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厢内货物的移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80457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厢内货物的移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货车辅助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车厢内货物的移送装置。



背景技术:

在货车进行装货时,现在一般都是采用叉车将货物放置到车底板的边缘部位,尤其是集装箱货车而言,货物需要从车门装入,放置到车底板靠近车门的地方。由于车辆底板是平板,滑动摩擦较大,因此对大、重型货物在地板上进行移动和定位十分费力和困难。

针对上述问题,专利文件GB2486201A公开了一种车厢内货物移送装置,包括气囊和升降架,升降架上转动连接有滚轮,通过气囊向上顶升升降架,使得滚轮上升并顶升货物,但是该装置的滚轮缺少动力源,因此货物在集装箱内移送时还是主要通过人力来进行推送,比较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车厢内货物的移送装置,该车厢内货物的移送装置使得货物在车厢内移动更加方便、省力。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车厢内货物的移送装置,包括长条状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内设有气囊和位于气囊上方并呈长条状的升降架,所述升降架内沿长度方向转动连接有若干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主动带轮,另一端转动连接有从动带轮,上述升降架位于主动带轮与从动带轮之间,所述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之间套设有传动带,所述传动带的上半部穿过升降架并与若干滚轮下部的轮面相贴靠。

移送装置铺装在车厢底面上,在不需要移送货物时滚轮不凸出支撑架,而当需要移送货物时气泵对气囊充气,气囊膨胀并向上顶升升降架,使得滚轮上部凸出支撑架并顶升货物,在升降架上升过程中,由于主动带轮与从动带轮是连接在支撑架上,因此传动带的上半部被升降架向上拉伸,并始终与滚轮的下部轮面相贴靠,即传动带与滚轮轮面之间始终具有一定的摩擦力,而主动带轮与从动带轮无需升降,从而简化了主动带轮、从动带轮及相关动力部件的安装结构,且主动带轮能够提供较为稳定的驱动力,主动带轮旋转使得传动带传动运转,在摩擦力作用下传动带能够带动若干滚轮同步同转速滚动,从而对抵压在滚轮上部的货物进行移送,无需手动去推货物,使得货物在车厢内移动更加方便、省力。

在上述的车厢内货物的移送装置中,所述传动带的上半部沿升降架长度方向穿过升降架,且传动带的上半部夹持在滚轮的下部与升降架的底部之间。传动带能够带动沿升降架长度方向排列的若干滚轮同步同转速滚动,其中滚轮下部轮面与升降架底部的间距始终不变,因此通过升降架底部压紧的传动带与滚轮之间的摩擦力恒定,从而使得滚轮的滚动保持稳定。

在上述的车厢内货物的移送装置中,所述升降架的底面上沿长度方向固连有长条状的压紧条,所述压紧条抵压在传动带上半部的下侧面上,在压紧条的作用下传动带上半部的上侧面抵压在滚轮下部的轮面上。即升降架底部通过压紧条压紧在传动带侧面上,从而减少对传动带的摩擦阻力,其中压紧条可以通过焊接等方式固连在升降架底面上,也可以与升降架为一体式结构。

在上述的车厢内货物的移送装置中,所述压紧条的横截面呈弧形,所述传动带的内侧面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压紧条抵压在限位槽内。传动带通过限位槽与压紧条配合,因此压紧条对传动带具有宽度方向的限位,避免传动带出现横向移位,且弧形横截面的压紧条能够避免将传动带划伤。

在上述的车厢内货物的移送装置中,所述升降架内滚轮的数量有两排,该两排滚轮对称设置,且相对的两滚轮同轴心设置,每一排滚轮均对应一条传动带。升降架上对称设置的两排滚轮对货物支撑时,升降架受到货物的压力更加均匀,从而使得升降架保持平稳。

在上述的车厢内货物的移送装置中,所述支撑架下端面的两侧边沿处均具有两限位凸沿,所述限位凸沿的长度方向与支撑架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传动带的下半部位于支撑架的下方,且传动带的下半部位于两限位凸沿之间,所述传动带下半部的两边沿分别与两限位凸沿的侧面相贴靠。两相对的限位凸沿之间形成限位间隙,传动带的下半部从该限位间隙之间穿过,两限位凸沿能够对传动带的下半部进行限位,避免传动带出现移位或者脱落。

在上述的车厢内货物的移送装置中,所述支撑架的横截面呈U形,在支撑架的两侧部均开设有若干导向槽,所述导向槽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升降架上沿宽度方向固定穿设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的两端分别滑动插接在支撑架两侧的导向槽内。升降架需要在支撑架内升降,同时传动带的上半部穿过并被压紧在升降架内,即升降架与传动带之间具有设定的位置关系,因此通过导向柱与导向槽配合对升降架的升降进行导向,避免升降架出现长度方向上的窜动,使得整体结构保持稳定。

在上述的车厢内货物的移送装置中,所述升降架包括底板和由底板两边沿向上弯折形成的侧板,所述侧板的外侧面上沿长度方向具有若干限位部,所述支撑架两侧部的内侧面上均具限位斜面,当所述升降架下降时限位部能够抵靠在支撑架的限位斜面上。当升降架下降时限位部抵靠在限位斜面上,即支撑架通过限位斜面对升降架进行支撑限位,避免升降架过度下降也挤压泄气后的气囊。

在上述的车厢内货物的移送装置中,所述升降架的底板上侧面上还具有两排支撑板,所述滚轮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侧板与支撑板之间,所述传动带的上半部穿设在侧板与支撑板之间。升降架的底板上通过冲切形成两派缺口,缺口内的实体部分向上弯折形成支撑板,从而实现升降架的轻量化,其中支撑板与侧板也能够对传动带的上半部进行限位,使得传动带平稳运转。

在上述的车厢内货物的移送装置中,所述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的轮面边沿均周向具有限位翻边,所述传动带位于两限位翻边之间。即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均为工字轮,从而对传动带进行限位,避免传动带移位或者脱落,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稳定。

在上述的车厢内货物的移送装置中,所述移送装置还包括若干拼接板和若干支撑面板,若干所述拼接板与若干支撑面板间隔设置,且支撑面板与拼接板相固连,每一支撑面板上均固连有支撑架,若干所述支撑架上转动穿设有传动轴,若干所述主动带轮均套设在传动轴上,且主动带轮与传动轴花键配合,所述传动轴与减速电机相连接。支撑架具有若干排,每一排支撑架对齐,且支撑架内的主动带轮与同一根传动轴相连接,而该传动轴则通过减速电机带动,从而简化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车厢内货物的移送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主动带轮旋转使得传动带传动运转,在摩擦力作用下传动带能够带动若干滚轮同步同转速滚动,从而对抵压在滚轮上部的货物进行移送,无需手动去推货物,使得货物在车厢内移动更加方便、省力。

2、由于主动带轮与从动带轮是连接在支撑架上,因此传动带的上半部被升降架向上拉伸,并始终与滚轮的下部轮面相贴靠,即传动带与滚轮轮面之间始终具有一定的摩擦力,而主动带轮与从动带轮无需升降,从而简化了主动带轮、从动带轮及相关动力部件的安装结构,且主动带轮能够提供较为稳定的驱动力。

3、由于升降架底部通过压紧条压紧在传动带侧面上,从而减少对传动带的摩擦阻力,而传动带通过限位槽与压紧条配合,因此压紧条对传动带具有宽度方向的限位,避免传动带出现横向移位。

附图说明

图1是移送装置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移送装置另一个视角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移送装置中升降架下降时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4是移送装置中升降架上升时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5是移送装置的局部结构侧视图。

图6是图5中A-A处的结构剖视图。

图7是图5中B-B处的结构剖视图。

图8是升降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架;11、主动带轮;111、限位翻边;12、从动带轮;13、传动带;131、限位槽;14、限位斜面;15、限位凸沿;16、导向槽;2、气囊;3、升降架;31、滚轮;311、销轴;32、底板;33、侧板;34、支撑板;35、缺口;36、压紧条;37、限位部;38、导向柱;4、拼接板;5、支撑面板;6、传动轴;61、减速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一种车厢内货物的移送装置,包括若干拼接板4和若干支撑面板5,拼接板4和支撑面板5均呈长条状,若干拼接板4与若干支撑面板5间隔设置,且支撑面板5与拼接板4相固连,在支撑面板5上开设有若干开口,每一支撑面板5上均沿长度方向固连有若干支撑架1,且支撑架1呈长条状并与支撑面板5的长度方向一致,若干支撑面板5上的支撑架1相对齐,因此支撑架1形成若干排。结合图3、图4、图5、图6所示,在支撑架1内设有气囊2和升降架3,升降架3呈长条状并沿支撑架1长度方向设置,升降架3位于气囊2上方,当气囊2充气时能够向上顶升升降架3,升降架3内沿长度方向转动连接有若干滚轮31,因此升降架3上升时滚轮31的上部能够凸出开口并顶升货物。支撑架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主动带轮11,另一端转动连接有从动带轮12,升降架3位于主动带轮11与从动带轮12之间,主动带轮11和从动带轮12之间套设有传动带13,传动带13的上半部穿过升降架3,下半部由支撑架1的下方穿过,在升降架3的底面上沿长度方向固连有长条状的压紧条36,压紧条36的横截面呈弧形,传动带13的内侧面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限位槽131,压紧条36抵压在限位槽131内,从而使得传动带13上半部的上侧面抵压在若干滚轮31下部的轮面上。

具体来说,结合图7、图8所示,升降架3包括底板32和由底板32两边沿向上弯折形成的侧板33,升降架3的底板32上通过冲切形成两派缺口35,缺口35内的实体部分向上弯折形成支撑板34,支撑板34有两排,每排支撑板34均沿升降架3长度方向设置,且一排支撑板34与一侧板33相对,支撑板34与侧板33之间穿设有销轴311,滚轮31转动套设在销轴311上,因此滚轮31也形成对称设置的两排,且相对的两滚轮31同轴心设置,每一排滚轮31均对应一条传动带13,即传动带13的上半部穿设在侧板33与支撑板34之间,而压紧条36也设置在侧板33与支撑板34之间,当然压紧条36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固连在升降架3上,也可以与升降架3一体式结构。

支撑架1的横截面呈U形,在支撑架1的两侧部均开设有两导向槽16,导向槽16沿竖直方向设置,升降架3上固定穿设有两导向柱38,该两导向柱38的长度方向沿升降架3的宽度方向设置,导向柱38的两端均伸出升降架3的侧板33,且导向柱38的两端分别滑动插接在支撑架1相对的两导向槽16内,对升降架3升降进行导向。升降架3的侧板33外侧面上沿长度方向具有若干限位部37,限位部37具有倾斜的下端面,支撑架1两侧部的内侧面上均具限位斜面14,当升降架3下降时限位部37能够抵靠在支撑架1的限位斜面14上。支撑架1下端面的两侧边沿处均具有两限位凸沿15,限位凸沿15的长度方向与支撑架1的长度方向相同,两相对的限位凸沿15之间形成限位间隙,传动带13的下半部从该限位间隙之间穿过,传动带13下半部的两边沿分别与两限位凸沿15的侧面相贴靠。而主动带轮11和从动带轮12均为工字轮,主动带轮11和从动带轮12的轮面边沿均周向具有限位翻边111,传动带13位于两限位翻边111之间,限位凸沿15与限位翻边111均能够对传动带13进行限位,从而对传动带13进行限位,避免传动带13移位或者脱落,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稳定。同一排的若干支撑架1上转动穿设有传动轴6,若干支撑架1上的主动带轮11均套设在该传动轴6上,且主动带轮11与传动轴6花键配合,而传动轴6则与减速电机61相连接。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支撑架1、主动带轮11、限位翻边111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