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乘式电动车辆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1057260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跨乘式电动车辆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在前后轮之间具有容纳电源单元的容纳空间的跨乘式电动车辆。

背景技术:
在跨乘式电动车辆中,为了确保续航距离,而需要搭载容纳大容量的电池的电池箱。专利文献1中,大型的电池箱被主框架从下方支持,并且容纳于安装在车身框架上的车身盖内。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00124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想要通过上述方法将电池箱容纳于车身盖内时,不得不将电池箱暂时提升到比车身框架高的位置。因此,将电池箱组装到车身框架的作业变得繁杂,并且用于将电池箱提升到较高位置的装置会大型化。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能够简单地将电源组装在车身上的跨乘式电动车辆。解决问题的手段:根据本发明的跨乘式电动车辆是以电动马达作为动力源行驶的跨乘式电动车辆,具备:具有所述电动马达的电源的电源单元;和在前后轮之间限定容纳所述电源单元的容纳空间的车身框架;所述车身框架形成为能够将所述电源单元相对所述容纳空间在车宽方向上拆装的结构。根据所述结构,在拆卸车身框架后将电源单元提升至与搭载状态大致相同的高度时,之后仅通过使电源单元在车宽方向上移动即可将电源单元容纳于容纳空间内。像这样,无需将电源单元提升至较高位置,就可以将电源单元简便地组装在车身。也可以是所述车身框架具有位于与所述电源单元相比靠近车宽方向外侧的位置且限定所述容纳空间的拆装框架部,所述拆装框架部与所述车身框架的剩余部可拆卸地连接;通过将所述拆装框架部从所述剩余部上拆卸以此使所述容纳空间在车宽方向上开放。根据所述结构,在拆卸拆装框架部后,通过使电源单元在车宽方向上移动,以此可以使电源单元在车身上拆装。在安装拆装框架部后,可以在车宽方向上保护容纳于容纳空间内的电源单元。也可以是所述拆装框架部的前端部以及后端部在分别与所述剩余部从车宽方向外侧抵接的状态下,通过在车宽方向上拔插的紧固件可拆卸地紧固于所述剩余部。根据所述结构,可以通过抵接部分支承载荷,因此可改善车身框架整体的刚性。也可以是所述车身框架具有头管、和从所述头管向后方延伸的左右一对的主框架;所述拆装框架部构成所述一对主框架中的至少一方。根据所述结构,通过仅使一侧可以拆卸,以此可以提高车身框架的刚性。也可以是所述头管具有圆筒状的管部、和设置于所述管部的后部的箱状的接头部,所述一对主框架与所述接头部的左后部以及右后部分别连接。根据所述结构,通过使接头部形成为箱状,以此可以提高接头部的刚性,因此即使使车身框架的一部分形成为可拆装的结构,也可以确保车身框架整体的刚性。也可以是具备使由所述电动马达产生的驱动力传递至驱动轮的动力传递机构;所述动力传递机构位于相对车宽中心线向车宽方向一方侧偏离的位置;所述拆装框架部构成所述一对主框架中一方的主框架;该一方的主框架配置在车宽方向上与所述动力传递机构相反的一侧上。根据所述结构,在车身框架具有一对主框架的情况下,在车宽方向上与动力传递机构同侧的主框架上作用着与相反侧的主框架相比大的载荷。使该相反侧的主框架可拆装并将与头管成为一体的主框架配置在与动力传递机构相同的一侧,因此可以由车身框架较好地支承从动力传递机构输入的载荷,并且使容纳空间可开闭而确保电源单元的拆装容易性。也可以是所述拆装框架部构成所述一对主框架中一方的主框架,另一方的主框架具有与该一方的主框架相比高的刚性。根据所述结构,可以通过另一方的主框架支承作用于车身框架的载荷。也可以是所述电源单元具备从下方支持所述电源的支持体;所述支持体通过所述拆装框架部支持于所述剩余部。根据所述结构,可以通过剩余部支持在安装电源单元时从电源传入至车身框架的载荷。也可以是所述支持体在前后方向上隔开的多个位置上与所述拆装框架部连接。也可以是具备使由所述电动马达产生的驱动力传递至驱动轮的动力传递机构;所述电动马达以及所述动力传递机构以在侧视时不与所述容纳空间重叠的形式配置。发明效果: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能够将电源简便地组装在车身上的跨乘式电动车辆。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根据实施形态的跨乘式电动车辆的一个示例的电动二轮车的左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电动二轮车的俯视图;图3是示出图1所示的电源单元的支持体的一个示例的立体图;图4是图1所示的车身框架的立体图;图5是示出图4所示的头管的周边结构的俯视图;图6是示出图1所示的电动二轮车中电源单元组装在车身之前的状态的立体图;图7是示出与图6相同的状态的主视图;图8是示出图1所示的电动二轮车的第一固定部以及第二固定部的配置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说明实施形态。对于相同或相应的要素在所有附图中标以相同符号并省略重复说明。方向的概念是以乘骑在跨乘式电动车辆的一个示例的电动二轮车上的驾驶员所观察的方向为基准。车辆长度方向与前后方向相对应,车宽方向与左右方向相对应。车宽外侧以及车宽外方是指在俯视时在车宽方向上远离在车辆长度方向上延伸的车宽中心线的侧以及方向,车宽内侧以及车宽内方是指在车宽方向上靠近车宽中心线的侧以及方向。图1是示出根据实施形态的跨乘式电动车辆的一个示例的电动二轮车1的左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电动二轮车1的俯视图。如图1以及图2所示,电动二轮车1具备前轮2、后轮3以及车身框架4。前轮2是操舵轮且是从动轮,后轮3是驱动轮。前轮2可旋转地支持于前叉5的下端部。前叉5从轴支持前轮2的下端部以后倾角后倾且向上方延伸,并且其上端部通过支架与相对前叉5平行地延伸的转向轴一同与把手6连接。车身框架4包括头管7、左右一对主框架8以及枢接框架9。头管7可旋转地支持转向轴。左右主框架8从头管7向后方延伸,通过其后端部分别与枢接框架9的左右侧壁连接。在车辆长度方向上延伸的摇臂10的前端部以绕着车宽方向的轴线可摇动的形式被枢接框架9支持。后轮3可旋转地支持于摇臂10的后端部。另外,座椅框架11在与摇臂10相比靠近上方的位置处从枢接框架9的上部向后方延伸。驾驶员用的座椅12支持于座椅框架11上。侧脚架13可摇动地安装于枢接框架9的左右一方的侧壁下部。在行驶时使侧脚架13处于水平姿势且不接触地面,在停车时使侧脚架13处于朝下方的姿势且使前后轮2、3均接触地面,借助于此使电动二轮车1以倾斜姿势竖立。在该倾斜姿势下,在后视时上下方向上延伸的车宽中心线以从后轮3的接地点附近相对铅垂方向稍微向所述左右一侧倾斜的形式向上方延伸。电动二轮车1具备马达单元15、电源单元20以及逆变器单元25。马达单元15具有作为旋转驱动驱动轮3的动力源的电动马达16、和容纳电动马达16且支持马达轴的马达壳体17。在这里,例示动力源不包括内燃机的情况,但是也可以除了电动马达16以外还包括内燃机。电源单元20具有电动马达16的电源21、和容纳电源21的电源壳体22。电源21可以储存直流电力。也可以是当电动马达16被与其他电装品(例如照灯、警报器、控制器)相比高的电压驱动时,则将该电源21专用于电动马达16,电动二轮车1除了该电源21以外还具有供其他电装品使用的低压电源(未图示)。在该情况下,电源壳体22至少容纳电源21即可,可以容纳或不容纳低压电源。逆变器单元25具有能够将从电源21输出的直流转变成交流的逆变器26、和容纳逆变器26的逆变器壳体27。逆变器26通过直流电线与电源21连接,并且通过交流电线与电动马达16连接。当来自于逆变器26的交流供给至电动马达16时,电动马达16产生驱动力而马达轴旋转,电动马达16的驱动力(马达轴的旋转)通过动力传递机构18传递至驱动轮3。动力传递机构18也可以具备使马达轴的旋转减速的减速器、将被减速的旋转以可变的减速比连续或阶梯性地进行减速的变速器、和允许或阻断从减速器向变速器的旋转的传递的离合器。马达轴(相当于减速器的输入轴)、变速器的输入轴(相当于减速器的输出轴)以及变速器的输出轴朝向车宽方向。变速器配置在电动马达16的后方,离合器设置于变速器的输入轴的车宽方向一方侧(例如右侧)的端部。马达壳体17一体地具有在容纳电动马达16的马达容纳部17a的后方容纳变速器的变速器容纳部17b、和在车宽方向上与变速器容纳部17b相邻且容纳离合器的离合器容纳部17c(参照图6以及图8)。容纳于马达壳体17内的动力传递机构18的构成要素也构成马达单元15的一部分,变速器的输出轴成为马达单元15的最终输出轴。另外,在动力传递机构18不具备变速器的情况下,减速器的输出轴成为最终输出轴,在动力传递机构18不具备减速器以及变速器的情况下,马达轴成为最终输出轴。动力传递机构18具备将马达单元15的最终输出轴的旋转传递至驱动轮3的车轴的驱动机构18d。驱动机构18d例如可以应用链条传动机构、带传动机构、或者锥齿轮以及驱动轴的组装体。最终输出轴从马达壳体17的车宽方向一侧壁(例如左侧壁)向车宽方向一侧(例如左侧)突出。最终输出轴优选的是在车宽方向上向与离合器容纳部17c(参照图6以及图8)相反的一侧突出。当容纳于马达壳体17中的部件中离合器的直径较大时,也可以容易避免最终输出轴与离合器之间相互干扰。驱动机构18d具备固定于最终输出轴的突出端部上的驱动要素、在驱动轮3的车轴中从驱动轮3观察时固定于车宽方向一侧(例如左侧)的端部上的从动要素、和将驱动要素的旋转传递至从动要素的传动要素。驱动要素以及从动要素例如是链轮、滑轮或锥齿轮系,传动要素例如是链条、传动带或驱动轴。驱动机构18d在从车宽中心线观察时配置在车宽方向一侧(例如左侧),作为传动要素的一个示例在与马达壳体17相比靠近车宽外侧的位置上在车辆长度方向上延伸。电源壳体22与马达壳体17以及逆变器壳体27被物理地分离。另外,在本实施形态中,马达壳体17以及逆变器壳体27也相互被物理地分离,三个壳体17、22、27相互被分离。车身框架4在前轮2和后轮3之间限定容纳电源单元20的容纳空间4a。容纳空间4a大致形成于左右主框架8之间。电源单元20容纳于容纳空间4a并被组装在车身上的状态(以下车载状态)下,在侧视时与左右主框架8重叠,并且位于与左右主框架8相比靠近车宽内侧的位置上。另外,马达单元15位于与容纳空间4a以及电源单元20相比靠近下方的位置上。然而,如下所述,电源单元20可以在其前部具有下方突出部,下方突出部可以在与马达单元15大致相同的高度上位于马达单元15的前方。马达单元15位于主框架8的下方且枢接框架9的前方。马达单元15支持于枢接框架9,还支持于电源单元20。逆变器单元25位于容纳空间4a以及电源单元20的后方且马达单元15的后上方。逆变器单元25可以支持于座椅框架12的前端部和/或枢接框架9的上部,也可以夹在枢接框架9以及座椅框架12之间而构成车身框架4的一部分。在本实施形态中,车身框架4形成为能够通过使电源单元20在车宽方向上相对容纳空间4a移动而进行拆卸的结构。例如,车身框架4的一部分相对剩余部分可拆卸,通过拆卸该一部分以此在车宽方向上开放容纳空间4a,从而可以通过该开放的部分将电源单元在车宽方向上向容纳空间4a插入,或者在车宽方向上从此处拔出。因此,为了将电源单元20容纳于容纳空间4a,而首先只要将电源单元20的底部提升至容纳空间4a的底部即可。换言之,只要将电源单元20提升至与车载状态下的高度大致相同的高度即可。之后,使电源单元20在车宽方向上移动,则可以将电源单元20插入于容纳空间4a中。像这样,只要使电源单元20从容纳空间4a向水平方向移动即可相对车身进行拆卸。换言之,无需移动至与容纳空间4a相比靠近上方的位置便可拆卸电源单元20。借助于此,抑制搭载作业的烦杂,即便是大型电源单元20也可以将电源单元20简便地组装在车身。从容纳空间4a拿出电源单元20的作业也变得简便。此外,电源单元20在车宽方向上移动而相对容纳空间4a进出,因此即使把手6从上方堵住紧临前叉5的后方的空间,也可以将该空间有效地利用为容纳空间4a。因此,可以同时实现后倾角(即车辆的直进性)的确保和电源21的大型化。尽管在以后叙述,但在本实施形态中,头管7采用箱结构,从而尽管车身框架4包括可拆卸的框架但是仍可确保车身框架4的刚性。电源单元20在车宽方向上移动而相对容纳空间4a进出,因此可以将箱结构的下方的空间也有效利用为容纳空间4a。因此,可以在实现用于在车宽方向上开放容纳空间4a的结构的同时确保车身框架4的刚性,并且可以使电源21大型化。以下,更详细地说明本实施形态的电源单元20以及车身框架4的结构。如图1所示,电源壳体22具有容纳电源21的主壳体部31。主壳体部31具备具有闭环状的水平截面的周壁,电源21被周壁包围。电源壳体22具有从主壳体部31的前部向下方突出的下方突出部32,电源21也容纳于下方突出部32。反而言之,主壳体部31具有在从下方突出部32观察时向后方突出的后方突出部。另外,电源21包括以相互串联和/或并联的形式电气连接的多个电源模块21a。各电源模块21a包括以相互串联和/或并联的形式电气连接的多个电池单元,通过这些电池单元的紧密排列而整体上形成为长方体状。多个电源模块21a分开容纳于主壳体部31以及下方突出部32。电源壳体22具有从下方支持容纳于主壳体部31的电源21的支持体33。支持体33顺着主壳体部31的周壁设置于主壳体部31的底部。支持体33例如安装于主壳体部31的周壁内表面。支持体33从主壳体部31的周壁下端向周壁内侧水平突出,在周壁内底部形成朝向上方的支持面,通过该支持面从下方支持容纳于主壳体部31的电源21。又,通过安装支持体33,以此可以增强主壳体部31。然而,支持体33只要对电源壳体22提供这样的支持面即可,因此也可以从下方安装于主壳体部31的周壁下端。支持体33在主壳体部31的底部中与下方突出部32之间的边界部分上,具有用于使容纳于下方突出部32的电源模块与容纳于主壳体部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