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彼此铰接的车辆之间的过渡部的折纹折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83807阅读:484来源:国知局
两个彼此铰接的车辆之间的过渡部的折纹折棚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例如铰接式公共汽车的——两个彼此铰接的车辆或车辆部分之间的过渡部的折纹折棚,其中,折纹折棚具有两个侧壁,其中,折纹折棚的侧壁通过折棚底部相互连接,其中,折纹折棚在从侧壁到折棚底部的过渡区域中具有多个插入折纹部单元,其中,侧壁包括侧壁折纹部,其中,侧壁折纹部在折棚外侧上分别具有折棚框。



背景技术:

两个彼此铰接的车辆之间的过渡部的折纹折棚是由现有技术充分已知的。例如已知了铰接式公共汽车,其具有过渡部,其中,该过渡部包括隧道形地包围过渡装置、例如平台的折纹折棚。折纹折棚当然不仅包围过渡装置、例如平台,而且还同样包围位于平台下方的车辆铰接件,从而保护车辆铰接件免受环境影响。这种车辆铰接件例如在EP 2 738 071 A1中有所描述。该车辆铰接件由两个铰接件区段组成,铰接件区段通过转动支承件相互连接。这两个铰接件区段在侧面具有两个减振器,其中,这两个减振器倾斜竖立地将两个铰接件区段相连。也就是,这种车辆铰接件构造得非常宽。

EP 0 653 319 B1在折纹折棚中描述了一种从作为竖直部段的侧壁折纹部到底部区域中的水平部段的一件式的过渡部。在此,侧壁折纹部具有沿折棚内侧上的顶点延伸的线缝,其中,线缝仅延伸到从侧壁到底部的过渡部的水平与竖直部段之间的拐点处,以便能实现弯折。水平部段的折纹部可以在此在内顶点上同样具有线缝,该线缝当然也仅延伸到拐点。在弯折部区域中因此不存在线缝。

DE 10 154 033 B4展示了在折纹折棚的侧壁与水平接合部(Ansatz)之间的过渡区域,其中,水平接合部与竖直侧壁之间的连接类似于在EP 0 653 319中的那样形成。在该水平部段之后跟随着具有底部织物和折棚箍(Blagbügeln)的可取出的折棚底部,其中,折棚箍与折棚的折棚框相连。

开头所述类型的折纹折棚由EP 1 391 329 B1已知。在此,折纹折棚在从侧壁到折棚底部的过渡区域中在折纹折棚的过渡区域的内侧顶点中在多个折纹部中具有插入折纹部单元。将插入折纹部单元布置在每个折纹部的从侧壁到底部的过渡区域中的作用是,使得在折棚的角部区域中提供与在侧壁的区域中基本上相同的拉伸宽度。插入折纹部单元具有多个折纹部或波纹部,其中,插入折纹部单元的折纹部的深度小于侧壁的折纹部的总高度。由此明确的是,在拉伸宽度相同的情况下,底部比侧壁区域平坦。

开头已经描述了,车辆铰接件构造得相对较宽。根据EP 1 391 329 B1的将插入折纹部单元布置在折纹折棚的相应折纹部的内侧上、确切地说在每个折纹部的顶点区域中的布置结构的缺点是,插入折纹部单元的拱形部相对较深地伸入到折棚的内部。这导致,折棚在车辆铰接件的相应宽度下与该车辆铰接件接触,确切地说在减振器在相应铰接件区段上的铰接点的区域中接触,这长期导致折棚在该区域中的磨损。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从折棚侧壁到折棚底部的过渡区域中也能够提供其最大值由折棚的两个侧壁的间距决定的折棚宽度,其中,在底部区域中应使折棚保持平坦,以便能够确保车辆的低架设计特征。

为了实现该目的,根据本发明提出一种在例如铰接式公共汽车的两个彼此铰接的车辆或车辆部分之间的过渡部的折纹折棚,其中,折纹折棚具有两个侧壁,其中,折纹折棚的侧壁通过折棚底部相互连接,其中,折纹折棚在从侧壁到折棚底部的过渡区域中具有多个插入折纹部单元,其中,侧壁包括侧壁折纹部,其中,侧壁折纹部在折棚外侧上分别具有折棚框,其中,每个插入折纹部单元都在折棚内侧上在相应的侧壁折纹部之间延伸, 其中,插入折纹部单元具有至少两个水平延伸的插入折纹部,所述插入折纹部通过插入折纹部单元在其间延伸的那个侧壁折纹部的折棚框抓住。由此明确的是,插入折纹部单元被敷设到侧壁折纹部的深度的区域中。也就是,在侧壁折纹部之外,插入折纹部单元的尾部在折棚的安装状态下水平地延伸。在实践中已经证明的是,折棚的可用宽度在折棚底部的区域中在每侧上增加大约5cm,这相对于如由EP 1 391 329 B1已知的折棚构造而言。

由从属权利要求中得出本发明的有利的特征和设计方案。

因此特别提出,侧壁折纹部具有比插入折纹部单元的插入折纹部大的深度,特别是两倍的深度。

此外,插入折纹部单元的插入折纹部具有上棱边和下棱边,该上棱边和下棱边通入相应的插入折纹部单元在其间或在其中延伸的那个侧壁折纹部的折棚框中。由此明确的是,由至少两个插入折纹部组成的插入折纹部单元在一点中通入侧壁折纹部的相应的折棚框中。在此,插入折纹部单元的插入折纹部的上棱边在安装状态下水平地延伸,而两个下棱边在上棱边的两侧倾斜地延伸到上棱边,并且如已经描述过地在一点中被侧壁折纹部的相应折棚框抓住。

在这方面具体地还提出,插入折纹部单元在其间延伸的侧壁折纹部的折棚框抓住插入折纹部单元的两个插入折纹部的公共的下棱边。由此明确的是,折棚框在侧壁区域中抓住侧壁折纹部的侧壁折纹部腿部,而在水平区域中、也就是在折棚的角部的区域中夹紧地接纳插入折纹部单元的插入折纹部的共同的下棱边。也就是说,即使当底部区域中的折纹部本身在深度较小的情况下数量加倍时,底部区域中的折棚框的数量也仍保持为与在侧壁区域中相同。

此外提出,每个侧壁折纹部都包括两个侧壁折纹部腿部,且每个插入折纹部都包括两个插入折纹部腿部。插入折纹部单元具有至少两个插入折纹部。插入折纹部单元的分别一个插入折纹部均在侧壁折纹部的侧壁折纹部腿部的深度的区域内由侧壁折纹部腿部的一部分形成。这意味着,侧壁 折纹部腿部为了在侧壁折纹部的深度的区域中形成插入折纹部而两次折纹形地翻转/换向,其中,插入折纹部单元的两个插入折纹部的两个相邻的腿部在水平区域中通过已经在侧壁折纹部的区域中延伸的折棚框抓住。

为了使通过侧壁折纹部腿部的翻转而产生的插入折纹部持久地成型而提出,在插入折纹部的上棱边的区域中设有沿插入折纹部延伸的线缝/缝线部。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示例性地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示意性地示出铰接式公共汽车;

图2示出连接两个车辆的车辆铰接件;

图3示出在从侧壁区域到底部区域的过渡区域中的、根据图1的折棚的角部区域的从外部看的透视图;

图4示出在折纹折棚的侧壁与底部之间的过渡区域(角部区域)的从内部看的视图;

图5示出在展开状态下根据图3的视图;

图6示出在展开状态下根据图4的视图。

附图标记列表:

1 车辆部分

2 车辆部分

5 过渡部

7 车辆铰接件

7a 铰接件区段

7b 铰接件区段

7c 转动支承件

8 平台

9 减振器

10 折纹折棚

12 侧壁

13 侧壁折纹部

14 过渡区域(角部区域)

15 折棚框

16 折棚底部

18 插入折纹部单元

20 插入折纹部

20a 插入折纹部腿部

20b 插入折纹部腿部

22 插入折纹部

22a 插入折纹部腿部

22b 插入折纹部腿部

24 折棚内侧

26 侧壁折纹部腿部

27 在侧壁折纹部的上棱边上的线缝

28 侧壁折纹部的深度

30 插入折纹部的深度

32 插入折纹部的上棱边

34 插入折纹部的下棱边

36 插入折纹部的公共的下棱边

38 在插入折纹部的上棱边上的线缝

具体实施方式

铰接式公共汽车的两个车辆部分1和2通过过渡部5相互连接。过渡部5包括折纹折棚10,该折纹折棚隧道形地包围平台8和位于该平台下方的车辆铰接件7。

在图2中示出车辆铰接件7。车辆铰接件7包括两个铰接件区段7a和7b,这两个铰接件区段通过转动支承件7c相互连接。此外,车辆铰接件7 在每侧具有一减振器9,该减振器倾斜竖立地将两个铰接件区段7a和7b相互连接。该车辆铰接件7如已在其他地方阐述过地位于折纹折棚10内部。

图3以从外部看折棚的透视图示出折纹折棚10的局部、确切地说从侧壁到折棚底部16的过渡区域或角部区域。折纹折棚10在侧壁的区域中具有多个侧壁折纹部13。每个侧壁折纹部13都通过两个侧壁折纹部腿部26构成。这两个侧壁折纹部腿部26包括加强底布/加强支承件、特别是至少一个织物层,该织物层在两侧都涂覆有弹性体。侧壁折纹部腿部因此可弹性变形。在折纹折棚的外侧上相应布置有抓住两个侧壁折纹部腿部26的折棚框15。在从侧壁12到折棚底部16的过渡区域14中,折棚框以大约90°的角度弯折,如在图3中看到的。折棚底部16是在一个侧壁折纹部13的两个侧壁折纹部腿部26之间的插入折纹部单元的延续部并且仅部分地示出。

下面观察一个侧壁折纹部13,其中,插入折纹部单元18在该侧壁折纹部13之间、也就是在该侧壁折纹部13的两个侧壁折纹部腿部之间在折棚内侧24上延伸。插入折纹部单元18包括两个插入折纹部20、22,如在图4中看到的。在此,侧壁折纹部的深度28大约为插入折纹部的深度30的两倍。每个插入折纹部20、22都包括两个插入折纹部腿部、即插入折纹部腿部20a、20b和22a、22b。两个插入折纹部腿部20a、20b和22a、22b分别形成一上棱边32,该上棱边在侧壁折纹部腿部26的区域中在折棚的安装状态下基本上水平地延伸。在与侧壁折纹部腿部26相连接的情况下,插入折纹部腿部20a或插入折纹部腿部22a与侧壁折纹部腿部26形成下棱边34,其中,下棱边34倾斜向上地延伸到折棚框15,并且与插入折纹部单元的上棱边32一起在一点中被折棚框抓住。在此重要的是,插入折纹部20以及插入折纹部22通过各自紧邻的侧壁折纹部腿部26形成,因此这些部件在附图中在括号中示出。也就是,为了形成相应的插入折纹部20、22而向下自由伸出的侧壁折纹部腿部26被两次地弯折或翻转成插入折纹部20、22,其中,两个插入折纹部20、22的两个自由的腿部形成插入折纹部单元的公共的下棱边36,该公共的下棱边又通过折棚框15的水平延伸的 部分抓住(图5、图6)。也就是,插入折纹部腿部20a、20b、22a、22b是相应的侧壁折纹部腿部26的物质部分。为了使相应的插入折纹部20、22成型,插入折纹部20、22的上棱边32相应具有线缝38。该线缝38分别沿着插入折纹部20、22延伸。由此明确的是,线缝38抓住插入折纹部腿部20a、20b和22a、22b。为了实现成型,侧壁折纹部13在此也在折棚内侧上具有沿着侧壁折纹部13延伸的线缝27。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