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厢内货物的辅助移送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80461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厢内货物的辅助移送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货车辅助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车厢内货物的移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货车车厢通常为标准化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箱体,箱体的底面上固连有若干地板横梁1,地板横梁1的长度方向车厢宽度方向设置,相邻的地板横梁1之间具有间隙,而放置货物时通常在地板横梁1上放置枕木,枕木的长度方向沿车厢纵向设置,然后在枕木上铺上地板,货物则放置在地板上,然而在货车进行装货时,现在一般都是采用叉车将货物放置到车厢地板的边缘部位,尤其是集装箱货车而言,货物需要从车门装入,放置到车厢地板靠近车门的地方。由于车厢地板是平板,滑动摩擦较大,因此对大、重型货物在地板上进行移动和定位十分费力和困难。

针对上述问题,美国专利文件US20060182577A1公开了一种车厢内货物移送装置,其中车厢的地板横梁上铺设有枕木,枕木上铺设有地板,而货物移送装置包括支撑架和设置在支撑架内的气囊和滚轮架,支撑架直接抵靠在地板上侧面上,在支撑架的两侧铺设拼接板,从而对支撑架进行定位,并在滚轮架下降后对货物进行支撑,但是该货物移送装置是直接铺设在地板上侧面上,而枕木、地板、支撑架均具有一定的高度,因此该结构会减少车厢内的运输空间的高度,从而占用了车厢的运输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 车厢内货物的辅助移送机构,该车厢内货物的辅助移送机构在不占用货车运输空间的同时具有较高的结构稳定性。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车厢内货物的辅助移送机构,包括若干呈长条状并用于铺设支撑在车厢地板横梁上的拼接板、若干长条状的支撑面板、若干支撑架和若干移送组件,所述支撑架固连在支撑面板上,所述移送组件包括升降架和转动连接在升降架上的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面板沿长度方向固连在相邻两拼接板之间,同一支撑面板上的支撑架沿长度方向有若干个,且相邻两支撑架的端部之间形成用于地板横梁嵌入的避让间隙,当地板横梁嵌入避让间隙时支撑架嵌入相邻两地板横梁之间,每一支撑架内设置上述移送组件,所述支撑面板沿宽度方向弯折呈凹凸状。

拼接板铺设在车厢的地板横梁上,车厢的地板横梁能够嵌入避让间隙内,使得支撑架能够嵌入地板间隙内,支撑架不会占用货车的运输空间,因此在安装本辅助移送机构后货车仍然具有较大的运输空间高度,支撑架内设置气囊,气囊充气向上顶升滚轮时货物抵压在滚轮上,因此支撑架需要承受货物的重量,而支撑架固连在支撑面板上,为此本支撑面板弯折呈凹凸状,相比较平板结构,凹凸状的支撑面板具有更高的结构强度,能够避免因为承受货物重量导致变形,从而使得辅助移送机构在不占用货车运输空间的同时具有较高的结构稳定性。

在上述的车厢内货物的辅助移送机构中,所述支撑面板凹凸弯折形成若干向下凸出的加强棱,且加强棱的长度方向与支撑面板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支撑架呈长条状,且支撑架的横截面呈U形,所述支撑架的两边沿分别固连在两加强棱的下端面上。弯折形成的加强棱能够提高支撑面板的结构强度,同时加强棱的长度方向与支撑面板的长度方向相同,从而提高支撑面板在长度方向上的抗弯折能力,其中加强棱为板状的弯折结构,需要承受支 撑架的作用力,此时如果加强棱为向上凸出,那么板状的加强棱受力后容易出现弯折变形或者向侧部倾斜变形,而本加强棱为向下凸出,即板状的加强棱受到的是支撑架向下的拉力,因此加强棱不会出现弯折变形或者向侧部倾斜变形,使得结构更加稳定。

在上述的车厢内货物的辅助移送机构中,所述支撑面板的两侧边沿弯折形成与加强棱相连的连接翻边,所述连接翻边固连在拼接板的边沿处,所述支撑架的边沿固连在与连接翻边相连的加强棱下端面上。支撑面板通过连接翻边支撑在拼接板上,而连接支撑架的加强棱直接与拼接板相连,因此该加强棱受到的载力能够直接传递给拼接板,减少支撑面板宽度方向中部的受力,从而提高支撑面板的结构稳定性。

在上述的车厢内货物的辅助移送机构中,所述连接翻边的下侧面抵靠固连在拼接板上侧面的边沿处。连接翻边直接挂设在拼接板上,安装更加方便,而连接翻边与拼接板面接触的方式使得连接翻边受力均匀,整体稳定性高。

在上述的车厢内货物的辅助移送机构中,所述连接翻边的上侧面与支撑面板的上侧面齐平。如果支撑面板的上侧面高于连接翻边的上侧面,则会占用货车的运输空间,如果支撑面板的上侧面低于连接翻边的上侧面,则支撑面板形成中部下沉的应力集中区域,支撑架的载力会过多的传递给支撑面板的中部,容易导致支撑面板变形。

在上述的车厢内货物的辅助移送机构中,所述加强棱均具有平直的底部和两竖直的侧部,所述支撑架的边沿具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具有平直的上端面,所述连接部的上端面与加强棱底部的下端面相贴靠固连。竖直的侧部能够承受更大的拉力,而连接部的上端面与加强棱的下端面相贴合抵靠,使得连接部的上端面对加强棱的下端面起到定位和保持的作用,提高加强棱的结构稳定性。

在上述的车厢内货物的辅助移送机构中,所述升降架呈长条状,在升降架上均转动连接有两排滚轮,且每排滚轮均沿升降架长度方向排列,所述支撑面板在两排滚轮之间至少具有一根加强棱。滚轮的一侧连接支撑架的加强棱,因此在两排滚轮之间也设有加强棱,使得滚轮两侧均具有加强棱,提高支撑面板整体的稳定性。

在上述的车厢内货物的辅助移送机构中,所述加强棱有三根,所述支撑面板在每相邻两加强棱之间均开设有一排开口,所述支撑架内还设有位于升降架下方的气囊,当气囊充气并向上顶升升降架时滚轮的上部能够凸出开口。使得整体结构对称,受力均匀,而滚轮位于相邻两加强棱之间,从而使得结构紧凑。

在上述的车厢内货物的辅助移送机构中,所述升降架包括底板和由底板两边沿向上弯折形成的侧板,所述底板上侧面上还具有两排支撑板,所述滚轮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侧板与支撑板之间,当滚轮的上部凸出开口时销轴的两端分别与相邻两加强棱的侧部外侧面相抵靠。当滚轮的上部凸出开口时为支撑货物的时候,此时销轴的两端抵靠在相邻两加强棱的侧部,从而对两加强棱的侧部进行支撑,提高加强棱的结构稳定性。

在上述的车厢内货物的辅助移送机构中,所述加强棱沿支撑面板宽度方向均匀排列。对支撑面板的结构强度进行均匀的加强,避免局部强度较弱而成为形变发起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车厢内货物的辅助移送机构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拼接板铺设在车厢的地板横梁上,车厢的地板横梁能够嵌入避让间隙内,使得支撑架能够嵌入地板间隙内,支撑架不会占用货车的运输空间,因此在安装本辅助移送机构后货车仍然具有较大的运输空间高度。

2、由于本支撑面板弯折呈凹凸状,相比较平板结构,凹凸状 的支撑面板具有更高的结构强度,能够避免因为承受货物重量导致变形,从而使得辅助移送机构具有较高的结构稳定性。

3、由于加强棱为向下凸出,即板状的加强棱受到的是支撑架向下的拉力,因此加强棱不会出现弯折变形或者向侧部倾斜变形,使得结构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车厢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辅助移送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辅助移送机构另一个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辅助移送机构的结构侧视图。

图5是图2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6是辅助移送机构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7是升降架安装滚轮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二中升降架安装滚轮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B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中,1、地板横梁;2、拼接板;3、支撑面板;31、加强棱;32、连接翻边;33、开口;4、支撑架;41、连接部;5、移送组件;51、气囊;52、升降架;521、底板;522、侧板;523、支撑板;53、滚轮;531、销轴;532、卡簧;6、避让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2、图3、图4所示,一种车厢内货物的辅助移送机构,若干呈长条状拼接板2和长条状的支撑架4,相邻两拼接板2之间均沿长度方向固连有长条状的支撑面板3,支撑架4沿长度方 向固连在支撑面板3上,且支撑架4位于支撑面板3的下方,同一支撑面板3的相邻两支撑架4端部之间形成避让间隙6,使用时拼接板2铺设在货车车厢的地板横梁1上,此时货车的地板横梁1嵌入避让间隙6内,而支撑架4则嵌入地板间隙内,支撑架4不会占用货车的运输空间,因此在安装本辅助移送机构后货车仍然具有较大的运输空间高度。每一支撑架4内均设有移送组件5,其中移送组件5包括气囊51、升降架52和滚轮53,气囊51抵靠在支撑架4的底面上,升降架52位于气囊51上方,而滚轮53则铰接在升降架52上,在支撑面板3上开设有开口33,因此气囊51充气时能够向上顶升升降架52,使得滚轮53上部凸出支撑面板3的开口33,从而将货物顶升,因此支撑架4需要承受货物的重量,而支撑架4又固连在支撑面板3上,因此支撑面板3沿宽度方向弯折呈凹凸状,具有更高的结构强度,能够避免因为承受货物重量导致变形,从而使得辅助移送机构在不占用货车运输空间的同时具有较高的结构稳定性。

具体来说,结合图5、图6所示,支撑面板3凹凸弯折形成三条加强棱31,加强棱31沿支撑面板3宽度方向均匀排列,加强棱31的长度方向与支撑面板3的长度方向相同,以提高支撑面板3在长度方向上的抗弯折能力,加强棱31为向下凸出,具有平直的底部和两竖直的侧部,支撑架4的横截面呈U形,支撑架4的边沿具有连接部41,连接部41具有平直的上端面,连接部41的上端面与加强棱31底部的下端面相贴靠固连。支撑面板3的两侧边沿弯折形成与加强棱31相连的连接翻边32,连接翻边32的上侧面与支撑面板3的上侧面齐平,连接翻边32的下侧面抵靠在拼接板2上侧面的边沿处并通过螺栓固连,支撑架4的连接部41固连在与连接翻边32相连的加强棱31下端面上,即两连接部41分别与两侧的加强棱31相固连。

结合图7所示,在升降架52上连接连接的滚轮53有两排, 且每排滚轮53均沿升降架52长度方向排列,两排滚轮53分别位于相邻两加强棱31之间,支撑面板3在每相邻两加强棱31之间均开设一排开口33,升降架52包括底板521和由底板521两边沿向上弯折形成的侧板522,底板521上侧面上还具有两排支撑板523,滚轮53通过销轴531转动连接在侧板522与支撑板523之间,当滚轮53的上部凸出开口33时销轴531的两端分别与相邻两加强棱31的侧部外侧面相抵靠,从而对两加强棱31的侧部进行支撑,提高加强棱31的结构稳定性。

实施例二:

该车厢内货物的辅助移送机构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点在于如图8、图9所示,滚轮53通过销轴531连接在侧板522与支撑板523之间,而销轴531呈管状,在销轴531内穿设有条形的卡簧532,532卡簧的两端均伸出销轴531,且一端固连在侧板522上,另一端固连在支撑板523上。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地板横梁1、拼接板2、支撑面板3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