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导航记录仪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46017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导航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导航记录仪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导航仪,现代科技的产物,多用于汽车上,用于定位、导航和娱乐,随着汽车的普及和道路的建设,城际间的经济往来更加频繁,车载GPS导航仪显得很重要,准确定位、导航、娱乐功能集于一身的导航更能满足车主的需求,成为车上的基本装备。车载导航仪(Car Navigation)是一种能够帮助用户准确定位当前位置,并且根据既定的目的地计算行程,通过地图显示和语音提示两种方式引导用户行至目的地的仪器的行车辅助设备。现有的车载导航仪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和汽车连接为一体的,这种车载导航仪拆装非常麻烦,价格昂贵;另一种是通过支架安装在玻璃或者中控台上方,这种车载导航仪拆装容易,价格便宜,但是它只能通过吸附或者夹持作用固定,不能根据具体情况改变固定方式,给使用带来一定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汽车导航记录仪调整装置,能够通过吸附或者夹持固定于车内,拆装简单,使用方便,很好地满足了人们的需要。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导航记录仪调整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呈U形结构,所述支架上部于U形内侧铰接有旋转架,所述旋转架中部呈U形结构,所述U形结构内侧开设有凹槽,所述旋转架左右两端设置有旋钮,所述支架底面中部连接有立柱,所述立柱下端连接有套筒,所述立柱下部套设于套筒内,所述套筒侧壁上设置有锁紧螺栓,所述套筒下端连接有固定夹,所述固定夹底面设置有多个吸盘。

采用本技术方案的实用新型,使用时,将导航仪卡设在旋转架的凹槽内,通过吸盘可以将该装置吸附安装在中控台或者玻璃上;通过固定夹可以将该装置加持在中控台或者其他方便观看的位置;通过转动锁紧螺栓,可以调节导航仪的观看高度,通过转动旋钮,可以调节导航仪的观看角度,以适应不同人员驾驶时的观看;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将导航仪从旋转架上取下,方便拆装。这样的结构设计,能够通过吸附或者夹持固定于车内,拆装简单,使用方便,很好地满足了人们的需要。

进一步限定,所述旋钮侧面设置有防滑纹。这样的结构设计,增加摩擦力,方便转动旋钮。

进一步限定,所述吸盘的数量为三个。这样的结构设计,吸附力大,连接稳固性高。

进一步限定,所述三个吸盘呈等腰三角形分布。这样的结构设计,进一步提高了连接的稳固性。

进一步限定,所述固定夹的夹持位置设置有海绵垫。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以防止被夹持物体被固定夹夹坏。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导航记录仪调整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1、支架;2、旋转架;3、旋钮;4、立柱;5、套筒;6、锁紧螺栓;7、固定夹;8、吸盘;9、防滑纹;10、导航仪。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导航记录仪调整装置,包括支架1,支架1呈U形结构,支架1上部于U形内侧铰接有旋转架2,旋转架2中部呈U形结构,U形结构内侧开设有凹槽,旋转架2左右两端设置有旋钮3,支架1底面中部连接有立柱4,立柱4下端连接有套筒5,立柱4下部套设于套筒5内,套筒5侧壁上设置有锁紧螺栓6,套筒5下端连接有固定夹7,固定夹7底面设置有三个吸盘8。

本实施例中,使用时,将导航仪10卡设在旋转架2的凹槽内,通过吸盘8可以将该装置吸附安装在中控台或者玻璃上;通过固定夹7可以将该装置加持在中控台或者其他方便观看的位置;通过转动锁紧螺栓6,可以调节导航仪10的观看高度,通过转动旋钮3,可以调节导航仪10的观看角度,以适应不同人员驾驶时的观看;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将导航仪10从旋转架2上取下,方便拆装。这样的结构设计,能够通过吸附或者夹持固定于车内,拆装简单,使用方便,很好地满足了人们的需要。

优选旋钮3侧面设置有防滑纹。这样的结构设计,增加摩擦力,方便转动旋钮3。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其他的方便转动旋钮3的方式。

优选吸盘8的数量为三个。这样的结构设计,吸附力大,连接稳固性高。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具体考虑吸盘8的数量。

优选三个吸盘8呈等腰三角形分布。这样的结构设计,进一步提高了连接的稳固性。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具体考虑三个吸盘8的分布形式。

优选固定夹7的夹持位置设置有海绵垫。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以防止被夹持物体被固定夹7夹坏。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其他的防止被夹持物体被固定夹7夹坏的方式。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导航记录仪调整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具体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