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制动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22548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汽车制动阀,具体涉及制动系统中的气制动阀。



背景技术:

汽车制动阀分为气制动阀和液压制动阀,制动阀是汽车行车制动系当中的主要控制装置,在双回路主制动系统的制动过程和释放过程中实现灵敏的随动控制。

一个名为带双压力传感器的空气处理单元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号为CN 202911732U,包括设置有输出口的多回路保护阀,空气通过该多回路保护阀形成多个各自独立的回路以分别连接车辆中不同的操纵系统,在该空气处理单元的多回路保护阀上部设有线路板总成,在线路板总成的中部设有插针,在线路板总成的下方并且在输出口的上方设置有陶瓷压阻传感器,能够同时对空气处理单元的多回路保护阀部分其中某些独立回路的压力进行监测,输出信号。

该结构稳定性较差,能量损耗较大,存在耐磨性较差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结构稳定性较差,能量损耗较大,存在耐磨性较差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稳定性较好,能量损耗较小,耐磨性较好的气制动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气制动阀,包括顶杆和上活塞,上活塞顶部设置弹簧座,弹簧座和上活塞之间设置橡胶弹簧,橡胶弹簧上下两个端部分别与弹簧座、上活塞相接触,上活塞的下部依次设置上阀门、中活塞和下阀门,上活塞和上阀门之间构成第一空腔,上阀门和中活塞之间构成第二空腔,中活塞和下阀门之间构成第三空腔。

气制动阀在工作中,内部压缩气由第一空腔转入第二空腔,使中活塞向下移动,达到汽车制动的目的。而当以上步骤失效时,第三空腔可接受第一空腔所产生的压缩空气,从而弥补失效的步骤,保证汽车制动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上活塞和上阀门外设置阀体,阀体上开有通气孔,通气孔连接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通气孔可使得第一空腔内的压缩气受压进入第二空腔。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稳定性较好,能量损耗较小,耐磨性较好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顶杆,2-上活塞,4-弹簧座,16-橡胶弹簧,22-阀体,23-上阀门, 31-中活塞, 33-下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这些描述只是为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和优点,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制动阀,如附图1所示,包括顶杆1和上活塞2,上活塞2顶部设置弹簧座4,弹簧座4和上活塞2之间设置橡胶弹簧16,橡胶弹簧16上下两个端部分别与弹簧座4、上活塞2相接触,上活塞2的下部依次设置上阀门23、中活塞31和下阀门33,上活塞2和上阀门23之间构成第一空腔,上阀门23和中活塞31之间构成第二空腔,中活塞31和下阀门33之间构成第三空腔。

上活塞2和上阀门23外设置阀体22,阀体22上开有通气孔,通气孔连接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

踩下制动踏板时,压下顶杆1,弹簧座4压缩橡胶弹簧16使上活塞2向下移动,消除排气间隙后推开上阀门23,此时从后贮气筒来的压缩空气经上阀门23进入第一空腔,输出后使后轮制动,此时处于第一空腔的压缩空气也作用在上阀门23上,使三阀处于平稀状态。同时,第一空腔压缩空气通过阀体22上的通气孔进入第二空腔,作用在中活塞31上方,使中活塞31下移,消除排气间隙后而将下阀门33打开,此时从前贮气筒来的压缩空气经下阀门33进入第三空腔,输出后使前轮制动。

松开制动踏板时,受回位弹簧、第一空腔气压的作用,上活塞2向上移动,形成排气间隙,压缩空气经第一空腔及排气间隙,从排气口排出。同时,中活塞31受第三空腔压缩空气的作用上移,形成排气间隙,压缩空气经第三空腔及排气间隙,从排气口排出。

当以上制动步骤失效时,顶杆1在上活塞2的作用下推动中活塞31向下移动,消除排气间隙后而将下阀门33打开,使前贮气筒来的压缩空气经下阀门33进入第三空腔,使前轮能够正常制动。

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