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利于乘员水下逃生的车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72261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有利于乘员水下逃生的车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汽车逃生装置,具体涉及有利于乘员水下逃生的车门。



背景技术:

随着群众机动出行需求不断提高,汽车市场潜力持续释放,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截至2016年6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2.85亿辆,其中汽车1.84亿辆;机动车驾驶人达3.42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2.96亿人。上半年汽车保有量净增1135万辆,新注册登记汽车达1328万辆,比去年同期提高199万辆,同比增长17.62%。

汽车保有量大幅提升的同时,汽车的安全性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汽车发生落水时,由于车辆进水,会导致车门和车窗电路失灵,而在水下,由于水压原因,车门会极难打开,所以汽车落水事故中,死亡率非常高。现有技术中,针对汽车落水事故没有相应的应急手段,无法快速逃生,导致汽车落水事故的死亡率居高不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汽车落水事故没有相应的应急手段,无法快速逃生,目的在于提供有利于乘员水下逃生的车门,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有利于乘员水下逃生的车门,包括车门、设置于车门上的铰链、设置于车门上的限位器、设置于车门上的门锁和起爆控制器;所述铰链、限位器和门锁上均设置起爆器;所述起爆控制器设置于车门靠近车厢内部一侧;所述起爆控制器用于控制起爆器开启并破坏铰链、限位器和门锁,使得车门打开。

汽车发生落水时,由于车辆进水,会导致车门和车窗电路失灵,而在水下,由于水压原因,车门会极难打开;汽车落水后,由于车尾较轻,车头较重,所以车头会向下倾斜,甚至翻转,这更加大了从汽车落水事故中逃生的难度;人员在车内由于车辆位置的变化,无法有稳定的工作平台对车窗和车门进行破坏,这也进一步加大了从汽车落水事故中逃生的难度。现有技术中,针对汽车落水事故没有相应的应急手段,无法快速逃生,导致汽车落水事故的死亡率居高不下。

本发明应用时,所述铰链、限位器和门锁上均设置起爆器;所述起爆控制器设置于车门靠近车厢内部一侧;所述起爆控制器用于控制起爆器开启并破坏铰链、限位器和门锁,使得车门打开。当车辆发生落水时,车辆内人员通过起爆控制器控制起爆器开启并破坏铰链、限位器和门锁,使得车门打开并进行逃生,实现了汽车落水事故中的快速逃生,提高了乘员存活几率。

进一步的,所述起爆器设置为环形柱状结构;所述起爆器包括防水保护壳、套筒、无线通信装置、起爆装置、强化帽、电引线、起爆药、聚能块和爆炸药;所述无线通信装置、起爆装置、强化帽、电引线、起爆药、聚能块和爆炸药均设置在防水保护壳内部;所述无线通信装置与起爆装置电连接;所述强化帽设置于起爆装置与起爆药之间,且电引线从起爆装置引出并贯穿强化帽进入起爆药中;所述爆炸药与起爆药接触;所述聚能块设置在防水保护壳内壁上且聚能块上设置有突起;所述聚能块与爆炸药接触,且聚能块的突起朝向套筒所在方向。

本发明应用时,强化帽设置于起爆装置与起爆药之间,且电引线从起爆装置引出并贯穿强化帽进入起爆药中,强化帽对起爆装置起到保护作用,同时使得起爆药发生定向爆炸,可以更稳定的引爆爆炸药。所述聚能块设置在防水保护壳内壁上且聚能块上设置有突起;所述聚能块与爆炸药接触,且聚能块的突起朝向套筒所在方向。聚能块的突起对爆炸药的爆炸方向起定向作用,聚能块的突起朝向套筒所在方向使得爆炸药的爆炸方向朝向套筒,使得套筒内安装的部件被爆炸破坏,实现了起爆器的高效运作。

进一步的,所述铰链包括车身件、铰接轴和车门件;所述车身件和车门件通过铰接轴铰接;所述起爆器的套筒横截面的形状尺寸与车门件横截面的形状尺寸相匹配,且起爆器通过套筒固定套装于车门件。

本发明应用时,起爆器的套筒横截面的形状尺寸与车门件横截面的形状尺寸相匹配,且起爆器通过套筒固定套装于车门件。当起爆器起爆时,聚能块的突起朝向套筒所在方向使得爆炸药的爆炸方向朝向套筒,使得套筒内安装的车门件被爆炸破坏,铰链发生断裂,车门与车身在铰链的连接处发生断裂,实现了起爆器对车门铰链的破坏。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器包括车身限位件、限位盒和车门限位件;所述车身限位件和车门限位件通过限位盒连接;所述起爆器的套筒横截面的形状尺寸与车门限位件横截面的形状尺寸相匹配,且起爆器通过套筒固定套装于车门限位件。

本发明应用时,起爆器的套筒横截面的形状尺寸与车门限位件横截面的形状尺寸相匹配,且起爆器通过套筒固定套装于车门限位件。当起爆器起爆时,聚能块的突起朝向套筒所在方向使得爆炸药的爆炸方向朝向套筒,使得套筒内安装的车门限位件被爆炸破坏,限位器发生断裂,车门与车身在限位器的连接处发生断裂,实现了起爆器对车门限位器的破坏。

进一步的,所述门锁包括棘爪、扭柱和棘轮;所述棘轮绕扭柱轴线旋转,且棘轮的齿与棘爪的齿咬合;所述起爆器的套筒横截面的形状尺寸与棘爪横截面的形状尺寸相匹配,且起爆器通过套筒固定套装于棘爪。

本发明应用时,起爆器的套筒横截面的形状尺寸与棘爪横截面的形状尺寸相匹配,且起爆器通过套筒固定套装于棘爪,当起爆器起爆时,聚能块的突起朝向套筒所在方向使得爆炸药的爆炸方向朝向套筒,使得套筒内安装的棘爪被爆炸破坏,门锁发生断裂,车门与车身在门锁的连接处发生断裂,实现了起爆器对门锁的破坏。

进一步的,所述起爆控制器包括按钮、按钮保护盖和第一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按钮设置于车门上,且按钮保护盖盖装于按钮上;所述按钮与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电连接。

本发明应用时,按钮设置于车门上,且按钮保护盖盖装于按钮上,使得车辆在正常使用中,按钮不会因误操作而被触碰,提高了本发明的安全性。

再进一步的,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包括第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起爆装置包括起爆控制模块;所述按钮按下时,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向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传送起爆信号;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收到起爆信号后,起爆控制模块将电引线通电。

本发明应用时,按钮按下时,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向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传送起爆信号;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收到起爆信号后,起爆控制模块将电引线通电,电引线引爆起爆药,起爆药引爆爆炸药,实现了起爆器的无线控制,提高了汽车落水逃生几率。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有利于乘员水下逃生的车门,车辆内人员通过起爆控制器控制起爆器开启并破坏铰链、限位器和门锁,使得车门打开并进行逃生,实现了汽车落水事故中的快速逃生,提高了乘员存活几率;

2、本发明有利于乘员水下逃生的车门,通过设置强化帽和聚能块使得起爆药和爆炸药定向爆炸,提高了起爆器的运作功效;

3、本发明有利于乘员水下逃生的车门,通过将起爆器套装在车门件上,实现了起爆器对铰链的破坏;

4、本发明有利于乘员水下逃生的车门,通过将起爆器套装在车门限位件上,实现了起爆器对限位器的破坏;

5、本发明有利于乘员水下逃生的车门,通过将起爆器套装在棘爪上,实现了起爆器对车锁的破坏;

6、本发明有利于乘员水下逃生的车门,通过设置按钮保护盖,提高了本发明的安全性;

7、本发明有利于乘员水下逃生的车门,通过设置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和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实现了起爆器的无线控制,提高了汽车落水逃生几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起爆器结构示意图;

图3为铰链结构示意图;

图4为限位器结构示意图;

图5为门锁结构示意图;

图6为起爆器俯视图;

图7为本发明系统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车门,2-铰链,3-限位器,4-门锁,5-起爆控制器,6-起爆器,21-车身件,22-铰接轴,23-车门件,31-车身限位件,32-限位盒,33-车门限位件,41-棘爪,42-扭柱,43-棘轮,61-防水保护壳,62-套筒,63-无线通信装置,64-起爆装置,65-强化帽,66-电引线,67-起爆药,68-聚能块,69-爆炸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有利于乘员水下逃生的车门,包括车门1、设置于车门1上的铰链2、设置于车门1上的限位器3、设置于车门1上的门锁4和起爆控制器5;所述铰链2、限位器3和门锁4上均设置起爆器6;所述起爆控制器5设置于车门1靠近车厢内部一侧;所述起爆控制器5用于控制起爆器6开启并破坏铰链2、限位器3和门锁4,使得车门1打开。

本实施例实施时,所述铰链2、限位器3和门锁4上均设置起爆器6;所述起爆控制器5设置于车门1靠近车厢内部一侧;所述起爆控制器5用于控制起爆器6开启并破坏铰链2、限位器3和门锁4,使得车门1打开。当车辆发生落水时,车辆内人员通过起爆控制器5控制起爆器6开启并破坏铰链2、限位器3和门锁4,使得车门1打开并进行逃生,实现了汽车落水事故中的快速逃生,提高了乘员存活几率。

实施例2

如图2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起爆器6设置为环形柱状结构;所述起爆器6包括防水保护壳61、套筒62、无线通信装置63、起爆装置64、强化帽65、电引线66、起爆药67、聚能块68和爆炸药69;所述无线通信装置63、起爆装置64、强化帽65、电引线66、起爆药67、聚能块和爆炸药69均设置在防水保护壳61内部;所述无线通信装置63与起爆装置64电连接;所述强化帽65设置于起爆装置64与起爆药67之间,且电引线66从起爆装置64引出并贯穿强化帽65进入起爆药67中;所述爆炸药69与起爆药67接触;所述聚能块68设置在防水保护壳61内壁上且聚能块68上设置有突起;所述聚能块68与爆炸药69接触,且聚能块68的突起朝向套筒62所在方向。

本实施例实施时,起爆药67优选为钝化三硝基间苯二酚铅,爆炸药69优选为黑索金,强化帽65设置于起爆装置64与起爆药67之间,且电引线66从起爆装置64引出并贯穿强化帽65进入起爆药67中,强化帽65对起爆装置64起到保护作用,同时使得起爆药67发生定向爆炸,可以更稳定的引爆爆炸药69。所述聚能块68设置在防水保护壳61内壁上且聚能块68上设置有突起;所述聚能块68与爆炸药69接触,且聚能块68的突起朝向套筒62所在方向。聚能块68的突起对爆炸药69的爆炸方向起定向作用,聚能块68的突起朝向套筒62所在方向使得爆炸药69的爆炸方向朝向套筒62,使得套筒62内安装的部件被爆炸破坏,实现了起爆器6的高效运作。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所述铰链2包括车身件21、铰接轴22和车门件23;所述车身件21和车门件23通过铰接轴22铰接;所述起爆器6的套筒62横截面的形状尺寸与车门件23横截面的形状尺寸相匹配,且起爆器6通过套筒62固定套装于车门件23。

本实施例实施时,起爆器6的套筒62横截面的形状尺寸与车门件23横截面的形状尺寸相匹配,且起爆器6通过套筒62固定套装于车门件23。当起爆器6起爆时,聚能块68的突起朝向套筒62所在方向使得爆炸药69的爆炸方向朝向套筒62,使得套筒62内安装的车门件23被爆炸破坏,铰链2发生断裂,车门1与车身在铰链2的连接处发生断裂,实现了起爆器6对车门铰链2的破坏。

实施例4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所述限位器3包括车身限位件31、限位盒32和车门限位件33;所述车身限位件31和车门限位件33通过铰接轴限位盒32连接;所述起爆器6的套筒62横截面的形状尺寸与车门限位件33横截面的形状尺寸相匹配,且起爆器6通过套筒62固定套装于车门限位件33。

本实施例实施时,起爆器6的套筒62横截面的形状尺寸与车门限位件33横截面的形状尺寸相匹配,且起爆器6通过套筒62固定套装于车门限位件33。当起爆器6起爆时,聚能块68的突起朝向套筒62所在方向使得爆炸药69的爆炸方向朝向套筒62,使得套筒62内安装的车门限位件33被爆炸破坏,限位器3发生断裂,车门1与车身在限位器3的连接处发生断裂,实现了起爆器6对车门限位器3的破坏。

实施例5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所述门锁4包括锁棘爪41、扭柱42和棘轮43;所述棘轮43绕扭柱42轴线旋转,且棘轮43的齿与棘爪41的齿咬合;所述起爆器6的套筒62横截面的形状尺寸与棘爪41横截面的形状尺寸相匹配,且起爆器6通过套筒62固定套装于棘爪41。

本实施例实施时,起爆器6的套筒62横截面的形状尺寸与棘爪41横截面的形状尺寸相匹配,且起爆器6通过套筒62固定套装于棘爪41,当起爆器6起爆时,聚能块68的突起朝向套筒62所在方向使得爆炸药69的爆炸方向朝向套筒62,使得套筒62内安装的棘爪41被爆炸破坏,门锁4发生断裂,车门1与车身在门锁4的连接处发生断裂,实现了起爆器6对门锁4的破坏。

实施例6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所述起爆控制器5包括按钮、按钮保护盖和第一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按钮设置于车门1上,且按钮保护盖盖装于按钮上;所述按钮与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电连接。

本实施例实施时,按钮设置于车门1上,且按钮保护盖盖装于按钮上,使得车辆在正常使用中,按钮不会因误操作而被触碰,提高了本发明的安全性。

实施例7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6的基础上,所述无线通信装置63包括第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起爆装置64包括起爆控制模块;所述按钮按下时,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向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传送起爆信号;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收到起爆信号后,起爆控制模块将电引线66通电。

本实施例实施时,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和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优选为cellsnet的ZigBee无线传输模块,起爆控制模块优选为STC11F04,按钮按下时,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向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传送起爆信号;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收到起爆信号后,起爆控制模块将电引线通电,电引线引爆起爆药,起爆药引爆爆炸药,实现了起爆器的无线控制,提高了汽车落水逃生几率。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