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进入座椅的并联式拖把解锁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72163阅读:581来源:国知局
一种易进入座椅的并联式拖把解锁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座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易进入座椅的并联式拖把解锁机构。



背景技术:

由于二胎政策的放开,七座车越来越多的被消费者接受,因此后排座椅方便进出系统(EZE)的解决方案的尤为紧迫。

目前市场上与EZE结合的侧边棘爪形式的滑轨多采用线束解锁和机构解锁,线束解锁成本高,布线复杂容易出现异响。目前机构解锁多采用串联式拖把解锁机构,即EZE解锁滑轨和舒适性调节相互关联,例如参见图1至图11,该串联式拖把解锁机构包括解锁把手10、舒适性解锁同步杆20、第一滑轨解锁压板30、易进入解锁压板40、易进入解锁同步杆50、第二滑轨解锁压板60、滑轨解锁压板复位弹簧70和限位压板80。

解锁把手10固定在舒适性解锁同步杆20上,第一滑轨解锁压板30和限位压板80分别通过支点轴31、81支撑在第一侧滑轨组件90的上滑轨91上和第二侧滑轨组件90a的上滑轨91a上,舒适性解锁同步杆2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滑轨解锁压板30和限位压板80固定连接,第一滑轨解锁压板30和限位压板80的延伸方向相反,当舒适性解锁同步杆20在解锁把手10带动下转动时,舒适性解锁同步杆20将同步带动第一滑轨解锁压板30和限位压板80分别绕支点轴31、81摆动。在限位压板80的末端设置有限位凸耳82,初始状态时,限位凸耳82被第二侧滑轨组件90a的上滑轨91a阻碍,使得解锁把手10、舒适性解锁同步杆20、第一滑轨解锁压板30、易进入解锁压板40、易进入解锁同步杆50、第二滑轨解锁压板60、滑轨解锁压板复位弹簧70和限位压板80均处于初始状态。

易进入解锁同步杆50的两端轴设在第一侧滑轨组件90的上滑轨91上和第二侧滑轨组件90a的上滑轨91a上,易进入解锁压板40和第二滑轨解锁压板60分别固定在易进入解锁同步杆50的两端,其中易进入解锁压板40与第一滑轨解锁压板30处于同一侧靠近第一侧滑轨组件90,第二滑轨解锁压板60与限位压板80处于同一侧靠近第二侧滑轨组件90a。滑轨解锁压板复位弹簧70的一端勾在第二滑轨解锁压板60上,另一端勾在第二侧滑轨组件90a的上滑轨91a上。

在易进入解锁压板40的末端设置有解锁凸耳41并在易进入解锁压板40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一侧滑轨舒适性解锁驱动部42,在易进入解锁压板40靠近易进入解锁同步杆50的位置设置有易进入状态下滑轨解锁驱动部43。另外第二滑轨解锁压板60的末端与第二侧滑轨组件90a的解锁舌92a接触。

该串联式拖把解锁机构的滑轨解锁和实现易进入功能的解锁过程如下:

如果需要解锁滑轨,对座椅进行前后舒适性调整时,则用手抬起解锁把手10一个角度,解锁把手10驱动舒适性解锁同步杆20转动一个角度,舒适性解锁同步杆20带动第一滑轨解锁压板30绕支点轴31向下转动一个角度,同时舒适性解锁同步杆20也带动限位压板80向上转动一个角度。第一滑轨解锁压板30绕支点轴31向下转动一个角度过程中,第一滑轨解锁压板30的末端压下易进入解锁压板40末端的解锁凸耳41,通过解锁凸耳41带动易进入解锁压板40向下转动一个角度,易进入解锁压板40向下转动一个角度过程中,其上的第一侧滑轨舒适性解锁驱动部42压下第一侧滑轨组件90中的解锁舌92进行第一侧滑轨组件90进行解锁,同时易进入解锁压板40通过易进入解锁同步杆50带动第二滑轨解锁压板60也向下转动一个角度,使第二滑轨解锁压板60的末端压下第二侧滑轨组件90a中的解锁舌92a上对第二侧滑轨组件90a进行解锁。座椅舒适性前后位置调节后以后,松开解锁把手10,第二滑轨解锁压板60在滑轨解锁压板复位弹簧70作用中,向上摆动一个角度复位,离开第二侧滑轨组件90a中的解锁舌92a,使第二侧滑轨组件90a中的滑轨锁止机构恢复到锁止状态;同时第二滑轨解锁压板60在复位过程中通过易进入解锁同步杆50带动易进入解锁压板40同步复位,使易进入解锁压板40上的第一侧滑轨舒适性解锁驱动部42复位离开第一侧滑轨组件90中的解锁舌92,使第一侧滑轨组件90中的滑轨锁止机构恢复到锁止状态。

当易进入座椅需要进入易进入状态时,解锁易进入座椅中的地板锁,向前翻转座椅靠背,座椅靠背向前翻转进入易进入状态。如果此时需要解锁滑轨,则继续向前翻转座椅靠背,使与第一侧滑轨组件90中的上滑轨91铰接的第一侧坐垫侧板1继续向前翻转,使第一侧坐垫侧板1上的滑轨解锁驱动机构2触碰到易进入解锁压板40后,推动易进入解锁压板40向下翻转一个角度,易进入解锁压板40上的第一侧滑轨舒适性解锁驱动部42压下第一侧滑轨组件90中的解锁舌92,对第一侧滑轨组件90进行解锁,同时易进入解锁压板40通过易进入解锁同步杆50带动第二滑轨解锁压板60也向下转动一个角度,使第二滑轨解锁压板60的末端压下第二侧滑轨组件90a中的解锁舌92a,对第二侧滑轨组件90a进行解锁。

通过上述结构描述可以看出,在对座椅进行舒适性调整时,第一滑轨解锁压板30均不是直接将第一侧滑轨组件90中的解锁舌92压下而解锁,而是通过易进入解锁压板40上的第一侧滑轨舒适性解锁驱动部42将第一侧滑轨组件90中的解锁舌92,因此解锁扳手10的需要抬起的角度较大,即舒适性解锁的角度较大,因此需要在坐垫发泡体下方预留较大的操作空间,无法满足目前客户发泡做厚的需求。另外现有的串联式拖把解锁机构中杠杆多且复杂,不利于操作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串联式拖把解锁机构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易进入座椅的并联式拖把解锁机构,其EZE解锁滑轨和舒适性调节不相互关联,减小了解锁手柄手持部位的解锁角度,增大了坐垫发泡厚度的布置空间。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易进入座椅的并联式拖把解锁机构,包括:

一解锁把手;

一根舒适性滑轨解锁同步杆,所述舒适性滑轨解锁同步杆的两端轴设在第一侧滑轨组件的上滑轨和第二侧滑轨组件的上滑轨上,所述解锁把手固定在所述舒适性滑轨解锁同步杆上;

分别固定在所述舒适性滑轨解锁同步杆两端上且同向延伸的第一舒适性滑轨解锁压板、第二舒适性滑轨解锁压板;所述第一舒适性滑轨解锁压板和第二舒适性滑轨解锁压板的末端的底部分别与第一侧滑轨组件中的解锁舌和第二侧滑轨组件中的解锁舌接触;

一舒适性滑轨解锁压板复位弹簧,所述舒适性滑轨解锁压板复位弹簧的一端作用在所述第二侧滑轨组件中的上滑轨上,另一端作用在所述的第二舒适性滑轨解锁压板上;

一根易进入滑轨解锁同步杆,所述易进入滑轨解锁同步杆的两端轴设在第一侧滑轨组件的上滑轨和第二侧滑轨组件的上滑轨上;

分别固定在所述易进入滑轨解锁同步杆两端上且同向延伸的第一易进入滑轨解锁压板、第二易进入滑轨解锁压板;在所述第一易进入滑轨解锁压板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易进入滑轨解锁驱动部,所述第一易进入滑轨解锁压板的易进入滑轨解锁驱动部的底部和第二易进入滑轨解锁压板的末端的底部分别与第一侧滑轨组件中的解锁舌和第二侧滑轨组件中的解锁舌接触;在所述第一易进入滑轨解锁压板上设置有易进入滑轨解锁压板驱动部;

一易进入滑轨解锁压板复位弹簧,所述易进入滑轨解锁压板复位弹簧一端勾在所述第二侧滑轨组件的上滑轨上,另一端勾在所述第二易进入滑轨解锁压板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侧滑轨组件中的上滑轨上和所述第二侧滑轨组件中的上滑轨上设置有用以分别限制所述第一舒适性滑轨解锁压板、第二舒适性滑轨解锁压板向上翻转角度的第一限位构件和第二限位构件,所述第一限位构件和第二限位构件上设置有第一限位耳和第二限位耳,所述第一限位耳和第二限位耳的底面与所述第一舒适性滑轨解锁压板中间部分的上表面和第二舒适性滑轨解锁压板中间部分的上表面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舒适性滑轨解锁压板和第二舒适性滑轨解锁压板的末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降噪塑料套和第二降噪塑料套,所述第一降噪塑料套和第二降噪塑料套的底部分别与第一侧滑轨组件中的解锁舌和第二侧滑轨组件中的解锁舌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第一易进入滑轨解锁压板的第一易进入滑轨解锁驱动部上套有第三降噪塑料套,在第二易进入滑轨解锁压板的末端套有第四降噪塑料套,所述第三降噪塑料套和第四降噪塑料套的底部分别与第一侧滑轨组件中的解锁舌和第二侧滑轨组件中的解锁舌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解锁把手为一框形解锁把手。

由于采用了如上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易进入座椅的并联式拖把解锁机构,在进行舒适性调节时,其通过解锁把手和舒适性滑轨解锁同步杆以及第一舒适性滑轨解锁压板、第二舒适性滑轨解锁压板直接将第一侧滑轨组件中的解锁舌和第二侧滑轨组件中的解锁舌压下进行解锁,无须通过第一易进入滑轨解锁压板、第二易进入滑轨解锁压板,其解锁把手解锁角度小,增大了坐垫发泡厚度的布置空间。同时也减少了杠杆数量,结构更加简化。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串联式EZE拖把解锁机构的安装示意图。

图2为图1的I处放大示意图。

图3为现有串联式EZE拖把解锁机构中易进入状态时,易进入解锁压板对第一侧滑轨组件解锁状态示意图。

图4为图3的I处放大示意图。

图5为现有串联式EZE拖把解锁机构中易进入状态时,第二滑轨解锁压板对第二侧滑轨组件解锁状态示意图。

图6为现有串联式EZE拖把解锁机构在座椅需要进行前后舒适性调节时,第一滑轨解锁压板对第一侧滑轨组件解锁状态示意图。

图7为图6的I处放大示意图。

图8为现有串联式EZE拖把解锁机构中解锁把手、舒适性解锁同步杆、第一滑轨解锁压板、限位压板的组装示意图。

图9为现有串联式EZE拖把解锁机构中解锁把手、舒适性解锁同步杆、第一滑轨解锁压板、限位压板的分解示意图。

图10为现有串联式EZE拖把解锁机构中易进入解锁压板、易进入解锁同步杆、第二滑轨解锁压板的装配示意图。

图11为现有串联式EZE拖把解锁机构中易进入解锁压板、易进入解锁同步杆、第二滑轨解锁压板的分解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并联式EZE拖把解锁机构往第一侧滑轨组件方向看的安装示意图。

图13为图12的I处放大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并联式EZE拖把解锁机构往第二侧滑轨组件方向看的安装示意图。

图15为图14的I处放大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并联式EZE拖把解锁机构在座椅需要进行前后舒适性调节时,第一舒适性滑轨解锁压板对第一侧滑轨组件解锁状态示意图。

图17为图16的I处放大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并联式EZE拖把解锁机构在座椅需要进行前后舒适性调节时,第二舒适性滑轨解锁压板对第二侧滑轨组件解锁状态示意图。

图19为图18的I处放大示意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并联式EZE拖把解锁机构中解锁把手、舒适性解锁同步杆、第一舒适性滑轨解锁压板、第二舒适性滑轨解锁压板的组装示意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并联式EZE拖把解锁机构中解锁把手、舒适性解锁同步杆、第一舒适性滑轨解锁压板、第二舒适性滑轨解锁压板的分解示意图。

图22为本实用新型并联式EZE拖把解锁机构中第一易进入滑轨解锁压板、第二易进入滑轨解锁压板、易进入解锁同步杆的装配示意图。

图23为现有串联式EZE拖把解锁机构中第一易进入滑轨解锁压板、第二易进入滑轨解锁压板、易进入解锁同步杆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2至图23,图中所示的一种易进入座椅的并联式拖把解锁机构,包括解锁把手100、一根舒适性滑轨解锁同步杆200、第一舒适性滑轨解锁压板210、第二舒适性滑轨解锁压板220、一舒适性滑轨解锁压板复位弹簧300(参见图16、图18和图19)、一根易进入滑轨解锁同步杆400、第一易进入滑轨解锁压板410、第二易进入滑轨解锁压板420、一易进入滑轨解锁压板复位弹簧500、第一限位构件610和第二限位构件620。

舒适性滑轨解锁同步杆200的两端轴设在第一侧滑轨组件710的上滑轨711和第二侧滑轨组件720的上滑轨721上,解锁把手100为一框形解锁把手,固定在舒适性滑轨解锁同步杆200上。

第一舒适性滑轨解锁压板210、第二舒适性滑轨解锁压板220分别固定在舒适性滑轨解锁同步杆200两端上且同向延伸,在第一舒适性滑轨解锁压板210和第二舒适性滑轨解锁压板220的末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降噪塑料套211和第二降噪塑料套221,第一降噪塑料套211和第二降噪塑料套221的底部分别与第一侧滑轨组件710中的解锁舌712和第二侧滑轨组件720中的解锁舌722接触。

舒适性滑轨解锁压板复位弹簧300的一端作用在第二侧滑轨组件720中的上滑轨721上,另一端作用在第二舒适性滑轨解锁压板220上。

易进入滑轨解锁同步杆400的两端轴设在第一侧滑轨组件710的上滑轨711和第二侧滑轨组件720的上滑轨721上。

第一易进入滑轨解锁压板410、第二易进入滑轨解锁压板420分别固定在易进入滑轨解锁同步杆400两端上且同向延伸;在第一易进入滑轨解锁压板410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一易进入滑轨解锁驱动部411,在第一易进入滑轨解锁驱动部411上套有第三降噪塑料套412,在第二易进入滑轨解锁压板420的末端套有第四降噪塑料套421,第三降噪塑料套412的底部和第四降噪塑料套421的底部分别与第一侧滑轨组件710中的解锁舌712和第二侧滑轨组件720中的解锁舌722接触。

在第一易进入滑轨解锁压板410上设置有易进入滑轨解锁压板驱动部413,易进入滑轨解锁压板驱动部413靠近易进入滑轨解锁同步杆400的位置。

易进入滑轨解锁压板复位弹簧500一端勾在第二侧滑轨组件720的上滑轨721上,另一端勾在第二易进入滑轨解锁压板420上。

第一限位构件610和第二限位构件620分别固定在第一侧滑轨组件710中的上滑轨711上和第二侧滑轨组件720中的上滑轨721上,在第一限位构件610和第二限位构件620上设置有第一限位耳611和第二限位耳621,第一限位耳611的底面与第一舒适性滑轨解锁压板210中间部分的上表面接触,第二限位耳621的底面与第二舒适性滑轨解锁压板220中间部分的上表面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如果需要解锁滑轨,对座椅进行前后舒适性调整时,则用手抬起解锁把手100一个角度,解锁把手100驱动舒适性解锁同步杆200转动一个角度,舒适性解锁同步杆200转动过程中,同步带动第一舒适性滑轨解锁压板210、第二舒适性滑轨解锁压板220向下转动一个角度,第一舒适性滑轨解锁压板210、第二舒适性滑轨解锁压板220末端的第一降噪塑料套211和第二降噪塑料套221分别将第一侧滑轨组件710中的解锁舌712和第二侧滑轨组件720中的解锁舌722压下,使第一侧滑轨组件710中的滑轨锁止机构和第二侧滑轨组件720中滑轨锁止机构进行解锁。此时,舒适性滑轨解锁压板复位弹簧300发生扭转蓄能(参见图18和图19)。

座椅前后舒适性调整到位后,松开解锁把手100,舒适性滑轨解锁压板复位弹簧300作用下,第二舒适性滑轨解锁压板220反向转动一个角度回到锁止位置,同时第二舒适性滑轨解锁压板220通过舒适性解锁同步杆200带动第一舒适性滑轨解锁压板210也反向转动一个角度回到锁止位置,第一舒适性滑轨解锁压板210、第二舒适性滑轨解锁压板220末端的第一降噪塑料套211和第二降噪塑料套221分别离开第一侧滑轨组件710中的解锁舌712和第二侧滑轨组件720中的解锁舌722,第一侧滑轨组件710中的滑轨锁止机构和第二侧滑轨组件720中滑轨锁止机构重新进入到锁止状态。

当易进入座椅需要进入易进入状态时,解锁易进入座椅中的地板锁,向前翻转座椅靠背,座椅靠背向前翻转进入易进入状态。如果此时需要解锁滑轨,则继续向前翻转座椅靠背,使与第一侧滑轨组件710中的上滑轨711铰接的第一侧坐垫侧板810继续向前翻转,使第一侧坐垫侧板810上的滑轨解锁驱动机构820中的滚轮821触碰到第一易进入滑轨解锁压板410上的易进入滑轨解锁压板驱动部413,通过易进入滑轨解锁压板驱动部413推动第一易进入滑轨解锁压板410向下翻转一个角度,第一易进入滑轨解锁压板410的第一易进入滑轨解锁驱动部411上的第三降噪塑料套412压下第一侧滑轨组件710中的解锁舌712对第一侧滑轨组件710进行解锁,同时第一易进入滑轨解锁压板410通过易进入滑轨解锁同步杆400带动第二易进入滑轨解锁压板420也向下转动一个角度,使第二易进入滑轨解锁压板420末端的第四降噪塑料套421压下第二侧滑轨组件720中的解锁舌722,对第二侧滑轨组件720进行解锁。

当易进入座椅恢复到乘坐状态后,第二易进入滑轨解锁压板420在易进入滑轨解锁压板复位弹簧500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第二易进入滑轨解锁压板420末端的第四降噪塑料套421与第二侧滑轨组件720中的解锁舌722脱离,第二侧滑轨组件720中的滑轨锁止机构重新回到锁止状态。同时第二易进入滑轨解锁压板420也通过易进入滑轨解锁同步杆400带动第一易进入滑轨解锁压板410回到初始位置,第一易进入滑轨解锁压板410的第一易进入滑轨解锁驱动部411上的第三降噪塑料套412与第一侧滑轨组件710中的解锁舌712脱离,第一侧滑轨组件710中的滑轨锁止机构重新回到锁止状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