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变挡轮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35693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动车变挡轮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车变挡轮毂,属车轮动力传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电动二轮、三轮和电动车汽车动力传动的电动车变挡轮毂。
背景技术
目前的电动车采用普通轮毂电机,仅靠电磁力爬坡难,无法载重爬上陡坡,耗电, 负载大时,长时间大电流工作容易烧坏控制器或电机;现有的有齿轮毂电机虽有爬坡力度, 结构及换挡操作复杂,生产成本高,制造工艺难度大,易损零部件多,出故障后维修麻烦,耗电量大。以上两种电机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特别是农村山地、丘陵等复杂地形,从而限制了使用的范围。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针对以上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以实现多级电子机械自动变速,能够载重爬坡,继行里程长,节约生产成本的电动车变挡轮毂电机, 增加了电动车正常行驶的范围,既适合平原也适合山地、丘陵等复杂地形行驶,其技术方案如下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电动车变挡轮毂,包括轮毂筒,该轮毂筒由钢圈、左端盖和右端盖连接构成;主轴,贯穿于所述轮毂筒,所述主轴通过轴承与所述轮毂筒连接;电机,设在所述轮毂筒内的主轴一端,所述电机至少包括定子和转子,所述定子固定在所述主轴上;变速机构,设在所述轮毂筒内的主轴的另一端;所述转子通过中心轴套套装于所述主轴上的所述轴承外侧,所述转子的两端侧分别设于所述定子两端的外侧,所述转子形成为电机边盖。如上所述电动车变挡轮毂,其中,在所述定子上布设电机绕组及霍尔元件,在所述转子与所述电机绕组之间设有磁钢片,所述磁钢片与所述转子粘接。 如上所述电动车变挡轮毂,其中,所述变速机构包括变速箱体,该变速箱体由所述主轴另一端所在的轮毂筒构成,在变速箱体内的主轴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支板,在所述固定支板的两端分别开设有轴承内孔,第一驱动轴与第二驱动轴分别安装在所述轴承内孔中;动力输出总成,至少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中心轴套上的连接为一体的第一输入主动齿轮和第二输入主动齿轮,在所述中心轴套上平行于所述第二输入主动齿轮固定设有第三输入主动齿轮;所述第一输入主动齿轮和第二输入主动齿轮分别在所述中心轴套两侧与第一输入从动齿轮和第二输入从动齿轮外啮合,所述第三输入主动齿轮与第三输入从动齿轮外啮合,所述第三输入从动齿轮与所述第二输入从动齿轮位于所述中心轴套的同侧;第一驱动轴穿设于所述第一输入从动齿轮,所述第一驱动轴与所述第一输入从动齿轮之间设有轴承,第二驱动轴依次穿设于所述第二、第三输入从动齿轮,所述第二、第三输入从动齿轮分别于所述第二驱动轴之间设有轴承;所述第一驱动轴和所述第二驱动轴通过设在所述主轴上的固定支板定位;在所述主轴另一端安装有输出齿,所述输出齿的两侧分别与第一输出主动齿和第二输出主动齿外啮合,所述第一、第二驱动轴分别穿设且固定于所述第一、 第二输出主动齿;挡位控制总成,至少包括设在所述第一驱动轴上的第一变挡器和设在所述第二驱动轴上的第二变挡器。如上所述电动车变挡轮毂,其中,在所述主轴靠近所述电机的一侧设有用于引出电机供电线、霍尔线和驱动器引线的槽孔。如上所述电动车变挡轮毂,其中,在所述主轴靠近所述变速机构的一侧设有刹车
ο如上所述电动车变挡轮毂,其中,所述轮毂筒的所述左端盖和右端盖分别与所述主轴固定连接。如上所述电动车变挡轮毂,其中,所述第二驱动轴背向所述电机一侧延伸至所述轮毂筒外侧,形成输出轴。由于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1、现有技术的变速器是以外壳为支撑起固定作用,再由齿轮输入输出动力,而本实用新型的轮毂不但有支撑作用,同时还具备动力输出,扭矩传递功能。2、此外变速器又具有离合器和同步器之功能。普通变速器分两步配合操作1.松开转把(速度调节器)、2.拧换挡转把(拉线换挡转把),松开转把是为了降低电机转速和惯性滑行转速,再拧换挡转把而达到换挡目的;本实用新型简化了上述所有配合操作步骤, 而是采用控制器内微电脑识别,由芯片采样电机电流时速变化,控制器给力驱动器完成任务。3、现有有齿电机两边引孔(一边电机引线,一边变挡拉杆引线);本实用新型主轴采用单边引出线,既适用两轮电动车,也可适用于电动三轮及电动汽车。4、现有有齿电机采用单向轴承,没有倒车功能而无法被三轮及四轮电动车所采纳,本实用新型既可前进又可倒车,并具有滑行功能。5、普通电机仅靠电磁场传递动力,行驶过程中遇到负重行驶或爬坡时效率急剧下降;本实用新型采用数字计算,识别电机时速及相应电流值调整齿轮结构,彻底释放电机的最大效率,提高输出力矩,增加继行里程。6、采用现有普通电机轮毂外壳,变速机构以主轴为中心支撑点,缩小轮毂内变速器的体积,合理布置结构。7、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操作方便,可以实现多级自动电子机械变速,能够载重爬坡,继行里程同比增长1. 5至2倍,增加了电动车正常行驶的范围,使电动车既适合平原也适合农村山地、丘陵等复杂地形行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动车变挡轮毂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部分的结构示意4[002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B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动车变挡轮毂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结合附图在其上标记以下附图标记1-轮毂筒;101-钢圈;2-左端盖;3-第二输入从动齿轮;4_转子;5_霍尔元件; 6-定子;7-中心轴套;8-主轴(定轴);9-第一输入主动齿轮;10-第二输入主动齿轮; 11-第一输入从动齿轮;12-第一变挡器;13-固定支板;14-第一输出主动齿;15-第一驱动轴;16-第三输入主动齿;17-输出齿轮;18-右端盖;19-第二驱动轴;20-第二输出主动齿;21-第三输入从动齿;22-第二变挡器;23-第一驱动小轴承;24-第一拔杆;25-第一定杆;26-第一拉杆;27-第一驱动器;28-第二驱动器;29-第二拉杆;30-第二定杆;31-第二拔杆;32-第二驱动小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动车变挡轮毂,包括轮毂筒1,该轮毂筒由钢圈101、左端盖2和右端盖连接构成;主轴8贯穿于所述轮毂筒1,所述主轴8通过轴承与所述轮毂筒1连接;电机设在所述轮毂筒1内的主轴8 —端,所述电机至少包括定子6和转子4,所述定子6固定在所述主轴8上;变速机构设在所述轮毂筒1内的主轴的另一端;所述转子4通过中心轴套7套装于所述主轴8上的所述轴承外侧,所述转子4的两端侧分别设于所述定子6两端的外侧,所述转子4形成为电机边盖。更具体地说,如图1至3所示,本实用新型电动车变挡轮毂包括主轴8、轮毂筒1以及左端盖2 和右端盖18,轮毂筒1两端分别安装左端盖2和右端盖18,主轴8两端分别安装在轮毂筒1 的两个端盖2、18的中心轴承孔内,在轮毂筒1内的主轴8 一端为电机,电机包括定子6和转子4及霍尔元件5,定子6固定在主轴8上,定子6上布设电机绕组及霍尔元件5,在转子 4和电机绕组之间设有磁钢片,磁钢片与转子4粘连,所述转子4形成为电机边盖。电机边盖的中心轴套7安装在主轴8上的轴承外圈。电机供电线及霍尔线和驱动器引线从主轴8 的左端引出,在右端边盖18上安装刹车盘。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转子4形成为电机边盖, 主轴(8)的另一端所在的轮毂筒内是变速机构。变速机构包括变速箱体、动力输出总成以及挡位控制总成。主轴8另一端所在的轮毂筒1构成变速箱体,在变速箱体内的主轴8上固定安装固定支板13,主轴8与固定支板 13连接处开有销槽,第二驱动轴19及第一驱动轴15分别安装在固定支板13的两端轴承内孔;电机转子轴套7上开有销槽,第一输入主动齿轮9与第二输入主动齿轮10为一体齿轮, 内孔开有销槽;第一输入主动齿轮9安装在电机转子轴套上7,电机边盖轴套7延伸到第三输入主动齿轮固定连接,轴套7内安装轴承;第一输入从动齿轮3安装在第二驱动轴19轴承的外圈,输入第一从动齿轮3与第二输入主动齿轮10啮合;第三输入从动齿轮21安装在第二驱动轴19轴承的外圈,第三输入从动齿轮21与第三输入主动齿轮16啮合,第一输入从动齿轮11安装在第一驱动轴15轴承的外圈,第一输入从动齿轮11与第一输入主动齿轮 9啮合;第二输出主动齿轮20固定在第二驱动轴19的右端,输出齿轮17安装在主轴8右端的轴承外圈,第二输出主动齿轮20与输出齿轮17啮合,开有凸凹孔槽的输出齿轮17端面直接与开有凸凹孔槽边盖连接;第二变挡器22安装在输入第一从动齿轮3与第三输入从动齿10之间的第二驱动轴19上,第二变挡器22内径开有凹槽花键,第二驱动轴19上开有凸槽花键,第一拔杆M—端装有驱动小轴承23,驱动小轴承23安装在第二变挡器22的凹槽内,第一定杆25 —端固定在固定支板13上,第一定杆25另一端与第一拔杆24连接,第一拉杆沈一端与第一拔杆M连接,第一拉杆沈另一端与第一驱动器27连接,第一驱动器 27安装在固定支板13上,第一驱动器供电线从主轴8的左端引出。第一变挡器12安装在第一输入从动齿轮11右边的第一驱动轴15上,第一变挡器 12内径开有凹槽花键,第一驱动轴15上开有凸槽花键,第二拔杆31 —端装有驱动小轴承 32,驱动小轴承32安装在第一变挡器12的凹槽内,第二定杆30 —端固定在固定支板13上, 第二定杆30另一端与第二拔杆31连接,第二拉杆四一端与第二拔杆31连接,第二拉杆四另一端与第二驱动器观连接,第二驱动器观安装在固定支板13上,第二驱动器观供电线从主轴8的左端引出。当主轴8两端被固定,控制器通电,通过供电线给力第一、第二驱动器27J8信号, 第一、第二拉杆沈、四推出,通过第一、第二定杆25、30利用杠杆原理,使第一、第二拔杆M、 31上的小轴承23、32内拉,第一拔动变挡器12凸槽与第三输入从动齿轮21的凹槽连接,第二拔动变挡器22空位;拉转把(加油门),控制器给力电机供电线输入至电机绕组,此时电机内产生旋转磁场,转子4开始按顺时针转动。由于转子与电机边盖为一体的,安装在电机转子轴套上的第一输入主动齿轮9、第二输入主动齿轮10及电机转子轴套延伸连接的第三输入主动齿轮16与电机转子轴套跟随按顺时针转动;第一输入主动齿轮9与第一输入从动齿轮11啮合,此时第一输入从动齿轮11逆向空旋转;第二输入主动齿轮10与第一输入从动齿轮3啮合,此时第一输入从动齿轮3逆向空旋转,第三输入主动齿轮16与第三输入从动齿轮21啮合,第二变挡器22花键旋转使第二驱动轴19逆向旋转,固定在第二驱动轴右端的第二输出主动齿轮20逆向旋转,输出齿17与第二输出主动齿轮20啮合,输出齿17内装轴承,齿轮比为1 2,输出齿轮17顺时针旋转,输出齿轮17端面凸槽与右端盖18凹槽连接跟随顺时针旋转,轮毂筒1随着右端盖18作顺时针旋转。控制器采样电机负荷电流及转速(霍尔5信号),时速低于设定值、电流高于设定值时,此时以1 2小齿带动大齿减荷行驶,轮毂筒1转速等同电机的转子4为1 2的转速;当时速高于设定值、电流低于设定值时,控制器自动降低转把设定信号值,降至电机设定转速,并给第一驱动器27信号;第一拉杆沈拉进,通过第一定杆25利用杠杆原理,使第一拔杆M上的小轴承23推出,第二拔动变挡器22凸槽与第一输入从动齿轮3的凹槽连接, 第二变挡器22与第三输入从动齿轮21分离;第一输入从动齿轮3与第二输入主动齿轮10 啮合,齿比为1 1,此时第一输入从动齿轮3逆向旋转;第一输入从动齿轮3逆向旋转带动第二变挡器22,第二变挡器22花键旋转使第二驱动轴19逆向旋转,固定在第二驱动轴19 右端的第二输出主动齿轮20逆向旋转,第二输出主动齿轮20与输出齿轮17啮合,输出齿轮17内装轴承,齿轮比为1 1,输出齿轮17顺时针旋转,输出齿轮17端面凸槽与右端盖 18凹槽连接跟随顺时针旋转,轮毂筒1随着右端盖18作顺时针旋转;控制器逐步提高至当前转把信号,恢复转把功能。当在中速1 1行驶过程中,时速高于设定值、电流低于设定值时,控制器自动降低转把设定信号值,降至电机设定转速,并给第一驱动器27信号;第一拉杆沈拉进至空挡位,通过第一定杆25利用杠杆原理,使第一拔杆M上的小轴承23拉进,第二拔动变挡器22凸槽与第一输入从动齿轮3的凹槽分离,第二变挡器22与第三输入从动齿轮21分离;控制器给力第二驱动观,第二拉杆四拉进,通过第二定杆30利用杠杆原理,使第二拔杆31上的小轴承32推出,第一拔动变挡器12凸槽与第一输入从动齿轮11的凹槽连接,第一输入从动齿轮11与第一输入主动齿轮9啮合,齿比为2 1,此时输入第一从动齿轮9逆向旋转; 第一输入从动齿轮9逆向旋转带动第一变挡器12,第一变挡器12花键旋转使第一驱动轴 27逆向旋转,固定在第一驱动轴27右端的第一输出主动齿轮14逆向旋转,第一输出主动齿轮14与输出齿轮17啮合,输出齿轮17内装轴承,齿轮比为2 1,输出齿轮17顺时针旋转,输出齿轮17端面凸槽与右端盖18凹槽连接跟随顺时针旋转,轮毂筒1随着右端盖18 作顺时针旋转,大齿轮带动小齿轮提速行驶;控制器逐步提高至当前转把信号,恢复转把功能。在齿比2 1行驶过程中,轮毂筒1转速等同于电机转子4的2 1的转速;遇到陡坡或过大电流时,此时控制器采样到时速低于设定值、电流高于设定值时,控制器自动降低转把设定信号值,电机降至中挡设定转速,给第一驱动器27信号,第二变挡器22复位,第二变挡器22复位后,控制器给力第二驱动器观,进行由高速切换至中速挡后,控制器逐步提高至当前转把信号,恢复转把功能;在中速齿比1 1行驶过程中,轮毂筒1转速等同于电机转子4的1 1的转速; 遇到陡坡或过大电流时,此时控制器采样到时速低于设定值、电流高于设定值时,控制器自动降低转把设定信号值,电机转速降至低挡设定转速,控制器给力第一驱动器27信号,切换到低速挡,控制器逐步提高至当前转把信号,恢复转把功能;松开转把,电机不给力,刹车或惯性停止旋转。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轮毂筒1的所述左端盖2和右端盖18分别与所述主轴8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轴19背向所述电机一侧延伸至所述轮毂筒1外侧, 形成输出轴19。本实施例通过轮毂筒1形成的外壳体1为固定支点;输出轴19为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轴19设为输出轴19、第二输出主动齿轮20设为输出齿20、输出齿轮17设为转向齿17。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主轴8、外壳体1以及左端盖2和右端盖18,外壳体 1两端分别安装左端盖2和右端盖18,主轴8两端分别安装在外壳体1的两个端盖2、18的中心孔内,在外壳体1内的主轴8 —端为电机。电机包括定子6和转子4及霍尔元件5,定子6固定在主轴8上,定子6上布设电机绕组及霍尔元件5,在转子4和电机绕组之间设有磁钢片,磁钢片与转子4粘连,转子形成电机边盖,边盖的中心轴套7安装在主轴8上的轴承外圈。电机供电线及霍尔线和驱动器引线从主轴8的左端引出,在右端边盖18上安装刹车盘。其关键技术是转子4形成边盖, 主轴8的另一端所在的轮毂筒1内是变速机构,变速机构包括变速箱、动力输出总成以及挡位控制总成。主轴8另一端所在的外壳体1构成变速箱体,在变速箱体内的主轴8上固定安装固定支板13,主轴8与固定支板13连接处开有销槽,输出轴19及驱动轴15分别安装在固定支板13的两端轴承内孔;电机转子轴套7上开有销槽,第一输入主动齿轮9与第二输入主动齿轮10为一体结构,内孔开有销槽;第一输入主动齿轮9安装在轴套7上,轴套7 延伸到输入第三主动齿轮16固定连接,轴套7内安装轴承;第一输入从动齿轮3安装在输出轴19轴承的外圈,第一输入从动齿轮3与第二输入主动齿轮10啮合;第三输入从动齿轮 21安装在输出轴19轴承的外圈,第三输入从动齿轮21与第三输入主动齿轮16啮合,第一输入从动齿轮11安装在第一驱动轴15轴承的外圈,第一输入从动齿轮11与第一输入主动齿轮9啮合;输出齿轮20固定在输出轴19的右端,转向齿轮17安装在主轴右端的轴承外圈,输出齿轮20与转向齿轮17啮合,开有凸凹孔槽的输出齿轮17端面直接与开有凸凹孔槽边盖连接;第二变挡器22安装在第一输入从动齿轮3与第三输入从动齿轮10之间的输出轴19上,第二变挡器22内径开有凹槽花键,输出轴19上开有凸槽花键,第一拔杆M — 端装有驱动小轴承23,驱动小轴承23安装在第二变挡器22的凹槽内,第一定杆25 —端固定在固定支板13上,第一定杆25另一端与第一拔杆M连接,第一拉杆沈一端与第一拔杆 24连接,第一拉杆沈另一端与第一驱动器27连接,第一驱动器27安装在固定支板13上, 第一驱动器供电线从主轴8的左端引出。第一变挡器12安装在第一输入从动齿轮11的右边驱动轴15上,第一变挡器12内径开有凹槽花键,驱动轴15上开有凸槽花键,第二拔杆 31 一端装有驱动小轴承32,驱动小轴承32安装在第一变挡器12的凹槽内,第二定杆30 — 端固定在固定支板13上,第二定杆30另一端与第二拔杆31连接,第二拉杆四一端与第二拔杆31连接,第二拉杆四另一端与第二驱动器观连接,第二驱动器观安装在固定支板13 上,第二驱动器观供电线从主轴8的左端引出。当外壳体1被固定,控制器通电,通过供电线给力第一、第二驱动器27、观信号,第一、第二拉杆沈、四推出,通过第一、第二定杆25、30利用杠杆原理,使第一、第二拔杆M、31 上的小轴承23、32内拉,拔动第一变挡器12凸槽与第三输入从动齿轮21的凹槽连接,拔动第二变挡器22空位;拧转把(加油门),控制器给力电机供电线输入至电机绕组,此时电机内产生旋转磁场,转子4开始按顺时针转动。由于转子与电机边盖为一体的,安装在电机转子轴套上的第一输入主动齿轮9、第二输入主动齿轮10及电机转子轴套延伸连接的第三输入主动齿轮16与电机转子轴套跟随按顺时针转动;第一输入主动齿轮9与第一输入从动齿轮11啮合,此时第一输入从动齿轮11逆向空旋转;第二输入主动齿轮10与第一输入从动齿轮3啮合,此时第一输入从动齿轮3逆向空旋转,第三输入主动齿轮16与第三输入从动齿轮21啮合,齿比为1 2,小齿轮带动大齿轮工作,第二变挡器22花键旋转使输出轴19 逆向旋转,输出轴19通过右端盖18作逆向旋转与链齿或差速器连接。控制器采样电机负荷电流及转速(霍尔5信号),时速低于设定值、电流高于设定值时,此时以1 2小齿带动大齿减荷行驶,轮毂筒1转速等同电机的转子4的1 2的转速;当时速高于设定值、电流低于设定值时,控制器自动降低转把设定信号值,降至电机设定转速,并给第一驱动器27信号;第一拉杆沈拉进,通过第一定杆25利用杠杆原理,使第一拔杆M上的小轴承23推出,拔动第二变挡器22凸槽与第一输入从动齿轮3的凹槽连接, 第二变挡器22与第三输入从动齿轮21分离;第一输入从动齿轮3与第二输入主动齿10啮合,齿比为1 1,此时第一输入从动齿轮3逆向旋转;第一输入从动齿轮3逆向旋转带动第二变挡器22,第二变挡器22花键旋转使输出轴19逆向旋转,输出轴19通过右端盖18作逆向旋转与链齿或差速器连接。控制器逐步提高至当前转把信号,恢复转把功能。当在中速1 1行驶过程中,时速高于设定值、电流低于设定值时,控制器自动降低转把设定信号值,降至电机设定转速,并给第一驱动器27信号;第一拉杆沈拉进至空挡位,通过第一定杆25产生杠杆原理,使第一拔杆M上的小轴承23拉进,拔动第二变挡器22凸槽与第一输入从动齿轮3的凹槽分离,第二变挡器22与第三输入从动齿轮21分离;控制器给力第二驱动器观,第二拉杆四拉进,通过第二定杆30产生杠杆原理,使第二拔杆31上的小轴承32推出,拔动第一变挡器12凸槽与第一输入从动齿轮11的凹槽连接,第一输入从动齿轮11与第一输入主动齿轮9啮合,齿比为2 1,此时第一输入从动齿轮9逆向旋转;第一输入从动齿轮9逆向旋转带动第一变挡器12,第一变挡器12花键旋转使驱动轴27 逆向旋转,固定在驱动轴27右端的第一输出主动齿轮14逆向旋转,第一输出主动齿14与转向齿轮17啮合,转向齿轮17内装轴承,转向齿轮17作顺时针旋转,转向齿轮17与固定在转出轴19上的输出齿轮20啮合,输出齿轮20作逆时针旋转,输出齿轮20带动输出轴19 作逆时针旋转,大齿轮带动小齿轮提速行驶;控制器逐步提高至当前转把信号,恢复转把功能。在齿比2 1行驶过程中,输出轴19转速等同于电机转子4的2 1的转速;遇到陡坡或过大电流时,此时控制器采样到时速低于设定值、电流高于设定值时,控制器自动降低转把设定信号值,电机降至中挡设定转速,给第一驱动器27信号,第二变挡器22复位, 第二变挡器22复位后,控制器给力第二驱动器观,进行由高速切换至中速挡后,控制器逐步提高至当前转把信号,恢复转把功能;在中速齿比1 1行驶过程中,轮毂筒1转速等同于电机转子4的1 1的转速; 遇到陡坡或过大电流时,此时控制器采样到时速低于设定值、电流高于设定值时,控制器自动降低转把设定信号值,电机转速降至低挡设定转速,控制器给力第一驱动器27信号, 切换到低速挡,控制器逐步提高至当前转把信号,恢复转把功能;遇倒车时,在确定整车停止前进,通过方向把上的开关,改变电机转子转向,前进行驶中控制器自动锁死倒车功能,使电机无法进入倒车。按倒车按钮,挡位切换至低速挡进行倒车。松开转把,电机不给力,刹车或惯性停止旋转。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权利要求1.一种电动车变挡轮毂,包括轮毂筒,该轮毂筒由钢圈、左端盖和右端盖连接构成;主轴,贯穿于所述轮毂筒,所述主轴通过轴承与所述轮毂筒连接;电机,设在所述轮毂筒内的主轴一端,所述电机至少包括定子和转子,所述定子固定在所述主轴上;变速机构,设在所述轮毂筒内的主轴的另一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通过中心轴套套装于所述主轴上的所述轴承外侧,所述转子的两端侧分别设于所述定子两端的外侧,所述转子形成为电机边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动车变挡轮毂,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定子上布设电机绕组及霍尔元件,在所述转子与所述电机绕组之间设有磁钢片,所述磁钢片与所述转子粘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动车变挡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机构包括变速箱体,该变速箱体由所述主轴另一端所在的轮毂筒构成,在变速箱体内的主轴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支板,在所述固定支板的两端分别开设有轴承内孔,第一驱动轴与第二驱动轴分别安装在所述轴承内孔中;动力输出总成,至少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中心轴套上的连接为一体的第一输入主动齿轮和第二输入主动齿轮,在所述中心轴套上平行于所述第二输入主动齿轮固定设有第三输入主动齿轮;所述第一输入主动齿轮和第二输入主动齿轮分别在所述中心轴套两侧与第一输入从动齿轮和第二输入从动齿轮外啮合,所述第三输入主动齿轮与第三输入从动齿轮外啮合,所述第三输入从动齿轮与所述第二输入从动齿轮位于所述中心轴套的同侧;第一驱动轴穿设于所述第一输入从动齿轮,所述第一驱动轴与所述第一输入从动齿轮之间设有轴承,第二驱动轴依次穿设于所述第二、第三输入从动齿轮,所述第二、第三输入从动齿轮分别于所述第二驱动轴之间设有轴承;所述第一驱动轴和所述第二驱动轴通过设在所述主轴上的固定支板定位;在所述主轴另一端安装有输出齿,所述输出齿的两侧分别与第一输出主动齿和第二输出主动齿外啮合,所述第一、第二驱动轴分别穿设且固定于所述第一、第二输出主动齿;挡位控制总成,至少包括设在所述第一驱动轴上的第一变挡器和设在所述第二驱动轴上的第二变挡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动车变挡轮毂,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轴靠近所述电机的一侧设有用于引出电机供电线、霍尔线和驱动器引线的槽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电动车变挡轮毂,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轴靠近所述变速机构的一侧设有刹车盘。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电动车变挡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筒的所述左端盖和右端盖分别与所述主轴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电动车变挡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轴背向所述电机一侧延伸至所述轮毂筒外侧,形成输出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车变挡轮毂,包括轮毂筒,该轮毂筒由钢圈、左端盖和右端盖连接构成;主轴,贯穿于所述轮毂筒,所述主轴通过轴承与所述轮毂筒连接;电机,设在所述轮毂筒内的主轴一端,所述电机至少包括定子和转子,所述定子固定在所述主轴上;变速机构,设在所述轮毂筒内的主轴的另一端;所述转子通过中心轴套套装于所述主轴上的所述轴承外侧,所述转子的两端侧分别设于所述定子两端的外侧,所述转子形成为电机边盖。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实现多级电子机械自动变速,载重爬坡,继行里程长,节约生产成本的优点,既适合平原也适合山地、丘陵等复杂地形行驶。
文档编号B60B27/00GK202053880SQ20112014569
公开日2011年1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3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3日
发明者罗辉 申请人:罗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