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套管法兰及驱动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44001发布日期:2018-06-08 20:43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套管法兰及驱动桥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驱动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套管法兰及驱动桥。



背景技术:

驱动桥是位于传动系末端,能改变来自变速器的转速和转矩,并将它们传递给驱动轮的机构。驱动桥一般由主减速器、差速器、车轮传动装置和驱动桥壳等组成。其中车轮传动装置主要部件为半轴,半轴用于将动力传递给车轮。驱动桥壳通常包括半轴套管、套管法兰、桥壳主体和主减速器壳等。

如图1和图2所示,半轴5通过半轴轴承(图中未示出)约束在驱动桥壳上,半轴轴承装于套管法兰1内,半轴套管4与套管法兰1连接,半轴5位于半轴套管和套管法兰1内。半轴轴承的内圈通过半轴5的轴肩定位,半轴轴承的外圈通过固定在套管法兰1上的压板定位,即通过压板压紧半轴轴承的外圈,以限制半轴轴承外圈的轴向移动。套管法兰1和半轴5之间设置有用于阻挡泥水的油封2。支撑环3刚性装配于套管法兰1上,半轴5插入桥壳内腔时,其起支撑导向作用,便于半轴5装配到驱动桥壳内,并插入减速器的半轴齿轮花键内,且避免碰坏油封2的内唇口。

现有技术中的支撑环3为塑料件,强度弱,在装配半轴5时,有脱落或损坏的风险。齿轮油会随着汽车运动而升温,温度高时会对塑料材质的支撑环3产生较大的影响,进而可能导致其变形、脱落。

因此,如何避免装配半轴时以及油温升高时导致的支撑环变形、脱落、损坏的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套管法兰,以避免装配半轴时以及油温升高时导致的支撑环变形、脱落、损坏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套管法兰的驱动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套管法兰,包括法兰本体,所述法兰本体的腔壁上设置有用于支撑半轴的支撑环面,所述支撑环面与所述法兰本体为一体式结构。

优选地,在上述套管法兰中,所述支撑环面上开设有贯通厚度方向的导流孔。

优选地,在上述套管法兰中,所述支撑环面的孔壁上设置有便于装配所述半轴的倒角。

一种驱动桥,包括套管法兰、通过半轴轴承设置于所述套管法兰上的半轴以及套设于所述半轴上,以压紧所述半轴轴承的外圈的轴承压板,所述套管法兰为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套管法兰。

优选地,在上述驱动桥中,所述轴承压板包括:

轴承外圈定位部,用于压紧所述半轴轴承的外圈,且与所述套管法兰的端面固定连接;

与所述轴承外圈定位部一体式结构的防尘部,所述防尘部的内孔用于与所述半轴配合。

优选地,在上述驱动桥中,所述轴承外圈定位部与所述防尘部不在同一平面内,且所述轴承外圈定位部与所述防尘部通过过渡部连接;

所述轴承压板和所述半轴轴承之间设置有第一油封,所述半轴轴承和所述支撑环面之间设置有第二油封,所述防尘部相对于所述轴承外圈定位部远离所述半轴轴承,且所述第一油封的内孔的宽度大于外周面的宽度。

优选地,在上述驱动桥中,所述轴承外圈定位部的板材厚度大于所述防尘部的板材厚度。

优选地,在上述驱动桥中,所述轴承压板为一体式锻造压板。

优选地,在上述驱动桥中,所述套管法兰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制动钳的安装座。

优选地,在上述驱动桥中,所述安装座与所述套管法兰为一体式结构。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套管法兰,通过在内腔增加支撑环面,以在半轴装配时支撑其插入后桥腔体的作用。本发明较现有技术中需要额外增加支撑环而言,既减少了一个零件,又提高了支撑强度(套管法兰是锻件),由于支撑环面与法兰本体是一体式结构,因此支撑环面不会在半轴装配时松脱和损坏,而且支撑环面与法兰本体的材质相同为金属材质,不会因为油温升高而变形、脱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驱动桥壳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驱动桥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驱动桥壳的局部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套管法兰的局部侧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驱动桥的局部剖视图。

其中,1为套管法兰,2为油封,3为支撑环,4为半轴套管,5为半轴;

101为法兰本体,102为第二油封,103为支撑环面,104为半轴套管,105为导流孔,106为轴承压板,107为半轴轴承,108为第一油封,109为固定螺栓,110为半轴。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种套管法兰,以避免装配半轴时以及油温升高时导致的支撑环变形、脱落、损坏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核心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套管法兰的驱动桥。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发明内容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发明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

请参阅图3-图5,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驱动桥壳的局部剖视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套管法兰的局部侧视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驱动桥的局部剖视图。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套管法兰,包括法兰本体101,其中,法兰本体101的腔壁上设置有用于支撑半轴的支撑环面103,支撑环面103与法兰本体101为一体式结构。

本发明提供的套管法兰,通过在内腔增加支撑环面103,以在半轴110装配时支撑其插入后桥腔体的作用。本发明较现有技术中需要额外增加支撑环而言,既减少了一个零件,又提高了支撑强度(套管法兰是锻件),由于支撑环面与法兰本体是一体式结构,因此支撑环面不会在半轴装配时松脱和损坏,而且支撑环面与法兰本体的材质相同为金属材质,不会因为油温升高而变形、脱落。

在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中,支撑环面103上开设有贯通厚度方向的导流孔105。汽车在运动过程中,齿轮油左右流动,既可避免油流对油封的猛烈冲击,又可以使齿轮油通过导流孔105回流到后桥的中心部位减速器内,保证传动零件的润滑。

为了方便半轴110装配式,容易插入支撑环面103的孔内,支撑环面103的孔壁上设置有便于装配半轴的倒角。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驱动桥,包括套管法兰、通过半轴轴承107设置于套管法兰上的半轴110以及套设于半轴110上,以压紧半轴轴承107的外圈的轴承压板106,其中,套管法兰为如上实施例公开的套管法兰,由于采用上述套管法兰,因此兼具上述套管法兰的所有技术效果,本文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中,轴承压板106包括轴承外圈定位部和防尘部。其中,轴承外圈定位部为轴承压板106的主体部分,用于压紧半轴轴承107的外圈。防尘部与轴承外圈定位部为一体式结构,防尘部的内孔用于与半轴110配合。该轴承压板106优选为一体式锻造压板,通过锻造能够有更好的强度,有效地压紧半轴轴承107,通过机加工安装面有更好的配合精度保证防尘、防水,且只需要一个零件。

本发明将轴承外圈定位部和防尘部设置为一体式结构,使得该轴承压板106除了具有轴承外圈定位的作用外,还具有防尘的作用。采用该轴承压板106,可以省去现有技术中的防尘板,即本发明将现有技术中的压板和防尘板集成为一个部件,减少了一个零件,结构更加简单,不但易于装配,而且由于零件少,使得装配精度更高,强度更高。

在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中,轴承外圈定位部与防尘部不在同一平面内,且轴承外圈定位部与防尘部通过过渡部连接。轴承压板106和半轴轴承107之间设置有第一油封108,半轴轴承107和支撑环面103之间设置有第二油封102,防尘部相对于轴承外圈定位部远离半轴轴承107,且第一油封108的内孔的宽度大于外周面的宽度。

轴承外圈定位部需要贴合固定在套管法兰的端面上,安装后,防尘部相对于轴承外圈定位部远离半轴轴承107,以为第一油封108留出更多安装空间,当然在不考虑安装空间的前提下,防尘部也可相对于轴承外圈定位部靠近半轴轴承107设置。而且采用这种弯折结构设计,其强度也更高。需要说明的是,轴承外圈定位部与防尘部也可在同一平面内。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油封108与套管法兰和半轴110的接触面积越大,密封效果越好。但是受到轴承压板106和半轴轴承107之间空间的影响,第一油封108与套管法兰的接触面积无法做到更大,而通过将防尘部向远离半轴轴承107的方向延伸,能够为第一油封108与半轴110的接触面积增大提供帮助。

在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中,轴承外圈定位部的板材厚度大于防尘部的板材厚度。由于轴承外圈定位部需要固定在套管法兰上,其与半轴轴承107之间存在作用力,而防尘部与半轴110之间存在微小间隙,因此该轴承外圈定位部的厚度设计的较厚,有助于提高轴承压板的使用寿命。由于考虑到,轴承压板重量的问题,因此选择轴承外圈定位部和防尘部采用不同厚度的处理方式,不但能够保证轴承压板的强度,还可降低整体重量。

在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中,套管法兰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制动钳的安装座。优选地,安装座与套管法兰为一体式结构。由于安装座与套管法兰为一体式结构,使得制动钳可直接安装在套管法兰上,从而取消了中间连接件的使用,并且在套管法兰的生产过程中,因为使单一部件不同表面之间平行度的加工难度较低,所以能够充分保证精度,从而最大程度的避免装配误差对制动盘和制动钳配合工作的影响,以降低盘式制动器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噪音,提高了盘式制动器在中小型汽车,尤其是SUV(Sport Utility Vehicle,运动型多用途汽车)车型驱动后桥上的使用效果。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