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风挡玻璃的定位卡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75403阅读:3197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风挡玻璃的定位卡扣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风挡玻璃的定位卡扣,该定位卡扣设置于玻璃安装板的背面,玻璃安装板的正面与汽车风挡玻璃贴合,该定位卡扣包括导引件以及锁紧件;其中,导引件一端固定于玻璃安装板的背面,另一端为自由端;导引件纵向设有用于容纳锁紧件的容纳孔;锁紧件位于容纳孔内,其为悬臂钩状,其一端固定于玻璃安装板的背面,另一端为自由端;锁紧件包括悬臂梁以及位于悬臂梁自由端的钩爪,悬臂梁的固定端与玻璃安装板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中,锁紧件为悬臂梁式,该结构具有弹性以及伸缩性,并且拆卸方便,其插入力小,对公差要求低、装配后不易移动。
【专利说明】一种汽车风挡玻璃的定位卡扣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风挡玻璃的定位卡扣。
【背景技术】
[0002]汽车的前风挡玻璃与汽车顶盖连接,通常在汽车顶盖上开设有安装孔,前风挡玻璃上固定有定位卡扣,通过将定位卡扣设置在安装孔中,实现前风挡玻璃与汽车顶盖的连接。
[0003]例如,中国专利201020655557.6公开了一种汽车前风窗玻璃总成,由前风窗玻璃本体构成,前风窗玻璃本体顶部对称设置两个上端限位卡扣,前风窗玻璃本体底端的角部均设有下端定位卡扣。沿前风窗玻璃本体周圈粘贴有橡胶挡胶条。限位卡扣由玻璃高度限位加强筋、钣金连接卡、前风窗玻璃本体贴合固定方形平面及导向中控圆柱构成。定位卡扣由玻璃高度限位凸长方台、钣金连接钩、U型槽构成。该方案在玻璃下端采用装配定位卡扣,当将卡扣装入车身安装孔后即保证玻璃已经在一个准确的位置同时能准确的限制密封胶的高度。
[0004]中国专利201020279955.2公开了一种风挡玻璃及其汽车。其中,风挡玻璃包括玻璃本体;还包括:定位装置,设置于玻璃本体的边缘处的表面上,且朝向车身钣金或者车身顶盖外板的翻边,用于与翻边抵顶以固定玻璃本体的安装位置。汽车包括车身顶盖外板和车身钣金,车身顶盖外板包括用于与风挡玻璃连接的第一翻边,车身钣金包括用于与风挡玻璃连接的第二翻边;还包括风挡玻璃。第一翻边的与风挡玻璃上的定位卡扣相应的位置上设置有定位孔,定位卡扣卡接入定位孔中;限位块分别与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相抵接。
[0005]中国专利201120122744.2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式汽车前风挡玻璃安装定位结构,包括风挡玻璃,前围外板和前围内板,前围外板与前围内板连接,风挡玻璃上设有玻璃密封条,前围外板上设有数个定位卡扣,定位卡扣包括一固定座和一调整块,固定座固定在前围外板上,调整块位于固定座上,调整块在固定座上的上下位置可调节,风挡玻璃位于调整块上。
[0006]中国专利201120122759.9公开了一种固定式汽车前风挡玻璃安装定位结构,包括风挡玻璃,前围外板和前围内板,前围外板与前围内板连接,风挡玻璃上设有玻璃密封条,前围外板上形成一 L形台阶,L形台阶上设有数个定位卡扣,风挡玻璃位于定位卡扣上。
[0007]上述技术方案的缺点在于:1、定位卡扣为整体式卡扣,锁紧件不具备伸缩性,需要的插入力大,对公差要求高;2、定位卡扣的接触面为点接触,装配后容易移动;3、定位卡扣为整体式卡扣,拆卸不方便。
[0008]因此,提供一种锁紧件具备伸缩性、插入力小,对公差要求低、装配后不易移动、拆卸方便的定位卡扣成为了业界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9]与现有技术的不同的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风挡玻璃的定位卡扣,其锁紧件具备伸缩性、插入力小,对公差要求低、装配后不易移动、拆卸方便。
[0010]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风挡玻璃的定位卡扣,该定位卡扣设置于玻璃安装板的背面,玻璃安装板的正面与汽车风挡玻璃贴合,该定位卡扣包括:
[0011]导引件,该导引件一端固定于玻璃安装板的背面,另一端为自由端;导引件纵向设有用于容纳锁紧件的容纳孔;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纵向”为导引件轴向的方向;
[0012]锁紧件,其位于容纳孔内,其为悬臂钩状,其一端固定于玻璃安装板的背面,另一端为自由端;锁紧件包括悬臂梁以及位于悬臂梁自由端的钩爪,悬臂梁的固定端与玻璃安装板固定连接。
[0013]本实用新型中,导引件的作用有:定位、导引、防护。具体而言,使用该定位卡扣进行安装及连接时,将导引件插入汽车顶盖上的安装孔中,以实现定位以及安装时的导引?’另外,该导引件设在锁紧件的外围,可对锁紧件进行有效防护,防止锁紧件因碰撞而弯折。
[0014]本实用新型的定位卡扣的数目优选为2-3个,在玻璃安装板上排列为一列。
[0015]由于悬臂梁在一定压力作用下可产生一定的挠度,因而其具备一定的弹性。锁紧件为悬臂梁式结构,该结构具有弹性,其自由端可以发生一定程度的位移,因而安装时需要的插入力较小。值得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悬臂梁的粗细程度应保持在合适的范围之内:悬臂梁过粗则刚度太大,失去弹性;悬臂梁太细则刚度太小,容易在压力下弯折。
[0016]另外,容纳孔为通孔或沉孔,优选为通孔。
[0017]钩爪前端窄,后端宽,前端和后端以斜面过渡。该钩爪可为例如直角三角形或接近直角三角形的凸起,又如直角梯形或接近直角梯形的凸起。该斜面的作用是,将向前的插入力转化为向下的压入力,该压入力使锁紧件的自由端发生一定程度的位移。该斜面可为,例如平直斜面或者圆弧面。
[0018]安装时,将定位卡扣的导引件插入汽车顶盖上的安装孔中,由于锁紧件为悬臂梁式的弹性结构,因而其自由端可以发生一定程度的位移;当钩爪被完全压入时,斜面消失,向下的压入力消失,锁紧件的自由端回复至原位,在钩爪的卡合作用下,实现玻璃安装板与汽车顶盖的连接。拆卸时,向下按压钩爪,使锁紧件的自由端向下移动,同时向后拉定位卡扣,即可将定位卡扣从安装孔中拆除下来。
[0019]本实用新型中,锁紧件为悬臂梁式,该结构具有弹性以及伸缩性,并且拆卸方便,其插入力小,对公差要求低、装配后不易移动。
[0020]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具体实施方式】,钩爪高于所述导引件表面,所述悬臂梁低于导引件表面或者与导引件表面平齐。
[0021]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具体实施方式】,导引件为柱体;其前端可缩窄(例如前端可为尖端),以便于导引。
[0022]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具体实施方式】,用于容纳锁紧件的容纳孔为通孔。
[0023]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具体实施方式】,钩爪的前端窄,后端宽,该前端和后端以斜面过渡。
[0024]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斜面为平直斜面或圆弧斜面。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0026]本实用新型中,锁紧件为悬臂钩状,该结构具有弹性以及伸缩性,并且拆卸方便,其插入力小,对公差要求低、装配后不易移动。
[00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实施例1的定位卡扣的结构示意图,其显示了玻璃安装板的局部。
[0029]附图符号说明
[0030]I玻璃安装板
[0031]2定位卡扣
[0032]21导引件
[0033]22锁紧件
[0034]221悬臂梁
[0035]222 钩爪
【具体实施方式】
[0036]实施例1
[0037]图1为实施例1的定位卡扣的结构示意图,其显示了玻璃安装板的局部。本实施例的定位卡扣2的数目为两个,设置于玻璃安装板I的背面,玻璃安装板I的正面与汽车前风挡玻璃贴合并粘结。
[0038]定位卡扣2包括导引件21和锁紧件22。其中,导引件21为前端缩窄的柱体,其后端为固定端,固定于玻璃安装板I的背面;导引件21的前端为自由端。导引件21设有用于容纳锁紧件22的容纳孔,该容纳孔为通孔。
[0039]锁紧件22位于容纳孔内,其一端固定于玻璃安装板I的背面,另一端为自由端;锁紧件22包括悬臂梁221以及钩爪222,悬臂梁221与玻璃安装板固定连接,悬臂梁221的另一端连接钩爪222 ;钩爪222为相对于悬臂梁221的直角三角形凸起,其前端尖,后端宽,前端和后端以平直斜面过渡。钩爪222高于导引件21表面,悬臂梁221与导引件21表面平齐。
[0040]实施例2
[0041]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斜面为圆弧斜面。
[0042]实施例3
[004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悬臂梁低于柱体表面。
[0044]虽然本实用新型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但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发明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改进,即凡是依照本实用新型所做的同等改进,应为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所涵盖。
【权利要求】
1.一种汽车风挡玻璃的定位卡扣,所述定位卡扣设置于玻璃安装板的背面,所述玻璃安装板的正面与汽车风挡玻璃贴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卡扣包括: 导引件,所述导引件一端固定于所述玻璃安装板的背面,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导引件纵向设有用于容纳锁紧件的容纳孔; 锁紧件,其位于所述容纳孔内,其为悬臂钩状,其一端固定于所述玻璃安装板的背面,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锁紧件包括悬臂梁以及位于所述悬臂梁自由端的钩爪,所述悬臂梁的固定端与所述玻璃安装板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卡扣,其特征在于,所述钩爪高于所述导引件表面,所述悬臂梁低于导引件表面或者与导引件表面平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卡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件为柱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卡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容纳锁紧件的容纳孔为通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卡扣,其特征在于,所述钩爪的前端窄,后端宽,所述前端和所述后端以斜面过渡。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位卡扣,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为平直斜面或圆弧斜面。
【文档编号】B60J1/02GK203496627SQ201320646928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1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18日
【发明者】顾银 申请人: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