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脚踩式腿部康复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80456阅读:977来源:国知局
一种脚踩式腿部康复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腿部康复训练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脚踩式腿部康复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腿部运动能让腿充满活力,增强腿的柔韧性和灵活性,恢复腿部肌肉的弹性。

康复这一名词是从西方传过来的,在日语中“更生”这一名词算是它最恰当的翻译了。是指综合地、协调地应用医学的、教育的、社会的、职业的各种方法,使病、伤、残者已经丧失的功能尽快地、能尽最大可能地得到恢复和重建,使他们在体格上、精神上、社会上和经济上的能力得到尽可能的恢复,使他们重新走向生活,重新走向工作,重新走向社会。康复不仅针对疾病而且着眼于整个人、从生理上、心理上、社会上及经济能力进行全面康复。

有计划有步骤地通过学习和辅导掌握某种技能。有意识地使受训者发生生理反应,从而改变受训者素质、能力的活动。和教育一样,训练也是培养人的一种手段。

现有的腿部康复训练装置存在结构复杂、体积大、训练效果不明显的缺点,因此亟需研发一种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训练效果明显的脚踩式腿部康复训练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的腿部康复训练装置存在结构复杂、体积大、训练效果不明显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训练效果明显的脚踩式腿部康复训练装置。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脚踩式腿部康复训练装置,包括有右架、第一弧形板、第一连接杆、移动板、第一移动块、第一踩板、第一移动杆、第二踩板、导向板、第二连接杆、第二移动杆、第二移动块、第二弧形板、左架、摆动座、底板、滑轨、滑块和连杆,底板顶部左侧设置有左架,底板顶部右侧设置有右架,左架和右架顶端设置有导向板,导向板上开有第一导向孔和第二导向孔,第二导向孔在第一导向孔左侧,左架右侧中心设置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右端铰接连接有第二弧形板,第二弧形板顶部接触式连接有第二移动块,第二移动块顶部设置有第二移动杆,第二移动杆穿过第二导向孔连接有第二踩板,左架右侧下部设置有摆动座,摆动座上铰接连接有滑轨,滑轨上滑动式连接有滑块,滑块右端设置有连杆,连杆右端铰接连接有移动板,移动板前侧左部与第二弧形板底端铰接连接,右架左侧中心设置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左端铰接连接有第一弧形板,第一弧形顶部接触式连接有第一移动块,第一移动块顶部设置有第一移动杆,第一移动杆穿过第一导向孔连接有第一踩板,第一弧形板底端与移动板前侧右部铰接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有把手,导向板顶部中心设置有把手。

优选地,还包括有按摩块,第一踩板和第二踩板顶部均匀设置有按摩块。

优选地,底板材料为不锈钢。

优选地,第一弧形板与第二弧形板材料均为Q235钢。

优选地,移动板为优质钢材,表面覆镀锌层。

工作原理:当需要进行腿部康复训练时,将本装置拿到所需位置,人坐着进行康复训练,将两只脚分别踩在第一踩板和第二踩板上,踩在第一踩板上的那只脚用力将第一踩板往下压,另一只脚放松地踩在第二踩板上,第一踩板带动第一移动杆向下运动,进而带动第一移动块向下运动,从而带动第一弧形板上端向右运动,使得第一弧形板下端向左运动,带动移动板向左运动,进而带动第二弧形板下端向左运动,从而带动第二弧形板上端向右运动,使得第二移动块向上运动,带动第二移动杆向上运动,进而带动第二踩板向上运动,使得在第二踩板上的那只脚往上运动,移动板向左运动带动连杆向左运动,进而带动滑块向左滑动,当滑块向左滑动滑到最左端时,停止往下压第一踩板,换在第二踩板上的那只脚用力往下压,在第一踩板的那只脚放松,第二踩板带动第二移动杆向下运动,进而带动第二移动块向下运动,从而带动第二弧形板上端向左运动,使得第二弧形板下端向右运动,带动移动板向右运动,进而带动第一弧形板下端向右运动,从而带动第一弧形板上端向左运动,使得第一移动块向上运动,带动第一移动杆向上运动,进而带动第一踩板向上运动,使得在第一踩板上的那只脚往上运动,移动板向右运动带动连杆向右运动,进而带动滑块向右滑动,当滑块向右滑动滑到最右端时,停止往下压第二踩板,如此反复,达到高效康复训练的效果。当停止使用本装置时,人将脚离开第一踩板和第二踩板。

因为还包括有把手,导向板顶部中心设置有把手,把手能更方便地移动本装置。

因为还包括有按摩块,第一踩板和第二踩板顶部均匀设置有按摩块,按摩块可以在康复训练的过程中对脚部进行按摩,使得康复训练过程更舒服。

因为底板材料为不锈钢,不锈钢耐腐蚀性和耐酸性强,使装置的使用寿命更长。

因为第一弧形板与第二弧形板材料均为Q235钢,Q235钢硬度高且不容易变形,使装置的使用寿命更长。

因为移动板为优质钢材,表面覆镀锌层,使得本装置不易腐蚀,提高使用寿命。

(3)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达到了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训练效果明显的效果,并且制造成本低,易于维护维修,使用方便,可以将本装置拿到自己想要的地方进行康复训练,让康复更加舒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右架,2-第一弧形板,3-第一连接杆,4-移动板,5-第一移动块,6-第一导向孔,7-第一踩板,8-第一移动杆,9-第二踩板,10-第二导向孔,11-导向板,12-第二连接杆,13-第二移动杆,14-第二移动块,15-第二弧形板,16-左架,17-摆动座,18-底板,19-滑轨,20-滑块,21-连杆,22-把手,23-按摩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脚踩式腿部康复训练装置,如图1-3所示,包括有右架1、第一弧形板2、第一连接杆3、移动板4、第一移动块5、第一踩板7、第一移动杆8、第二踩板9、导向板11、第二连接杆12、第二移动杆13、第二移动块14、第二弧形板15、左架16、摆动座17、底板18、滑轨19、滑块20和连杆21,底板18顶部左侧设置有左架16,底板18顶部右侧设置有右架1,左架16和右架1顶端设置有导向板11,导向板11上开有第一导向孔6和第二导向孔10,第二导向孔10在第一导向孔6左侧,左架16右侧中心设置有第二连接杆12,第二连接杆12右端铰接连接有第二弧形板15,第二弧形板15顶部接触式连接有第二移动块14,第二移动块14顶部设置有第二移动杆13,第二移动杆13穿过第二导向孔10连接有第二踩板9,左架16右侧下部设置有摆动座17,摆动座17上铰接连接有滑轨19,滑轨19上滑动式连接有滑块20,滑块20右端设置有连杆21,连杆21右端铰接连接有移动板4,移动板4前侧左部与第二弧形板15底端铰接连接,右架1左侧中心设置有第一连接杆3,第一连接杆3左端铰接连接有第一弧形板2,第一弧形顶部接触式连接有第一移动块5,第一移动块5顶部设置有第一移动杆8,第一移动杆8穿过第一导向孔6连接有第一踩板7,第一弧形板2底端与移动板4前侧右部铰接连接。

还包括有把手22,导向板11顶部中心设置有把手22。

还包括有按摩块23,第一踩板7和第二踩板9顶部均匀设置有按摩块23。

底板18材料为不锈钢。

第一弧形板2与第二弧形板15材料均为Q235钢。

移动板4为优质钢材,表面覆镀锌层。

工作原理:当需要进行腿部康复训练时,将本装置拿到所需位置,人坐着进行康复训练,将两只脚分别踩在第一踩板7和第二踩板9上,踩在第一踩板7上的那只脚用力将第一踩板7往下压,另一只脚放松地踩在第二踩板9上,第一踩板7带动第一移动杆8向下运动,进而带动第一移动块5向下运动,从而带动第一弧形板2上端向右运动,使得第一弧形板2下端向左运动,带动移动板4向左运动,进而带动第二弧形板15下端向左运动,从而带动第二弧形板15上端向右运动,使得第二移动块14向上运动,带动第二移动杆13向上运动,进而带动第二踩板9向上运动,使得在第二踩板9上的那只脚往上运动,移动板4向左运动带动连杆21向左运动,进而带动滑块20向左滑动,当滑块20向左滑动滑到最左端时,停止往下压第一踩板7,换在第二踩板9上的那只脚用力往下压,在第一踩板7的那只脚放松,第二踩板9带动第二移动杆13向下运动,进而带动第二移动块14向下运动,从而带动第二弧形板15上端向左运动,使得第二弧形板15下端向右运动,带动移动板4向右运动,进而带动第一弧形板2下端向右运动,从而带动第一弧形板2上端向左运动,使得第一移动块5向上运动,带动第一移动杆8向上运动,进而带动第一踩板7向上运动,使得在第一踩板7上的那只脚往上运动,移动板4向右运动带动连杆21向右运动,进而带动滑块20向右滑动,当滑块20向右滑动滑到最右端时,停止往下压第二踩板9,如此反复,达到高效康复训练的效果。当停止使用本装置时,人将脚离开第一踩板7和第二踩板9。

因为还包括有把手22,导向板11顶部中心设置有把手22,把手22能更方便地移动本装置。

因为还包括有按摩块23,第一踩板7和第二踩板9顶部均匀设置有按摩块23,按摩块23可以在康复训练的过程中对脚部进行按摩,使得康复训练过程更舒服。

因为底板18材料为不锈钢,不锈钢耐腐蚀性和耐酸性强,使装置的使用寿命更长。

因为第一弧形板2与第二弧形板15材料均为Q235钢,Q235钢硬度高且不容易变形,使装置的使用寿命更长。

因为移动板4为优质钢材,表面覆镀锌层,使得本装置不易腐蚀,提高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