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承装置、包括该支承装置的显示系统和内衬元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90479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支承装置、包括该支承装置的显示系统和内衬元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支承装置、包括该支承装置的显示系统和内衬元件,支承装置用于机动车、支承功能元件,所述支承装置(4)包括:至少两侧壁(10);和支承元件(44),通过至少一轴体(54)所述支承元件沿着侧壁(10)在平移方面是活动的以及在回缩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在转动方面是活动的,所述至少一轴体在至少一第一导向轨道(16)中是活动的,第一导向轨道在侧壁(10)的一个上延伸。第一导向轨道(16)包括第一段部(28)和第二段部(30),第一段部(28)基本上沿着支承元件(44)的展开方向在上游端部(18)和过渡点(30)之间延伸,第二段部(32)相对于第一段部(28)倾斜并且在过渡点(30)和下游端部(20)之间延伸。支承装置保证显示装置在其展开位置中的牢固锁紧,以使得装置在该展开位置中是稳定的,增加由使用者所感知的品质。
【专利说明】支承装置、包括该支承装置的显示系统和内衬元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具有能够被展开的功能元件的支承装置,所述支承装置包括:至少两侧壁,所述至少两侧壁基本上是平行的并彼此之间界定一内部空间;和支承元件,所述支承元件用于承载功能元件,所述支承元件沿着侧壁在平移方面是活动的以及在回缩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在围绕基本上垂直于侧壁的轴线的转动方面是活动的,在所述回缩位置中功能元件用于延伸到内部空间中,在所述展开位置中功能元件用于从内部空间凸出延伸,支承元件通过至少一轴体在回缩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进行移动,所述至少一轴体与支承元件相连在一起和在至少一第一导向轨道中活动,所述至少一第一导向轨道在侧壁的一个上延伸,轴体与致动装置相连在一起,致动装置被设置以使轴体在所述至少一第一导向轨道中移动。
[0002]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这类支承装置的显示系统。
[0003]本实用新型例如适用于显示系统,所述显示系统允许显示辅助机动车的驾驶的信息,或适用于移动终端的支承装置。
【背景技术】
[0004]已知在机动车驾驶员附近设置显示系统,以向驾驶员提供关于机动车状态、关于音频系统、关于机动车行驶等等的多种信息。这类系统例如设置在机动车的仪表盘上和包括屏幕,所述屏幕用于从仪表盘的表面凸出延伸,以可以被驾驶员看见,驾驶员不需要将视线从道路移开。
[0005]出于安全性和美观的原因,设置显示装置以在回缩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是活动的,在回缩位置中,显示装置在仪表盘中延伸和从仪表盘的外部是不可视的,在展开位置中显示装置是可视的,如前文所述。
[0006]为此,显示装置与支承装置相连在一起,所述支承装置集成在仪表盘中和适于根据合适的运动学在回缩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移动显示装置。
[0007]移动通常通过一电机进行控制,所述电机被设置以在导轨或导道——适于根据期望的运动学移动显示装置——中移动与显示装置相连在一起的一个或多个连杆。
[0008]显示装置的展开在从支承装置的上游向下游的方向上进行,当显示装置展开时显示装置位于该装置的下游。因此,在该装置上所应用的从下游指向上游的作用力能够引起显示装置的回缩或至少该装置向其回缩位置的移动。
[0009]不过,当该装置被设置以通过其正面进行控制时,如这是用于例如触摸屏的情形,这种作用力能够由装置的使用者本身来施加。在此情形中,当使用者在装置上按压时,装置趋于向其回缩位置移动,和并不给使用者提供稳定和牢固的印象,这减弱由使用者所感觉到的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0010]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通过提出一种可靠的支承装置来消除该弊端,所述支承装置保证显示装置在其展开位置中的牢固锁紧,以使得装置在该展开位置中是稳定的。
[0011]为此,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前述类型的用于机动车的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导向轨道包括第一段部和第二段部,第一段部基本上沿着支承元件的展开方向在上游端部和过渡点之间延伸,在上游端部中轴体位于回缩位置,在过渡点中轴体位于展开位置附近,第二段部相对于第一段部倾斜和相对于支承元件的展开方向倾斜并且在过渡点和下游端部之间延伸,在下游端部中轴体位于展开位置中。
[0012]在展开位置,引起支承装置的运动的轴体位于第一导向轨道的第二段部中,第一导向轨道的第二段部横向于支承装置的展开方向和回缩方向延伸。因此,如果使用者在支承装置的回缩方向上施加支靠,轴体在第二段部中锁紧和对抗支承装置的移动。展开位置从而是稳定的,当使用者在支承装置上按压时,这增加由使用者所感知的品质。
[00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支承装置的其它特征:
[0014]一支承元件包括接纳功能元件的接纳表面,所述接纳表面在回缩位置中基本上沿着支承元件的展开方向延伸,在展开位置中在相对于该展开方向基本上倾斜的和相对于内部空间凸出的一平面中延伸;
[0015]一第一导向轨道的第二段部沿着基本上平行于位于展开位置中的支承元件的接纳表面的一方向延伸;
[0016]一第一导向轨道通过导轨形成,轴体能够在导轨的内部移动;
[0017]一导轨的宽度在第一导向轨道的下游端部附近减小,和在下游端部变得基本上等于在第一导向轨道中移动的轴体的直径,以在展开位置中锁紧轴体,下游端部形成轴体的止动槽座;
[0018]一与支承元件相连在一起的轴体在两个第一导向轨道中是活动的,每个第一导向轨道分别地在侧壁的一个上延伸,第一导向轨道相互平行并具有相同的形状;
[0019]一每个第一导向轨道的至少一部分与另一个第一导向轨道的对应部分隔开第一距离,从第一导向轨道的上游端部延伸直到第一导向轨道的下游端部附近,第一距离被设置成允许轴体在第一导向轨道中移动,以及在下游端部相互隔开第二距离延伸,第二距离小于第一距离和被设置以当支承元件位于其展开位置中时消除在轴体和侧壁之间的间隙;
[0020]一每个第一导向轨道包括一肋条,所述肋条从第一导向轨道向另一个第一导向轨道凸出,轴体包括滚轮,所述滚轮与轴体的每个端部相邻和与所述肋条相面对地延伸,所述肋条相互隔开大于将滚轮与轴体分开的距离的以距离,从第一导向轨道的上游端部延伸直到所述轨道的下游端部附近,以及肋条在第一导向轨道的下游端部相互隔开基本上等于将滚轮与轴体分开的距离的一距离延伸;
[0021]一所述支承装置还包括两个第二导向轨道,第二导向轨道分别地在侧壁的一个上与第一导向轨道相面对地延伸,转轴与支承元件相连在一起,转轴的端部分别地布置在第二导向轨道的一个上,支承元件的移动带动转轴的端部在第二导向轨道上移动;
[0022]一将第二导向轨道分开的距离大于转轴从第二导向轨道的上游端部直到第二导向轨道的下游端部附近的长度,和基本上等于从转轴到下游端部的长度,以当支承元件位于其展开位置中时消除在转轴和侧壁之间的间隙;
[0023]一第二导向轨道的下游端部每个包括一止动槽座,止动槽座的宽度基本上等于转轴的端部的直径,以在展开位置中锁紧转轴;
[0024]一第二导向轨道的止动槽座沿着这样一方向定向:该方向与第一导向轨道的止动槽座在其中定向的方向基本上相反;
[0025]一致动装置包括第一臂形件,第一臂形件在其上游端部与被电机带动转动的转轴相连在一起,和在其下游端部铰接在第二臂形件上,第二臂形件本身在其下游端部铰接在与支承元件相连在一起的轴体上,第二臂形件的下游端部在回缩位置接近第一臂形件的上游端部,和在由于被电机带动的转轴转动而向展开位置转换时第二臂形件的下游端部与第一臂形件的上游端部分开,以在移动时将轴体向第一导向轨道的下游端部推动;
[0026]一支承装置包括活门,活门在闭合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活动,在闭合位置中,当支承元件位于回缩位置时,活门覆盖内部的至少一部分,在打开位置中,当支承元件位于展开位置时,活门释开通向内部空间的通道。
[0027]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显示系统,所述显示系统包括:用于机动车的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具有显示板,所述显示板能够生成和显示图像;和如上文所述的支承装置,其中,显示装置固定在支承元件上并且在回缩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是活动的,在回缩位置中,显示装置延伸到支承装置的内部空间中,在展开位置中,至少显示板从侧壁凸出延伸到支承装置的内部空间外。
[0028]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内衬元件,其用于机动车,所述内衬元件包括如上文所述的支承装置,所述支承装置的内部空间至少部分地被所述内衬元件的覆层覆盖。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9]通过阅读接下来的作为示例给出的和参照附图进行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其它方面和优点将得到展示,附图中:
[0030]一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显示系统的示意性透视图,显示装置位于其展开位置中,
[0031]一图2是图1的显示系统的从后侧看的示意性透视图,
[0032]一图3是在图1和图2的显示系统中所使用的支承装置的示意图,无支承元件,支承装置位于回缩位置中,
[0033]一图4是位于展开位置中的图3的支承装置的示意图,和
[0034]一图5和图6是当支承元件位于回缩位置和展开位置时支承装置的侧壁之一的示意性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参照图1和图2,描述一显示系统I,所述显示系统包括显示装置2和支承装置4。尽管支承装置4参照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显示系统I进行描述,当然的是,该支承装置4可适于支承和移动其它类型的功能元件,如音频系统或其它系统的控制装置。
[0036]显示装置2可以是任何合适属性的装置,如电话或触摸平板类型的导航装置或机动车管理装置的屏幕或移动终端。显示装置2可固定地固定在支承装置4上或可移动地固定在支承装置上。显示装置2包括显示板6,显示板能够生成和显示图像,与能够生成显示板6的控制信号的控制电子元件联接,以在显示板上显示图像。显示板6可以是触摸类型的,允许通过触摸显示板6来控制显示装置2或机动车的功能。
[0037]支承装置4适于支承和移动显示装置2或显示装置的至少显示板6。
[0038]支承装置4例如用于被布置在机动车的仪表盘中或另一类型的内衬元件中。支承装置可以形成该内衬元件的组成部分或附接在内衬元件上。或者,支承装置4可以形成独立的壳体。
[0039]支承装置4包括两侧壁10,两侧壁基本上相互平行和相互间隔开,例如根据显示板6的宽度相互间隔开。侧壁10例如基本上沿着在其中安装有支承装置4的机动车的前-后方向延伸。
[0040]在接下来的说明书中,侧壁10沿着其从上游向下游延伸的方向将被称为展开方向。与展开方向相反的方向被命名为回缩方向,而垂直于展开方向和回缩方向的和沿着侧壁10的高度延伸的方向被称为举升方向。术语“上”和“下”相对于该举升方向限定。
[0041 ] 在两侧壁10之间延伸的空间形成支承装置4的内部空间12,在该内部空间内显示装置2用于延伸到回缩位置,如在后面将描述的。侧壁10主要垂直于显示板6延伸。根据在附图上所示的实施方式,侧壁通过底部壁14相连接,底部壁封闭内部空间12的至少一部分和在侧壁10下方和之间延伸。
[0042]侧壁10的至少一个在其表面一其在内部空间12 —侧延伸一上包括第一导向轨道16,第一导向轨道沿着侧壁10延伸到该侧壁10的上边部附近,即在侧壁10的与底部壁14相对的一侧。第一导向轨道16基本上沿着展开方向在上游端部18和下游端部20之间延伸。
[0043]第一导向轨道16例如通过导轨形成,所述导轨从侧壁10向另一侧壁10凸出延伸。这类导轨包括两壁体22,两壁体相互平行,在高度上在侧壁10上岔开和基本上垂直于侧壁延伸,以在两壁体之间限定第一导向轨道16的路径(trajet)。导轨的壁体22接合下游端部20,以形成止动槽座24,止动槽座的凹面(ConCavit6)朝向上部和朝向下游,如更特别地在图4和图5上可视。根据在附图上所示的实施方式,导轨的上壁体22还包括肋条26,肋条从上壁体22凸出延伸到上壁体的延长部分中。
[0044]第一导向轨道16包括:第一段部28,第一段部从上游端部18延伸到布置在下游端部20附近的过渡点30 ;和第二段部32,第二段部从过渡点30延伸到下游端部20。
[0045]第一段部28基本上沿着展开方向延伸。第一段部28例如具有基本上弧形的形状,例如曲度半径基本上是恒定的。第一段部28的弧形形状形成朝向上部的凹面。
[0046]第二段部32相对于第一段部28和相对于展开方向倾斜。倾斜指的是第二段部32沿着与第一段部的方向不同的一方向延伸,以使得在第一段部28和第二段部32之间垂直于过渡点30形成曲拐。更特别地,倾斜指的是第二段部32与第一段部28形成大于或等于45°的角度。如在图2到图6上所示,第二段部32向底部壁14定向,即第二段部32从过渡点30向底部壁14延伸。
[0047]根据在附图上所示的实施方式,支承装置4包括两个第一导向轨道16,这两个第一导向轨道分别地设置在每个侧壁10上。
[0048]第一导向轨道16相对于平行于侧壁10的平面基本上相互对称,该平面延伸到内部空间12的中心。因此,第一导向轨道16具有相同的形状和基本上相互平行地相面对地延伸。分开两个第一导向轨道16的距离从上游端部18直到下游端部20附近基本上是恒定的和在止动槽座24中垂直于下游端部20减小。
[0049]根据一实施方式,分开两个第一导向轨道16的距离垂直于肋条26减小,即肋条26的厚度在第一导向轨道16的下游端部20处增加。因此,肋条26以相互隔开第一距离从第一导向轨道16的上游端部18延伸直到下游端部20附近,和在下游端部20相互隔开第二
距离延伸,第二距离小于第一距离。
[0050]或者,这种距离的减小可通过垂直于下游端部20形成第一导向轨道16的导轨的底部的靠近来进行,例如通过垂直于第一导向轨道16的下游端部20侧壁10的相互靠近来进行。
[0051]每个侧壁10此外在从内部空间12 —侧延伸的其表面上包括第二导向轨道34,第二导向轨道沿着侧壁10延伸到侧壁的下边部附近,即支承装置4的底部壁14附近,与第一导向轨道16相面对。第二导向轨道34沿着展开方向在上游端部36和下游端部38之间基本上从纵向壁10的一端部延伸到另一端部。
[0052]根据在附图上所示的实施方式,第二导向轨道34的上游端部36基本上垂直于第一导向轨道16的上游端部18布置,而第二导向轨道34的下游端部38延伸到第一导向轨道16的下游端部20的下游,即这些下游端部20和38沿着展开方向相互岔开。根据在附图上所示的实施方式,下游端部20和38此外沿着展开方向对齐。即下游端部20和38基本上在沿着展开方向延伸的相同的直线上布置。
[0053]每个第二导向轨道34包括一开槽轨道40,例如齿条类型的轨道,如在图3到图6上所示。开槽轨道40指的是这样一轨道:所述轨道包括彼此相邻的多个齿41,所述多个齿在轨道的整个长度上分布和基本上垂直于轨道的长度方向延伸,如更特别地在图5和图6上所示。根据在这些附图上所示的实施方式,齿朝向侧壁10的上部延伸,即与底部壁14相反。
[0054]开槽轨道40具有弧形形状,例如所具有的曲度半径基本上恒定,和其凹面朝向上部,即沿着齿41在其中延伸的方向。开槽轨道40的弧形形状基本上平行于第一导向轨道16的第一段部28的形状。根据一实施方式,第二导向轨道34所具有的曲度半径基本上等于第一导向轨道16的第一段部28的曲度半径。
[0055]在其下游端部38,每个第二导向轨道34包括一凹处,所述凹处包括这样一部分:所述部分与下游端部38的有齿部分相面对地延伸并与有齿部分形成止动槽座42,如在后面将描述的。槽座42的凹面朝向第二导向轨道的上游端部38和朝向底部壁14,如在图5和图6上所不。因此,止动槽座42的凹面沿着这样一方向朝向:所述方向与第一导向轨道16的止动槽座24所朝向的方向相反。
[0056]每个第二导向轨道34还包括一凹槽43,所述凹槽与开槽轨道40相邻并在侧壁10中形成一凹部,以沿着垂直于侧壁10的方向延长开槽轨道40。凹槽43没有齿和具有与开槽轨道基本上相同的形状,如在图5到图6上所示。
[0057]第二导向轨道34相对于平行于侧壁10的平面基本上相互对称,该平面延伸到内部空间12的中心。因此,第二导向轨道34具有相同的形状和基本上相互平行地相面对地延伸。分开两个第二导向轨道34的距离从上游端部36直到下游端部38附近基本上是恒定的和在止动槽座42中垂直于下游端部38减小。根据一实施方式,分开两个第一导向轨道的距离的减小垂直于凹槽43实施,即所述凹槽43的底部在第二导向轨道34的下游端部38相互靠近。根据一【具体实施方式】,在第二导向轨道34的下游端部38分开凹槽43的底部的距离的这种减小通过肋条实施,所述肋条从每个凹槽底部向另一凹槽凸出延伸。
[0058]支承装置4还包括支承元件44,所述支承元件在侧壁10之间通过第一导向轨道16和第二导向轨道34活动。
[0059]支承元件44,仅仅在图1和图2上示出,包括:接纳表面46,所述接纳表面用于接纳一功能元件,即在前文所述的显示系统的范围内的显示装置2的至少显示板6 ;和凸肩48,所述凸肩从接纳表面46凸出延伸,例如基本上垂直于接纳表面。凸肩48在接纳表面的下端部和在与用于接纳功能元件的一侧相对的接纳表面46 —侧延伸。凸肩48包括连接端部50和自由端部52,所述连接端部位于接纳表面46 —侧,连接到该表面46,所述自由端部位于与连接端部50相对的一侧。接纳表面46和凸肩48在宽度上基本上从一侧壁10延伸到另一侧壁并布置在这些侧壁之间。
[0060]在凸肩48的自由端部52附近,支承元件44包括轴体54,轴体与支承元件44相连在一起并且至少其端部56之一布置在第一导向轨道16中。轴体54基本上垂直于侧壁10延伸,即沿着基本上垂直于展开方向的轴线A延伸。根据在附图上所示的实施方式,轴体54的两端部56每个分别布置在第一导向轨道16的一个中。轴体54的端部56例如通过销钉形成,所述销钉插入形成第一导向轨道16的导轨中,即在这些导轨的壁体22之间,如更特别地在图5和图6上所示。
[0061]轴体54此外承载两滚轮58,两滚轮分别地与轴体54的每个端部56相邻,并且其直径大于将壁体22与导轨分开的距离,以使得每个滚轮58与设置在每个导轨的上壁体22上的肋条26相面对地延伸。从上游端部18到第一导向轨道16的下游端部20附近,将肋条26与第一导向轨道16分开的第一距离略大于将与这些肋条26相面对地延伸的滚轮58的表面分开的距离,以使得轴体54可以在第一导向轨道中移动,例如在导轨的壁体22之间滑动。在第一导向轨道16的下游端部20附近,分开肋条26的第二距离减小,直到变得基本上等于在下游端部20处将与这些肋条26相面对地延伸的滚轮58的表面分开的距离。因此,当轴体54的端部56位于第一导向轨道16的止动槽座24中时,滚轮58支靠肋条26并且沿着垂直于侧壁10的方向在滚轮58和第一导向轨道16之间不存在间隙。
[0062]轴体54的端部56的直径略小于导轨从第一导向轨道的上游端部18到下游端部20附近的宽度。在下游端部20处,导轨的宽度减小,直到变得基本上等于轴体54的端部56的直径。因此,当轴体54的端部56位于第一导向轨道16的止动槽座24中时,轴体54的端部56沿着举升方向由导轨的壁体22锁紧。从而当轴体54的端部56位于止动槽座24中时,沿着侧壁10的举升方向在轴体54的端部56和第一导向轨道16的导轨之间不存在间隙。
[0063]在凸肩48的连接端部50附近,两齿轮元件60在支承元件44上在转动方面活动安装,并且每个分别地布置在第二导向轨道34的一个上。导向元件60在围绕基本上垂直于侧壁10的同一轴线B的转动方面是活动的,即轴线B基本上平行于轴体54沿着其延伸的轴线A。根据在图3和图4上所示的实施方式,齿轮元件60在转轴62的末端部分上安装,转轴从一侧壁10延伸到另一侧壁并相对于支承元件44在围绕轴线B的转动方面活动安装。转轴62从而在其连接端部附近穿过支承元件44,并且在转动方面与两齿轮元件60相连在一起,即转轴62的转动引起两齿轮元件60围绕同一轴线B的同步转动。或者,每个齿轮元件在支承元件44上独立于另一个齿轮元件直接地转动安装。在此情形中,每个齿轮元件60的转动轴线与另一个齿轮元件60的转动轴线相重合。
[0064]每个齿轮元件60通过齿轮或小齿轮形成,齿轮或小齿轮的齿64围绕转动轴线B径向地延伸和适于与开槽轨道40的齿41啮合。因此,每个齿轮元件60的相继的齿64的齿距等于每个开槽轨道40的相继的齿41的齿距。
[0065]每个齿轮元件60通过一销钉65 (图5)延长,所述销钉基本上是圆柱形的、没有齿和围绕转动轴线B延伸。当齿轮布置在开槽轨道40上时,销钉65延伸到凹槽43中,如更特别地在图5和图6上可视的。销钉65的直径略小于凹槽43从第二导向轨道的上游端部到下游端部38附近的宽度。在下游端部38处,凹槽43的宽度减小直到变得基本上等于销钉65的直径。同样地,在第二导向轨道34的下游端部38,分开凹槽43的底部的距离基本上等于转轴62沿着转动轴线B从一销钉65的自由端部到另一个销钉65的自由端部的长度。因此,当齿轮元件60位于第二导向轨道34的止动槽座42中时,由于从凹槽43的尺寸和在凹槽43之间的距离调节到销钉65的尺寸和在销钉65之间的距离,齿轮元件在该槽座中沿着垂直于侧壁10的方向和沿着侧壁10的举升方向锁紧。从而在第二导向轨道34的下游端部38,在销钉65和凹槽43之间沿着举升方向和沿着垂直于侧壁10的方向不存在间隙。
[0066]轴体54能够在电动化致动装置的作用下移动到第一导向轨道16中。
[0067]致动装置包括电机66,电机被布置以带动转轴68围绕垂直于侧壁10的轴线C转动,所述转轴在侧壁10上在转动方面活动安装并在这些侧壁10之间延伸。第一臂形件70通过其上游端部72连接到转轴68和在转动方面与该转轴68相连在一起。第一臂形件70在其下游端部74围绕垂直于侧壁10的一轴线在第二臂形件78的上游端部76上铰接。第二臂形件78的上游端部80本身围绕垂直于侧壁10的轴线A在轴体54上铰接(图3)。
[0068]支承装置4还包括活门81,所述活门被布置以覆盖内部空间12的一部分,以在回缩位置遮挡支承装置4。内部空间12的通过活门81覆盖的部分例如与侧壁10的下游部分相面对地延伸,并通过一开口界定,所述开口在一部分中形成,所述部分用于从支承装置4集成于其中的内衬元件的外部可视并覆盖内部空间12。因此,开口可以例如在支承面46在其中用于延伸到展开位置的区域处在内衬元件的覆层中形成。开口可以直接地在内衬元件的覆层中实施或在用于集成在内衬元件上的罩件中形成。
[0069]活门81从一侧壁10延伸到另一侧壁并相对于侧壁10在平移方面活动安装。为此,活门81在其下游端部包括至少一销钉84,所述至少一销钉84从活门81的下游端部沿着垂直于侧壁的一方向凸出延伸,并布置在在侧壁10 —个中形成的导轨86中。导轨86的形状限定活门81的移动路径。根据在图1到图4上所示的一实施方式,活门81包括两销钉84,两销钉在活门两侧从活门凸出延伸并且每个分别地布置在设置在每个侧壁上的一导轨86中。
[0070]活门81的上游端部铰接在第一连杆88上,所述第一连杆在侧壁10的一个上在围绕垂直于侧壁10的轴线的转动方面活动安装。连杆88此外连接到沿着展开方向延伸的控制杆90的下游端部89。控制杆90的上游端部92在第二连杆94上铰接,第二连杆在与围绕垂直于侧壁10的轴线的第一连杆88相同的侧壁10上在转动方面活动安装。围绕第二连杆94的转动轴线布置一束限元件96,以约束第二连杆94,以使得第二连杆在控制杆90上沿着与展开方向相反的一方向施加拉力。第二连杆94还包括致动面98,所述致动面能够对抗由束限元件96在第二连杆94上所施加的约束力而被第一臂形件70推动。
[0071]现在将参照图3到图6描述上文所述的支承装置4的运行,在所述附图上支承装置4的一部分被取下以便于更好的理解。
[0072]在图3上,支承装置4在支承元件44的回缩位置中示出。在该回缩位置中,支承元件44完全延伸到内部空间12中。接纳表面46特别是与底部壁14相面对地和沿着展开方向延伸。凸肩48基本上沿着侧壁10的举升方向延伸,以使得轴体54的端部56位于第一导向轨道16的上游端部18中,而齿轮元件60位于第二导向轨道34的上游端部36中,如在图5上所示。在该回缩位置中,致动装置的第二臂形件78的下游端部80接近第一臂形件70的上游端部72,而第一臂形件70在与展开方向相反的一方向上从下游向上游延伸。通过在致动面98上按压,第一臂形件70此外在第二连杆94上施加一压力,以使得控制杆90在致动方向上被推动和从活门81的下游端部凸出延伸的销钉84布置在导轨86的下游端部中,如在图3上所示。在该回缩位置中,活门81从而延伸到开口中和遮挡支承装置4的内部空间12。
[0073]为了使得支承元件44转换到其展开位置中,电机66被致动,以在第一方向上带动转轴68转动,所述第一方向被设置以通过在第一臂形件70上执行围绕垂直于侧壁10的轴线C的转动而向展开方向移动第一臂形件70。在该运动的过程中,第一臂形件70在第二臂形件78上施加推力,第二臂形件的下游端部80与第一臂形件70的上游端部72分开和在展开方向上向下游移动,如在图4上所示。第二臂形件78从而沿着展开方向推动轴体54,轴体的端部56在第一导向轨道16的第一段部28中移动。与支承元件44相连在一起的轴体54从而引起支承元件在展开方向上移动,这通过齿轮元件60的齿64与开槽轨道40的齿41的配合引起齿轮元件60在第二导向轨道34上的平移移动和转动移动,如在图5和图6上所示。
[0074]由于第一导向轨道16的第一段部28的弧形形状和第二导向轨道34的弧形形状,支承元件44沿着展开方向向下游平移移动和围绕基本上垂直于侧壁10的轴线转动移动,所述移动被设置成向内部空间12的上部抬起接纳表面46,这引起凸肩48的相应倾转。
[0075]同时,紧接在第一臂形件70转动移动开始后,第一臂形件从第二连杆94的致动面98脱开和停止在第二连杆上施加支撑。束限元件96从而带动第二连杆94转动,第二连杆沿着与展开方向相反的一方向牵拉控制杆90。控制杆90带动第一连杆88转动,第一连杆在活门81的上游端部上牵拉,这引起销钉84在导轨86中向上游移动,如在图1、图2和图4上所示。活门81从而位于打开位置并释出开口。
[0076]支承元件44的运动继续进行,并且接纳表面46接合在开口中,以从内部空间出离。
[0077]在致动装置的行程末,如在图1和图2上所示,支承元件44位于展开位置中,在展开位置中,接纳表面46经过开口从内部空间12凸出延伸,和在相对于展开方向倾斜的一平面中延伸。该倾斜平面例如基本上是竖直的或相对于垂线向上游略微倾斜,以使得当支承装置4在仪表盘中安装时,接纳表面46延伸到驾驶员的视野中。
[0078]在该展开位置中,如在图4和图6上所示,在接合在第一导向轨道16的第二段部32中之后,轴体54的端部56位于这些第一导向轨道16的止动槽座24中,而齿轮元件60位于第二导向轨道34的止动槽座42中。由于这些止动槽座24和42在第一导向轨道16的下游端部20和第二导向轨道34的下游端部38的相应的位置,支承元件44的凸肩48从而基本上沿着展开方向延伸,如在图1和图2上所示。
[0079]支承元件44在其回缩位置和其展开位置之间的移动持久地伴随有在两齿轮元件54和开槽轨道40之间的配合。该配合允许避免支承装置4在在回缩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中卡住和支承元件44在所述中间位置中锁紧的任何风险,同时保证随着和在在回缩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移动的任何时刻,支承元件44保持在良好的位置中。
[0080]通过致动电机66以在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带动转轴68,支承元件44从展开位置移动到回缩位置根据与上文所述的运动学相反的一种运动学进行。该运动具有将轴体54的端部56和齿轮元件60带向第一导向轨道的上游端部18和第二导向轨道的上游端部36的作用,和从而使支承元件44转换到其回缩位置中。在第一臂形件70的行程末,第一臂形件在第二连杆94的致动面98上施加压力,这具有使活门81再置于其闭合位置中的作用,在该闭合位置中,活门封闭开口并且遮挡内部空间12和支承装置4的机构。
[0081]如在前文所指出的,在展开位置中,沿着举升方向和沿着垂直于侧壁10的方向在轴体54和侧壁10之间不存在间隙,因为滚轮58贴靠肋条26和因为形成第一导向轨道26的导轨的宽度缩窄;和在齿轮元件60和侧壁10之间不存在间隙,因为在凹槽43之间的距离减小和凹槽43的宽度缩窄。因此,在展开位置中,支承元件44沿着举升方向和沿着垂直于侧壁10的方向相对于侧壁紧紧保持。展开位置从而是特别稳定的,并且接纳表面46,和如有需要,显示板6是不活动的,甚至是当使用者操作接纳表面和如有需要显示板时。特别地,如果在接纳表面46上施加扭转力,接纳表面46不能发生移动,并特别良好地耐抗源自机动车的运转的震动。
[0082]此外,在展开位置,轴体54的端部56布置在第一导向轨道16的第二段部32中,所述第二段部相对于展开方向向下倾斜。这种构型沿着与展开方向相反的回缩方向给展开位置提供稳定性。实际上,如果使用者在接纳表面46上沿着回缩方向施加作用力,例如当显示装置I以触摸控制时,端部56从而支靠形成第一导向轨道26的导轨的下壁体22,和避免支承元件44向回缩位置的任何移动。因此,当使用者在接纳表面46上按压时,接纳表面保持不动,使用者会有牢固的印象。为此可以注意到,第二段部32沿着基本上平行于接纳表面46在其中在展开位置延伸的倾斜平面的一方向延伸。这种构型进一步改进支承元件44在展开位置的稳定性。
[0083]最后,由于第一导向轨道16的下游端部20和第二导向轨道34的下游端部38不在同一竖直面中延伸而是相互岔开的事实,这种稳定性进一步得到改进,这提供对沿着回缩方向在接纳表面46上应用的外部作用力的更好的耐抗性。
[0084]上文所述的支承装置4从而特别牢固和可靠并提供显示装置在展开位置中的强稳定性。
【权利要求】
1.一种支承装置(4),其用于机动车、支承能够被展开的功能元件,支承装置包括:至少两侧壁(10),侧壁平行并彼此之间界定一内部空间(12);和支承元件(44),支承元件用于承载功能元件,支承元件(44)沿着侧壁(10)在平移方面是活动的以及在回缩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在围绕垂直于侧壁(10)的轴线的转动方面是活动的,在回缩位置中功能元件用于延伸到内部空间(12)中,在展开位置中功能元件用于从内部空间(12)凸出延伸,支承元件(44)通过至少一轴体(54)在回缩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进行移动,轴体与支承元件(44)相连在一起和在至少一第一导向轨道(16)中活动,第一导向轨道在侧壁(10)的一个上延伸,轴体(54)与致动装置相连在一起,致动装置被设置以使轴体(54)在第一导向轨道(16)中移动, 其特征在于,第一导向轨道(16)包括第一段部(28)和第二段部(30),第一段部(28)沿着支承元件(44)的展开方向在上游端部(18)和过渡点(30)之间延伸,在上游端部中轴体(54)位于回缩位置,在过渡点中轴体(54)位于展开位置附近,第二段部(32)相对于第一段部(28)倾斜和相对于支承元件(44)的展开方向倾斜并且在过渡点(30)和下游端部(20)之间延伸,在下游端部中轴体(54)位于展开位置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承元件(44)包括接纳功能元件的接纳表面(46),接纳表面(46)在回缩位置中沿着支承元件(44)的展开方向延伸,在展开位置中在相对于该展开方向倾斜的和相对于内部空间(12)凸出的一平面中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导向轨道(16)的第二段部(32)沿着平行于位于展开位置中的支承元件(44)的接纳表面(46)的一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 述的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导向轨道(16)通过导轨形成,轴体(54)能够在导轨的内部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导轨的宽度在第一导向轨道(16)的下游端部(20)附近减小,和在下游端部(20)变得等于在第一导向轨道(16)中移动的轴体(54)的直径,以在展开位置中锁紧轴体(54),下游端部(20)形成轴体(54)的止动槽座(24)。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与支承元件(44)相连在一起的轴体(54 )在两个第一导向轨道(16 )中是活动的,每个第一导向轨道(16 )分别地在侧壁(10)的一个上延伸,第一导向轨道(16)相互平行并具有相同的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第一导向轨道(16)的至少一部分与另一个第一导向轨道(16)的对应部分隔开第一距离,从第一导向轨道的上游端部(18)延伸直到第一导向轨道的下游端部(20)附近,第一距离被设置成允许轴体(54)在第一导向轨道(16)中移动,以及在下游端部(20)相互隔开第二距离延伸,第二距离小于第一距离和被设置以当支承元件(44)位于其展开位置中时消除在轴体(54)和侧壁(10)之间的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第一导向轨道(16)包括一肋条(26),肋条从其第一导向轨道向另一个第一导向轨道凸出,轴体(54)包括滚轮(58),滚轮与轴体的每个端部(56)相邻和与肋条(26)相面对地延伸,肋条(26)以相互隔开大于将轴体(54)的滚轮(58)分开的距离的一距离,从第一导向轨道(16)的上游端部(18)延伸直到第一导向轨道的下游端部(20)附近,以及肋条在第一导向轨道(16)的下游端部(20)相互隔开等于将轴体(54)的滚轮(58)分开的距离的一距离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承装置还包括两个第二导向轨道(34),第二导向轨道分别地在侧壁(10)的一个上与第一导向轨道(16)相面对地延伸,转轴(62)与支承元件(44)相连在一起,转轴(62)的端部分别地布置在第二导向轨道(34)的一个上,支承元件(44)的移动带动转轴(62)的端部在第二导向轨道(34)上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将第二导向轨道(34)分开的距离从第二导向轨道的上游端部(36)直到第二导向轨道的下游端部(38)附近大于转轴(62)长度,和等于在下游端部(38)转轴(62)的长度,以当支承元件(44)位于其展开位置中时消除在转轴(62 )和侧壁(10 )之间的间隙。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导向轨道(34)的下游端部(38 )每个包括一止动槽座(42 ),止动槽座(42 )的宽度等于转轴(62 )的端部的直径,以在展开位置中锁紧转轴(62)。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导向轨道(34)的止动槽座(42)沿着这样一方向定向:该方向与第一导向轨道(16)的止动槽座(24)在其中定向的方向相反。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致动装置包括第一臂形件(70),第一臂形件在其 上游端部(72)与被电机(66)带动转动的转轴(68)相连在一起,和在其下游端部(74)铰接在第二臂形件(78)上,第二臂形件本身在其下游端部(80)铰接在与支承元件(44)相连在一起的轴体(54)上,第二臂形件(78)的下游端部(80)在回缩位置接近第一臂形件(70)的上游端部(72),和在由于转轴(68)被电机(66)带动转动而向展开位置转换时与第一臂形件的上游端部分开,以在移动时将轴体(54)向第一导向轨道(16)的下游端部(20)推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承装置包括活门(81),活门在闭合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活动,在闭合位置中,当支承元件(44)位于回缩位置时,活门覆盖内部空间(12)的至少一部分,在打开位置中,当支承元件(44)位于展开位置时,活门释开通向内部空间(12)的通道。
15.一种显示系统,显示系统包括:显示装置(2),显示装置具有显示板(6),显示板能够生成和显示图像;和根据权利要求1到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机动车的支承装置(4),其特征在于,显示装置(2)固定在支承元件(44)上并且在回缩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是活动的,在回缩位置中,显示装置(2)延伸到支承装置(4)的内部空间(12)中,在展开位置中,至少显示板(6)从侧壁(10)凸出延伸到支承装置(4)的内部空间(12)外。
16.—种内衬元件,其用于机动车,内衬元件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到14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承装置,支承装置(4)的内部空间(12)至少部分地被内衬元件的覆层覆盖。
【文档编号】B60R11/02GK203793244SQ201420056871
【公开日】2014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4日
【发明者】D·德斯鲁斯, C·布吕纳尔 申请人:佛吉亚汽车内部设备工业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