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部流水槽组件及具有该尾部流水槽组件的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99931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尾部流水槽组件及具有该尾部流水槽组件的车辆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尾部流水槽组件及具有该尾部流水槽组件的车辆,其中,尾部流水槽组件包括:侧围外板(10);侧围外板后延伸板(20),与侧围外板(10)连接;尾门弹簧安装板(30),位于侧围外板后延伸板(20)的内侧,尾门弹簧安装板(30)上设有用于安装电弹簧撑杆组件(40)的第一安装部以及用于安装气弹簧撑杆组件的第二安装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安装集成度低、成本较高的问题。
【专利说明】且件及具有该尾部流水槽组件的车辆,以解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尾部流水槽组件,包圭接;尾门弹簧安装板,位于侧围外板后延弹簧撑杆组件的第一安装部以及用于安装
、安装孔,多个安装孔中的一部分形成第一部,并且,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具有至
0
的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形成第二安装部。簧撑杆组件通过穿过侧围外板后延伸板的5-8向示意图;
5'视不意图;
&视不意图;以及向不意图。
30、尾门弹簧安装板;31、第一安装孔;32、@簧撑杆组件;61、螺栓;62、螺母;70、隔音位块;91、螺栓;92、螺母。
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么明本实用新型。
水槽组件包括:侧围外板10、侧围外板后延反后延伸板20与侧围外板10连接,尾门弹该内侧具体指侧围外板后延伸板20朝向车安装电弹簧撑杆组件40的第一安装部以及六角头法兰面螺栓穿过侧围外板后延伸板:上。
I组件还包括隔音板70,尾门弹簧安装板30I尾门弹簧安装板30同时集成了隔音板70I低了成本。
户安装隔音板70的两个卡接口,隔音板70长接口内。卡扣71和卡接口相配合使得安是一个或者三个以上。
,尾部流水槽组件还包括:尾门限位块安装连接在侧围外板后延伸板20上,尾门限位I四安装孔,尾门限位块82通过第二紧固组辱侧围外板后延伸板20集成了尾门限位块牵低了成本。
91以及与螺栓91配合的螺母92。在本实选为六角头法兰面螺栓,螺母92优选为四I头法兰面螺栓和四角焊接螺母固定在侧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尾部流水槽组件,包括: 侧围外板(10); 侧围外板后延伸板(20),与所述侧围外板(10)连接; 尾门弹簧安装板(30),位于所述侧围外板后延伸板(20)的内侧, 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门弹簧安装板(30)上设有用于安装电弹簧撑杆组件(40)的第一安装部以及用于安装气弹簧撑杆组件的第二安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部流水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门弹簧安装板(30)上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多个安装孔中的一部分形成所述第一安装部,所述多个安装孔中的其余部分形成所述第二安装部,并且,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具有至少一个共用的所述安装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尾部流水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安装孔不在一条直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尾部流水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安装孔包括沿纵向分布的第一安装孔(31)、第二安装孔(32)和第三安装孔(33),所述第一安装孔(31)和所述第二安装孔(32)形成所述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孔(32)和所述第三安装孔(33)形成所述第二安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尾部流水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弹簧撑杆组件(40)和/或所述气弹簧撑杆组件通过穿过所述侧围外板后延伸板(20)的第一紧固组件连接在所述尾门弹簧安装板(30)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尾部流水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紧固件组件包括螺栓(61)以及与所述螺栓(61)配合的螺母(6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部流水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部流水槽组件还包括:隔音板(70),所述尾门弹簧安装板(30)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隔音板(70)的折边(3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尾部流水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折边(34)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隔音板(70)的卡接口,所述隔音板(70)具有卡扣(71),所述卡扣(71)卡在所述卡接口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部流水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部流水槽组件还包括:尾门限位块安装板(81)以及尾门限位块(82),所述尾门限位块安装板(81)连接在所述侧围外板后延伸板(20)上,所述尾门限位块安装板(81)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尾门限位块(82)的第四安装孔,所述尾门限位块(82)通过穿过所述侧围外板后延伸板(20)的第二紧固组件连接在所述尾门限位块安装板(81)上。
10.一种车辆,包括尾部流水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部流水槽组件为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尾部流水槽组件。
【文档编号】B60R13/07GK204095704SQ201420503951
【公开日】2015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日
【发明者】冯天薇, 刘大慧 申请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