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刺扎、耐撕裂型载重轮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77504阅读:20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耐刺扎、耐撕裂型载重轮胎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胎,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耐刺扎、耐撕裂型载重轮胎。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厂家对轮胎的抗超载研究较多,专门的耐撕裂、耐刺扎轮胎涉及较少,但是随着传统轮胎使用过程中轮胎撕裂、刺扎等问题的不断出现,人们渴望得到一种耐撕裂、耐刺扎轮胎;传统的轮胎一般包括三层带束层和一层零度带束层,这样的轮胎在路况较好的地方能够满足要求,但是当路况条件较差时还是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耐刺扎、耐撕裂型载重轮胎。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耐刺扎、耐撕裂型载重轮胎,包括胎面、带束层,所述胎面中心位置的两侧分别设有尼龙帘布层,所述尼龙帘布层设在胎面与带束层之间并与胎面、带束层紧密连接,所述胎面的外表面上设有“V”形的沟槽,所述沟槽的底部设有圆弧过渡部。进一步改进所述尼龙帘布层靠近胎面中心位置的端面与胎面中心的距离为43mm ;所述尼龙帘布层的宽度为30mm,厚度为O. 8mm。进一步改进所述沟槽的两个侧壁之间的夹角为30°。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尼龙帘布层避免了带束层的直接刺穿,提高了轮胎的耐刺扎性;圆弧过渡部提高了轮胎抗撕裂性能,沟槽的两个侧壁之间的夹角设为30°提高了轮胎沟底抗撕裂性能。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I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胎面;2_尼龙帘布层;3-圆弧过渡部;4_带束层;5_沟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I所示,一种耐刺扎、耐撕裂型载重轮胎,包括胎面I、带束层4,胎面I中心位置的两侧分别设有尼龙帘布层2,所述尼龙帘布层2设在胎面I与带束层4之间并与胎面I、带束层4紧密连接,尼龙帘布层2避免了带束层4的直接刺穿并在带束层及零度带束层与胎面基部胶之间形成一个缓冲层,减少了开裂的几率;所述胎面I的外表面上设有“V”形的沟槽5,所述沟槽5的底部设有圆弧过渡部3,圆弧过渡3提高轮胎的抗撕裂性能。[0016]所述尼龙帘布层2靠近胎面I中心位置的端面与胎面I中心的距离为43mm ;所述尼龙帘布层2的宽度为30mm,厚度为O. 8mm。所述沟槽5的两个侧壁之间的夹角为30°。加工时,采用激光灯标定位结合人工贴合的方式来保证尼龙帘布层2与带束层4的良好结合。
权利要求1.一种耐刺扎、耐撕裂型载重轮胎,包括胎面(I)、带束层(4),其特征在于所述胎面(I)中心位置的两侧分别设有尼龙帘布层(2),所述尼龙帘布层(2)设在胎面(I)与带束层(4)之间并与胎面(I)、带束层(4)紧密连接,所述胎面(I)的外表面上设有“V”形的沟槽(5),所述沟槽(5)的底部设有圆弧过渡部(3)。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耐刺扎、耐撕裂型载重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尼龙帘布层(2)靠近胎面(I)中心位置的端面与胎面(I)中心的距离为43mm;所述尼龙帘布层(2)的宽度为30mm,厚度为O. 8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刺扎、耐撕裂型载重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5)的两个侧壁之间的夹角为3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耐刺扎、耐撕裂型载重轮胎,包括胎面、带束层,所述胎面中心位置的两侧分别设有尼龙帘布层,所述尼龙帘布层设在胎面与带束层之间并与胎面、带束层紧密连接,所述胎面的外表面上设有“V”形的沟槽,所述沟槽的底部设有圆弧过渡部。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轮胎使用寿命长、耐刺扎、耐撕裂。
文档编号B60C11/13GK202727888SQ201220387130
公开日2013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7日
发明者邢黎原, 李新军, 郑家玉, 刘永德, 刘林宝 申请人:潍坊市跃龙橡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