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驻车手柄机构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68246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一种驻车手柄机构及汽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部件,尤其涉及一种驻车手柄机构及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底盘技术日新月异,其中制动系统结构件“驻车手柄”也是多种多样,不同的结构带来的是不同的功能和用户体验,也带来了不同的使用寿命、手感、操作舒适性。例如,通常驻车手柄分为安装部分和旋转部分,此结构通常涉及子零件较多,机构复杂,成本高,同时不利于轻量化。在使用性能方面,驻车手柄控制前拉线,通过平衡架牵引后两条拉线,前拉线需承受较大操纵力,若前拉线布置位置及拉力传递方向与驻车手柄本体不在同一平面,则易造成驻车手柄承受侧向力,导致齿扇与卡爪啮合面积减小,有脱齿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驻车手柄机构及汽车,以解决驻车手柄承受侧向力,导致齿扇与卡爪啮合面积减小,而产生脱齿风险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驻车手柄机构,包括:

操作把,第一端与一驱动按钮活动连接;

第一绕线盘与第二绕线盘,分别对称地设置于所述操作把的第二端的两侧,且与所述操作把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绕线盘和第二绕线盘上分别固定绕设有一拉线,所述拉线与车辆驻车器件连接;

齿扇,沿边缘设置有多个啮合齿;且所述齿扇设置于所述第一绕线盘与所述第二绕线盘之间,所述齿扇分别与所述操作把、所述第一绕线盘和所述第二绕线盘转动连接;

锁止传动结构,一端与所述驱动按钮连接,另一端包括与所述啮合齿卡合的第一状态和脱离所述啮合齿的第二状态;

其中,所述锁止传动结构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绕线盘和所述第二绕线盘上的所述拉线的绕线长度均为第一长度;所述锁止传动结构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绕线盘和所述第二绕线盘上的所述拉线的绕线长度均为第二长度;所述第一长度大于所述第二长度;

所述锁止传动结构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按动所述驱动按钮,所述驱动按钮带动所述锁止传动结构动作,从所述第一状态变化为所述第二状态。

可选地,所述操作把的第二端包括:相对的第一安装部及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绕线盘与所述第二绕线盘,分别对称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的外侧,所述齿扇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部及所述第二安装部之间,所述齿扇分别与所述第一绕线盘、所述第二绕线盘、所述操作把的第二端上的所述第一安装部及所述第二安装部转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锁止传动结构包括:

一端与所述驱动按钮固定连接的推杆,所述推杆另一端与一卡爪的第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卡爪的第二端包括与所述啮合齿卡合的第一状态和脱离所述啮合齿的第二状态;所述卡爪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预设区域与所述操作把转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操作把上包括一空腔结构,所述空腔结构由所述操作把的第二端延伸至第一端,所述驱动按钮部分设置于所述空腔结构内,所述推杆在所述空腔结构内一端与所述驱动按钮固定连接,所述卡爪的第一端伸入所述空腔结构中与所述推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空腔结构内还设置有回位组件,所述回位组件的一端卡设于所述空腔结构的内壁上,所述回位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按钮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绕线盘、所述第二绕线盘上设置有绕线槽,所述拉线固定绕设于所述绕线槽中,所述拉线的第一端与车辆驻车器件连接,所述拉线的第二端在所述绕线槽上固定安装。

可选地,所述绕线槽包括一截面呈U型的端部,所述绕线槽的端部外设置有一螺母,所述拉线的第二端安装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设置有外螺纹,所 述固定件贯穿所述端部配合所述螺母在所述绕线槽上固定安装。

可选地,所述齿扇上还设置有弧形限位孔,所述弧形限位孔中穿设一连接轴,所述连接轴贯穿所述操作把、所述第一绕线盘及所述第二绕线盘,所述连接轴随所述操作把、所述第一绕线盘及所述第二绕线盘相对所述齿扇的转动于所述弧形限位孔中活动限位连接。

可选地,所述驻车手柄机构还包括:操作手把,所述操作手把胶结于所述操作把的第一端的外周。

一种汽车,包括地板,还包括用于安装驻车手柄机构的底座及如上所述的驻车手柄机构;所述齿扇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底座固定安装于所述地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上述方案,采用相对设置的两个绕线盘的结构,在每一绕线盘上绕设有与驻车器件连接的拉线,该驻车手柄机构能够有效平衡拉线受力,使得驻车手柄操纵时,左、右受力均匀,通过驱动按钮下压及回位,实现驻车手柄的拉起释放功能,进而带动绕线盘上的拉线随着驻车手柄拉起角度不断加大,拉线行程增加,控制车辆驻车器件完成驻车,驻车手柄机构整体布置合理,受力均匀,进而保证车辆使用寿命及使用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中驻车手柄机构的整体示意图;

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中齿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表示本实用新型中驻车手柄机构的侧面示意图;

图4表示本实用新型中操作把的结构示意图;

图5表示本实用新型中绕线盘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操作把,2-第一绕线盘,3-第二绕线盘,4-底座,5-齿扇,6-锁止传动结构,7-拉线,8-绕线槽,9-驱动按钮;

11-操作手把,51-弧形限位孔,52-连接轴,61-推杆,62-卡爪。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结合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驻车手柄机构,包括:操作把1,第一端与一驱动按钮9活动连接;第一绕线盘2与第二绕线盘3,分别对称地设置于所述操作把1的第二端的两侧,且与所述操作把1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绕线盘2和第二绕线盘3上分别固定绕设有一拉线7,所述拉线7与车辆驻车器件连接;齿扇5,沿边缘设置有多个啮合齿;且所述齿扇5设置于所述第一绕线盘2与所述第二绕线盘3之间,所述齿扇5分别与所述操作把1、所述第一绕线盘2和所述第二绕线盘3转动连接;锁止传动结构6,一端与所述驱动按钮9连接,另一端包括与所述啮合齿卡合的第一状态和脱离所述啮合齿的第二状态;其中,所述锁止传动结构6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绕线盘2和所述第二绕线盘3上的所述拉线7的绕线长度均为第一长度;所述锁止传动结构6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绕线盘2和所述第二绕线盘3上的所述拉线7的绕线长度均为第二长度,所述第一长度大于所述第二长度;所述锁止传动结构6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按动所述驱动按钮9,所述驱动按钮9带动所述锁止传动结构6动作,从所述第一状态变化为所述第二状态。

上述的驻车手柄机构中,绕线盘共有两个,两个绕线盘为相对设置,每一绕线盘上均绕设有与驻车器件连接的拉线7,该驻车手柄机构采用两个绕线盘的结构,两绕线盘能够有效平衡拉线受力,使得驻车手柄操纵时,左、右受力均匀,通过驱动按钮9带动锁止传动结构6动作,并处于与齿扇5上啮合齿卡合的第一状态和脱离该啮合齿的第二状态,经由驱动按钮9的下压及回位,实现驻车手柄的拉起释放功能,进而带动绕线盘上的拉线随着驻车手柄拉起角度不断加大,拉线行程增加,控制车辆驻车器件完成驻车,驻车手柄机构整体受力均匀,布置合理,进而保证车辆使用寿命及使用的可靠性。

对应地,在具体的安装使用中,该结构中的拉线绕过绕线盘后,穿过车身下地板,延伸到车体外,此布置拉线走向占用空间小,对副仪表及其内部机构 无较大干涉影响,使驻车手柄可以有效克服一些由于布置问题带来的风险。

其中,所述操作把1的第二端包括:相对的第一安装部及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绕线盘2与所述第二绕线盘3,分别对称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的外侧,所述齿扇5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部及所述第二安装部之间,所述齿扇5分别与所述第一绕线盘2、所述第二绕线盘3、所述操作把1的第二端上的所述第一安装部及所述第二安装部转动连接。具体地,第一安装部及第二安装部可以是由操作把1的钣金件在冲压成型并弯折呈U型后,在操作把1的第二端上形成两个相对的安装部。该结构将齿扇5夹设于该第一绕线盘2、第二绕线盘3及操作把1的第一安装部、第二安装部之间,保证整体结构的平衡性及稳定性。具体地,其中所述锁止传动结构6包括:一端与所述驱动按钮9固定连接的推杆61,所述推杆61另一端与一卡爪62的第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卡爪62的第二端包括与所述啮合齿卡合的第一状态和脱离所述啮合齿的第二状态;所述卡爪62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预设区域与所述操作把1转动连接。

当驱动按钮9下压后,推动推杆61向前运动,推杆61推动卡爪62的第一端,使卡爪62相对操作把1转动,进而带动卡爪62的第二端动作,使卡爪62与齿扇5的啮合齿脱离,完成锁止传动结构6释放,使操作者可以操作操作把1、带动第一绕线盘2和第二绕线盘3相对齿扇5进行转动,进而改变拉线7的绕设行程;通过驱动按钮9的下压及回位,实现驻车手柄的拉起释放功能,拉起操作把1,卡爪62与齿扇5每齿可啮合并限位锁死,随着驻车手柄拉起角度不断加大,拉线行程增加,控制车辆驻车器件完成驻车。

具体地,驻车手柄机构中,卡爪62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预设区域与操作把1间的转动连接,及齿扇5与操作把1的第二端、第一绕线盘2、第二绕线盘3之间的转动连接,都可通过安装销轴或安装钉来实现,可以更好地通过控制旋铆进量,来调整驻车手柄机构各部件间配合的松紧度,及控制无负载状态下的始动力。齿扇5通过安装销轴或安装钉来连接操作把1的第二端、两个绕线盘,该安装销轴或安装钉控制机构间隙,决定驻车手柄初始操纵力。

具体地,所述操作把1上包括一空腔结构,所述空腔结构由所述操作把1的第二端延伸至第一端,所述驱动按钮9部分设置于所述空腔结构内,所述推 杆61在所述空腔结构内一端与所述驱动按钮9固定连接,所述卡爪62的第一端伸入所述空腔结构中与所述推杆61的另一端转动连接。

具体地,推杆61置于空腔结构内,与驱动按钮9使用螺母螺接固定,该卡爪62一端安装于空腔结构内,顶端与推杆61相连,通过驱动按钮9推动完成操作释放;操作把1为冲压成型,其一部分裹圆后形成了由操作把1的第二端延伸至第一端的空腔结构,可以提升机构刚度,有利于减轻自重。

其中,结合图4所示,由于操作把1存在一定的材料厚度,冲压成型并裹圆后形成如图1中的圆形的空腔结构,钣金存在回弹变形,故而控制两平面间隙困难,该空腔结构可与安装销轴或安装钉配合,通过旋铆进给方式,可均匀控制装配间隙,避免回弹造成的松紧不一,确保零件一致性,使操纵手感一致。同时间隙一致性得到保证后,两条拉线双侧受力,不会出现卡爪62和齿扇5侧倾及歪斜,对耐受侧向力有很大改善,进而在使用寿命可靠性、操作舒适性上又进一步突破。

优选地,该驱动按钮9与空腔结构的内壁间的间距为0.3mm,驱动按钮9的材料优选用ABS(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操作把1的材料厚度为2.5mm。

进一步地,所述空腔结构内还设置有回位组件,所述回位组件的一端卡设于所述空腔结构的内壁上,所述回位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按钮9固定连接。优选地,该回位组件为一弹簧。

可选地,结合图3、图5所示,所述第一绕线盘2、所述第二绕线盘3上设置有绕线槽8,所述拉线7固定绕设于所述绕线槽8中,所述拉线7的第一端与车辆驻车器件连接,所述拉线7的第二端在所述绕线槽8上固定安装。其中,该绕线槽8可以具体设置于第一绕线盘2、所述第二绕线盘3的外边沿上。具体地,所述拉线7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绕线盘2、所述第二绕线盘3上靠近所述操作把1的第二端的其中一位置处。即不同绕线盘上的拉线在各自对应的绕线盘上分别安装固定。

所述绕线槽8包括一截面呈U型的端部,所述绕线槽8的端部外设置有一螺母,所述拉线7的第二端安装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固定件贯穿所述端部配合所述螺母在所述绕线槽8上固定安装。

其中,每一绕线盘上绕设的拉线7对应固定于绕线盘上靠近操作把1的第二端的端部位置上,具体地,该端部截面呈U型,可以是通过螺母在该端部位置的端面上进行固定安装,进而可以通过螺母实现对左、右两拉线7进行单独预紧调节,具体地,可以调节操作把1与拉线7之间的间隙,通过两个绕线盘上的调整螺母进行预紧,两拉线分别预紧,可排除结构自身阻力,来实现单独控制调节,两拉线预紧后,使驻车手柄机构的两侧受力均匀,可有效避免机构承受侧向力,保证操作可靠性,降低脱齿风险。

对应地,拉线7在绕线盘的绕线槽8位置进行装配时,拉线7穿过绕线盘的绕线槽8后,通过调整螺母固定,拉起过程中,拉线7始终与绕线盘接触,操作把1的拉起角度加大,拉线7在绕线盘的上长度加长,操作把1放下过程中,拉线7绕设行程变短,拉线7部分离开绕线盘后,走向与绕线盘上的绕线槽8相切,保证该驻车手柄机构为定杠杆比,结构稳定,确保零件一致性。

具体地,结合图2所示,所述齿扇5上还设置有弧形限位孔51,所述弧形限位孔51中穿设一连接轴52,所述连接轴52贯穿所述操作把1、所述第一绕线盘2及所述第二绕线盘3,所述连接轴52随所述操作把1、所述第一绕线盘2及所述第二绕线盘3相对所述齿扇5的转动于所述弧形限位孔51中活动限位连接。

在操作把1带动第一绕线盘2和第二绕线盘3相对齿扇5进行转动时,连接轴52配合弧形限位孔51完成限位。锁止传动结构6的锁止传动过程中,在操作把1放置于最低位置,即没有被拉起时,由齿扇5上的弧形限位孔51下沿与连接轴52完成限位;操作把1被拉起后,达到满行程时,由齿扇5上的弧形限位孔51上沿与连接轴52完成限位。

优选地,齿扇5、第一绕线盘2、第二绕线盘3、操作把1均为钣金件。其中,齿扇5上的啮合齿具体为14个齿,齿扇5上依次设置有弧形限位孔51及安装孔,弧形限位孔51用于机构自身的限位,安装孔用于配合齿扇5的安装销轴或安装钉来实现齿扇5与操作把1的第二端、第一绕线盘2、第二绕线盘3之间的转动连接;对应地,两个绕线盘上均设置有两个通孔,依次用于安装:用于限位的连接轴52和齿扇5的安装销轴或安装钉;操作把1上依次冲有通孔,用于安装:卡爪62的安装销轴或安装钉、用于限位的连接轴52和齿 扇5的安装销轴或安装钉。

具体地,该驻车手柄机构还包括:操作手把11,该操作手把11胶结于所述操作把1的第一端的外周。其中,操作手把11为注塑成型,通过胶结固定在操作把1上,该操作手把11的材料优选用PVC(Polyvinyl chloride,聚氯乙烯)。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汽车,包括地板,还包括用于安装驻车手柄机构的底座4及如上所述的驻车手柄机构;该齿扇5与所述底座4固定连接,所述底座4固定安装于所述地板上。

其中,齿扇5和底座4为焊接成形,该底座4为一板状安装件,齿扇5与底座4通过2条缝焊接合,底座4上设置有安装孔以与车身螺接,该安装孔具体为4个,配合4个安装螺栓亦可实现均匀受力,提升了机构的刚度,有利于非常规操作时,保护驻车手柄,避免出现脱齿溜车的现象。

以上所述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