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胎拆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18671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公布的是轮胎拆装机,具体为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自动化程度高的轮胎拆装机。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生产实际中应用的轮胎拆装机大致有三种;一种是摆臂式,一种是后仰推拉式,还有就是液压式。这三种机型都是在机体平台上安装立柱,在立柱上带有摆臂。在摆臂上带有升降滑杆,在滑杆下面带有拆装头。这三种机型都存在着自动化程度低、制造成本高、机体庞大、立柱上的拆装机构重心高,长时间操作使得联结部变得不稳固,结构复杂以及操作环节多和劳动强度大等问题。在轮胎拆装作业中须要用撬棍配合,在对钢丝胎拆装时则须要临时加装助力臂才能完成。尤其是由于机体庞大,使得搬迁变得麻烦,运输费用大。而且特别是不适用于车载使用。随着经济发展,机动车辆大幅度增加,在道路上或事故现场须要维修的情况越来越多,因此须要将拆装机能够实现车载化是一个须要解决的问题。而现有的设备体积庞大,无法实现车载化。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体积小巧,自动化程度高的轮胎拆装机,解决现有设备存在的诸多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体由操作平台和拆装机构构成。在操作平台上带有轮毂固定盘。在操作平台的一侧上带有按钮开关。其拆装机构的结构是;在操作平台外侧底部带有方管滑道地脚固定槽,在方管滑道地脚固定槽上带有方管滑道。在方管滑道外部套装一方管滑套。在方管滑套的上部带有一固定架,在固定架左侧带有压胎助力臂,在压胎助力臂的前端带有压胎气缸。在方管滑套和方管滑道之间镶有滑块。在固定架的上部装有钩头行走气缸,在固定架中部带有钩头滑杆,钩头行走气缸杆与钩头滑杆联结。在钩头滑杆的前端带有旋转机构,在旋转机构上带有弹簧提钮,在旋转机构前端带有钩头。在固定架的下部带有压胎轮滑杆,在压胎轮滑杆的前端带有压胎轮。在方管滑套底部的固定架上带有拆装机构升降气缸。拆装机构升降气缸的气缸杆联结在方管滑道的上支耳上。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将轮胎放置在轮毂固定盘上,启动按钮开关,方管滑套在拆装机构升降气缸带动下上行或下移,使钩头、压胎轮靠近轮胎,如果实施拆胎作业,则先用压胎轮将轮胎压离轮毂,再用旋转机构上的弯钩头勾住轮胎牙口,将轮胎提起脱离轮毂,再踏动操作平台下面的脚踏开关,使轮毂固定盘旋转一周,将轮胎从轮毂上拆下。如进行上胎作业,则用旋转机构上的直钩头和压胎轮压住轮胎牙口部,将轮胎牙口压进轮毂,再开启脚踏开关,使轮毂固定盘旋转一周,将轮胎装在轮毂上。如遇到特殊轮胎或钢丝胎,则须要助力臂助力,启动压胎气缸,压胎气缸杆上的压胎轮向下延伸,压开轮胎牙口,协助压胎轮和旋转机构完成轮胎拆装。本发明的特点是方管滑道安装在方管滑道地脚固定槽上,降低了机体的高度,使得本体小巧,拆装机构重心低,安装稳固,拆装机构和助力机构为一体结构。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操作环节简单快捷。无须撬棍配合拆装,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特别是由于方管滑道安装在地脚固定槽上,高度降低,可以直接将本体装载在工具车内,随时到事故现场进行作业。解决了现有设备存在的实际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1-钩头 2-方管滑道 3-方管滑套 4-钩头滑杆 5-压胎气缸 6-方管滑道地脚固定槽 7-固定架 8-压胎轮 9-压胎助力臂 10-旋转机构 11-拆装机构升降气缸 12-滑块 13-弹簧提钮 14-按钮开关 15-轮毂固定盘 16-钩头行走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体由操作平台和拆装机构构成。在操作平台上带有轮毂固定盘15。在操作平台的一侧上带有按钮开关14。在操作平台外侧底部带有方管滑道地脚固定槽6,在方管滑道地脚固定槽上带有方管滑道2。在方管滑道外部套装一方管滑套3。在方管滑套的上部带有一固定架7,在固定架上压胎助力臂9,在压胎助力臂的前端带有压胎气缸5。在方管滑套和方管滑道之间镶有滑块12。在固定架的上部装有钩头行走气缸16,在固定架中部带有钩头滑杆4,钩头行走气缸杆与钩头滑杆联结。在钩头滑杆的前端带有旋转机构10,在旋转机构上带有弹簧提钮13,在钩头旋转机构前端带有钩头1。在固定架的下部带有压胎轮滑杆,在压胎轮滑杆的前端带有压胎轮8。在方管滑套底部的固定架上带有拆装机构升降气缸11。拆装机构升降气缸的气缸杆联结在方管滑道的上支耳上。

本发明产品重量约为200Kg,高度为1.4米。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