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动主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93937阅读:1457来源:国知局
制动主缸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制造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的制动主缸。



背景技术:

制动总泵的主要部件是缸体、活塞、回位弹簧、密封皮碗和储液壶等组成,与我们常见的针管相似。制动时,踏板推动活塞移动,通过由活塞、密封皮碗和缸体组成的工作腔内压力升高,制动液排向车轮的分泵。

现有技术中,活塞外壁设有一圈的凹槽,凹槽内设有一圈的通孔用于进油。这样的结构较为复杂,成型工序较多,制造成本高。每当制动踏板推动活塞移动时,皮碗与通孔接触一次。随着制动次数的增多,皮碗损坏严重,降低皮碗密封性能,影响车辆的制动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造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的制动主缸,活塞结构的改进,使加工工艺简单,降低了制造成本,也可最大限度缩短制动距离,提高车辆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缸体、皮碗、活塞、回位弹簧和进油口,所述活塞包括活塞前段和活塞后段,所述活塞前段的直径小于活塞后段,所述制动液经进油口进入,经过活塞前段的外壁,再经过皮碗与活塞前段外壁之间的间隙进入缸体。

制动液从进油口进入,经过活塞前段的外壁,再经过皮碗与活塞前段外壁之间的间隙进入缸体。

制动时,踏板推动活塞移动,通过由活塞、皮碗和缸体组成的工作腔内压力升高,制动液排向车轮的分泵。

活塞前段和活塞后段的外表面光滑无毛刺,活塞前段与活塞后段的连接处为平滑弧面过渡,皮碗与活塞前段和活塞后段抵接的过程中,皮碗不会被活塞前段和活塞后段的外壁损坏,皮碗使用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中活塞结构的改进,使加工工艺简单,降低了制造成本,也可最大限度缩短制动距离,提高车辆安全性。

进一步,所述皮碗、活塞、回位弹簧和进油口的数量均为两个。

进一步,所述皮碗卡紧于缸体内。

进一步,所述缸体内设有第一限位段和第二限位段,所述皮碗被卡紧于第一限位段与第二限位段之间。

进一步,所述第二限位段相对于第一限位段更靠近活塞后段,所述第二限位段与活塞前段之间设有用于进油的间隙。

进一步,所述第二限位段的内径等于活塞后段的外径。

进一步,所述活塞前段的长度为1-4mm。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制造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的优点,活塞结构的改进,使加工工艺简单,降低了制造成本,也可最大限度缩短制动距离,提高车辆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

图2是图1中A的放大图。

图3是活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缸体;2、皮碗;3、活塞前段;4、活塞后段;5、进油口;6、第一限位段;7、第二限位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缸体1、皮碗2、活塞、回位弹簧和进油口5,所述活塞包括活塞前段3和活塞后段4,所述活塞前段3的直径小于活塞后段4,所述制动液经进油口5进入,经过活塞前段3的外壁,再经过皮碗2与活塞前段3外壁之间的间隙进入缸体1。

制动液从进油口5进入,经过活塞前段3的外壁,再经过皮碗2与活塞前段3外壁之间的间隙进入缸体1。

制动时,踏板推动活塞移动,通过由活塞、皮碗2和缸体1组成的工作腔内压力升高,制动液排向车轮的分泵。

活塞前段3和活塞后段4的外表面光滑无毛刺,活塞前段3与活塞后段4的连接处为平滑弧面过渡,皮碗2与活塞前段3和活塞后段4抵接的过程中,皮碗2不会被活塞前段3和活塞后段4的外壁损坏,皮碗2使用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中活塞结构的改进,使加工工艺简单,降低了制造成本,也可最大限度缩短制动距离,提高车辆安全性。

如图1所示,所述皮碗2、活塞、回位弹簧和进油口5的数量均为两个。数量均为两个时,缸体1内形成双腔制动系。双腔是指利用彼此独立的双腔制动主缸,通过两套独立管路,分别控制车辆前后轮的车轮制动器,其特点是若其中一腔发生故障失效时,另一腔仍能继续正常工作,从而提高了汽车制动的可靠性和行驶安全性。

如图2所示,所述皮碗2卡紧于缸体1内。

如图2所示,所述缸体1内设有第一限位段6和第二限位段7,所述皮碗2被卡紧于第一限位段6与第二限位段7之间。

如图2所示,所述第二限位段7相对于第一限位段6更靠近活塞后段4,所述第二限位段7与活塞前段3之间设有用于进油的间隙。

如图1和2所示,所述第二限位段7的内径等于活塞后段4的外径。活塞后段4与第二限位段7抵接时,能阻隔制动液。

如图1所示,所述活塞前段3的长度为1-4mm。活塞前段3的长度可以很短,只需要在活塞与缸体1内壁之间留足够的供制动液通过的间隙即可。这样的布置,使活塞后段4可以立即与缸体1内壁抵接,阻隔制动液,最大限度缩短制动距离,提高车辆安全性。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