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程车外伸腿支撑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01252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工程车外伸腿支撑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车辆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工程车外伸腿支撑板。



背景技术:

工程车是一个建筑工程的主干力量,由于它们的出现才使建筑工程的进度倍增,大大减少了人力。观工程车作业,不由得使人震撼机器与科技的威力。它们用于工程的运载,挖掘,抢修,甚至作战等。常见工程车有:重型运输车辆、大型吊车、挖掘机、推土机、压路机、装载机、电力抢修车、工程抢险车、政府专用工程车、越野工程车、电焊工程车、装甲工程车(战斗工程车)、氧化剂污水处理工程车等。工程车安全事故率一直居高不下,和操作人员有关系的同时,更多的原因是车辆本身结构和安全措施没有做到位。在欧洲采矿业,矿业集团会采用雷达、摄像头、超声波等辅助设备来辅助驾驶人员,大大降低事故发生率;在欧洲市政特种车辆中,毫米波倒车雷达、盲点探测雷达等被广泛运用,甚至在一些特种运输车辆中作为强制安装设备;在中国,赛豚车辆安全雷达也被一些有安全意识的企业认可和推广,保护车辆、人员的同时,更多时候是保护了企业的财产;现有的工程车在工作时,往往需要利用外伸腿撑地,防止压力过大造成爆胎的现象,外伸腿通过支撑板和地面接触;支撑板较大时,支撑腿来回伸缩不便,过小时压强多大,容易压坏路面。

基于以上原因,需要一种工程车外伸腿支撑板被设计出来,通过设置可以伸缩的支撑板,在方便外伸腿伸缩的同时可以增加支撑板的触地面积,方便实用,防止地面受压过大造成塌陷;通过在支撑板的底面设置滑道槽和滑道,方便拉杆滑出和推进,非常方便,即一种工程车外伸腿支撑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工程车外伸腿支撑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工程车外伸腿支撑板,包括:支撑板本体,所述支撑板本体的中部开设有滑道槽,所述滑道槽的边缘处固定焊接有滑道,所述滑道的中部开设有U型长孔;所述滑道槽的内部安装有拉杆,所述拉杆和滑道通过滑动轴滑动连接,所述滑动轴和拉杆通过螺纹连接装置连接固定,滑动轴的另一端插入式安装在U型长孔的内部;所述拉杆的上端固定焊接有撑板,所述撑板的侧壁上焊接固定有把手;所述支撑板本体的中心位置固定设置有焊接连接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支撑板本体为方形结构,支撑板本体的厚度为40mm,支撑板本体中部的滑道槽宽度为150mm,滑道槽的深度为20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拉杆的宽度为130mm,拉杆的厚度为20mm,拉杆固定连接的撑板为方板结构,方板和拉杆垂直焊接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滑动轴的一端为螺纹结构,另一端为椭球盖,拉杆和椭球盖为一体式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支撑板本体为304L不锈钢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工程车外伸腿支撑板被设计出来,通过设置可以伸缩的支撑板,在方便外伸腿伸缩的同时可以增加支撑板的触地面积,方便实用,防止地面受压过大造成塌陷;通过在支撑板的底面设置滑道槽和滑道,方便拉杆滑出和推进,非常方便,实用性较高,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滑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板本体,2、滑道槽, 3、拉杆,4、撑板,5、把手,6、滑道,61、U型长孔,7、滑动轴,8、螺纹连接装置,9、焊接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工程车外伸腿支撑板,包括:支撑板本体1,所述支撑板本体1的中部开设有滑道槽2,所述滑道槽2的边缘处固定焊接有滑道6,所述滑道6的中部开设有U型长孔61;所述滑道槽2的内部安装有拉杆3,所述拉杆3和滑道6通过滑动轴7滑动连接,所述滑动轴7和拉杆3通过螺纹连接装置8连接固定,滑动轴7的另一端插入式安装在U型长孔61的内部;所述拉杆3的上端固定焊接有撑板4,所述撑板4的侧壁上焊接固定有把手5;所述支撑板本体1的中心位置固定设置有焊接连接板9;所述支撑板本体1为方形结构,支撑板本体1的厚度为40mm,支撑板本体1中部的滑道槽2宽度为150mm,滑道槽2的深度为20mm;所述拉杆3的宽度为130mm,拉杆3的厚度为20mm,拉杆3固定连接的撑板4为方板结构,方板4和拉杆3垂直焊接固定连接;所述滑动轴7的一端为螺纹结构,另一端为椭球盖,拉杆3和椭球盖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支撑板本体1为304L不锈钢材料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在实施时,将工程车的外伸腿下端的液压缸端部和支撑板中部的焊接连接板9焊接连接固定后即可,在支撑板触地使用时,通过把手5将拉杆3拉出,撑板4撑在地面上即可。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