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排座椅易进入解锁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68264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后排座椅易进入解锁机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座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后排座椅易进入解锁机构。



背景技术:

拥有三排座椅的suv、mpv轿车,当第三排乘客进入时,希望第二排座椅靠背旋转一定角度并且前移或者通过座椅翻折,让出足够的进入空间,方便第三排乘客进入。

目前拥有这功能座椅的现状如下:

a.采用靠背翻折一定角度后滑轨向前滑动结构形式;

b.易进入解锁靠背后联动解锁滑轨或地板锁,无靠背单独放到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后排座椅易进入解锁结构所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实现一键解锁靠背同时解锁地板锁实现座椅翻折和采用拉带单独解锁靠背,不解锁地板锁,实现靠背调节及放到功能的后排座椅易进入解锁机构。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后排座椅易进入解锁机构,其安装在座椅中,所述座椅包括靠背部分和座垫部分以及滑轨机构,所述靠背部分包括靠背骨架和成型在所述靠背骨架上的靠背,所述座垫部分包括座垫骨架和成型在所述座垫骨架上的座垫,所述座垫骨架第一侧和第二侧前端的第一侧前卷簧支架、第二侧前卷簧支架分别铰接在第一、二侧前支架上,在所述第一侧前卷簧支架、第二侧前卷簧支架上分别设置有第一侧前卷簧、第二侧前卷簧,所述第一侧前卷簧、第二侧前卷簧的内端分别作用在所述第一侧前卷簧支架、第二侧前卷簧支架上,所述第一侧前卷簧、第二侧前卷簧的外端分别作用在所述第一、二侧前支架上,所述第一、二侧前支架分别固定在所述滑轨机构中的第一侧滑轨的上滑轨前端上和第二侧滑轨中的上滑轨前端上;所述座垫骨架第一侧和第二侧的后端通过第一侧地板锁、第二侧地板锁锁定在所述滑轨机构中的第一侧滑轨的上滑轨的后端上和第二侧滑轨中的上滑轨的后端上;所述靠背骨架第一侧的调角器下铰接板的下端通过调角器及第一侧靠背回复扭簧铰设在所述座垫骨架第一侧后端的第一侧边侧板上,所述靠背骨架第二侧的转轴下支架的下端通过靠背转轴螺栓铰设在所述座垫骨架第二侧后端的第二侧边侧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排座椅易进入解锁机构包括:

一易进入解锁手柄,所述易进入解锁手柄安装在所述靠背骨架顶部的一侧;所述易进入解锁手柄通过一易进入解锁拉索与所述调角器连接,对所述调角器进行解锁,所述调角器解锁后,所述靠背能够向前翻转;

一安装在所述座椅第二侧的易进入解锁总成,所述易进入解锁总成通过地板锁解锁拉索与所述第一侧地板锁、第二侧地板锁连接,所述易进入解锁总成还通过一调角器解锁拉索与所述调角器连接;所述易进入解锁总成上还连接有一拉带;在进行易进入操作时,所述调角器被解锁后,所述易进入解锁总成在所述靠背由初始位置向前翻转至一设定角度前不被驱动,只有在所述靠背向前翻转越过所设定角度后将被驱动,所述易进入解锁总成被驱动后,通过所述地板锁解锁拉索对第一侧地板锁、第二侧地板锁进行解锁,第一侧地板锁、第二侧地板锁被解锁后,所述座垫能绕所述其与所述述第一、二侧前支架铰接点翻转至接近垂直状态;在靠背进行正常翻平状态下,所述易进入解锁总成被所述拉带驱动,所述易进入解锁总成被驱动后,通过所述调角器解锁拉索对所述调角器进行解锁,所述调角器解锁后,所述靠背能够向前翻转,此时易进入解锁总成不会通过所述地板锁解锁拉索对第一侧地板锁、第二侧地板锁进行解锁。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调角器的转轴上安装有调角器解锁手柄,所述调角器解锁手柄与所述易进入解锁拉索和所述调角器解锁拉索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靠背回复扭簧卷绕在所述调角器的转轴上,其中所述第一侧靠背回复扭簧的第一端作用在所述调角器的转轴上,第一侧靠背回复扭簧第二端作用在所述调角器下铰接板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易进入解锁总成包括:

一易进入拨片,所述易进入拨片轴设在所述靠背转轴螺栓上且位于所述靠背骨架第二侧的转轴下支架与所述座垫骨架第二侧后端的第二侧边侧板之间,所述易进入拨片具有限位端和一拨动端,在所述限位端设置有一向所述靠背骨架第二侧的转轴下支架方向延伸的限位凸片,在所述转轴上支架上的适当位置设置有弧形限位槽,所述限位凸片插入到所述弧形限位槽中,依靠所述弧形限位槽长度对所述易进入拨片的转动角度进行限制,同时也依靠所述弧形限位槽的槽端边带动所述易进入拨片绕所述靠背转轴螺栓转动;

一易进入拨片回复扭簧,所述易进入拨片回复扭簧卷绕在所述靠背转轴螺栓上且位于所述靠背骨架第二侧的转轴下支架与所述座垫骨架第二侧后端的第二侧边侧板之间,所述易进入拨片回复扭簧一端作用在所述转轴下支架上,另一端作用在所述易进入拨片上;

一同轴连接于所述靠背转轴螺栓上且固定在所述座垫骨架第二侧后端的第二侧边侧板上的靠背单独翻折解锁手柄连接螺栓;所述第二侧靠背回复扭簧卷绕在所述靠背单独翻折解锁手柄连接螺栓上,其中所述第二侧靠背回复扭簧的第一端作用在所述靠背单独翻折解锁手柄连接螺栓上,所述第二侧靠背回复扭簧的第二端作用在所述靠背骨架第二侧的转轴下支架上;

一通过易进入传动钣金件转动螺栓轴设在所述座垫骨架第二侧后端的第二侧边侧板上的易进入传动钣金件,所述易进入传动钣金件上设置有一触发钣金件限位槽并具有一地板锁解锁拉索连接端和触发钣金件铰接端,所述地板锁解锁拉索与所述地板锁解锁拉索连接端连接;

一卷绕在易进入传动钣金件转动螺栓上的易进入传动钣金件回复扭簧,所述易进入传动钣金件回复扭簧的第一端作用在所述座垫骨架第二侧后端的第二侧边侧板上,所述易进入传动钣金件回复扭簧的第二端作用在所述易进入传动钣金件上;

一安装在所述座垫骨架第二侧后端的第二侧边侧板上的易进入传动钣金件限位件,所述易进入传动钣金件限位件对所述易进入传动钣金件向下翻转角度进行限位;

一触发钣金件,所述触发钣金件的下端通过触发钣金件转动螺栓铰接在所述易进入传动钣金件的触发钣金件铰接端上,在所述触发钣金件的上端和中间位置分别设置有延伸方向相反的易进入触发转轴和触发钣金件驱动轴,在所述座垫骨架第二侧后端的第二侧边侧板上对应于所述易进入触发转轴的位置设置有贯通槽,所述易进入触发转轴穿过所述贯通槽后被所述易进入拨片触发;所述触发钣金件驱动轴穿过所述易进入传动钣金件上的触发钣金件限位槽;

一卷绕在所述触发钣金件转动螺栓上的触发钣金件回复扭簧,所述触发钣金件回复扭簧的第一端作用在所述易进入传动钣金件上,所述触发钣金件回复扭簧的第二端作用在所述触发钣金件上;

一上端轴设在所述易进入解锁板连接螺栓上的靠背单独翻折解锁手柄,所述靠背单独翻折解锁手柄的下端为拉带连接端,中间设置有贯通轨迹槽,上部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拉带与所述拉带连接端连接,所述触发钣金件驱动轴穿过所述贯通轨迹槽,所述调角器解锁拉索连接在所述靠背单独翻折解锁手柄中间适当位置上;

一卷绕在所述易进入解锁板连接螺栓上的靠背单独翻折解锁手柄回复扭簧,所述靠背单独翻折解锁手柄回复扭簧的第一端作用在所述靠背单独翻折解锁手柄连接螺栓上,第二端作用的所述靠背单独翻折解锁手柄上;

在所述座垫骨架第二侧后端的第二侧边侧板上设置有靠背单独翻折解锁手柄限位件,所述靠背单独翻折解锁手柄手柄限位件与所述靠背单独翻折解锁手柄上的限位凸起相互作用对所述靠背单独翻折解锁手柄进行限位。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易进入拨片的拨动端后侧为直边,前侧为弧边。

由于采用了如上的技术方案,本发明采用易进入一键解锁靠背同时解锁地板锁实现座椅翻折;采用拉带单独解锁靠背,不解锁地板锁,实现靠背调节及放倒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易进入解锁总成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调角器装配过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易进入拨片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靠背骨架、座垫骨架以及滑轨机构的装配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拉索系统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易进入解锁总成处于设计状态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从第二侧看的靠背骨架、座垫骨架以及滑轨机构的装配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调角器处于设计状态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第一侧的地板锁处于设计状态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第二侧的地板锁处于设计状态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座椅处于设计位置的示意图。

图12为图11的i处放大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座椅处于设计位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14为图13的i处放大示意图。

图15为图13的ⅱ处放大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调角器处于初始位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易进入解锁手柄处于初始状态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易进入解锁手柄翻起时的座椅状态示意图。

图19为图18的i处放大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易进入解锁手柄处于初始状态的座椅立体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调角器解锁前的状态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调角器解锁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23为本发明调角器解锁后、靠背骨架翻折前的状态示意图。

图24为本发明靠背骨架翻折至设定角度的状态示意图。

图25为本发明靠背骨架翻折至设定角度前的易进入拨片状态示意图。

图26为本发明靠背骨架翻折至设定角度时的座椅状态示意图。

图27为图26的i处放大示意图。

图28至图30为本发明翻折过程示意图。

图31为本发明靠背骨架处于初始状态时的易进入拨片状态示意图。

图32为本发明靠背骨架翻平时的易进入拨片状态示意图。

图33为本发明靠背骨架处于初始状态时的易进入传动钣金件和触发钣金件位置示意图。

图34为本发明地板锁解锁后的易进入传动钣金件和触发钣金件位置示意图。

图35为本发明座垫骨架的俯视图。

图36为本发明地板锁没有解锁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37为本发明地板锁解锁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38为本发明在易进入状态下,靠背骨架翻平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39为本发明在易进入状态下,座垫骨架翻起的状态示意图。

图40为本发明前卷簧支架的初始状态示意图。

图41为本发明前卷簧支架在座椅骨架翻起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42为本发明在易进入状态下,靠背骨架快翻平时的易进入拨片位置示意图。

图43为本发明在易进入状态下,靠背骨架翻平后的易进入拨片位置示意图。

图44为本发明在易进入状态下,靠背骨架快翻平时的易进入传动钣金件和触发钣金件的位置示意图。

图45为本发明在易进入状态下,靠背骨架翻平后的易进入传动钣金件和触发钣金件位置示意图。

图46至图48为本发明座椅从座垫翻起状态恢复到正常乘坐状态示意图。

图49为本发明拉带准备拉起靠背单独翻折解锁手柄对调角器进行解锁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50为本发明拉带完全拉起靠背单独翻折解锁手柄对调角器进行解锁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51为本发明拉带完全拉起靠背单独翻折解锁手柄对调角器进行解锁后,易进入传动钣金件的位置示意图。

图52为本发明拉带准备拉起靠背单独翻折解锁手柄对调角器进行解锁时,易进入触发转轴的位置示意图。

图53为本发明拉带完全拉起靠背单独翻折解锁手柄对调角器进行解锁后,易进入触发转轴的位置示意图。

图54至图56为本发明靠背正常进行调节的过程示意图。

图57至图58为本发明靠背正常翻平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中给出的易进入解锁总成100包括易进入拨片110、易进入拨片回复扭簧120、靠背单独翻折解锁手柄连接螺栓130、易进入传动钣金件140、易进入传动钣金件回复扭簧150、易进入传动钣金件限位件160、触发钣金件170、触发钣金件回复扭簧174、靠背单独翻折解锁手柄190、靠背单独翻折解锁手柄回复扭簧190a、靠背单独翻折解锁手柄限位件323。

靠背骨架200第二侧的转轴下支架220的下端通过靠背转轴螺栓230铰设在座垫骨架300第二侧后端的第二侧边侧板320上。

靠背单独翻折解锁手柄连接螺栓130上的扁轴部分131插入到座垫骨架300第二侧后端的第二侧边侧板320上的扁孔322中,使靠背单独翻折解锁手柄连接螺栓130与座垫骨架300第二侧后端的第二侧边侧板320之间形成固定连接关系。靠背单独翻折解锁手柄连接螺栓130上的圆柱轴132的一端与靠背转轴螺栓230的一端锚固连接,靠背单独翻折解锁手柄连接螺栓130与靠背转轴螺栓230同轴。

易进入拨片110轴设在靠背单独翻折解锁手柄连接螺栓130上的圆柱轴132上且位于靠背骨架200第二侧的转轴下支架220与座垫骨架300第二侧后端的第二侧边侧板320之间。

结合参见图3,易进入拨片110具有限位端111和一拨动端112,在限位端111设置有一向靠背骨架200第二侧的转轴下支架220方向延伸的限位凸片113,在转轴下支架220上的适当位置设置有弧形限位槽221,限位凸片113插入到弧形限位槽221中,依靠弧形限位槽221长度对易进入拨片110的转动角度进行限制,同时也依靠弧形限位槽221的槽端边带动易进入拨片110绕靠背转轴螺栓230转动。易进入拨片110的拨动端112后侧为直边112a,前侧为弧边112b。

易进入拨片回复扭簧120卷绕在靠背单独翻折解锁手柄连接螺栓130上的圆柱轴132上且位于靠背骨架200第二侧的转轴下支架220与座垫骨架300第二侧后端的第二侧边侧板320之间,易进入拨片回复扭簧120一端作用在转轴下支架220上,另一端作用在易进入拨片110上。

第二侧靠背回复扭簧630卷绕在靠背单独翻折解锁手柄连接螺栓130上,其中第二侧靠背回复扭簧630的第一端作用在靠背单独翻折解锁手柄连接螺栓130上,第二端作用在靠背骨架200第二侧的转轴下支架220上。

易进入传动钣金件140通过易进入传动钣金件转动螺栓141轴设在座垫骨架300第二侧后端的第二侧边侧板320上,易进入传动钣金件140上设置有一触发钣金件限位槽142并具有一地板锁解锁拉索连接端143和触发钣金件铰接端144,地板锁解锁拉索410与地板锁解锁拉索连接端143连接。

易进入传动钣金件回复扭簧150卷绕在易进入传动钣金件转动螺栓141上,易进入传动钣金件回复扭簧150的第一端作用在座垫骨架300第二侧后端的第二侧边侧板320上,第二端作用在易进入传动钣金件140上。

靠背单独翻折解锁手柄限位件323直接成型在座垫骨架300第二侧后端的第二侧边侧板320上,对靠背单独翻折解锁手柄190的翻转角度进行限位;同时调角器解锁拉索420的拉索套固定在靠背单独翻折解锁手柄限位件323上。

触发钣金件170的下端通过触发钣金件转动螺栓171铰接在易进入传动钣金件140的触发钣金件铰接端144上,在触发钣金件170的上端和中间位置分别设置有延伸方向相反的易进入触发转轴172和触发钣金件驱动轴173,在座垫骨架300第二侧后端的第二侧边侧板320上对应于易进入触发转轴172的位置设置有贯通槽321,易进入触发转轴172穿过贯通槽321后被易进入拨片110的拨动端112触发;触发钣金件驱动轴173穿过易进入传动钣金件140上的触发钣金件限位槽142。

触发钣金件回复扭簧174卷绕在触发钣金件转动螺栓171上,触发钣金件回复扭簧174的第一端作用在易进入传动钣金件140上,第二端作用在触发钣金件170上。

靠背单独翻折解锁手柄190的上端轴设在靠背单独翻折解锁手柄连接螺栓130上,该靠背单独翻折解锁手柄190的下端为拉带连接端191,中间设置有贯通轨迹槽192,上部设置有限位凸起193,拉带510(图中未示出,参见后续附图4、12、54、57)与拉带连接端191连接,触发钣金件驱动轴173穿过贯通轨迹槽192,调角器解锁拉索420连接在靠背单独翻折解锁手柄190中间适当位置上。

靠背单独翻折解锁手柄回复扭簧190a卷绕在靠背单独翻折解锁手柄连接螺栓130上,靠背单独翻折解锁手柄回复扭簧190a的第一端作用在靠背单独翻折解锁手柄连接螺栓130上,第二端作用的靠背单独翻折解锁手柄190上。

靠背单独翻折解锁手柄限位件323与靠背单独翻折解锁手柄190上的限位凸起193相互作用对靠背单独翻折解锁手柄190进行限位。

参见图2,靠背骨架200第一侧的调角器下铰接板210的下端通过调角器610及第一侧靠背回复扭簧620铰设在座垫骨架300第一侧后端的第一侧边侧板310上。第一侧靠背回复扭簧620一端作用在调角器610的转轴611上,另一端作用在靠背骨架200第一侧的调角器下铰接板210上。

在调角器610的转轴611上安装有调角器解锁手柄640,调角器解锁手柄640与易进入解锁拉索430和调角器解锁拉索440连接。

参见图4和图5,座椅包括靠背部分和座垫部分以及滑轨机构。

靠背部分包括靠背骨架200和成型在靠背骨架200上的靠背(图中未示出)。

座垫部分包括座垫骨架300和成型在座垫骨架300上的座垫(图中未示出),座垫骨架300第一侧和第二侧前端的第一侧前卷簧支架330、第二侧前卷簧支架340分别铰接在第一、二侧前支架710、720上,在第一侧前卷簧支架710、第二侧前卷簧支架720上分别设置有第一侧前卷簧730、第二侧前卷簧740,第一侧前卷簧730、第二侧前卷簧740的内端分别作用在第一侧前卷簧支架710、第二侧前卷簧支架720上,第一侧前卷簧710、第二侧前卷簧720的外端分别作用在第一、二侧前支架710、720上,第一、二侧前支架710、720分别固定在滑轨机构中的第一侧滑轨810的上滑轨811前端上和第二侧滑轨820中的上滑轨821前端上。座垫骨架300第一侧和第二侧的后端通过第一侧地板锁910、第二侧地板锁锁920定在滑轨机构中的第一侧滑轨810的上滑轨811的后端上和第二侧滑轨820中的上滑轨821的后端上。

该后排座椅易进入解锁机构包括易进入解锁手柄1000和易进入解锁总成,100,易进入解锁手柄1000安装在靠背骨架200顶部的一侧;易进入解锁手柄1000通过一易进入解锁拉索430与调角器610的转轴611上的调角器解锁手柄640连接,对调角器610进行解锁,调角器610解锁后,靠背能够向前翻转;

易进入解锁总成100通过地板锁解锁拉索410与第一侧地板锁910、第二侧地板锁920连接,易进入解锁总成100还通过一调角器解锁拉索420与调角器的转轴611上的调角器解锁手柄640连接;易进入解锁总成100上还连接有一拉带510。

本发明的后排座椅易进入解锁机构的工作过程如下:

参见图6至图17,在座椅处于初始状态下,靠背骨架200被调角器610锁定在初始位置,座垫骨架300被第一侧地板锁910、第二侧地板锁锁920锁定在滑轨机构中的第一侧滑轨810的上滑轨811和第二侧滑轨820中的上滑轨821的后端上。

此时由于易进入解锁手柄1000没有被拉起,故易进入解锁手柄1000不会通过易进入解锁拉索430对调角器610进行解锁,靠背骨架200不会进行翻折,因此易进入解锁总成100不会动作。同时易进入解锁总成100中的易进入传动钣金件140也被易进入传动钣金件回复扭簧150保持在初始位置,不会通过地板锁解锁拉索410对第一侧地板锁910、第二侧地板锁锁920进行解锁,座垫骨架300被第一侧地板锁910、第二侧地板锁锁920锁定在滑轨机构中的第一侧滑轨810的上滑轨811和第二侧滑轨820中的上滑轨821的后端上。还有此时拉带510没有拉动易进入解锁总成100中的靠背单独翻折解锁手柄190,靠背单独翻折解锁手柄190也不会通过易进入解锁拉索430对调角器610进行解锁,靠背骨架200不会进行翻折。

参见图18至图45,在进行易进入操作时,向上扳动易进入解锁手柄1000,易进入解锁手柄1000通过易进入解锁拉索430向下拉动调角器解锁手柄640,调角器解锁手柄640带动调角器610进行解锁。靠背在第一侧靠背回复扭簧620、第二侧靠背回复扭簧630作用下开始向前翻折。

靠背向前翻折过程中,靠背骨架200中的转轴下支架220绕靠背转轴螺栓230转动,在靠背还没有向前翻转20°前,由于转轴下支架220上的弧形限位槽221有一定的长度,易进入拨片110上的限位凸片113不会碰到弧形限位槽221的槽边,因此,转轴下支架220不会通过限位凸片113带动易进入拨片110转动,具有延时解锁地板锁功能。

当靠背骨架200继续向前翻折超过20°后并继续向前翻折至翻平状态过程,易进入拨片110上的限位凸片113碰到弧形限位槽221的槽边,此时转轴下支架220通过限位凸片113带动易进入拨片110绕靠背转轴螺栓230转动。易进入拨片110的拨动端112向后转动过程中,易进入拨片110的拨动端112后侧的直边112a拨动易进入触发转轴172,通过易进入触发转轴172带动触发钣金件170运动,运动的触发钣金件170通过插入到易进入传动钣金件140上的触发钣金件限位槽142中的触发钣金件驱动轴173带动易进入传动钣金件140运动,运动的易进入传动钣金件140通过地板锁解锁拉索410带动第一侧地板锁910、第二侧地板锁锁920进行解锁。第一侧地板锁910、第二侧地板锁锁920解锁后,座垫就可以向上翻起了。座垫骨架300向上翻起过程中,在第一侧前卷簧730、第二侧前卷簧740的作用下,座垫能绕所述其与第一、二侧前支架710、720的铰接点翻转至接近垂直状态,方便后排乘客进入。

上述过程中,易进入拨片110在拨动易进入触发转轴172过程中,易进入拨片回复扭簧120蓄能,当易进入拨片110的拨动端112越过易进入触发转轴172后,易进入拨片回复扭簧120带动易进入拨片110回到初始状态。

触发钣金件170运动过程中,触发钣金件回复扭簧174是蓄能的,当易进入拨片110的拨动端112越过易进入触发转轴172后,触发钣金件回复扭簧174带动触发钣金件170回到初始状态。

易进入传动钣金件140运动过程中,易进入传动钣金件回复扭簧150时蓄能的,当易进入拨片110的拨动端112越过易进入触发转轴172后,易进入传动钣金件回复扭簧150带动易进入传动钣金件140回到初始状态。

在易进入传动钣金件140回到初始状态后,地板锁解锁拉索410释放,第一侧地板锁910、第二侧地板锁锁920重新回到锁止状态,等待下一次对座垫骨架300的锁止。

当后排乘客进入后,需要向后翻起座椅,则参考图46至图48,向后翻转座垫骨架300和靠背骨架200即可使座椅回到初始状态。

参见图49至图58,当需要正常调节靠背和将靠背翻平时,则拉动拉带510,带动靠背单独翻折解锁手柄190的拉带连接端191向前并向上运动,靠背单独翻折解锁手柄190绕靠背单独翻折解锁手柄连接螺栓130转动,转动的靠背单独翻折解锁手柄190通过调角器解锁拉索420带动调角器解锁手柄640向下运动,调角器解锁手柄640带动调角器610进行解锁。靠背在第一侧靠背回复扭簧620、第二侧靠背回复扭簧630作用下开始向前翻折至翻平状态,也可以前后调节。靠背调节好后或翻平后,松开拉带510,靠背单独翻折解锁手柄190在靠背单独翻折解锁手柄回复扭簧190a作用下回到初始状态,调角器解锁拉索420得到释放,调角器610重新回到锁止状态。

此过程由于触发钣金件驱动轴173是穿过靠背单独翻折解锁手柄190的贯通轨迹槽192的,在靠背单独翻折解锁手柄190转动过程,依靠贯通轨迹槽192的槽边,带动触发钣金件驱动轴173运动,运动的触发钣金件驱动轴173只带动触发钣金件170运动,不会带动易进入传动钣金件140运动,不会通过地板锁解锁拉索410带动第一侧地板锁910、第二侧地板锁锁920进行解锁,座垫骨架300不会被翻起。

运动的触发钣金件170带动易进入触发转轴172下降,退出易进入拨片110的拨动端112转动区域,这样易进入拨片110在转轴下支架220带动下转动过程中,不会碰到易进入触发转轴17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