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椅倾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64642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座椅倾斜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援引美国法典第35卷第119节根据并要求于2015年9月30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15-195364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在此通过参引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座椅倾斜装置。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已知例如在JP-A-2007-307182(参考文献1)中描述的座椅倾斜装置。该座椅倾斜装置设置有置于椅垫框架(椅垫侧的臂)与靠背框架(靠背侧的臂)之间的倾斜单元。当座椅靠背处于位于直立状态与最大倾斜状态之间的倾斜锁定范围时,能够锁定或解锁处于任意角度的倾斜单元,并且当靠背处于位于直立状态与前推(pushed-forward)状态之间的未锁定范围时,倾斜单元自由地旋转。座椅倾斜装置设置有解锁杆用于将倾斜单元从锁定状态切换至解锁状态。座椅倾斜装置设置有约束杆,该约束杆经由长孔和销连接至解锁杆以约束解锁杆沿锁定方向的旋转使得当解锁杆沿解锁方向被旋转时座椅倾斜装置沿与解锁杆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座椅倾斜装置设置有按压部分,该按压部分设置在靠背框架上并且按压约束杆。

在该构型中,当座椅靠背在约束杆处于解锁位置的状态下根据解锁杆的解锁操作而被向前推时,由于按压部分按压约束杆,解锁杆通过约束杆而保持处于解锁位置,并且持续地保持倾斜单元的解锁。

此外,在参考文献1中,由于按压部分保持(按压)约束杆处于座椅靠背的前推状态,因此解锁杆被保持处于解锁位置。在该情况下,当尝试使座椅靠背从前推状态直立时,解锁杆会与从按压部分释放的约束杆一起朝向锁定位置旋转。此时,由于座椅靠背的前推状态处于倾斜单元的解锁范围,因此解锁杆保持处于解锁位置。换言之,必须采用座椅靠背的前推状态处于解锁范围的倾斜单元,并且降低了设计的自由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更加提高设计的自由度的座椅倾斜装置。

解决上述课题的座椅倾斜装置包括:倾斜单元,该倾斜单元包括固定构件和旋转构件,上述固定构件固定至座椅椅垫侧,上述旋转构件固定至座椅靠背侧并且被上述固定构件支承成自由地旋转,并且上述倾斜单元在限制上述旋转构件相对于上述固定构件旋转的锁定状态与允许上述旋转的解锁状态之间自由地切换;传动杆,该传动杆被上述固定构件支承成与上述固定构件同心地自由旋转;释放操作杆,该释放操作杆被支承在座椅椅垫侧以在锁定操作位置与解锁操作位置之间自由地旋转;连杆,该连杆包括突出部分,其中,上述连杆的两个端部分别被上述传动杆和上述释放操作杆支承成自由地旋转,并且上述连杆根据上述释放操作杆从上述锁定操作位置至上述解锁操作位置的旋转来经由上述传动杆将上述倾斜单元从上述锁定状态切换至上述解锁状态;以及保持板,保持板包括解锁保持部分,上述解锁保持部分接合至上述座椅靠背侧以一体地旋转,上述解锁保持部分以上述旋转构件的轴线为中心沿周向方向延伸,并且当上述释放操作杆由于上述座椅靠背相对于上述座椅椅垫的旋转位置到达上述解锁保持区而处于上述解锁操作位置时,上述解锁保持部分推动上述突出部分。

根据该结构,在上述倾斜单元处于上述锁定状态时,使上述释放操作杆从上述锁定操作位置旋转至上述解锁操作位置,从而能够经由上述连杆以及上述传动杆将上述倾斜单元切换至上述解锁状态。由此,能够调整座椅靠背相对于座椅椅垫的旋转位置,即,调整座椅靠背的倾斜角度。另外,此时,若上述座椅靠背相对于上述座椅椅垫的旋转位置到达上述解锁保持区,上述突出部分被推到上述解锁保持部分上,从而不论上述座椅靠背是否旋转,上述连杆均与上述传动杆一起保持相对于上述座椅椅垫的姿势。换言之,即使使上述座椅靠背从前推状态直立,只要上述座椅靠背相对于上述座椅椅垫的旋转位置处于上述解锁保持范围,则上述倾斜单元保持上述解锁状态。如上,能够通过上述保持板设定上述解锁保持范围来将上述倾斜单元保持为上述解锁状态,而不依赖于上述倾斜单元的规格,从而能够提高设计的自由度。

针对上述座椅倾斜装置,优选地,上述保持板直接地固定至上述旋转构件。

根据该结构,上述保持板与上述旋转构件(倾斜单元)一体设置,从而使装置整体能够实现小型化。

针对上述座椅倾斜装置,优选地,上述释放操作杆的端部和上述连杆的端部被下述部分支承成自由地旋转:接合突出部分,上述接合突出部分布置成从上述释放操作杆突出,以及接合凹入部分,上述接合凹入部分形成在上述连杆上,上述接合突出部分插入上述接合凹入部分中,并且上述接合凹入部分允许上述接合突出部分的移动以在上述接合突出部分被按压时允许上述释放操作杆旋转至上述锁定操作位置,使得上述倾斜单元根据上述释放操作杆至上述解锁操作位置的旋转经由上述连杆和上述传动杆切换至上述解锁状态,并且上述倾斜单元与上述连杆和上述传动杆一起处于上述解锁状态。

根据该结构,例如,即使上述座椅靠背相对于上述座椅椅垫的旋转位置处于上述解锁保持范围,上述释放操作杆也能够使上述接合突出部分在上述接合凹入部分内移动,同时向上述锁定操作位置旋转。因此,例如,即使上述释放操作杆受外力影响而从上述解锁操作位置朝向上述锁定操作位置旋转,也能够抑制上述倾斜单元与此联动地切换至锁定状态。

针对上述座椅倾斜装置,优选地,上述固定构件和上述旋转构件分别固定至位于上述座椅椅垫侧的椅垫侧框架以及位于上述座椅椅背侧的椅背侧框架,上述保持板在沿座椅的宽度方向比上述靠背侧框架更靠近上述固定构件的一侧固定至上述旋转构件。

根据该结构,上述保持板设置在比上述靠背侧框架更靠近上述固定构件的一侧,从而使装置整体能够更加实现小型化。

针对上述座椅倾斜装置,优选地,上述保持板包括释放行程调节区域,在上述释放行程调节区域中,上述倾斜单元的释放行程随着被推至上述解锁保持部分上的上述突出部分在上述解锁保持部分上前进而逐渐增加。

根据该结构,通过上述释放行程调节区域,使上述释放行程随着被推至上述解锁保持部分上的上述突出部分在上述解锁保持部分上前进而逐渐增加,从而能够更加稳定地保持上述倾斜单元的上述解锁状态。

附图说明

本公开内容的前述的和附加的特性和特征将根据参照附图考虑的以下详细描述而变得明显,在附图中:

图1是座椅倾斜装置的侧表面视图,其中,座椅倾斜装置的实施方式被应用至该座椅倾斜装置;

图2是示出了该实施方式的座椅倾斜装置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示;

图3A是示出了该实施方式的座椅倾斜装置的结构的侧表面视图;

图3B是示出了该实施方式的座椅倾斜装置的结构的截面图示;

图4是示出了该实施方式的座椅倾斜装置的操作的侧表面视图;

图5是示出了该实施方式的座椅倾斜装置的操作的侧表面视图;

图6是示出了该实施方式的座椅倾斜装置的操作的侧表面视图;

图7是示出了该实施方式的座椅倾斜装置的操作的侧表面视图;以及

图8是示出了改型示例的座椅倾斜装置的结构的侧表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给出座椅倾斜装置的实施方式的描述。在下文中,座椅的前后方向将被称作“前后方向”。沿座椅的宽度方向的内侧和外侧将分别被称作“内侧”和“外侧”。

如图1中所示,形成乘客就座单元的座椅2被安装在车辆底板1上。座椅2构造成包括座椅椅垫3和座椅靠背4,该座椅椅垫3形成就座表面,该座椅靠背4经由大致盘形的倾斜单元20被支承在座椅椅垫3的后端部上以绕中心线O1自由地倾斜(旋转)。座椅靠背4相对于座椅椅垫3的倾斜角度被机械地约束在从前推位置至极推(greatly pushed)位置的范围内,在该前推位置处,座椅靠背4向前延伸成大致平行,在该极推位置处,座椅靠背4向后延伸为大致平行。座椅靠背4相对于座椅椅垫3的倾斜角度的范围被分成解锁保持区和调节区,该解锁保持区包括前推位置并且靠近前部,该调节区包括极推位置并且靠近后部。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从前推位置至极推位置的范围设定为大约180°,并且调节区设定为略低于120°。在解锁保持区中,倾斜单元20被保持处于座椅靠背4能够相对于座椅椅垫3旋转的状态。在调节区中,能够通过限定预定角度的倾斜单元来调节并保持座椅靠背4的倾斜角度处于多个级。

如图2至图3B中所示,倾斜单元20置于椅垫侧框架11与靠背侧框架12之间。椅垫侧框架11形成座椅椅垫3的侧后部的框架,并且靠背侧框架12形成座椅靠背4的侧底部的框架。靠背侧框架12布置在椅垫侧框架11的内侧。

椅垫侧框架11由例如金属板形成,并且包括连接部分11a、前限制部11b和后限制部11c。连接部分11a向上突出并且是大致弧形的板,并且前限制部11b和后限制部11c以连接部分11a的中心(中心线O1)为中心沿径向方向向前和向后突出。同时,靠背侧框架12由例如金属板形成,并且包括连接部分12a和限制部12b。连接部分12a朝向椅垫侧框架11突出并且是大致弧形的板,并且限制部12b在连接部分12a上方以连接部分12a的中心(中心线O1)为中心沿周向方向延伸。

倾斜单元20设置有大致盘形的第一盘21和大致盘形的第二盘22,该第一盘21作为固定构件固定至椅垫侧框架11并且具有大致与连接部分11a相同的中心,该第二盘22是固定至靠背侧框架12的旋转构件,并且具有大致与连接部分12a相同的中心。第二盘12在轴线方向上被止挡处于被第一盘21轴向地支承的状态。因此,靠背侧框架12经由倾斜单元20被椅垫侧框架11支承成自由地旋转。此时,限制部12b定位成比连接部分11a和倾斜单元20更靠近外周缘侧,并且前限制部11b和后限制部11c定位在绕中心线O1的旋转路径上。换言之,限制部12b根据座椅靠背4的向前推动与前限制部11b相接触的位置与前推位置匹配,并且限制部12b根据座椅靠背4的向后推动与后限制部11c相接触的位置与极推位置匹配。

大致柱状的操作轴31是阶梯状的并且其轴线沿着中心线O1延伸,操作轴31穿过椅垫侧框架11、靠背侧框架12和倾斜单元20。操作轴31连接至容纳在第一盘21中的凸轮(未示出),从而与该凸轮一体地旋转。凸轮连接至容纳在第一盘21中以能够例如以中心线O1为中心沿径向方向自由地移动的极部(pole)(未示出),并且该凸轮使得极部能够根据旋转而前进及退回。通过根据极部以中心线O1为中心沿径向方向的前进而与形成在第二盘22上的内齿轮22a的啮合,倾斜单元20限制第一盘21与第二盘22之间的相对旋转,即,限制靠背侧框架12相对于椅垫侧框架11的旋转(锁定状态)。而且,由于根据极部以中心线O1为中心沿径向方向的退回而与内齿轮22a的脱开啮合,倾斜单元20允许第一盘21与第二盘22之间的相对旋转,即,允许靠背侧框架12相对于椅垫侧框架11的旋转(解锁状态)。倾斜单元20设置有配装在第一盘21与凸轮之间的复位弹簧23,并且通过复位弹簧23的偏置力来常保持处于锁定状态。

椅垫侧框架11的顶端部分的外侧表面接合有支架32,该支架32由例如金属板形成。穿过椅垫侧框架11自由旋转的操作轴31的外侧的梢端部分配装在由例如金属板形成的传动杆33中,使得该梢端部分与传动杆33一体地旋转。传动杆33包括杆突出部33a并以中心线O1为中心,该杆突出部33a靠近后部沿径向方向延伸。由例如扭力螺旋弹簧形成的复位弹簧34绕进而穿过传动杆33的操作轴31的外侧的梢端部分盘绕。复位弹簧34的端部中的每个端部被锁定至操作轴31和支架32中的一者,并且操作轴31、传动杆33等通过复位弹簧34的偏置力被保持处于与锁定状态相对应的旋转位置。换言之,在锁定状态下,复位弹簧34偏置凸轮使得在操作轴31与凸轮之间没有间隙产生。不言而喻的是,当传动杆33旋转时,操作轴31和凸轮与传动杆33互锁而旋转。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传动杆33(和凸轮)从图3A中所示的旋转位置沿图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因此倾斜单元20从以上描述的锁定状态切换至解锁状态。

在椅垫侧框架11的低于传动杆33的底端部分上,由例如金属板形成的释放操作杆35被支承销36支承成绕与中心线O1平行的轴线O2自由地旋转。由例如扭力螺旋弹簧形成的复位弹簧37绕支承销36盘绕。复位弹簧37的端部中的每个端部被锁定至椅垫侧框架11和释放操作杆35中的一者,并且释放操作杆35被复位弹簧37的偏置力保持处于预定的旋转位置(下文中也称作“锁定操作位置”)。释放操作杆35包括大致弓形的手柄部分35a和杆突出部35b。手柄部分35a在锁定操作位置处以轴线O2为中心沿径向方向向前延伸,并且杆突出部35b向后延伸。

由例如金属板形成的大致臂形的连杆38的端部中的每个端部被传动杆33的杆突出部33a和释放操作杆35的杆突出部35b中的一者支承成自由地旋转。换言之,由于支承销39穿过杆突出部33a的顶端部分和连杆38的顶端部分,因此杆突出部33a的顶端部分和连杆38的顶端部分绕与中心线O1平行的轴线O3自由地旋转。而且,在连杆38的底端部分中形成有大致梯形(变化形状的孔形)的接合孔38a,该接合孔38a为接合凹入部分。杆突出部35b的底端部分和连杆38的底端部分由于支承销41而绕与中心线O1平行的轴线O4自由地旋转,支承销41是松弛地插入接合孔38a中以紧固至杆突出部35b的接合突出部分。

在连杆38的沿上下方向的中间部分形成有大致C形的折曲部分38b。折曲部分38b相对地向内侧(靠近椅垫侧框架11的那侧)移位,并且连杆38在接合孔38a处靠近或抵靠椅垫侧框架11。大致圆柱形的销42为突出部分,布置在折曲部分38b上以朝向内侧突出。销42在传动杆33的底部处穿过椅垫侧框架11,并且销42的梢端到达倾斜单元20的外周缘侧。

当释放操作杆35处于锁定操作位置并且传动杆33处于与锁定状态对应的旋转位置时,支承销41定位在接合孔38a的相对扩大的底端处。因此,当释放操作杆35被操作成沿图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时,连杆38中的接合孔38a被支承销41向下按压,连杆38向下移动。此时,传动杆33沿图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即,沿倾斜单元20由于杆突出部33a被向下拉而切换至解锁状态的方向旋转。当倾斜单元20至解锁状态的切换完成时,释放操作杆35的旋转位置也被称作“解锁操作位置”。

由例如金属板形成的大致环形的保持板45固定至第二盘22。保持板45包括中心与第二盘22的中心相同的大致环面(toric)的固定部分45a,并且保持板45在固定部分45a处配装至第二盘22。保持板45包括大致扇形的解锁保持部分45b,该解锁保持部分45b以中心线O1为中心从固定部分45a沿径向方向延伸预定的角度范围。解锁保持部分45b的梢端以中心线O1为中心沿周向方向延伸。

保持板45比靠背侧框架12更靠近外侧(椅垫侧框架11侧)地固定至第二盘22,并且因此减小了保持板45与椅垫侧框架11之间的间隔距离。特别地,在解锁保持部分45b与固定部分45a之间的边界部分处形成有相对地向外侧(靠近椅垫侧框架11的那侧)移位的渐缩部45c,并且因此,使得解锁保持部分45b靠近椅垫侧框架11。

如图4中所示,当倾斜单元20处于解锁状态时,连杆38的销42在以中心线O1为中心的旋转路径的外周向侧上邻近于解锁保持部分45b的旋转路径布置。因此,当同第二盘22一体地旋转的保持板45的解锁保持部分45b根据靠背侧框架12相对于椅垫侧框架11沿图中的逆时针方向的旋转(等同于向前推座椅靠背4)而到达销42时,销42被推至解锁保持部分45b上,并且限制销42在解锁保持部分45b的上方的运动,即,限制传动杆33沿图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倾斜单元20沿图中的逆时针方向切换至锁定状态。因此,不言而喻的是,倾斜单元20被保持处于解锁状态。换言之,解锁保持区对应于座椅靠背4的前推区,在座椅靠背4的前推区中,解锁保持部分45b到达销42。

接下来,将给出对实施方式的操作的描述。

首先,如图3A中所示,释放操作杆35处于锁定操作位置,并且倾斜单元20处于锁定状态。在该状态下,释放操作杆35被操作成沿图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至解锁操作位置。此时,如从图3A至图4的变化所示,与杆突出部35b一起向下移动的支承销41按压连杆38的接合孔38a,连杆38向下移动,并且传动杆33的杆突出部33a被向下拉,传动杆33沿图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因此,倾斜单元20被切换至解锁状态。如果释放操作杆35在该状态下被释放,则倾斜单元20切换(返回)至如先前所述的锁定状态。换言之,如果座椅靠背4的倾斜角度处于调节区,则使用前述操作能够执行调节并且保持倾斜角度。

如从图4至图5的变化所示,当保持板45的解锁保持部分45b根据靠背侧框架12沿图中的逆时针方向的旋转(相当于向前推座椅靠背4)到达销42时,销42被推至解锁保持部分45b上,并且限制销42在解锁保持部分45b的上方运动,即,限制传动杆33沿图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倾斜单元20沿逆时针方向切换至锁定状态。因此,如从图5至图6的变化所示,倾斜单元20保持解锁状态直至与座椅靠背4的前推位置相对应的旋转位置为止。该状态被保持直至保持板45的解锁保持部分45b根据靠背侧框架12沿图中的顺时针方向的旋转通过销42(相当于向后推座椅靠背4)为止。

如从图6至图7的变化所示,通过使释放操作杆35沿图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并同时使支承销41在支承销41与接合孔38a之间的间隙的范围中移动,释放操作杆35向锁定操作位置旋转(返回)。

根据如以上详细地描述的实施方式,能够获得下列效果。

(1)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倾斜单元20处于锁定状态时,使释放操作杆35从锁定操作位置旋转至解锁操作位置,并且因此,倾斜单元20经由连杆38和传动杆33切换至解锁状态。因此,可以调节座椅靠背4相对于座椅椅垫3的旋转位置,即,可以调节座椅靠背4的倾斜角度。此时,当座椅靠背4相对于座椅椅垫3的旋转位置到达解锁保持区时,由于销42被推至解锁保持部分45b上,因此无论座椅靠背4是否旋转,连杆38与传动杆33一起保持相对于座椅椅垫3的定向。换言之,即使使座椅靠背4从前推状态直立,只要座椅靠背4相对于座椅椅垫3的旋转位置处于解锁保持区中,则倾斜单元20保持解锁状态。以该方式,通过由保持板45设定的解锁保持区能够保持倾斜单元20的解锁状态,而无需依赖倾斜单元20的规格,并且能够提高设计自由度。

例如,即使倾斜单元20包括以相等的角间距布置的三个极部,并且调节区被限制至120°的最大值,也能够充分地确保与调节区相连的解锁保持区,而不依赖该构型。替代性地,即使倾斜单元20是简单的并且不包括解锁保持结构(形成在第二盘22上的用于解锁保持的已知的环形导引件等),也能够使用保持板45等设定解锁保持区。换言之,由于通常能够在不依赖倾斜单元20的规格的情况下设定解锁保持区,因此能够将更通用的零件用于倾斜单元20,并且可以降低成本。

(2)在本实施方式中,保持板45直接地固定至第二盘22。因此,由于保持板45紧凑地布置在第二盘22(倾斜单元20)上,因此能够实现更紧凑的总体装置。

(3)在本实施方式中,释放操作杆35的端部和连杆38的端部被支承销41支承成自由地旋转,该支承销41布置成从释放操作杆35和形成在连杆38中的接合孔38a突出。根据释放操作杆35至解锁操作位置的旋转,接合孔38a被支承销41按压经由连杆38和传动杆33使得倾斜单元20切换至解锁状态。替代性地,接合孔38a允许支承销41的运动,从而允许当倾斜单元20处于解锁状态时释放操作杆35与连杆38和传动杆33一起向锁定操作位置旋转。因此,例如,即使座椅靠背4相对于座椅椅垫3的旋转位置处于解锁保持区,释放操作杆35也能够旋转至锁定操作位置而使得支承销41在接合孔38a中移动。因此,例如,即使释放操作杆35受外力影响而从解锁操作位置旋转至锁定操作位置,也抑制倾斜单元20跟随该旋转切换至锁定状态。

(4)在本实施方式中,保持板45在沿座椅的宽度方向比靠背侧框架12更靠近第一盘21的那一侧固定至第二盘22。因此,由于保持板45被布置在比靠背侧框架12更靠近第一盘21的那一侧,因此能够实现更紧凑的整体装置。由于能够在靠背侧框架12等固定之前在倾斜单元20的单体状态下将保持板45固定至第二盘22,因此可以进一步减少管理工作时间。替代性地,由于无论是否存在保持板45,都能够将第二盘22固定至靠背侧框架12,因此可以更容易地执行与存在或不存在解锁保持区的设定相对应的规格的变化。

(5)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保持板45上形成有渐缩部45c,该渐缩部45c使解锁保持部分45b沿座椅的宽度方向向靠近椅垫侧框架11的那一侧(外侧)相对地移位。因此,能够抑制对于将销42向上推至解锁保持部分45b上而言所必要的销42的突出长度。

(6)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杆38包括折曲部分38b,该折曲部分38b使销42沿座椅的宽度方向向靠近椅垫侧框架11的那一侧(内侧)相对地移位。因此,能够抑制对于将销42向上推至解锁保持部分45b上而言所必要的销42的突出长度。

(7)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改变保持板45的附接位置,能够容易地改变位于调节区与解锁保持区之间的边界位置。替代性地,通过改变解锁保持部分45b的延伸范围,能够容易地改变解锁保持区,以匹配由前限制部11b和限制部12b限定的前推位置的变化。

(8)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通过使用一个板零件(保持板45)和一个销(销42),对结构进行小的改变,来增加解锁保持功能。

以上描述的实施方式也可以进行如下修改。

如图8中所示,可以采用保持板51,保持板51在解锁保持部分45b中包括释放行程调节范围52。释放行程调节区域52形成为使得距中心线O1的间隔距离以解锁保持部分45b的中心线O1为中心沿周向方向从一侧的端部朝周向方向的另一侧(图中的顺时针方向侧)逐渐地增加,即,从销42的向上推的起始点沿周向方向朝另一侧逐渐地增加。因此,被推至释放行程调节范围52上的销42与连杆38一起随着销42在释放行程调节范围52中前进而逐渐地向下移动。由于凸轮根据连杆38的向下移动而旋转,因此采用下述构型:极部与内齿轮22a之间的间隔程度(极部与内齿轮22a之间沿径向方向的间隔)增加。换言之,“释放行程”意味着与极部和内齿轮22a之间的间隔程度相关的凸轮的旋转量。以此方式,由于释放行程随着被推至释放行程调节范围52上的销42前进到释放行程调节范围52中而增加,因此能够更稳定地保持倾斜单元20的解锁状态,即使凸轮由于产品的改型、组装的改型等而摇动时也是如此。

在该实施方式中,倾斜单元20的第二盘22和保持板45可以一体地形成。

在该实施方式中,保持板45可固定至靠背侧框架12(座椅靠背4侧)。在该情况下,保持板45可以与靠背侧框架12一体地形成。

在该实施方式中,连杆38的折曲部分38b可以被省略。

在该实施方式中,保持板45的渐缩部45c可以被省略。

在该实施方式中,保持板45可以沿座椅的宽度方向比靠背侧框架12更靠近内侧(距第一盘21远的一侧)地固定至第二盘22。

在该实施方式中,连杆38的接合孔38a可以被省略,并且释放操作杆35可以由连杆38的稍端部分支承,从而仅能够旋转。在该情况下,在解锁保持区中,无论座椅靠背4是否旋转,释放操作杆35与连杆38和传动杆33一起均保持相对于座椅椅垫3(椅垫侧框架11)的定向(解锁操作位置)。

在该实施方式中,保持板45可以固定至除了第二盘22之外的靠背侧框架12(座椅靠背4侧)上适合的位置。

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一盘21、传动杆33、释放操作杆35、连杆38等布置在椅垫侧框架11上,并且第二盘22、保持板45等布置在靠背侧框架12上;然而,这些部分的定位关系可以互换。

接下来,在下文中附有通过实施方式和其他示例确定的技术理念。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的座椅倾斜装置包括:倾斜单元,该倾斜单元包括固定构件和旋转构件,该固定构件被固定至座椅椅垫侧,该旋转构件被固定至座椅靠背侧并且被固定构件支承成自由地旋转,并且该倾斜单元在旋转构件相对于固定构件的旋转被限制的锁定状态与该旋转被允许的解锁状态之间自由地切换;传动杆,该传动杆被固定构件支承成与固定构件同心地自由地旋转;释放操作杆,该释放操作杆被支承在座椅椅垫侧以在锁定操作位置与解锁操作位置之间自由地旋转;连杆,该连杆包括突出部分,其中,连杆的每个端部被传动杆和释放操作杆中的一者支承成自由地旋转,并且该连杆根据释放操作杆从锁定操作位置至解锁操作位置的旋转来经由传动杆将倾斜单元从锁定状态切换至解锁状态;以及保持板,该保持板包括解锁保持部分,该解锁保持部分接合至座椅靠背侧以一体地旋转,该解锁保持部分以旋转构件的轴线为中心沿周向方向延伸,并且当释放操作杆由于座椅靠背相对于座椅椅垫的旋转位置到达解锁保持区而处于解锁操作位置时,该解锁保持部分推动突出部分。

根据该构型,当倾斜单元处于锁定状态时,使释放操作杆从锁定操作位置旋转至解锁操作位置,并且因此,经由连杆和传动杆将倾斜单元切换至解锁状态。因此,可以调节座椅靠背相对于座椅椅垫的旋转位置,即,可以调节座椅靠背的倾斜角度。此时,当座椅靠背相对于座椅椅垫的旋转位置到达解锁保持区时,由于突出部分被推至解锁保持部分上,因此无论座椅靠背是否旋转,连杆与传动杆一起保持相对于座椅椅垫的定向。换言之,即使使座椅靠背从前推状态直立,只要座椅靠背相对于座椅椅垫的旋转位置处于解锁保持区中,则倾斜单元保持解锁状态。以该方式,能够通过由保持板设定的解锁保持区来保持倾斜单元的解锁状态,而无需依赖倾斜单元的规格,并且能够提高设计自由度。

在座椅倾斜装置中,优选的是,保持板直接地固定至旋转构件。

根据该构型,由于保持板紧凑地布置在旋转构件(倾斜单元)上,因而能够实现更紧凑的整体装置。

在座椅倾斜装置中,优选的是,释放操作杆的端部和连杆的端部被接合突出部分和接合凹入部分支承成自由地旋转,该接合突出部分布置成从释放操纵杆突出,该接合突出部分插入在连杆上形成的接合凹入部分中,并且该接合凹入部分允许接合突出部分的移动以在接合突出部分被按压时允许释放操作杆向锁定操作位置旋转,使得倾斜单元根据释放操作杆至解锁操作位置的旋转经由连杆和传动杆切换至解锁状态,并且倾斜单元与连杆和传动杆一起处于解锁状态。

根据该构型,例如,即使座椅靠背相对于座椅椅垫的旋转位置处于解锁保持区,释放操作杆也能够使接合突出部分在接合凹入部分内移动,同时向锁定操作位置旋转。因此,例如,即使释放操作杆受外力影响而从解锁操作位置旋转至锁定操作位置,也能够抑制倾斜单元跟随该旋转而切换至锁定状态。

在座椅倾斜装置中,优选的是,固定构件和旋转构件分别固定至位于座椅椅垫侧的椅垫侧框架和位于座椅靠背侧的靠背侧框架,并且保持板在沿座椅的宽度方向比靠背侧框架更靠近固定构件的那一侧固定至旋转构件。

根据该构型,由于保持板被布置成比靠背侧框架更靠近固定构件,因此能够实现更紧凑的整体装置。

在座椅倾斜装置中,优选的是,保持板包括释放行程调节区域,在该释放行程调节区域中,倾斜单元的释放行程随着被推至解锁保持部分上的突出部分在解锁保持部分上前进而逐渐地增大。

根据该构型,由于释放行程随着被推至解锁保持部分上的突出部沿释放行程调节区域前进至解锁保持部分上而逐渐地增加,从而能够更稳定地保持倾斜单元的解锁状态。

在座椅倾斜装置中,优选的是,在保持板上形成有渐缩部,该渐缩部使解锁保持部分沿座椅的宽度方向向靠近椅垫侧框架的那一侧相对地移位。

根据该构型,能够抑制对于将突出部分推上解锁保持部分而言所必要的突出部分的突出长度。

在座椅倾斜装置中,优选的是,连杆包括折曲部分,该折曲部分使突出部分沿座椅的宽度方向向靠近椅垫侧框架的那一侧相对地移位。

根据该构型,能够抑制对于将突出部分推上解锁保持部分而言所必要的突出部分的突出长度。

本公开的该方面具有如下效果:能够进一步提高设计的自由度。

在前面的描述中已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优选实施方式和操作模式。然而,意在寻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不应被解释为受限于所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此外,本文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应被视为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其他人可以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主旨的情况下做出变型和变化以及采用等同方案。因此,明确地意图在于本实用新型包含落入本实用新型的如在权利要求中所限定的主旨和范围内的所有这些变型、变化及等同方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