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体式防踢踏器具及防踢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64665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分体式防踢踏器具及防踢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分体式防踢踏器具及防踢踏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已经慢慢走入千家万户,作为一种代步交通工具,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某些特殊的汽车使用场合,例如长途行驶或有小朋友乘坐时,坐在后排的乘客不免会调整乘坐姿势,通常表现为腿部的移动,亦或小朋友调皮乱动时,很容易会导致脚蹬踏到前排座椅的背部。如此,不仅会弄脏座椅,造成汽车内饰的污染、不美观及乘车环境的恶化,同时也不便于进行清洗;此外,对于某些较为严重的蹬踏行为,还极有可能对前排座椅的表面包覆材料例如皮革、绒布等造成损伤,从而影响前排座椅的使用寿命和美观性,由此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然而,目前市面上还没有出现专门针对汽车座椅防蹬踏的防护装置,上述座椅防护问题亟需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座椅防踢踏效果好,方便清洗更换,装拆方便且结构简单的分体式防踢踏器具及防踢踏装置。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分体式防踢踏器具,包括:

防护主体,所述防护主体包括相互配合的固定件和活动件;

连接机构,所述活动件通过所述连接机构与所述固定件可活动连接;

用于将分体式防踢踏器具固定于座椅上的挂接机构,所述固定件包括座椅接触部,所述挂接机构设置于所述座椅接触部;

第一包覆侧板,所述第一包覆侧板设置于所述固定件的一侧,且所述第一包覆侧板朝所述座椅接触部的方向偏转;及

第二包覆侧板,所述第二包覆侧板设置于所述固定件的另一侧并与所述第一包覆侧板对称布置,且所述第二包覆侧板朝所述座椅接触部的方向偏转,所述第一包覆侧板、所述防护主体与所述第二包覆侧板相互配合形成包覆腔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设有豁口,所述活动件设有定位台阶,所述活动件嵌设于所述豁口内,且所述定位台阶与所述豁口的边缘搭接,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固定件上的第一连接组件、设置于所述活动件上的第二连接组件、及均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和所述第二连接组件连接的弹性连接组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固定件上并位于所述豁口底部的转座、及设置于所述活动件上并与所述转座可转动连接的转动件,所述活动件的尺寸与所述豁口的尺寸相匹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挂接机构包括至少一个挂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包覆侧板和所述第二包覆侧板均包括与所述固定件连接的主板,所述主板包括贴合部,所述贴合部高出所述防护主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包覆侧板和所述第二包覆侧板还均包括侧夹持板,所述侧夹持板朝所述包覆腔室的方向倾斜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包覆侧板和所述第二包覆侧板还均包括与所述主板连接的翻边,所述翻边朝所述主板的方向倾斜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与所述固定件下端连接的下包覆板,所述下包覆板呈弧面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下包覆板上的安装孔、与所述安装孔连接的弹性连接件、及与所述弹性连接件端部连接的挂接件。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防踢踏装置,其包括有如上所述的分体式防踢踏器具和座椅,所述分体式防踢踏器具设置于所述座椅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上述分体式防踢踏器具在使用时,首先通过设置于所述固定件的座椅接触部上的挂接机构与座椅后背处的储物袋挂接,之后使所述第一包覆侧板和所述第二包覆侧板与座椅的两侧部压接,从而使座椅包覆于所述包覆腔室内,因而通过所述活动件可以避免后排乘客的脚部蹬踏前排座椅而造成污脏甚至的损坏等问题发生,由此可以对座椅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确保座椅具有美观性和较长的使用寿命,节省因清污或更换座椅而产生的成本开支,同时通过所述连接机构实现所述活动件与所述固定件的活动连接,方便对活动件进行清理和更换,结构简单,装拆方便,使用及制造成本低。

上述防踢踏装置通过将上述分体式防踢踏器具安装于座椅后部,通过所述活动件可以避免后排乘客的脚部蹬踏前排座椅而造成座椅污脏甚至的损坏等问题发生,由此可以对座椅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确保座椅具有美观性和较长的使用寿命,节省因清污或更换座椅而产生的成本开支,同时通过所述连接机构实现所述活动件与所述固定件的活动连接,方便对活动件进行清理和更换,结构简单,装拆方便,使用及制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分体式防踢踏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分体式防踢踏器具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分体式防踢踏器具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分体式防踢踏器具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分体式防踢踏器具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防踢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防护主体,120、固定件,122、座椅接触部,124、豁口,140、活动件,142、定位台阶,200、连接机构,220、第一连接组件,240、第二连接组件,260、弹性连接组件,280、转座,290、转动件,300、挂接机构,320、挂钩,400、第一包覆侧板,500、第二包覆侧板,500a、主板,520a、贴合部,500b、侧夹持板,500c、翻边,600、包覆腔室,700、下包覆板,800、固定机构,820、安装孔,840、弹性连接件,860、挂接件,900、座椅。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分体式防踢踏器具,包括防护主体100,所述防护主体100包括相互配合的固定件120和活动件140;连接机构200,所述活动件140通过所述连接机构200与所述固定件120可活动连接;用于将分体式防踢踏器具固定于座椅上的挂接机构300,所述固定件120包括座椅接触部122,所述挂接机构300设置于所述座椅接触部122;第一包覆侧板400,所述第一包覆侧板400设置于所述固定件120的一侧,且所述第一包覆侧板400朝所述座椅接触部122的方向偏转;及第二包覆侧板500,所述第二包覆侧板500设置于所述固定件120的另一侧并与所述第一包覆侧板400对称布置,且所述第二包覆侧板500朝所述座椅接触部122的方向偏转,所述第一包覆侧板400、所述防护主体100与所述第二包覆侧板500相互配合形成包覆腔室600。

上述分体式防踢踏器具在使用时,首先通过设置于所述固定件120的座椅接触部122上的挂接机构300与座椅后背处的储物袋挂接,之后使所述第一包覆侧板400和所述第二包覆侧板500与座椅的两侧部压接,从而使座椅包覆于所述包覆腔室600内,因而通过所述活动件140可以避免后排乘客的脚部蹬踏前排座椅而造成污脏甚至的损坏等问题发生,由此可以对座椅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确保座椅具有美观性和较长的使用寿命,节省因清污或更换座椅而产生的成本开支,同时通过所述连接机构200实现所述活动件140与所述固定件120的活动连接,方便对活动件140进行清理和更换,结构简单,装拆方便,使用及制造成本低。

在上述实施例中,为了降低制造及使用成本,同时确保分体式防踢踏器具足够的结构强度和使用寿命,其优选采用塑料注塑成型工艺制造,即防护主体100的固定件120与第一包覆侧板400、第二包覆侧板500为一体式结构。

请参照图1和图3,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120设有豁口124,所述活动件140设有定位台阶142,所述活动件140嵌设于所述豁口124内,且所述定位台阶142与所述豁口124的边缘搭接,所述连接机构200包括设置于所述固定件120上的第一连接组件220、设置于所述活动件140上的第二连接组件240、及均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220和所述第二连接组件240连接的弹性连接组件260。其中,固定件120为U型板,U型板的开口(上述豁口124)纵向向上设置,在一实施方式中,活动件140为单独经注塑成型的、并与U型板开口配合的矩形板,矩形板的宽度大于开口的宽度,且矩形板包括本体及沿本体的两侧设有纵向布置的定位台阶142,即矩形板的横截面为类梯形结构。当矩形板装配于U型板上时,矩形板的本体嵌入开口内,两侧的定位台阶142扣接于U型板上。另外,所述第一连接组件220包括设置于U型板上并呈矩形分布的四个固定座,该固定座可以是U型、三角形等形状的结构件;相应地,所述第二连接组件240也包括设置于矩形板上并呈矩形分布的四个固定座,亦同样可以是U型、三角形等形状的结构件,第一连接组件220的四个固定座和第二连接组件240的四个固定座一一对应配合。

此外,所述弹性连接组件260包括四条弹性性能良好的橡胶带,四条橡胶带分别与每一组固定座绑接,因而可以实现活动件140相对固定件120的分离和闭合,即当分体式防踢踏器具安装于座椅上时,U型板通过挂接机构300固定于座椅后背处的储物袋上,一实施例中,所述挂接机构300包括至少一个挂钩320。在本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挂钩32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挂钩320分别一体设置于所述座椅接触部122上并位于活动件140的两侧,同时分别靠近第一包覆侧板400和第二包覆侧板500,如此不仅可以提高防踢踏器具与座椅挂接的平稳性和牢固性,同时也更加便于拉开座椅后背上的储物袋,方便取出或放入物品,使用体验感好。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挂钩320的数量还可以是3个或以上的其他数量。

当装配完成后,矩形板(活动件140)与储物袋贴紧,且通过定位凸台扣接与U型板的结构使得储物袋自然形成一定宽度的开口,当人们使用储物袋时,仅需手指伸入储物袋拉动矩形板即可,此时矩形板面向乘客的方向移动(橡胶带处于拉伸状态),而固定件120及第一包覆侧板400和第二包覆侧板500则牢靠抓持座椅不动或仅发生轻微移动,因而使得分体式防踢踏装置手拉扯力小,进而能够与座椅始终可靠连接。而当人们存放好物品后,仅需松开矩形板,通过橡胶带的自身弹性实现矩形板的自动回位,操作方式简单,使用体验感好。

如图2所示,进一步的是所述挂钩320包括自由端,所述自由端设有导板,所述导板背离所述座椅接触部122倾斜设置。所述挂钩320为L型,短边与防护主体100一体连接,长边平行与防护主体100向下纵向延伸设置,长边与防护主体100的间距与储物袋的厚度相适配,因而可以避免防踢踏器具挂接到储物袋上时发生摆动,影响安装的稳固性。此外,在长边的端部设置导板,导板背离防护主体100倾斜设置,因而使导板与防护主体100之间的间距增大,即使储物袋插入挂钩320内的开口变大,因而可以进一步便于防踢踏器具与储物袋的挂接,提高安装的便利性和可靠性。

请参照图5,另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机构20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固定件120上并位于所述豁口124底部的转座280、及设置于所述活动件140上并与所述转座280可转动连接的转动件290,所述活动件140的尺寸与所述豁口124的尺寸相匹配。在本实施方式中,矩形板(活动件140)与U型板(固定件120)上的豁口124的尺寸相匹配,即矩形板与U型板能够完全闭合且处于同一平行面上,此时在U型板的底部安装转座280,转座280的数量优选为对称布置的两个。相应地,在矩形板的下端安装两个与转座280位置相对应的转动件290,转座280和转动件290能够可靠装配并相互转动,形成例如合页、铰座的结构。此时第一连接组件220和第二连接组件240均包括相互配合两个固定座,且均布置于靠近挂钩320的位置。当人们使用储物袋时,拉动矩形板,此时矩形板绕U型板转动而打开储物袋以便于存放物品。上述结构的连接方式更加牢固,操作简单,可靠性更高。

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包覆侧板400和所述第二包覆侧板500均包括与所述固定件120连接的主板500a,所述主板500a包括贴合部520a,所述贴合部520a高出所述防护主体100,且所述贴合部520a与座椅侧部压接。主板500a与固定件120呈倾斜布置结构,及第一包覆侧板400和第二包覆侧板500与防护主体100的截面为类梯形,因而通过两侧的两个主板500a与座椅的夹持,可以提高防踢踏器具与座椅的装配紧凑性和稳固性。此外,主板500a的上部平滑且一体延伸设置贴合部520a,装配时贴合部520a与座椅紧密贴合,因而在增加接触面积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防踢踏器具的安装牢固性,也可以简化防踢踏器具的结构,减低制造难度和模具成本。另一方面,左右两个贴合部520a与矩形板件形成U型开口,U型开口的底部与座椅储物袋平齐,因而可以便于拉拽矩形板件而拉开储物袋使用。

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包覆侧板400和所述第二包覆侧板500还均包括侧夹持板500b,所述侧夹持板500b朝所述包覆腔室600的方向倾斜设置。其中,侧夹持板500b与主板500a一体连接,并沿主板500a的横向方向延伸设置,同时侧夹持板500b朝包覆腔室600的方向偏转并与主板500a呈倾斜状布置结构,通过两侧的侧夹持板500b与主板500a形成的夹持结构,可以更好的与座椅形成夹持连接,提高防踢踏器具与座椅的连接紧凑性,避免人们在拉拽储物袋时防踢踏器具从座椅上脱落。

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包覆侧板400和所述第二包覆侧板500还均包括与所述主板500a连接的翻边500c,所述翻边500c朝所述主板500a的方向倾斜设置。具体的,所述翻边500c与所述贴合部520a的上端一体成型,因而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此外,翻边500c朝主板500a的方向倾斜设置,即翻边500c与主板500a的夹角为90度,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该夹角也可以在75~115度的范围内变化。如此设置的好处在于,当防踢踏器具安装于座椅上时,此时翻边500c恰好压入座椅一定深度而又不会对座椅造成伤害,而当人们拉拽储物袋时,防踢踏器具会相对座椅向后移动,移动的距离恰好与压入的深度适配,因而可以避免两侧的第一包覆侧板400和第二包覆侧板500与座椅间产生间隙,影响使用的体验感。

如图4所示,一实施例中,上述分体式防踢踏器具还包括与所述固定件120下端连接的下包覆板700,所述下包覆板700呈弧面结构。下包覆板700同样为与防护主体100一体浇注成型,因而可以确保防踢踏器具的整体结构强度及紧凑性,当防踢踏器具安装于座椅上时,此时弧面结构的下包覆板700紧密包覆座椅靠背下部并延伸至座垫下方,因而配合防护主体100一起可以大大增加防护面积,进一步提高防踢踏效能,避免乘客对座椅靠背底部及座垫下方造成踢踏污染和损坏,从而实现对座椅的全面保护。

一实施例中,上述分体式防踢踏器具还包括固定机构800,所述固定机构800包括设置于所述下包覆板700上的安装孔820、与所述安装孔820连接的弹性连接件840、及与所述弹性连接件840端部连接的挂接件860。所述弹性连接件840为具有一定弹性和韧性的绳或带,例如橡皮绳;橡皮绳的一端与下包覆板700上的安装孔820固定,橡皮绳的另一端与金属制挂钩320连接,当防踢踏器具安装于座椅之后,通过挂钩320与座椅的支脚挂接,因而可以进一步提高防踢踏器具的安装稳固性,且该连接结构简单,装拆方便。

此外,上述分体式防踢踏器具还包括储物件,所述防护主体100还包括防护部(活动件面对乘客的侧部),所述储物件设置于防护部。所述储物件优选为纱网,其通过缝制等工艺安装于防护主体100面向乘客的矩形侧面上,因而可以便于乘客存放水瓶、雨伞等物品,丰富防踢踏器具的功能。其中,纱网可以是整体式结构,也可以是多个并排布置的纱网的组合结构(每一个纱网存放一件物品)。

请参照图6,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防踢踏装置,其包括有如上所述的分体式防踢踏器具和座椅900,所述分体式防踢踏器具设置于所述座椅900上。

上述防踢踏装置通过将上述分体式防踢踏器具安装于座椅后部,通过所述活动件140可以避免后排乘客的脚部蹬踏前排座椅而造成座椅污脏甚至的损坏等问题发生,由此可以对座椅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确保座椅具有美观性和较长的使用寿命,节省因清污或更换座椅而产生的成本开支,同时通过所述连接机构200实现所述活动件140与所述固定件120的活动连接,方便对活动件140进行清理和更换,结构简单,装拆方便,使用及制造成本低。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