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公交车用后视镜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97702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后视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公交车用后视镜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后视镜一般采用平面镜,或者采用平面镜加装凸面镜的方式,扩大视角。但是,采用以上任意一种后视镜的车辆,都存在很多视觉盲区,导致车辆在转弯或是倒车时存在极大安全隐患,需要对后视镜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智能公交车用后视镜组件,效果好。

一种智能公交车用后视镜组件,包括支架、齿条、齿轮、转轮、后视镜、供气部;

支架上设有滑槽,滑槽沿竖直方向布置;

齿条沿竖直方向布置,齿条与滑槽滑动连接;

齿轮与支架转动连接,齿轮与齿条啮合;

转轮与齿轮连接;

后视镜包括壳体、镜片,壳体与齿条连接,壳体的上边缘的内侧设置多个排气孔,多个排气孔沿壳体的长度方向依次分布,排气孔朝向镜片方向设置,排气孔的孔径自内向外逐渐减小;

供气部与排气孔连接。

供气部包括供气箱、第一挡片、第二挡片、弹性片、磁致伸缩薄膜、线圈,供气箱上设有进气孔、出气孔、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供气箱内设有第一容腔、第二容腔、第三容腔,进气孔、第一连接孔均与第一容腔连接;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均与第二容腔连接;第二连接孔、出气孔均与第三容腔连接,出气孔与排气孔连接;第一挡片置于第二容腔内,第一挡片的一端与供气箱铰接,第一挡片用于封闭或打开第一连接孔;第二挡片置于第三容腔内,第二挡片的一端与供气箱铰接,第二挡片用于封闭或打开第二连接孔;弹性片由弹性材料制成,弹性片置于第二容腔内,弹性片的边缘与供气箱之间密封连接,上述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位于弹性片的同一侧;磁致伸缩薄膜安装在弹性片上;线圈置于磁致伸缩薄膜的一侧,线圈与外部电源连接,线圈用于产生磁场以带动磁致伸缩薄膜移动。

壳体沿其轮廓方向设有多个指示灯。

壳体上安装有后视灯。

镜片上设有防雾膜。

本发明中,当需要沿竖直方向调节后视镜时,乘客通过转轮带动齿轮转动,继而带动齿条沿竖直方向移动,最终沿竖直方向调节后视镜,能够更好的满足不同身高的乘客使用。

通过供气部向排气孔内通入气体,在下雨时避免水滴落在镜片上,也能够去除镜片上的水雾、水滴,保证乘客观察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后视镜、供气部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

本技术:
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的结合;下面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详细说明。

参照图1: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智能公交车用后视镜组件,包括支架1、齿条2、齿轮3、转轮4、后视镜、供气部。

支架1上设有滑槽5,滑槽5沿竖直方向布置;齿条2沿竖直方向布置,齿条2与滑槽5滑动连接;齿轮3与支架1转动连接,齿轮3与齿条2啮合;转轮4与齿轮3连接。

后视镜包括壳体6、镜片,壳体6与齿条2连接,壳体6的上边缘的内侧设置多个排气孔7,多个排气孔7沿壳体6的长度方向依次分布,排气孔7朝向镜片方向设置,排气孔7的孔径自内向外逐渐减小,这样排出的气体更加集中,能够更好的吹动雨滴,去除镜片上水滴、杂物等;供气部与排气孔7连接。

本实施例中,供气部包括供气箱8、第一挡片9、第二挡片10、弹性片11、磁致伸缩薄膜12、线圈13,供气箱8上设有进气孔14、出气孔15、第一连接孔16、第二连接孔17,供气箱8内设有第一容腔、第二容腔、第三容腔,进气孔14、第一连接孔16均与第一容腔连接;第一连接孔16、第二连接孔17均与第二容腔连接;第二连接孔17、出气孔15均与第三容腔连接,出气孔15与排气孔7连接;第一挡片9置于第二容腔内,第一挡片9的一端与供气箱8铰接,第一挡片9用于封闭或打开第一连接孔16;第二挡片10置于第三容腔内,第二挡片10的一端与供气箱8铰接,第二挡片10用于封闭或打开第二连接孔17;弹性片11由弹性材料制成,弹性片11置于第二容腔内,弹性片11的边缘与供气箱8之间密封连接,上述第一连接孔16、第二连接孔17位于弹性片11的同一侧;磁致伸缩薄膜12安装在弹性片11上;线圈13置于磁致伸缩薄膜12的一侧,线圈13与外部电源连接,线圈13用于产生磁场以带动磁致伸缩薄膜12移动,线圈13可以安装在供气箱8上。

线圈13通电后产生磁场,利用磁场力带动磁致伸缩薄膜12不断的来回反复移动,继而带动弹性片11反复变形。

当弹性片11向左凸起时,外界的气体经过进气孔14进入第一容腔内,第一容腔内的气体推开第一挡片9进入第二容腔内。

当弹性片11向右凸起时,第二容腔内的气体推开第二挡片10进入第三容腔内,而后经过出气孔15、排气孔7排出,去除水滴、杂物等。

本实施例中,壳体6沿其轮廓方向设有多个指示灯18。在黑夜行驶时,方便其他车辆、人员及时发现,避免摩擦。

本实施例中,壳体6上安装有后视灯19。便于驾驶员观察后面来车、行人,便于转弯等。

本实施例中,镜片上设有防雾膜20。避免在镜片上形成水雾,保证驾驶员观察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公交车用后视镜组件,包括支架、齿条、齿轮、转轮、后视镜、供气部;支架上设有滑槽,滑槽沿竖直方向布置;齿条沿竖直方向布置,齿条与滑槽滑动连接;齿轮与支架转动连接,齿轮与齿条啮合;转轮与齿轮连接;后视镜包括壳体、镜片,壳体与齿条连接,壳体的上边缘的内侧设置多个排气孔,多个排气孔沿壳体的长度方向依次分布,排气孔朝向镜片方向设置,排气孔的孔径自内向外逐渐减小;供气部与排气孔连接。

技术研发人员:杨劲松;李健;夏银生;黄俊;李伟;王晓娟;罗静;何瑞峰;李扬;李康汉;程永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富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6.13
技术公布日:2017.10.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