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侧门的防撞杆后安装板结构及其所应用的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78329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汽车侧门的防撞杆后安装板结构及其所应用的汽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侧门的防撞杆后安装板结构,包括防撞杆安装部,还包括安装在防撞杆安装部两端的侧门内板安装部,侧门内板安装部的两端沿防撞杆的轴线方向延伸至防撞杆安装部的两端,防撞杆安装部高于侧门内板安装部。由于侧门内板安装部两端沿防撞杆的轴线方向延伸至防撞杆安装部的两端,每块侧门内板安装部上至少可以设置两个焊点,增大了防撞杆后安装板结构与侧门内板的接触面积,有效地避免了应力集中的情况,该防撞杆后安装板结构能够提高防撞杆的使用安全性。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包括上述防撞杆后安装板结构的汽车。
【专利说明】汽车侧门的防撞杆后安装板结构及其所应用的汽车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侧门的板防撞杆后安装板结构。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汽车侧门的防撞杆后安装板结构的汽车。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汽车成为人们出行必备的交通工具。为了提高汽车的使用安全性,汽车侧门上安装有防撞杆,防撞杆安装在防撞杆后安装板结构上。当侧门受到撞击时,防撞杆能大大减轻侧门的变形程度,从而能够减少汽车撞击对车内乘员的伤害。
[0003]如图1所示,防撞杆后安装板结构主要包括用于固定防撞杆01的防撞杆安装部03及两个分别安装在防撞杆安装部03两端的高脚支腿04,防撞杆安装部03的两端设有与侧门内板02焊接的焊接点部05,高脚支腿04用于支撑防撞杆01,高脚支腿04的底端与侧门内板02点焊。
[0004]然而,由于焊接点部05面积较小,防撞杆01主要由高脚支腿04支撑。但是,由于高脚支腿04较细,高脚支腿04支撑防撞杆01时,应力较为集中,导致高脚支腿04在使用过程中变形,进而导致防撞杆安装部03变形,使得防撞杆01难以有效地固定在防撞杆后安装板结构上,防撞杆01的使用安全性较低
[0005]因此,如何提高防撞杆的使用安全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侧门的防撞杆后安装板结构,该防撞杆后安装板结构能够提高防撞杆的使用安全性。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防撞杆后安装板结构的汽车。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侧门的防撞杆后安装板结构,包括防撞杆安装部,还包括安装在所述防撞杆安装部两端的侧门内板安装部,所述侧门内板安装部的两端沿防撞杆的轴线方向延伸至所述防撞杆安装部的两端,所述防撞杆安装部高于所述侧门内板安装部。
[0008]优选地,所述侧门内板安装部沿防撞杆轴线方向包括第一焊接部和第二焊接部,所述第一焊接部的尾部与所述第二焊接部的首部通过过渡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焊接部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焊接部的高度。
[0009]优选地,所述侧门内板安装部与所述防撞杆安装部为一体式结构。
[0010]优选地,所述过渡连接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焊接部和所述第二焊接部弧形过渡。
[0011]一种汽车,包括汽车侧门的防撞杆后安装板结构及固定连接在所述防撞杆后安装板结构上的防撞杆,所述防撞杆后安装板结构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防撞杆后安装板结构。
[00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侧门的防撞杆后安装板结构,包括防撞杆安装部及安装在防撞杆安装部两端的侧门内板安装部,侧门内板安装部的两端沿防撞杆的轴线方向延伸至防撞杆安装部的两端,防撞杆安装部高于侧门内板安装部。在安装防撞杆后安装板结构时,通过侧门内板安装部与侧门内板焊接,实现防撞杆后安装板结构的固定,防撞杆固定连接在防撞杆安装部上。
[0013]通过上述描述可知,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汽车侧门的防撞杆后安装板结构中,由于侧门内板安装部两端沿防撞杆的轴线方向延伸至防撞杆安装部的两端,每块侧门内板安装部上至少可以设置两个焊点,增大了防撞杆后安装板结构与侧门内板的接触面积,有效地避免了应力集中的情况,相对于上述【背景技术】中通过高脚支腿支撑防撞杆,防撞杆后安装板结构容易变形的情况,该防撞杆后安装板结构能够提高防撞杆的使用安全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传统的防撞杆后安装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防撞杆后安装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图2所示防撞杆后安装板沿A-A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图2所示防撞杆后安装板沿B-B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0018]其中图1-4中:01_防撞杆、02-侧门内板、03-防撞杆安装部、04-高脚支腿、05-焊接点部;
[0019]1-防撞杆、2-侧门内板、3-防撞杆安装部、4-侧门内板安装部、41-第一焊接部、42-第二焊接部、43-过渡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0]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汽车侧门的防撞杆后安装板结构,该防撞杆后安装板结构能够提高防撞杆的使用安全性。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防撞杆后安装板结构的汽车。
[0021]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2]请参考图2至图4,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侧门的防撞杆后安装板结构,包括防撞杆安装部3和两块侧门内板安装部4,防撞杆安装部3和侧门内板安装部4可以通过粘结、焊接等方式固定连接,两块侧门内板安装部4分别安装在防撞杆安装部3的两端,侧门内板安装部4的两端沿防撞杆I的轴线方向延伸至防撞杆安装部3的两端,侧门内板安装部4可以为平板,防撞杆安装部3高于侧门内板安装部4。具体的,防撞杆安装部3中心设有防撞杆容置槽,防撞杆I安装在防撞杆容置槽内。防撞杆后安装板结构具体可以为金属板。
[0023]在安装防撞杆后安装板结构时,通过侧门内板安装部4与侧门内板2焊接,实现防撞杆后安装板结构的固定,防撞杆I固定连接在防撞杆安装部3上。
[0024]通过上述描述可知,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汽车侧门的防撞杆后安装板结构中,由于侧门内板安装部4两端沿防撞杆I的轴线方向延伸至防撞杆安装部3的两端,每块侧门内板安装部4上至少可以设置两个焊点,增大了防撞杆后安装板结构与侧门内板2的接触面积,有效地避免了应力集中的情况,相对于上述【背景技术】中通过高脚支腿支撑防撞杆,防撞杆后安装板结构容易变形的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撞杆后安装板结构能够提高防撞杆I的使用安全性。
[0025]另一方面,相对于上述【背景技术】中,防撞杆后安装板结构具有高脚支腿冲压难度大的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撞杆后安装板结构便于冲压,有效地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另一方面,避免了制造高脚支腿时浪费的材料,降低了生产成本。
[0026]进一步,侧门内板安装部4沿防撞杆I轴线方向包括第一焊接部41和第二焊接部42,第一焊接部41的尾部与第二焊接部42的首部通过过渡连接部43连接,其中第一焊接部41和第二焊接部42的首部可以沿防撞杆I轴线方向左侧为首部或右侧为首部,本实用新型不做具体限定。第一焊接部41、第二焊接部42和过渡连接部43整体沿防撞杆I轴线方向的竖向截面可以为折线形,第一焊接部41、第二焊接部42和过渡连接部43可以为一体式结构。为了避免过渡连接部43与第一焊接部41和第二焊接部42连接处应力集中的情况,本实用新型优选,过渡连接部4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焊接部41和第二焊接部42弧形过渡。第一焊接部41的高度高于第二焊接部42的高度。由于侧门内板安装部4沿防撞杆I轴线方向为阶梯状,有效地避免了防撞杆安装部3变形时带动侧门内板安装部4变形,同时侧门内板安装部4能够抑制防撞杆安装部3变形,有效地延长防撞杆后安装板结构的使用寿命,进一步提高了防撞杆I的使用安全性,同时该侧门内板安装部4具有足够的焊接空间和定位空间。
[0027]优选地,侧门内板安装部4与防撞杆安装部3为一体式结构。由于侧门内板安装部4与防撞杆安装部3为一体式结构,有效地避免了侧门内板安装部4与防撞杆安装部3应力集中的情况,有效地延长了防撞杆后安装板结构的使用寿命,更进一步提高了防撞杆I的使用安全性。
[002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包括汽车侧门的防撞杆后安装板结构及固定连接在防撞杆后安装板结构上的防撞杆1,防撞杆后安装板结构为上述任一种防撞杆后安装板结构,其它装置为现有技术,本文不再赘述。
[0029]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0030]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汽车侧门的防撞杆后安装板结构,包括防撞杆安装部(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所述防撞杆安装部(3)两端的侧门内板安装部(4),所述侧门内板安装部(4)的两端沿防撞杆(I)的轴线方向延伸至所述防撞杆安装部(3)的两端,所述防撞杆安装部(3)高于所述侧门内板安装部(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杆后安装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门内板安装部(4)沿防撞杆(I)轴线方向包括第一焊接部(41)和第二焊接部(42),所述第一焊接部(41)的尾部与所述第二焊接部(42)的首部通过过渡连接部(43)连接,所述第一焊接部(41)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焊接部(42)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撞杆后安装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门内板安装部(4)与所述防撞杆安装部(3)为一体式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防撞杆后安装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连接部(43 )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焊接部(41)和所述第二焊接部(42 )弧形过渡。
5.一种汽车,包括汽车侧门的防撞杆后安装板结构及固定连接在所述防撞杆后安装板结构上的防撞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杆后安装板结构为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撞杆后安装板结构。
【文档编号】B60R19/42GK203611909SQ201320802866
【公开日】2014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9日
【发明者】付治存, 叶明飞, 张志方 申请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