,让限位销126与联杆127的长孔127a的前端部 相抵接,从而限制可动框10向前方的移动。由此,可以准确地确定可动框10的最前位 置,将可动框10稳定地保持在该位置上。另一方面,如图9B所示,当可动框10向后方移动时,与图7B的情况同样,在 可动框10的左右两端部(侧支撑部16)与后限制件29抵接时,限制可动框10继续移动。 由此,可以防止可动框10过度向后方移动,确保乘员的安全。
此外,由于图9A和图9B的例子没具备制动鼓20 (S卩,可以省略制动鼓20),因 此能够削减部件数来实现降低成本。此外,根据需要分别制造具有制动鼓20的车辆座椅 和不具有制动鼓20的车辆座椅时,在这两种车辆座椅中既可兼用联杆127和联杆27,又 可兼用限位销126和限位销26,从这点上也可降低成本。另外,也可以采用没使用联杆27和限位销26的前限制件。作为具体例子,可 举出与所述后限制件29同样的结构,S卩,在固定框7的侧框部7b上与该侧框部7b—体 设置且与侧支撑部16相抵接来限制可动框10向前方移动的部件。此外,所述实施方式中,如图IOA的概略图所示,在固定框7的侧框部7b的内 侧位置上设置了可动框10的左右的侧支撑部16,侧支撑部16的前端部16c相对于侧框部 7b向前方延伸。但如图IOB的概略图所示,作为本发明其它实施方式的车辆座椅,也可 在固定框7的侧框部7b的外侧位置上设置左右的侧支撑部16,使侧支撑部16的前端部 16c相对于侧框部7b向前方延伸。此外,所述实施方式中,虽将可动框10兼用作支撑乘员腰部的腰部支撑板,但 未必一定要兼用作腰部支撑板。此外,所述实施方式中,虽可动框10在承背部11的左右两端部上接合有侧支撑 部16,但也可对一张板材进行金属板加工使之弯折,从而一体制成承背部11和侧支撑部 16。此外,所述实施方式中,可动框10虽通过斜倚轴12能转动地支撑在固定框7 上,但只要将可动框10支撑成相对于固定框7能够进行前后移动的结构,采用何种支撑 结构都可以。此外,所述实施方式中,虽然作为作用装置采用了拉伸螺旋弹簧18,但并不局 限于此。此外,所述实施方式中,前限制件虽包括形成有长孔27a的联杆27、设置在侧 支撑部16上的支撑销28、以及插入于长孔27a中的限位销26,但并不局限于此。最后,概述采用上述结构的车辆座椅的结构及其作用效果。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座椅,其包括座椅靠背,具有填充材料和支撑该填充材 料的座椅靠背框;以及头枕,设置在所述座椅靠背的上部,其中,所述座椅靠背框具 有固定框;可动框,支撑在所述固定框上,相对于该固定框能进行前后移动;以及作 用装置,对所述可动框施加朝向前方的作用力,并且,当接受到规定值以上的负荷时, 允许所述可动框向后方移动,其中,所述固定框具有支撑所述头枕的上框架部、以及在 所述上框架部的左右两侧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一对侧框部;所述可动框具有位于所述一对 侧框部之间的承背部、以及设置在所述承背部的左右两侧上的一对侧支撑部,该侧支撑 部相对于所述侧框部向前方延伸;当所述填充材料从乘员的背部受到朝向后方的负荷 时,所述一对侧支撑部的前端部承接该填充材料的背面。采用所述结构,如果车辆发生后部碰撞事故,并且,因其反作用,来自乘员的 负荷作用到可动框的承背部上的情况下,则可动框克服作用装置的作用力向后方移动。 此时,由于可动框的左右一对的侧支撑部的前端部也向后方移动,其后,该侧支撑部的 前端部承接填充材料的背面,故该填充材料不被支撑部的前端部阻碍,可顺畅地向后方 变形(挠曲变形)。由此,乘员的头部被头枕切实地托住,能有效地防止乘员的颈部被伤害。所述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填充材料上的位于所述一对侧支撑部的前端部 的周边的部位具有减小壁厚的凹部。采用所述结构,位于侧支撑部的前端部周边的填充材料更易挠曲,因此,侧支 撑部的前端部向后方移动时的填充材料的追随性变为良好。所述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还包括后限制件,该后限制件限制所述可动框向后方 移动规定量以上。采用所述结构,可以防止乘员过度向后方移动,良好地确保乘员的安全。此 外,即便在后部碰撞时的冲击能量很大的情况下,可动框的承背部也接受来自乘员的负 荷而发生变形,从而能够有效地吸收冲击能量。所述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可动框的承背部侧视呈向前侧凸出的圆弧状。采用所述结构,可使承背部和乘员的背部相靠近,因此,当发生后部碰撞时可 以迅速向可动框传递来自乘员的负荷。而且,可以将来自乘员的负荷集中在一点上,能 使可动框向后方移动或变形时的动作稳定。所述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作用装置为拉伸螺旋弹簧,该拉伸螺旋弹簧具 有卡止于所述固定框的侧框部上的一端部、以及卡止于所述可动框的侧部上的另一端 部。采用所述结构,可通过变更拉伸螺旋弹簧的弹簧常数或条数,简单地调整可动 框向后方移动时的抵抗力。所述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还包括前限制件,该前限制件限制所述所述可动框向 前方移动规定量以上。采用所述结构,可以准确地确定可动框的最前位置,将可动框稳定地保持在该 位置上。所述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前限制件具有联杆,形成有长孔;支撑销, 将所述联杆的前部能转动地支撑在所述可动框的侧支撑部上;以及限位销,设置在所述 固定框的侧框部上,能滑动地插入于所述联杆的长孔中。采用所述结构,可让限位销与联杆长孔的后端部相抵接,从而能够限制可动框 向前方的移动。此外,当可动框伴随后部碰撞而向后方移动时,限位销在长孔的引导下 移动,以使可动框顺畅地向后方移动。所述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框的侧框部上的制动鼓,其 中,所述制动鼓具有输入轴、伴随着所述输入轴的转动操作而转动的输出轴、以及与所 述输出轴一体转动的小齿轮板,所述限位销固定在所述小齿轮板上,以便使所述限位销 伴随着所述输入轴的转动操作而在前后方向上移动。采用所述结构,当对制动鼓的输入轴进行转动操作时,输出轴和小齿轮板发生 转动,限位销随之在前后方向上移动。由此,联杆追随限位销在前后方向上移动,调整 可动框的前后位置。在可操作所述制动鼓来调整所述可动框的前后位置的情况下,较为理想的是所 述联杆由弹性体制成,该联杆在所述限位销的前侧可动范围和后侧可动范围之间具有节 部。
采用所述结构,可将前侧可动范围(F)明确设为对于可动框通常(即,车辆没发 生后部碰撞时)的前后位置的调节范围。即,当限位销位于前侧可动范围内时,在从长 孔的后端部到节部的范围内使可动框在前后方向上移动,从而可以调节可动框的前后位 置。此外,在发生了后部碰撞的情况下,限位销越过节部进入后侧可动范围(R)后,即 便可动框因作用装置的作用力而要向前方返回时,由于限位销再次越过节部而起到制动 作用,故可防止伴随可动框返回而给乘员施加过大的作用力。作为所述前限制件的结构的另外实施方式,所述前限制件也可具有联杆,形 成有长孔;支撑销,将所述联杆的后部能转动地支撑在所述固定框的侧框部上;以及限 位销,设置在所述可动框的侧支撑部上,能滑动地插入于所述联杆的长孔中。采用所述结构,可让限位销与联杆长孔的前端部相抵接,从而能够限制可动框 向前方的移动。此外,可动框伴随后部碰撞而向后方移动时,限位销在长孔的引导下移 动,以使可动框顺畅地向后方移动。所述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还包括斜倚轴,该斜倚轴将所述座椅靠背框能转动地 支撑在座垫用的座垫框上,以便让该座椅靠背框相对于所述座垫用的座垫框在前后方向 上转动,其中,所述可动框的侧支撑部的下部通过所述斜倚轴能转动地支撑于所述固定 框的侧框部上。采用所述结构,合理利用以往的车辆座椅已具备的斜倚轴,就可以将可动框支 撑成可进行前后移动。所述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可动框兼用作支撑乘员腰部的腰部支撑板。采用所述结构,可以将作为预防乘员的颈部伤害的对策而设置的能进行前后移 动的可动框,兼用作支撑乘员的腰部的腰部支撑板,从而可以削减部件数,实现降低成 本和减轻重量。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椅靠背,具有填充材料和支撑该填充材料的座椅靠背框;以及 头枕,设置在所述座椅靠背的上部,其中, 所述座椅靠背框具有 固定框;可动框,支撑在所述固定框上,相对于该固定框能进行前后移动;以及 作用装置,对所述可动框施加朝向前方的作用力,并且,当接受到规定值以上的负 荷时,允许所述可动框向后方移动,其中,所述固定框具有支撑所述头枕的上框架部、以及在所述上框架部的左右两侧沿上下 方向延伸的一对侧框部,所述可动框具有位于所述一对侧框部之间的承背部、以及设置在所述承背部的左右 两侧上的一对侧支撑部,该侧支撑部相对于所述侧框部向前方延伸,当所述填充材料从乘员的背部受到朝向后方的负荷时,所述一对侧支撑部的前端部 承接该填充材料的背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材料上的位于所述一对 侧支撑部的前端部的周边的部位具有减小壁厚的凹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后限制件,该后限制件限制所 述可动框向后方移动规定量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框的承背部侧视呈向前 侧凸出的圆弧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作用装置为拉伸螺旋弹簧, 该拉伸螺旋弹簧具有卡止于所述固定框的侧框部上的一端部、以及卡止于所述可动框的 侧部上的另一端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限制件,该前限制件限制所 述可动框向前方移动规定量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限制件具有 联杆,形成有长孔;支撑销,将所述联杆的前部能转动地支撑在所述可动框的侧支撑部上;以及 限位销,设置在所述固定框的侧框部上,能滑动地插入于所述联杆的长孔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框的侧框部上 的制动鼓,其中,所述制动鼓具有输入轴、伴随着所述输入轴的转动操作而转动的输出轴、以及与所 述输出轴一体转动的小齿轮板,所述限位销固定在所述小齿轮板上,以便使所述限位销伴随着所述输入轴的转动操 作而在前后方向上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杆由弹性体制成,该联杆 在所述限位销的前侧可动范围和后侧可动范围之间具有节部。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限制件具有 联杆,形成有长孔;支撑销,将所述联杆的后部能转动地支撑在所述固定框的侧框部上;以及 限位销,设置在所述可动框的侧支撑部上,能滑动地插入于所述联杆的长孔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斜倚轴,该斜倚轴将所述座 椅靠背框能转动地支撑在座垫用的座垫框上,以便让该座椅靠背框相对于所述座垫用的 座垫框在前后方向上转动,其中,所述可动框的侧支撑部的下部通过所述斜倚轴能转动地支撑于所述固定框的侧框部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框兼用作支撑乘员腰部 的腰部支撑板。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座椅,其中座椅靠背框具有固定框;可动框,支撑在固定框上,相对于固定框能进行前后移动;以及作用装置,对可动框施加朝向前方的作用力,并且,当接受到规定值以上的负荷时允许可动框向后方移动,其中固定框具有支撑头枕的上框架部、以及在上框架部的左右两侧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一对侧框部;可动框具有位于一对侧框部之间的承背部、以及设置在承背部的左右两侧上且相对于侧框部向前方延伸的一对侧支撑部;当填充材料从乘员的背部受到朝向后方的负荷时,一对侧支撑部的前端部承接填充材料的背面。由此,乘员的头部被头枕切实地托住,能有效地防止乘员的颈部被伤害。
文档编号B60N2/48GK102009608SQ20101027745
公开日2011年4月13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3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4日
发明者中村健治, 冈本昌史, 冲本良太 申请人:德鱼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