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用天窗密封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70592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机动车用天窗密封条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天窗密封条,能够容易地安装于机动车,并且能降低成本。该天窗密封条适合于在构成车顶的滑动板件与固定板件之间实施密封,其包括:用于安装到固定基底板件边缘的基部,该固定基底板件适合于安装固定板件;以及用于与滑动板件接触的密封部。基部包括:板件接合区段,用于与固定基底板件的边缘相接合;以及嵌边接合区段,用于与安装到固定板件边缘的板件嵌边相接合。板件接合区段形成于基部的下表面侧,以及,嵌边接合区段形成于基部的上表面侧。
【专利说明】机动车用天窗密封条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动车用天窗密封条,该机动车设置有顶板,顶板安装为用于覆盖(遮盖)车身的天窗开口,并包括多个板件,至少一个板件构成滑动板件,天窗密封条在滑动板件与其相邻板件之间进行密封。
【背景技术】
[0002]一般情况下,如图1所示,不对顶板10进行分割,顶板10通常是由单个板件构成,该顶板10适合于开启和封闭机动车车顶14中的天窗开口 12。如图2所示,为了在顶板10与天窗开口 12之间进行密封,将滑动天窗密封条16安装于顶板10的周边。滑动天窗密封条16包括:用于安装到顶板10的基部18,以及,管状密封部20。
[0003]管状密封部20与基部18的外侧壁形成为一体,并围绕天窗开口 12与车顶14接触。基部18具有保持部22,保持部22适合于保持顶板10的边缘。采用这种布置,对天窗开口 12和管状密封部20进行密封(例如参见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0.2000-335255)。
[0004]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天窗密封条16安装于顶板10的周边,需要改进基部18上表面的外观,以及,顶板10的透明区域会变窄。图2是沿图1中B-B线的局部切开剖视图。
[0005]此外,为了使乘员室明亮、形成良好通风、改善放松感觉、以及从乘员室获得良好的视野,需要扩大天窗开口 12。
[0006]在顶板10由单个板件构成的情况下,其尺寸和重量增加,以及,当打开天窗开口12滑动单个顶板10时,其滑动距离变长。另外,用于顶板10的驱动机构不利地增大,以及,顶板10会伸到车顶14的后方。
[0007]在上述情况下,如图3所示,尝试由布置于车身纵向的多个板件构成顶板10。然而,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在相邻板件之间进行密封。
[0008]在顶板10由三个板件构成的情况下,前侧板件24和后侧板件26是固定的,而使中间板件28可滑动(例如参见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0.2004-243901和N0.2006-168588)。
[0009]在这种情况下,如图3和图4所示,由前天窗密封条30在滑动板件28与前侧板件24之间实施密封,而沿滑动板件28侧缘的密封由侧天窗密封条32实施。以及,由后天窗密封条34在滑动板件28与后侧板件26之间实施密封。前天窗密封条30、侧天窗密封条32、以及后天窗密封条34限定滑动天窗密封条36。
[0010]在图5所示的一个常规示例中,后天窗密封条38包括:第一密封部40,其与滑动板件28的下表面接触并进行密封;第二密封部42,其对滑动板件28与后侧板件26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以及基部44,其保持第一密封部40和第二密封部42。用双面胶带48,将基部44粘附于后侧板件26边缘上所固定的板件嵌边(rim) 46 (例如参见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0.2004-243964)。
[0011]在图6所示的另一常规示例中,前天窗密封条50包括:第一密封部52,用于密封滑动板件28与前侧板件24 ;第二密封部54,用于接触滑动板件28的下表面并进行密封;以及,基部56,用于保持第一密封部52和第二密封部54。用双面胶带60,将基部56粘附于基底板件58,前侧板件24与该基底板件58附接(例如参见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0.2010-260394)。
[0012]然而,在图5和图6所示的这些天窗密封条中,使用双面胶带48和60将基部44和56粘附于基底板件和顶板,使得部件数量增加,从而增加了将这些部件安装于车身上所用的工时,因而也提高了制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0013]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机动车的天窗密封条,其能够容易地安装,同时能够在滑动板件与其他板件(包括适合于开启和封闭车身天窗开口的顶板)之间实施密封,从而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00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一种用于机动车的天窗密封条,该机动车的车顶具有由多个沿车身前后方向布置的板件所构成的顶板,以覆盖车身车顶中所设置的开口,其中,顶板中的至少一个板件为能滑动的滑动板件,顶板中位于滑动板件前侧或后侧的至少另一板件为固定于车顶的固定板件,以及,天窗密封条在滑动板件与固定板件之间实施密封,天窗密封条具有基部和密封部,基部用于安装到固定基底板件(其适合于安装到固定板件)的边缘,以及,密封部适合于与滑动板件相接触。基部包括:板件接合区段,用于与固定基底板件的边缘接合;以及嵌边接合区段,用于与安装到固定板件边缘的板件嵌边相接合。板件接合区段形成于基部的下表面侧,以及,嵌边接合区段形成于基部的上表面侧。
[0015]采用第一方面的布置,将在车身前后方向布置的多个板件所构成的顶板安装于车身的车顶,以覆盖设置于车身车顶中的开口,以及,顶板中的至少一个板件是能滑动的滑动板件。因此,如果车身车顶中所设置的开口扩大,相比于用单个板件作为顶板的情况,可以使多个板件中各板件的尺寸减小,因而,可容易地扩大车身车顶的开口,以使乘员室内部明亮、使乘员室的视野更好、以及进一步改善放松感。由于顶板的至少一个板件是能滑动的滑动板件,相比于所有板件能够滑动的情况,可以使顶板的驱动机构更小且紧凑。
[0016]顶板中位于滑动板件前侧或后侧的至少一个板件为固定于车身车顶的固定板件,以及,天窗密封条在滑动板件和固定板件之间实施密封。因此,天窗密封条能在滑动板件与固定板件之间可靠地实施密封。
[0017]天窗密封条具有:基部,用于安装到固定基底板件(其适合于安装固定板件)的边缘;以及密封部,适合于与滑动板件接触。当基部安装于固定基底板件的边缘时,密封部的位置变得稳定,使得密封部接触滑动板件和固定板件,从而在其间实施密封。
[0018]基部包括:板件接合区段,用于与固定基底板件的边缘接合;以及嵌边接合区段,用于与安装到固定板件边缘的板件嵌边相接合。因此,用板件接合区段使基部的边缘与固定基底板件的边缘相接合,而基部中位于固定板件侧的嵌边接合区段与板件嵌边接合,从而,基部的两端都可以可靠地进行安装,藉此,基部变得稳定,以及,密封部可靠地接触所面对的部件,因此可以实施稳定的密封。
[0019]板件接合区段形成于基部的下表面侧,以及,嵌边接合区段形成于基部的上表面侦U。采用这种布置,在安装天窗密封条的基部时,板件接合区段首先与固定基底板件的边缘接合,然后,嵌边接合区段可以安装于固定基底板件的上表面侧,从而便于安装操作。以及,如果滑动板件滑动,板件接合区段不会妨碍其滑动运动。[002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固定基底板件沿其边缘具有下降的凹部,并在该凹部的端部侧构成板件端,以及,基部在其板件接合区段侧与该板件端接触,以及,在凹部的板件嵌边侧上,基部在其嵌边接合区段侧与固定基底板件接触。
[0021]采用第二方面的布置,由于固定基底板件沿其边缘具有下降的凹部,并在凹部的端部侧构成板件端,在安装天窗密封条时,可以由基部和凹部限定空间,从而,在滑动板件接触密封部时,基部可以向下弯曲以吸收天窗密封条安装状态下的变化,并确保期望的密封性能。
[0022]基部在其板件接合区段侧与板件端接触,而在凹部的板件嵌边侧,基部在其嵌边接合区段侧与固定基底板件接触。因此,基部的中间部分可以向下弯曲,而基部的两端可以在固定基底板件与天窗密封条之间实施密封,从而确保密封性能。
[002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基部在其嵌边接合区段侧与板件嵌边接触。
[0024]采用这种布置,由于基部在其嵌边接合区段侧与板件嵌边和固定基底板件接触,并夹在二者之间,可以稳定地保持天窗密封条。
[002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方面,基部在其嵌边接合区段侧具有接触唇,用于与安装于固定基底板件的板件嵌边相接触。
[0026]采用这种布置,由于基部在其嵌边接合区段侧具有接触唇,该接触唇适合于与安装于固定基底板件的板件嵌边相接触,沿嵌边接合区段,接触唇可以改善天窗密封条与固定板件或板件嵌边之间的密封性能。
[002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五方面,密封部包括管状密封部和密封唇,管状密封部位于滑动板件与固定板件之间,并与滑动板件和固定板件接触,以及,密封唇在滑动板件边缘的中间侧与该滑动板件的下表面接触。
[0028]采用这种布置,由于密封部包括管状密封部和密封唇,可以对滑动板件的下表面进行双重密封。
[0029]由于管状密封部位于滑动板件与固定板件之间,并与滑动板件和固定板件相接触,接触面积大,因而,如果滑动板件与固定板件之间的间隙变化,可以进行可靠地密封。
[0030]由于密封唇与滑动板件的下表面在其边缘的中间侧接触,密封唇的上半部容易弯曲,以柔软地与滑动板件的下表面接触,并对其进行密封。
[003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六方面,管状密封部和密封唇由海绵材料构成,以及,基部由密实材料构成。
[0032]采用这种布置,由于管状密封部和密封唇由海绵材料构成,管状密封部和密封唇可以柔软地弯曲,以符合滑动板件下表面的结构,并且可以有助于减轻天窗密封条的重量。由于基部由密实材料构成,其表现出刚性,从而,当滑动板件滑动以使管状密封部和密封唇变形时,基部的变形减少,藉此,基部能够可靠地安装于固定板件和板件嵌边,因此,管状密封部和密封唇可以稳定地与滑动板件接触。
[003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七方面,基部进一步包括适合于与固定基底板件的凹部相接触的安装腿。
[0034]采用这种布置,由于基部进一步包括适合于与固定基底板件的凹部相接触的安装腿,如果基部向下弯曲,安装腿挠性弯曲以防止基部过度变形,从而,可以确保密封性能。
[0035]采用这种布置,固定板件是位于滑动板件后侧的后板件,以及,天窗密封条安装于后板件的前缘。因此,当天窗密封条安装于后固定板件、且滑动板件滑动时,能够可靠地对滑动板件与固定板件之间位于滑动板件后侧的间隙进行密封。
[0036]由于基部具有用于与固定基底板件边缘接合的板件接合区段、以及用于与安装于固定板件边缘的板件嵌边接合的嵌边接合区段,基部的边缘通过板件接合区段与固定基底板件的边缘接合,而基部的嵌边接合区段在其固定板件侧与板件嵌边接合,从而,能够可靠地安装基部的两端。
[0037]由于板件接合区段形成于基部的下表面侧,以及,嵌边接合区段形成于基部的上表面侧,板件接合区段首先与固定基底板件的边缘接合,然后,可将嵌边接合区段安装于固定基底板件的上表面,从而便于安装操作。
[0038]参考附图,结合下文的描述以及所附权利要求,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目的、特征及特点将更为明了,所有这些均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9]图1是机动车车顶的俯视图(现有技术);
[0040]图2是沿图1中B-B线的局部切开剖视图,其示出常规滑动天窗密封条的安装状态(现有技术);
[0041]图3是轴测图,图示在滑动顶板打开时车身天窗开口周围的天窗密封条安装状态,为从滑动顶板斜上方的视图;
[0042]图4是顶板的剖视图,其示出常规滑动车顶临关闭之前的状态(现有技术);
[0043]图5是示出另一滑动天窗密封条安装状态的剖视图,该滑动天窗密封条适合于对常规滑动车顶与后侧固定板件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现有技术);
[0044]图6是示出又一滑动天窗密封条安装状态的剖视图,该滑动天窗密封条适合于对常规滑动车顶与前侧固定板件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现有技术);以及
[0045]图7是沿图3中A-A线的局部切开剖视图,其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天窗密封条中一个实施例的后天窗密封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46]下面,参照图3和图7,基于天窗密封条64的后天窗密封条62,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该后天窗密封条62适合于对第三顶板66前缘与滑动板件70后缘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第三顶板66作为由三个板件所构成顶板68的后侧固定板件,滑动板件70位于顶板68的中间位置。本实用新型还可应用于使用前天窗密封条72的其他密封结构,该前天窗密封条72适合于对滑动板件70前缘与第一板件74后缘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该第一板件74作为前侧固定板件,以及,本实用新型还可应用于适合对分割开的两个滑动板件与其他固定板件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的密封条。
[0047]图3是轴测图,示出由三个板件构成的顶板68安装于车顶14的天窗开口 12以对其进行覆盖的安装状态。顶板68由作为前侧固定板件的第一板件74、作为可滑动第二板件的滑动板件70、以及作为固定板件的第三板件66构成。在图3中,滑动板件70处于向后滑动状态。
[0048]如图7所示,滑动板件70的周边保持有第二基底板件76,以及,滑动板件70与第二基底板件76 —体方式滑动。
[0049]天窗密封条64形成为环状构造,以及,天窗密封条64的上表面与滑动板件70的下表面接触,或者,与沿滑动板件70周边对其进行保持的第二基底板件76的下表面接触。天窗密封条64包括前天窗密封条72、后天窗密封条62、以及侧天窗密封条78。
[0050]前天窗密封条72布置于第一板件74与滑动板件70之间,而后天窗密封条62布置于滑动板件70与第三板件66之间。侧天窗密封条78布置于滑动板件70两侧缘的各侧缘与限定天窗开口 12的两侧缘的各侧缘之间。侧天窗密封条78具有单个管状密封部,这与分别具有两个管状密封部的前天窗密封条72和后天窗密封条62不同。
[0051]前天窗密封条72、后天窗密封条62、和侧天窗密封条78可以通过模塑而彼此结合,以符合天窗开口 12的拐角,从而围绕天窗开口延伸成环形构造。采用这种布置,可以对滑动板件70的全周包括其拐角进行密封。
[0052]密封胶、挡板(dam)等(未示出)附接于第二基底板件76与滑动板件70之间,以在其间提供可靠的密封。分别地,侧天窗密封条78的管状密封部与前天窗密封条72的第二密封条区段的管状密封部连通,以及,与后天窗密封条62的第二密封条区段的管状密封部连通,以构成环形的管状密封部。
[0053]基底部件具有对应于顶板68三个板件的三个开口。
[0054]如图3所示,基底部件包括:第一基底板件80,其对应于面对第一板件74的开口 ;第二基底板件76,其对应于面对滑动板件70的开口 ;以及第三基底板件82,其对应于面对第三板件66的开口。
[0055]第一板件74安装于第一基底板件80,以覆盖面对第一板件74的开口,以及,第一板件74的后缘与前天窗密封条72的密封部相接触。
[0056]第三板件66安装于第三基底板件82,以覆盖面对第三板件66的开口,以及,第三板件66的前缘与后天窗密封条62的第二密封部84相接触。
[0057]首先,参照图7说明后天窗密封条62的构造。前天窗密封条72表现出与后天窗密封条62相似的操作,因而主要对后天窗密封条62进行说明。
[0058]后天窗密封条62通过挤出形成为大致直状构造,并在其纵向延伸。后天窗密封条62具有密封部和基部86。密封部包括:第二密封部84,其位于滑动板件70与作为固定板件的第三板件66之间,用于与滑动板件70的后缘和第三板件66的前缘二者都接触并对其进行密封;以及第一密封部88,其位于滑动板件70后缘的稍前方,用于与滑动板件70的下表面接触并进行密封,或者,与适合于保持滑动板件70的第二基底板件76的下表面接触并进行密封。第一密封部88和第二密封部84通过基部86彼此结合成一体。
[0059]如图7所示,作为密封唇的第一密封部88由海绵材料构成,并具有唇状构造以表现出柔性。因而,第一密封部88在滑动板件70后缘的稍前方与滑动板件70的下表面接触,从而,以符合滑动板件70下表面的构造与其柔软接触并进行密封。
[0060]第二密封部84作为管状密封部,由海绵材料构成,具有弧形构造,并与从基部86伸出的嵌边接合区段90的边缘相连接,以构成管状密封部。由于嵌边接合区段90由密实材料构成,其可以保持弧形第二密封部84。由于第二密封部84以弯曲的较宽面积与滑动板件70和作为固定板件的第三板件66 二者都接触,即使滑动板件70与第三板件66之间的间隙变化,也能够可靠地对二者进行密封。第二密封部84的后端与板件嵌边94的嵌边主体92相接触,以在板件嵌边94与后天窗密封条62之间提供密封。
[0061]下面说明基部86。
[0062]如图7所示,基部86形成为板状构造。第一密封部88形成于基部86上表面的前侦牝而第二密封部84形成于其后侧。通过由基部86保持的第一密封部88和第二密封部84,可以对滑动板件70的下表面实施双重密封。
[0063]基部86固定于第三基底板件82的边缘,该第三基底板件82固定于作为后侧固定板件的第三板件66的下表面,用于保持第三板件66。在第三基底板件82边缘98的稍后方,第三基底板件82具有向下凹(下降)的凹部96。将后天窗密封条62安装于第三基底板件82时,凹部96可以限定位于基部86与第三基底板件82之间的空间,从而,当滑动板件70接触第二密封部84时,基部86可以向下弯曲,以吸收滑动板件70与第三基底板件82装配状态中的变化,从而,可以确保期望的密封性能,同时,确保第一密封部88和第二密封部84接触抵靠滑动板件70。
[0064]板件接合区段100沿基部86的前缘设置,以向基部86的下方弯曲成发卡状。更具体地说,板件接合区段100从基部86的下表面向下伸出,并向后延伸,以在其内部限定空间。第三基底板件82的边缘98插入板件接合区段100的空隙中,籍此附接基部86的前缘。采用这种布置,当滑动板件70与第一密封部88和第二密封部84接触时,基部86被可靠地保持而不会滑脱。
[0065]第一腿部102和第二腿部104从基部86的下表面伸出,适合于与第三基底板件82(作为固定基底板件)的凹部96接触。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两个腿部,可替换地,可以设置一个腿部或者三个或更多腿部。由于第一腿部102和第二腿部104与第三基底板件82的凹部96相接触,当滑动板件70与第一密封部88和第二密封部84接触时,第一腿部102和第二腿部104弯曲,以防止基部86过多地向下变形。结果,第一密封部88和第二密封部84与滑动板件70接触,以确保表现出密封性能。
[0066]嵌边接合区段90沿基部86的后缘以弯钩状构造设置于基部86的上表面。嵌边接合区段90包括:接合壁106,其从基部86向上延伸同时向后弯曲;接合端108,其从接合壁106的边缘向下延伸;以及接合凹部110,其由接合壁106和接合端108限定,并向后方开口。
[0067]板件嵌边94的边缘接合在此凹部110中,该板件嵌边94适合于安装到第三基底板件82的前缘。如图7所示,在适合于与第三板件66边缘接触的嵌边后表面112和适合于与第三板件66下表面接触的嵌边安装表面114处,板件嵌边94安装于第三板件66。在嵌边主体92的下侧部分中设置嵌边钩部116,该嵌边主体92沿第三基底板件82的边缘形成为板状构造。嵌边钩部116的边缘向上弯折,以限定嵌边端部118。板件嵌边94可以由合成树脂、硬质橡胶等构成。
[0068]在将基部86的板件接合区段100安装于第三基底板件82的边缘98之后,使嵌边钩部116与嵌边接合区段90接合。更具体地,嵌边端部118接合在嵌边接合区段90接合凹部110的内部空间中,而嵌边接合区段90的接合端108接合在由板件嵌边94的嵌边钩部116和嵌边端部118所限定的嵌边凹部120中。
[0069]采用这种布置,可以在不使用双面胶带的情况下、通过板件接合区段100和嵌边接合区段90可靠地保持基部86的边缘,以及,可以用板件接合区段100和嵌边接合区段90实施第三基底板件82与后天窗密封条62之间的密封,从而可以确保密封性能。
[0070]另外,通过将板件接合区段100和嵌边接合区段90与第三基底板件82和板件嵌边94接合,可以将基部86安装于第三基底板件82和板件嵌边94,从而便于其安装操作。
[0071]在基部86的上表面上,于板件接合区段100的后方,可以形成接触唇122。在这种情况下,接触唇122形成于基部86的上表面,并与第三顶板66或板件嵌边94接触。采用这种布置,可以双重确保后天窗密封条62与第三板件66或板件嵌边94之间的密封性能。
[0072]通过挤出诸如三元乙丙(EPDM)橡胶等合成橡胶、或热塑性弹性体,形成天窗密封条64。在本实施例中,天窗密封条64的第一密封部88和第二密封部84由海绵材料构成,而基部86由密实材料构成。在合成橡胶的情况下,挤出步骤之后,在使用热空气或高频的硫化室内进行硫化。然后,将硫化体分别切成具有预定长度,以制成产品。
[0073]可以使用各自经过挤出、硫化及切割操作的前天窗密封条72、侧天窗密封条78、及后天窗密封条62,此外,可以通过将这些密封条的端部进行模塑,将这些密封条形成为环状构造,以符合第三基底板件82的拐角。
[0074]本实施例参照适合于在滑动板件70后缘与第三板件66前缘之间提供密封的后天窗密封条62进行了说明,然而,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适合在滑动板件70前缘与第一板件74后缘之间提供密封的前天窗密封条72。
[0075]虽然本实用新型参照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应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所披露的实施例,相反,本实用新型涵盖所附权利要求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更改和等效置换。
[0076]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77]本申请涉及日本专利申请N0.2012-067024并要求其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机动车的天窗密封条,该机动车的车顶包括由沿车身前后方向布置的多个板件所构成的顶板,以覆盖在所述车身的车顶中所设置的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中的至少一个板件是能滑动的滑动板件,所述顶板中位于所述滑动板件前侧和后侧之一的至少另一板件为固定于所述车顶的固定板件,以及,所述天窗密封条在所述滑动板件和所述固定板件之间实施密封,所述天窗密封条包括: 基部,其用于安装至固定基底板件的边缘,该固定基底板件适于安装所述固定板件;以及 密封部,其用于与所述滑动板件接触, 其中,所述基部包括板件接合区段和嵌边接合区段,所述板件接合区段用于与所述固定基底板件的边缘相接合,以及,所述嵌边接合区段用于与安装至所述固定板件的边缘的板件嵌边相接合, 所述板件接合区段形成于所述基部的下表面侧,以及 所述嵌边接合区段形成于所述基部的上表面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窗密封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基底板件沿其边缘具有下降的凹部,以及,所述固定基底板件在所述凹部的端部侧上构成板件端, 所述基部在板件接合区段侧与所述板件端接触, 在所述凹部的板件嵌边侧,所述基部在嵌边接合区段侧与所述固定基底板件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窗密封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在所述嵌边接合区段侧与所述板件嵌边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2及3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天窗密封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在所述嵌边接合区段侧具有接触唇,所述接触唇适合于与安装至所述固定板件的所述板件嵌边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2、3及4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天窗密封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部包括管状密封部和密封唇,所述管状密封部位于所述滑动板件与所述固定板件之间,并与所述滑动板件和所述固定板件相接触,以及,所述密封唇在所述滑动板件的中间侧接触所述滑动板件下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天窗密封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密封部和所述密封唇由海绵材料构成,以及,所述基部由密实材料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1、2、3、4、5及6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天窗密封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在其下表面侧进一步包括安装腿,所述安装腿适合于与所述固定基底板件的所述凹部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1、2、3、4、5、6及7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天窗密封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件为位于所述滑动板件后侧的后板件,以及,所述天窗密封条安装于所述后板件的前缘。
【文档编号】B60J10/02GK203410278SQ201320130258
【公开日】2014年1月29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3日
【发明者】菊地弘一, 泽田和希 申请人: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