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97695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图像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摄像头的拍摄图像进行显示的图像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中,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后视镜的使用感接近的车辆周围确认用监视装置([0007],摘要)。为了达成该目的,专利文献1(摘要)中设有:图像处理装置14,其对由拍摄车辆后方的后摄像头11拍摄到的输入图像vo进行处理;图像显示装置12,其显示经处理的输出图像va、vb;和姿势检测装置13,其检测驾驶员d(da、db)的头部的相对位置。图像处理装置14能够执行如下处理:根据姿势检测装置13检测出的驾驶员头部的相对位置,来从输入图像vo的整个拍摄范围提取一部分作为输出图像va、vb。除此之外,图像处理装置14还能够执行如下处理:根据姿势检测装置13检测出的驾驶员头部的相对位置的位移量,来将输入图像vo的提取范围(va、vb)向与该位移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3-216286号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如上所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将摄像头图像(周围图像)显示于替代现有技术的后视镜(内后视镜)的图像显示装置12(电子内后视镜)(摘要)。但是,专利文献1中,没有探讨将摄像头图像以外的其他图像与摄像头图像同时显示于图像显示装置12。可以想到内后视镜以外的显示装置中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本发明是考虑到上述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在同时显示车辆的周围图像等拍摄图像和其他图像的情况下能够提高用户的便利性。

【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所涉及的图像显示装置具有图像控制部,该图像控制部使摄像头的拍摄图像显示于显示部,所述图像控制部对所述显示部的显示画面设置拍摄图像专用区域和兼用区域,其中,所述拍摄图像专用区域在将所述拍摄图像显示于所述显示部时始终仅显示所述拍摄图像,所述兼用区域在将所述拍摄图像显示于所述显示部时选择显示所述拍摄图像或所述拍摄图像以外的其他图像,并且,所述图像控制部固定所述拍摄图像专用区域在所述显示画面中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除拍摄图像专用区域外,还设置兼用区域。因此,能够通过将其他图像与车辆的周围图像等拍摄图像同时显示,来提高用户利用拍摄图像的便利性。

另外,在本发明中,固定显示画面中的拍摄图像专用区域的位置。因此,即使在开始或结束其他图像的显示的情况下,显示画面中的拍摄图像专用区域的位置也不发生变化。从而,能够减轻在拍摄图像的显示范围伴随着其他图像的显示的开始或结束而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用户感到的不适感或认知负担。因而,能够提高同时显示车辆的周围图像等拍摄图像和其他图像的情况下的用户的便利性。

在所述兼用区域显示有所述拍摄图像的状态下使所述其他图像显示于所述兼用区域时,所述图像控制部也可以固定所述显示画面中的所述拍摄图像专用区域的位置,并且一边使所述兼用区域中的所述拍摄图像的显示范围减小一边使所述其他图像渐现。在所述兼用区域显示有所述其他图像的状态下结束所述其他图像的显示时,所述图像控制部也可以固定所述显示画面中的所述拍摄图像专用区域的位置,并且一边使所述其他图像从所述兼用区域渐隐,一边扩展所述拍摄图像的显示范围。

据此,用户易于直观地理解兼用区域中拍摄图像和其他图像的切换。除此之外,即使在兼用区域中拍摄图像和其他图像发生切换的情况下,由于拍摄图像专用区域被固定,因此也能够减轻驾驶员的不适感和认知负担。

在所述兼用区域显示有所述其他图像的状态下与所述兼用区域对应的所述拍摄图像内存在用户应注意的注意对象物体的情况下,所述图像控制部也可以使与存在所述注意对象物体相关的通知显示于所述显示部。所述图像控制部也可以以开始显示所述通知之后所述用户进行了规定操作为契机,使所述拍摄图像替代所述其他图像而显示于所述兼用区域。

据此,即使在显示有其他图像的状态下,也能够向用户通知兼用区域内的注意对象物体。除此之外,在用户进行规定操作之前暂缓从其他图像向拍摄图像的切换。因此,能够减轻在违背用户的意图而进行了从其他图像向拍摄图像的切换的情况下用户感到的不适感或认知负担。

在以开始显示所述通知之后所述用户进行了规定操作为契机而进行了从所述其他图像向所述拍摄图像的切换的情况下,所述图像控制部也可以强调显示所述拍摄图像中的所述注意对象物体。据此,用户能够容易地识别出哪个物体为注意对象物体。

所述显示部也可以构成配置于用户的前方且位于上方的车辆电子内后视镜。另外,所述拍摄图像也可以包括所述车辆的后方图像。所述图像控制部也可以在所述车辆向前方行驶中或为前进模式时,允许进行所述兼用区域中所述后方图像和所述其他图像的切换,并且固定所述拍摄图像专用区域的位置。

据此,能够在所述车辆向前方行驶中或为前进模式时,通过固定拍摄图像专用区域的位置来减轻用户的不适感或认知负担,并且,能够通过允许后方图像和其他图像的切换来提高用户的便利性。

本发明所涉及的图像显示装置具有图像控制部,该图像控制部使摄像头的拍摄图像显示于显示部,所述图像控制部对所述显示部的显示画面设置拍摄图像专用区域和兼用区域,其中,所述拍摄图像专用区域在将所述拍摄图像显示于所述显示部时始终仅显示所述拍摄图像,所述兼用区域在将所述拍摄图像显示于所述显示部时选择显示所述拍摄图像或所述拍摄图像以外的其他图像,并且,在与所述拍摄图像专用区域对应的所述拍摄图像内存在规定对象的情况下,所述图像控制部使所述显示画面中的所述拍摄图像专用区域的位置以抑制所述规定对象在横向上的位置变化的方式发生变化。

根据本发明,除拍摄图像专用区域外,还设置兼用区域。因此,能够通过将其他图像与车辆的周围图像等拍摄图像同时显示,来提高用户利用拍摄图像的便利性。

另外,本发明中,在与拍摄图像专用区域对应的拍摄图像内存在规定对象的情况下,使显示画面中的拍摄图像专用区域的位置以抑制规定对象在横向上的位置变化的方式发生变化。因此,即使图像显示装置或规定对象在横向上发生晃动,也能够使显示画面中规定对象的位置变化变小。因而,能够减轻用户对规定对象的认知负担。除此之外,能够减轻在拍摄图像的显示范围伴随着其他图像的显示的开始或结束而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用户感到的不适感或认知负担。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在同时显示其他图像和车辆的周围图像等拍摄图像的情况下提高用户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搭载有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显示装置的车辆的概略结构图。

图2的a是表示所述实施方式中其他图像显示模式下的显示画面一例的图;图2的b是表示所述实施方式中周围图像专用显示模式下的显示画面一例的图。

图3是表示所述实施方式中的后视镜显示控制的第1流程图。

图4是表示所述实施方式中的后视镜显示控制的第2流程图。

图5的a、图5的b和图5的c是表示所述实施方式的模式切换处理中的显示画面的第1例至第3例的图。

图6是表示所述实施方式中的注意对象物体通知处理(图3的s17的详细内容)的流程图。

图7的a、图7的b和图7的c是表示所述实施方式的注意对象物体通知处理中的显示画面的第1例至第3例的图。

图8是变形例所涉及的提取范围设定控制的流程图。

图9的a是表示所述变形例中其他图像显示模式下的显示画面一例的图;图9的b是表示所述变形例中周围图像专用显示模式下的显示画面一例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车辆;12:图像显示装置;20:后方摄像头(摄像头);22a:左侧方摄像头(摄像头);22b:右侧方摄像头(摄像头);32:电子内后视镜;50:显示部;82:图像控制部;100、100a~100h、102、102a、102b:显示画面;110:周围图像专用区域(拍摄图像专用区域);112、112a、112b:兼用区域;154:周围车辆(注意对象物体);160:通知;170:强调显示;180:后续车辆(规定对象);182:车道标识(规定对象);ia:其他图像;irr:后方图像;isr:周围图像;ot:注意对象物体。

具体实施方式

a.一实施方式

<a-1.结构>

[a-1-1.整体结构]

图1是表示搭载有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显示装置12的车辆10的概略结构图。如图1所示,图像显示装置12具有后方摄像头20、侧方摄像头22a、22b、驾驶员摄像头24、后座摄像头26、操作输入装置28、挡位传感器30、电子室内后视镜32和电子控制装置34(以下称为“ecu34”。)。本实施方式的车辆10是右侧驾驶车辆。但是,左侧驾驶车辆也可以采用同样的结构。下面,还将后方摄像头20、侧方摄像头22a、22b、驾驶员摄像头24和后座摄像头26称为摄像头20、摄像头22a、22b、24、26。

[a-1-2.后方摄像头20]

后方摄像头20是拍摄车辆10后方的图像(以下称为“后方图像irr”。)的彩色摄像头。后方图像irr为如下图像:在车辆10倒车时被显示于电子内后视镜32来辅助驾驶员的操作,并且,在车辆10通常行驶时供驾驶员对车辆10的后方情况进行确认。

后方摄像头20被配置在车辆10的后部,且朝向车辆10的后方。更具体而言,后方摄像头20例如被配置于后保险杠。或者,后方摄像头20也可以被配置在车厢内的后窗的附近(例如车顶)。后方摄像头20所拍摄到的后方图像irr的数据被输出到ecu34。

[a-1-3.侧方摄像头22a、22b]

侧方摄像头22a、22b是拍摄车辆10侧方的图像(以下称为“侧方图像isd”。)的彩色摄像头。侧方摄像头22a(以下也称为“左侧方摄像头22a”。)拍摄车辆10的左侧方的图像(以下称为“左侧方图像ilt”。)。侧方摄像头22b(以下也称为“右侧方摄像头22b”。)拍摄车辆10的右侧方的图像(以下称为“右侧方图像irt”。)。侧方图像isd是在车辆10通常行驶时或倒车时供驾驶员确认车辆10的侧方情况(包括后侧方。)的图像。

侧方摄像头22a、22b被配置在车辆10的侧部(例如外后视镜),且朝向车辆10的后侧方。侧方摄像头22a、22b所拍摄到的侧方图像isd的数据被输出到ecu34。

[a-1-4.驾驶员摄像头24]

驾驶员摄像头24是拍摄驾驶员的大致正面的图像(以下称为“驾驶员图像idr”。)的彩色摄像头。驾驶员图像idr例如与专利文献1同样,用于将驾驶员的动作作为操作输入来进行处理。驾驶员摄像头24被配置在驾驶座(未图示)的前方(例如电子内后视镜32的附近),且朝向驾驶座侧。驾驶员摄像头24所拍摄到的驾驶员图像idr的数据被输出到ecu34。

[a-1-5.后座摄像头26]

后座摄像头26是拍摄后座(未图示)的大致正面的图像(以下称为“后座图像irs”。)的彩色摄像头。后座图像irs是映照就座于后座的同乘者的图像。后座摄像头26被配置于后座的前方且位于上方,且朝向后座侧。后座摄像头26所拍摄到的后座图像irs的数据被输出到ecu34。

[a-1-6.操作输入装置28]

操作输入装置28是用于用户(驾驶员等)输入与电子内后视镜32(后述的显示部50)的显示有关的规定指令的装置,例如由操作按钮或触摸屏构成。在此的指令包括后述的显示模式切换指令等。操作输入装置28将表示所输入的指令的指令信号su向ecu34输出。

[a-1-7.挡位传感器30]

挡位传感器30检测未图示的换挡杆的位置(以下称为“挡位ps”。)且向ecu34输出。

[a-1-8.电子内后视镜32]

电子内后视镜32(以下也称为“电子后视镜32”或“后视镜32”。)在车厢内被配置在驾驶员的前方且位于上方。更具体而言,由驾驶员(乘员)来观看,后视镜32被配置在前挡风玻璃(未图示)的上部的靠驾驶员侧(车辆10的行驶方向后侧)。后视镜32具有显示车辆10的周围图像isr的显示部50(图1)。在此的周围图像isr例如只由后方图像irr或由后方图像irr和侧方图像isd的组合来生成。因此,驾驶员可以通过后视镜32的显示部50对车辆10的后方和/或侧方的情况进行确认。

本实施方式中,显示部50例如由液晶屏、有机电致发光(el)等显示屏构成。或者,显示部50也可以是投影部,未图示的投影仪的投影图像被投影于该投影部。

另外,如上所述,后方摄像头20和侧方摄像头22a、22b朝向车辆10的外侧。因此,后方图像irr和侧方图像isd不包括车辆10内部的图像。因而,在通常的使用状态下,在后视镜32的显示部50不显示车辆10的内部。据此,被映照于显示部50的图像(周围图像isr)不同于被映照于通常的内后视镜(表面被镜面加工的内后视镜)的像。

另外,也可以设置未图示的后视镜位置调整机构(以下称为“调整机构”。),能够通过驾驶员的操作来调整后视镜32的位置p(以下为称“后视镜位置pmr”。)。调整机构例如具有倾斜角调整机构和旋转角调整机构。倾斜角调整机构是调整后视镜32在车辆10的左右方向(宽度方向)、上下方向和前后方向上的倾斜角的机构。旋转角调整机构是调整后视镜32的旋转角的机构。倾斜角调整机构和旋转角调整机构例如由球窝接头(balljoint)构成。或者,调整机构也可以是如下机构:具有使后视镜位置pmr发生三维且为直线的位移的机构(例如滑块机构)。

[a-1-9.ecu34]

(a-1-9-1.ecu34的概要)

ecu34用于控制映照于内视镜32的显示部50的图像,且具有输入输出部70、运算部72和存储部74。输入输出部70进行信号的输入输出。输入输出部70可以包括模拟/数字转换器和数字/模拟转换器。运算部72使用被存储于存储部74的程序和数据来执行各种控制。运算部72包括中央运算装置(cpu)。运算部72的详细情况后面进行说明。

存储部74用于存储运算部72所使用的程序和数据,且具有随机存取存储器(以下称为“ram”。)。作为ram,可以使用寄存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和闪存等非易失性存储器。另外,除ram外,存储部74还可以具有只读存储器(以下称为“rom”。)。

(a-1-9-2.运算部72)

如图1所示,运算部72具有图像识别部80和图像控制部82。

图像识别部80使用图案匹配来识别或检测周围图像isr中的特定对象(后述的注意对象物体ot等)。

图像控制部82使用摄像头20、22a、22b、24、26所拍摄到的图像(以下称为“拍摄图像icp”。)来控制在显示部50显示的周围图像isr。下面,还将后方摄像头20、侧方摄像头22a、22b、驾驶员摄像头24和后座摄像头26的拍摄图像icp分别称为拍摄图像irr、ilt、irt、idr、irs。图像控制部82使用规定的提取范围rsb来提取拍摄图像icp的一部分,并作为周围图像isr而显示于显示部50。

<a-2.后视镜显示控制>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中的后视镜显示控制进行说明。后视镜显示控制是与内后视镜32的显示相关的控制,由ecu34执行。

[a-2-1.电子内后视镜32(显示部50)的显示模式]

在本实施方式的后视镜显示控制中,作为后视镜32(或显示部50)的显示模式,使用其他图像显示模式和周围图像专用显示模式。其他图像显示模式是将周围图像isr和其他图像ia双方显示于显示部50的模式。周围图像专用显示模式是只将周围图像isr显示于显示部50的模式。

图2的a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其他图像显示模式下的显示画面100一例。图2的b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周围图像专用显示模式下的显示画面102一例。下面,还将图2的a中的其他图像显示模式的显示画面100称为显示画面100a,还将图2的b中的周围图像专用显示模式的显示画面102称为显示画面102a。图2的a和图2的b中的单点划线是虚拟线或想象线,实际的显示画面100、102中并不显示。

如图2的a和图2的b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显示部50的显示画面100、102具有周围图像专用区域110(以下也称为“专用区域110”。)和兼用区域112a、112b。专用区域110是在显示部50显示周围图像isr的情况下始终仅显示周围图像isr的区域。兼用区域112a、112b是在显示部50显示周围图像isr的情况下选择显示周围图像isr或周围图像isr以外的其他图像ia的区域。下面,将兼用区域112a、112b统称为兼用区域112。

在其他图像显示模式的显示画面100中,原则上,在兼用区域112显示其他图像ia。这里所说的其他图像ia例如可以是当前时刻显示图像、后座图像irs、音频设备操作图像等(图2的a等中省略了具体内容的图示。)。在仅将后方图像irr显示于专用区域110的情况下,也可以将侧方图像isd作为其他图像ia显示于兼用区域112a、112b。

另外,在周围图像专用显示模式的显示画面102中,除专用区域110外,在兼用区域112a、112b也显示周围图像isr。在此的周围图像isr例如是合成后方图像irr和侧方图像isd而得到的图像。或者,也可以仅将后方图像irr作为周围图像isr显示于专用区域110和兼用区域112a、112b。

如图2的a和图2的b所示,在显示画面100、102中的任一画面中,周围图像专用区域110的位置均被固定。

[a-2-2.后视镜显示控制的整体流程]

图3和图4是本实施方式中的后视镜显示控制的第1流程图和第2流程图。在图3的步骤s11中,ecu34判定挡位ps是否为倒车(r)以外。r以外的挡位ps例如有前进模式(d)、空挡模式(n)。

在挡位ps为r的情况下(s11:否),ecu34进行对应于r的显示。另外,图3中,省略了对应于r的步骤的图示。此外,也可以省略步骤s11,无论挡位ps是否为r,均执行后视镜显示控制。在挡位ps为r以外的情况下(s11:是),在步骤s12中,判定后视镜32(或显示部50)的显示模式是否为其他图像显示模式。在判定为是其他图像显示模式的情况下(s12:是),在步骤s13中,ecu34判定是否维持其他图像显示模式,换言之,判定在该时间是否通过操作输入装置28输入了显示模式切换指令。

在其他图像显示模式被维持的情况下(s13:是),在步骤s14中,ecu34从拍摄图像icp中提取周围图像isr。如上所述,在其他图像显示模式下,原则上仅在周围图像专用区域110显示周围图像isr。另外,在显示画面100中专用区域110的位置被固定(图2的a)。因此,在步骤s14中使用的提取范围rsb对应于专用区域110而被固定。

在步骤s15中,ecu34将在步骤s14中所提取出的周围图像isr显示于显示部50的专用区域110。在步骤s16中,ecu34将其他图像ia显示于显示部50的兼用区域112。

在步骤s17中,ecu34进行注意对象物体通知处理。注意对象物体通知处理是向驾驶员通知驾驶员应注意的物体(以下称为“注意对象物体ot”。)的处理。注意对象物体通知处理的详细内容在后面参照图6进行说明。

返回到图3的步骤s13,在不维持其他图像显示模式的情况下(s13:否),换言之,在通过操作输入装置28输入了显示模式切换指令的情况下,进入到步骤s18。在步骤s18中,ecu34执行从其他图像显示模式向周围图像专用显示模式切换的模式切换处理(第1模式切换处理)。第1模式切换处理的结果,ecu34选择周围图像专用显示模式作为显示模式。

图5的a、图5的b和图5的c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模式切换处理中的显示画面100的第1例至第3例的图。图5的a、图5的b和图5的c的显示画面100被定位为其他图像显示模式下的显示画面。下面,还将图5的a、图5的b和图5的c中的其他图像显示模式的显示画面100称为显示画面100b、100c、100d。图5的a的显示画面100b与图2的a的显示画面100a相同。

如图5的a、图5的b和图5的c所示,在模式切换处理中,在兼用区域112a、112b,使周围图像isr的显示范围从专用区域110向兼用区域112a、112b逐渐增加(fadein:渐现)。另一方面,使其他图像ia的显示范围逐渐减小(fadeout:渐隐)。在兼用区域112a、112b切换周围图像isr和其他图像ia时,在专用区域110显示的周围图像isr的提取范围rsb和显示倍率不被改变。

返回到图3的步骤s12,在显示模式不是其他图像显示模式的情况下(s12:否),换言之,在显示模式为周围图像专用显示模式的情况下,进入图4的步骤s19。

在图4的步骤s19中,ecu34判定是否维持周围图像专用显示模式,换言之,判定在该时间是否通过操作输入装置28输入了显示模式切换指令。

在周围图像专用显示模式被维持的情况下(s19:是),在步骤s20中,ecu34从拍摄图像icp中提取周围图像isr。如上所述,在周围图像专用显示模式下,在周围图像专用区域110和兼用区域112a、112b显示周围图像isr(图2的b)。因此,在步骤s20中所使用的提取范围rsb对应于专用区域110和兼用区域112a、112b而被固定。

在步骤s21中,ecu34将在步骤s20中提取出的周围图像isr显示于显示部50的专用区域110和兼用区域112a、112b。在步骤s22中,ecu34进行注意对象物体通知处理。步骤s22的注意对象物体通知处理是与步骤s17的注意对象物体通知处理(图6)的一部分同等的处理,其详细内容在后面说明。

返回到图4的步骤s19,在不维持周围图像专用显示模式的情况下(s19:否),换言之,在通过操作输入装置28输入了显示模式切换指令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23。在步骤s23中,ecu34执行从周围图像专用显示模式向其他图像显示模式切换的模式切换处理(第2模式切换处理)。第2模式切换处理的结果,ecu34选择其他图像显示模式作为显示模式。

从周围图像专用显示模式向其他图像显示模式的切换是进行与从其他图像显示模式向周围图像专用显示模式的切换(图5的a、图5的b和图5的c)相反的动作。即,在从周围图像专用显示模式向其他图像显示模式切换的情况下,在兼用区域112a、112b使其他图像ia的显示范围向专用区域110逐渐增加(渐现)。另一方面,使周围图像isr的显示范围逐渐减小(渐隐)。因此,按照图5的c、图5的b、图5的a顺序发生变化。

[a-2-3.注意对象物体通知处理]

图6是本实施方式中的注意对象物体通知处理(图3的s17的详细内容)的流程图。图7的a、图7的b和图7的c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注意对象物体通知处理中的显示画面100的第1例至第3例的图。图7的a、图7的b和图7的c的显示画面100被定位为其他图像显示模式下的显示画面。下面,还将图7的a、图7的b和图7的c中的其他图像显示模式的显示画面100称为显示画面100e~100g。图7的a的显示画面100e与图2的a和图5的a的显示画面100a、100b相同。如上所述,图3的步骤s17是选择其他图像显示模式的状态下的处理。

在图6的步骤s31中,ecu34判定在兼用区域112是否存在注意对象物体ot。注意对象物体ot是驾驶员应注意的物体。注意对象物体ot例如为从辅路152朝向车辆10(以下也称为“本车10”)的行驶车道150行驶过来的周围车辆154(图7的c)。

图7的c中的周围车辆154为四轮汽车,但也可以包括两轮摩托车、自行车等。另外,也可以将存在于行驶车道150附近的人作为注意对象物体ot。注意对象物体ot的识别或检测由图像识别部80使用图案匹配来进行。

另外,如上所述、电子后视镜32显示车辆10的后方图像irr。因此,基本上,除了车辆10正在倒车的情况之外,在本车10和周围车辆154为图7的c那样的位置关系的情况下,对本车10来讲周围车辆154的危险性低。但是,由于电子后视镜32可能也显示侧方图像isd,因此,在周围车辆154于本车10的后侧方正在接近本车10的情况下,即使在本车10正在前进或停止的情况下,也有必要向本车10通知后方的周围车辆154。

另外,若将周围车辆154放大显示,则导致难以理解,因此,图7的c中采用了显示周围车辆154整体的图。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即使在专用区域110存在注意对象物体ot也不通知驾驶员。其理由在于,在专用区域110显示有周围图像isr,被认为驾驶员已经注意到该注意对象物体ot。或者,也可以向驾驶员通知专用区域110中的注意对象物体ot。

在判定为兼用区域112不存在注意对象物体ot的情况下(s31:否),结束本次的注意对象物体通知处理。在判定为兼用区域112存在注意对象物体ot的情况下(s31:是),进入到步骤s32。

在步骤s32中,ecu34将用于告知兼用区域112中存在注意对象物体ot的通知160(图7的b)显示于显示部50。具体而言,如图7的b所示,ecu34使通知160在注意对象物体ot所存在的兼用区域112(在此为兼用区域112a)和专用区域110之间闪烁。通知160设为引起驾驶员的注意的颜色(例如红色或黄色)。通知160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只要是告知存在注意对象物体ot的方式即可。也可以除通知160的显示外,或替代通知160的显示,通过未图示的扬声器来输出告知存在注意对象物体ot的声音(或语音)。

在步骤s33中,ecu34判定是否由驾驶员通过操作输入装置28输入了周围图像扩展指令。周围图像扩展指令是要求将周围图像isr的显示范围从专用区域110向兼用区域112(在此为存在注意对象物体ot一侧的兼用区域112a)扩展的指令。

在没有输入周围图像扩展指令的情况下(s33:否),返回到步骤s31。在输入了周围图像扩展指令的情况下(s33:是),在步骤s34中,ecu34将周围图像isr的显示范围向兼用区域112扩展(参照图7的c)。

另外,图7的c中,保持在兼用区域112a显示其他图像ia的一部分的状态,但也可以完全不显示其他图像ia。在能够充分显示注意对象物体ot的情况下,也可以继续显示其他图像ia的一部分。

在步骤s35中,ecu34进行强调显示注意对象物体ot的强调处理。具体而言,如图7的c所示,ecu34使强调显示170在注意对象物体ot的周围(在此为下侧)闪烁。强调显示170设为引起驾驶员的注意的颜色(例如红色或黄色)。强调显示170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只要是强调注意对象物体ot的方式即可。也可以除强调显示170外,或替代强调显示170,通过未图示的扬声器来输出告知存在注意对象物体ot的声音(或语音)。

在步骤s36中,ecu34判定是否结束强调处理。该判定例如可以使用注意对象物体ot是否移动到兼用区域112外等基准来进行。在判定为不结束强调处理的情况下(s36:否),返回到步骤s35,继续进行强调处理。在判定为结束强调处理的情况下(s36:是),进入到步骤s37。

在步骤s37中,ecu34将伴随着周围图像isr的显示范围的扩展(s34)而暂时为不显示的其他图像ia重新显示于兼用区域112。

另外,在图4的步骤s22的注意对象物体通知处理中,进行与图6的s31、s35、s36相同的处理。

<a-3.本实施方式的效果>

如上所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除设置周围图像专用区域110(拍摄图像专用区域)外,还设置兼用区域112a、112b(图2的a、图2的b)。因此,通过将其他图像ia与车辆10的周围图像isr(拍摄图像icp)同时显示,能够提高驾驶员(用户)利用车辆10的周围图像isr的便利性。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固定显示画面100、102中的周围图像专用区域110的位置(图2的a、图2的b)。因此,即使在开始或结束其他图像ia的显示的情况下,显示画面100、102中的周围图像专用区域110的位置也不发生变化。从而,能够减轻在周围图像isr的显示范围伴随着其他图像ia的显示的开始或结束而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驾驶员感到的不适感或认知负担。因而,在同时显示其他图像ia和车辆10的周围图像isr的情况下,能够提高驾驶员的便利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兼用区域112显示有周围图像isr(拍摄图像icp)的状态(图2的b)下使其他图像ia显示于兼用区域112时,图像控制部82将显示画面100、102中的周围图像专用区域110的位置固定,并且一边减小兼用区域112中的周围图像isr的显示范围一边使其他图像ia渐现(图5的c→图5的b→图5的a)。另外,在兼用区域112显示有其他图像ia的状态(图2的a)下结束其他图像ia的显示时,图像控制部82将显示画面100、102中的周围图像专用区域110的位置固定,并且一边使其他图像ia从兼用区域112渐隐一边扩展周围图像isr的显示范围(图5的a→图5的b→图5的c)。

据此,驾驶员(用户)易于直观地理解兼用区域112中周围图像isr和其他图像ia的切换。除此之外,即使在兼用区域112中周围图像isr和其他图像ia发生切换的情况下,也由于周围图像专用区域110被固定,因此能够减轻驾驶员的不适感和认知负担。

本实施方式中,在兼用区域112显示有其他图像ia的状态(图2的a)下与兼用区域112对应的周围图像isr内存在驾驶员应注意的注意对象物体ot的情况下(图6的s31:是),图像控制部82使与注意对象物体ot的存在相关的通知160显示于显示部50(图6的s32、图7的b)。另外,以开始显示通知160之后驾驶员进行了周围图像扩展指令的输入(规定操作)(图6的s33:是)为契机,图像控制部82使周围图像isr替代其他图像ia而显示于兼用区域112(图6的s34、图7的c)。

据此,即使在显示有其他图像ia的状态下,也能够向驾驶员通知兼用区域112内的注意对象物体ot。除此之外,在驾驶员进行规定操作之前暂缓从其他图像ia向周围图像isr的切换(图6的s33:否)。因此,能够减轻在违背驾驶员的意图而进行了从其他图像ia向周围图像isr的切换的情况下驾驶员感到的不适感或认知负担。

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开始显示通知160之后驾驶员进行了周围图像扩展指令的输入(规定操作)(图6的s33:是)为契机,而进行了从其他图像ia向周围图像isr的切换的情况下,图像控制部82强调显示周围图像isr中的注意对象物体ot(图6的s35、图7的c)。据此,驾驶员能够容易地识别出哪个物体为注意对象物体ot。

在本实施方式中,显示部50构成配置于驾驶员的前方且位于上方的电子内后视镜32(图1)。另外,周围图像isr(拍摄图像icp)包括车辆10的后方图像irr(图2的a和图2的b)。并且,图像控制部82在挡位ps为r以外时(车辆10为前进模式时)(图3的s11:是),允许进行兼用区域112中的周围图像isr和其他图像ia的切换s18、s23),并且固定周围图像专用区域110的位置(图2的a、图2的b)。据此,能够在挡位ps为r以外时,通过固定周围图像专用区域110的位置来减轻驾驶员的不适感或认知负担,并且,通过允许周围图像isr和其他图像ia的切换来提高驾驶员的便利性。

b.变形例

此外,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基于本说明书的记载内容,本发明当然还可以采用多种结构。例如,可以采用以下结构。

<b-1.搭载对象>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图像显示装置12搭载于车辆10(图1)。但是,例如从使用专用区域110和兼用区域112的观点来看,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将图像显示装置12适用于船舶、航空器等移动物体。或者,也可将图像显示装置12用于起重机等可动装置。

<b-2.显示部50>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显示部50配置于电子内后视镜32(图1),但不局限于此,只要是显示车辆10或其他对象的周围图像isr(拍摄图像icp)的显示部50即可。例如,可将显示部50配置于车辆10的外后视镜(sidemirror;doormirror)或未图示的导航装置。或者,也可以将显示部50作为平视显示器(hud:headupdisplay)而配置于前挡风玻璃。

<b-3.后方摄像头20和侧方摄像头22a、22b>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后方摄像头20和侧方摄像头22a、22b为彩色摄像头,但不局限于此,只要是能够获取拍摄图像icp的摄像头即可,该拍摄图像icp用作车辆10的周围图像isr。例如,也可以设想在夜间等而使用黑白摄像头或近红外线摄像头作为后方摄像头20和侧方摄像头22a、22b的一部分或全部。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用后方摄像头20和侧方摄像头22a、22b的拍摄图像icp作为周围图像isr(图2的b)。但是,例如从使用周围图像专用区域110和兼用区域112的观点来看,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使用后方摄像头20或侧方摄像头22a、22b的仅一方的拍摄图像icp。或者,除此之外或代替于此,也可以使用后座摄像头26的拍摄图像icp。

<b-4.操作输入装置28>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操作输入装置28例示了操作按钮或触摸屏。但是,例如从使用周围图像专用区域110和兼用区域112的观点来看,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使用驾驶员摄像头24的拍摄图像icp(驾驶员图像idr)来输入驾驶员的指令。

具体而言,根据驾驶员图像idr来检测驾驶员的头或眼睛的动作,当检测到规定动作时,可以视为指令的输入来进行处理。检测头或眼睛的动作的技术可以使用例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或者,在判定周围图像扩展指令的输入时(图6的s33),根据在规定时间内驾驶员没有积极地进行操作的情况来判定为周围图像扩展指令的输入。

<b-5.周围图像专用区域110和兼用区域112>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2处兼用区域112a、112b设置于专用区域110的左右(图2的a)。但是,例如从使用周围图像专用区域110和兼用区域112的观点来看,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使用1处或3处以上的兼用区域112。另外,也可将兼用区域112设置于专用区域110的上侧或下侧。

<b-6.提取范围rsb的设定>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挡位ps为r以外作为切换其他图像显示模式和周围图像专用显示模式的条件(图3的s11)。但是,例如从使用周围图像专用区域110和兼用区域112的观点来看,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省略图3的步骤s11,无论挡位ps是否为r,均可切换其他图像显示模式和周围图像专用显示模式。或者,也可以变形为:在图3的步骤s11中,仅在挡位ps为r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2。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固定了显示画面100、102中的周围图像专用区域110的位置(图2的a和图2的b)。换言之,固定了用于专用区域110的提取范围rsb。但是,例如从使用周围图像专用区域110和兼用区域112的观点来看,并不局限于此。

图8是变形例所涉及的提取范围设定控制的流程图。图9的a表示变形例中的其他图像显示模式下的显示画面100一例。图9的b表示变形例中的周围图像专用显示模式下的显示画面102一例。下面,还将图9的a中的其他图像显示模式的显示画面100称为显示画面100h,还将图9的b中的周围图像专用显示模式的显示画面102称为显示画面102b。

变形例的硬件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图1)相同,但ecu34执行的控制不同。即,ecu34的运算部72执行提取范围设定控制,即,使用于周围图像专用区域110的显示范围可调。在此的提取范围设定控制中,在与专用区域110对应的周围图像isr内存在规定对象(对象物)的情况下,以该规定对象为基准来设定显示画面100、102中的周围图像专用区域110的位置。作为规定对象,例如可以为本车10的行驶车道150、后续车辆180、自行车、行人等。

在图8的控制中,将行驶车道150和后续车辆180作为规定对象。另外,在此的行驶车道150意味着本车10已经通过的车道。提取范围设定控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图3的步骤s14和图4的步骤s20中的至少一方之前执行。

在图8的步骤s51中,ecu34判定周围图像专用区域110是否存在本车10的行驶车道150或后续车辆180。行驶车道150和后续车辆180的识别或检测是由ecu34的图像识别部80使用图案匹配来进行。在存在本车10的行驶车道150或后续车辆180的情况下(s51:是),进入到步骤s52。

在步骤s52中,ecu34判定本车10和后续车辆180是否保持在行驶车道150。换言之,ecu34判定本车10或后续车辆180是否不处于车道变更中。本车10的车道变更例如可根据转向灯开关的启动、方向盘操纵角等来判定。另外,后续车辆180的车道变更例如可根据后续车辆180和车道标识182之间的距离是否在距离阈值以下、后续车辆180是否跨越了车道标识182来判定。

在本车10和后续车辆180保持在行驶车道150的情况下(s52:是),在步骤s53中,ecu34以抑制行驶车道150或后续车辆180在车宽方向(横向)上的位置变化的方式来设定提取范围rsb。

例如,在进行抑制行驶车道150的位置变化的情况下,ecu34以在周围图像专用区域110中固定行驶车道150的车宽方向上的位置的方式来设定提取范围rsb。或者,ecu34将行驶车道150在车宽方向上的每单位时间的位置变化量限制在规定值以下,以便设定提取范围rsb。在以后续车辆180为对象的情况下也同样如此。

另外,在此,与行驶车道150的位置变化的抑制相比,优先进行后续车辆180的位置变化的抑制。或者,也可以与后续车辆180的位置变化的抑制相比,优先进行行驶车道150的位置变化的抑制。

例如,在图9的a和图9的b的显示画面100h、102b中,表示将后续车辆180作为规定对象的、标识184(十字标识)被显示于后续车辆180的位置。ecu34将车宽方向上的基准位置设为标识184的位置来执行步骤s53。

在不存在本车10的行驶车道150和后续车辆180的情况下(图8的s51:否),或者在本车10或后续车辆180没有保持在行驶车道150的情况下(s52:否),进入步骤s54。在步骤s54中,ecu34选择作为提取范围rsb基准值(例如默认值)的基准提取范围rref,并将其设定为此后的提取范围。

根据图8所示的变形例,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除周围图像专用区域110外,还设置兼用区域112(图9的a和图9的b)。因此,能够通过将其他图像ia与车辆10的周围图像isr同时显示,来提高驾驶员利用车辆10的周围图像isr的便利性。

另外,在变形例中,在与周围图像专用区域110对应的周围图像isr内存在行驶车道150或后续车辆180(规定对象)的情况下(图8的s51:是),使显示画面100、102中的周围图像专用区域110的位置以抑制行驶车道150或后续车辆180在车宽方向上的位置变化的方式发生变化(s53)。

因此,即使本车10或行驶车道150或后续车辆180在车宽方向上发生晃动,也能够使显示画面100、102中行驶车道150或后续车辆180的位置变化变小。因而,能够减轻驾驶员对行驶车道150或后续车辆180的认知负担。除此之外,能够减轻在周围图像isr的显示范围伴随着其他图像ia的显示的开始或结束而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驾驶员感到的不适感或认知负担。

并且,根据变形例,在本车10或后续车辆180进行车道变更的情况下(图8的s52:否),停止对后续车辆180或行驶车道150在车宽方向上的位置变化的抑制(s54)。据此,能够在本车10或后续车辆180进行车道变更时,显示与车道变更对应的周围图像isr。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