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移动终端的防止车辆追尾的提示方法及移动终端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9841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防止车辆追尾的提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移动终端启动检测程序;

对车速和两车间距进行检测,获得车速和两车间距的数据;

对获得的所述车速和/或两车间距的数据进行处理,并

判断处理结果是否满足警报条件;

当满足警报条件时,发出提示警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移动终端的防止车辆追尾的提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对获得的所述车速和两车间距的数据进行处理包括根据测得的车速计算刹车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移动终端的防止车辆追尾的提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警报条件包括所述刹车距离大于测得的两车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移动终端的防止车辆追尾的提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警报条件还包括后一个时间点测得的两车间距小于前一时间点测得的两车间距。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移动终端的防止车辆追尾的提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前后两个时间点的间隔时间为1-5s。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移动终端的防止车辆追尾的提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警报条件包括两车间距小于安全车距,同时,两车相对车速值V为负数,且相对车速值V的绝对值大于预设值V,其中所述安全车距为所述刹车距离加安全余量;其中,V为前车相对于本车的车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移动终端的防止车辆追尾的提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余量为0.2*(V+V),其中V为获得的车速,单位为m/s,0.2的单位为秒,和/或,所述预设值V为0.5m/s。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移动终端的防止车辆追尾的提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对车速值V的计算公式为,V=(S2-S1)/t,其中,S1为第一时间点测得的两车间距,S2为第二时间点测得的两车间距,t为第一时间点与第二时间点的间隔时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移动终端的防止车辆追尾的提示方法,其特征在于,t的取值为1-5s。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移动终端的防止车辆追尾的提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距离的计算公式为,S=V*V/(2gμ),其中,S为刹车距离;V为测得的实时车速;g为重力加速度,μ为摩擦系数。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基于移动终端的防止车辆追尾的提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系数μ的取值设定为0.7。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基于移动终端的防止车辆追尾的提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系数μ的取值根据天气情况设定为不同的取值。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移动终端的防止车辆追尾的提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示警报包括声音提示、灯光提示或者文字提示中的至少一种。

14.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测量模块,用于测量车辆速度和两车间距;

计算模块,用于处理所述测量模块测得的数据;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计算模块处理数据的结果是否满足报警条件;

提示模块,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判断结果为满足所述报警条件时发出提示警报。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模块通过GPS测速装置检测车速;和/或,所述测量模块通过激光测距装置检测车距。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天气模块,用于获取实时天气信息并传至所述计算模块,所述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接收的天气信息确定摩擦系数μ的取值。

17.根据权利要求14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为手机或移动互联网设备。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